❶ 什麼是幼小銜接的基礎並貫穿與整個幼兒園教育的全過程
零是硬小銜接的基礎,並貫穿於整個幼兒園教育的全過程
【育龍幼兒園】「幼小銜接,助力成長」指導手冊
會同縣育龍教育
04-16 13:57
關注
前
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社會經濟水平、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才競爭壓力的不斷積聚,人們越來越迫切地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小就接受優質教育。然而,對幼兒實施怎樣的教育能夠促進他們健康成長?怎樣幫助幼兒從幼兒園教育順利過渡到小學教育,同時為他們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因此,引發了我們對如何進一步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的思考:幼小銜接到底銜接什麼?幼小銜接有什麼意義?應如何開展幼小銜接?
《手冊》針對幼小銜接中涉及的教育因素,劃分為幼兒園篇、學校篇、教師篇、家長篇四個章節,根據當前在幼小銜接過程中,幼兒園、小學、幼兒園教師、小學教師、家長5個不同層面產生的認識與理解上的困惑,綜合選定65個重點問題,運用解答和建議的方式,解答簡潔明確,提供的教育建議是教師們長期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簡單可行、行之有效。
《手冊》旨在引導教師、家長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發展觀,並採取豐富多樣的教育途徑,實施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力求多方參與、密切配合、共同攜手,為幫助幼兒順利步入小學做好充分准備。
幼 兒 園 篇
一、幼兒園主要工作任務是什麼?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提出:幼兒園是對3周歲以上學齡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機構,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制度的基礎階段。幼兒園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
二、幼小銜接有何意義?
幼兒從幼兒園教育走向小學教育這個過程就是幼小銜接。幼兒從幼兒園進入小學,由於教育條件和生活環境的改變,必然要面臨許多新的問題,幼兒要努力適應新的環境,建立一套新的行為方式,以滿足適應性情況的需要。如果幼小銜接做的好,適應過程就會比較順利,能夠使幼兒入學後,在身體、情感、社會性適應和學習適應等方面都有良好的發展,從而順利地實現由幼兒園向小學的過渡。
三、幼小銜接到底銜接什麼?
幼小銜接工作的重點不是知識的准備問題,而是如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引發其對知識的好奇心,培養幼兒具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並樹立克服困難的勇氣等。因此,幼小銜接應該以幼兒發展為本,遵循幼兒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注重興趣、習慣、能力的培養。
四、幼小銜接應從何時開始?
理想的幼小銜接,應貫穿至整個學前教育,充分利用三年幼兒教育階段,培養幼兒扎實的綜合能力和良好的生活、衛生和行為習慣,以及對事物的探究學習興趣。幼小銜接應從幼兒入園時就開始培養,讓其在三年的時間里逐漸養成良好的能力及行為習慣。
五、幼小銜接工作誰來做?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因此,幼小銜接工作應由幼兒園、家庭和學校三方共同配合完成。
六、在幼小銜接工作中幼兒園主要做什麼?
幼兒園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從體、智、德、美諸方面入手,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保持身心和諧發展,幫助幼兒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兩個不同階段教育的平穩過渡,為其長遠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七、幼兒入學後可能會有哪些不適應?
對幼兒來說,入小學是人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幼兒會有很多的不適應,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周圍環境的不適應,幼兒對小學這個陌生的環境需要適應過程,如小學的教室、校園、課桌椅等與幼兒園有很大不同;二是社會關系的不適應,陌生的教師、同伴、新的標准、要求,會使幼兒產生距離感,不太主動親近他人,影響了建立新的、和諧的師生、同伴關系;三是學習方式的不適應,幼兒園的教育方式以游戲為主、小學則以課堂教學為主。幼兒園教育注重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在活動中體驗。小學教育注重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操作、探究、討論、表達等方式進行學習。
八、幼小銜接工作中容易出現哪些誤區?
主要誤區:1.盲目互相攀比,忽視自身發展。對於幼兒來說,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是一個全新的開始,需要一段適應期。但是,不同幼兒所經歷的時間長短不一樣,有些幼兒進入小學一個月就能完全適應,而有些幼兒可能就需要一個學期甚至更長時間。所以,不要將幼兒橫向與他人比較,而是應更多的縱向與自身的發展進行比較。2. 盲目急於求成,忽視循序漸進。幼兒園和小學的銜接看起來似乎只是6~7歲幼兒(即幼兒園大班和小學一年級學生)面臨的主要問題,由於這種理解,一些幼兒園在幼兒大班下學期時才開展銜接工作。但幼小銜接並不是一年半載的事情,應從幼兒一入園就開始,給幼兒一個充分的時間去適應生活、調整自我,為幼兒營造一個輕松、適宜的成長環境。3.盲目單方教育,忽視多方合作。不少幼兒園把幼小銜接當作一項重要工作來做,積極開展幼兒入學前的准備工作,無論是在教育要求還是作息時間方面都主動向小學靠攏,而小學工作較少,不主動與幼兒園接觸,也很少考慮初入學幼兒的身心特點,形成銜接工作的單向性。事實證明,雙向准備才是解決幼小銜接問題的有效途徑。
九、幼兒園階段「超前教育」對幼兒有何不良影響?
華東師范大學資深心理咨詢師陳默曾指出:「超前教育的優勢只是一種暫時性的。到了某個階段就會消失,這種狀況就猶如揠苗助長。超前教育雖然可以讓幼兒搶先學到更多的知識,但治標不治本。同時,提前灌輸小學知識可能對以後幼兒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專注性有所影響。」
幼兒園要認真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山東省學前教育規定》,嚴禁教授小學內容,不得組織奧數培訓、珠腦心算、外語、拼音、寫字等活動,不得有布置家庭作業等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行為。
十、幼小銜接活動參考
以下活動可結合本園實際有計劃地選擇進行。
1.教師培訓:幼兒園組織教師進行幼小銜接工作的培訓活動,有計劃地學習《幼小銜接家園指導手冊》,了解幼小銜接工作計劃,做好幼小銜接的准備工作。
2.家園共育: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途徑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幼小銜接觀。
(1)調查問卷——教師針對幼小銜接中家長困惑不解的問題,設計開放性「調查問卷」發放給家長,並對調查問卷進行問題的收集與匯總,針對家長的實際困惑進行有效指導。
(2)專題家長會——教師組織或邀請小學教師、教育專家等給家長們做幼小銜接專題講座。通過理論聯系實際,幫助家長分析幼小銜接的核心問題,引導家長走出「超前教育」的誤區。
(3)家長座談會——邀請畢業幼兒的家長來園和大班家長進行座談、交流,圍繞「升入小學需要重點培養幼兒哪些方面?」「家長需要怎樣的心理准備?」等展開討論。通過已畢業孩子家長的示範引領、家長之間的有效溝通,幫助家長答疑解惑,從而重視幼兒良好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培養。
3.走進小學:組織幼兒走進小學,近距離了解小學生活,激發幼兒上小學的願望。
(1) 參觀小學——組織幼兒到附近小學參觀小學的升旗儀式、早操活動、課間活動、上課活動等,激發幼兒上小學的願望。
(2) 訪談小學生——利用大班的幼小銜接主題活動或參觀小學等活動,為大班幼兒提供與小學生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進一步了解小學的生活。
4.畢業典禮:組織幼兒及家長召開大班幼兒畢業典禮,通過回顧幼兒園生活、唱畢業歌、朗誦畢業詩等活動,向幼兒園、教師及家長表達感謝之情,留下幼兒園的美好回憶,激發幼兒對小學生活的嚮往。
學 校 篇
十一、小學與幼兒園的教育性質有什麼不同?
小學教育屬於義務教育。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讓每個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是學校、家長和社會的義務。
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屬於公益性事業,是學校教育制度的基礎階段。
十二、小學與幼兒園的教育方式有什麼不同?
小學教育以課堂教學為主,面向全體學生,教書育人,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統一在學科教育教學活動中。
幼兒園教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將游戲作為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寓教育於各項活動之中。
十三、小學與幼兒園的課程設置有什麼不同?
小學課程以學科為主,設有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三部分。國家課程包括語文、數學、體育、美術、音樂、科學、品生(品社)、信息技術、綜合實踐(含勞動)等學科。山東省地方課程包括安全教育、環境教育、傳統文化和人生規劃四部分內容。另外,學校可根據實際,開發校本課程,如:棋類、器樂類、書畫類、戲曲類等。
幼兒園的課程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十四、小學與幼兒園的師資配備有什麼不同?
小學每班有1名班主任,全面負責管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每門學科有1位教師任教。幼兒園每班配備2名教師和1名保育員或3名教師。教師全面負責班級各項工作。保育員在教師指導下,主要負責照料和管理幼兒的生活。
十五、小學生應具備哪些獨立生活能力?
當幼兒進入小學,成為一名小學生後,應該具備以下獨立生活能力:
1.知道並記住自己的家庭住址和父母姓名、電話,知道學校的校名、班名,認識從
家到學校的路線。
2.能認清自己的東西,每天按課程表自己整理書包、收拾文具,會自己削鉛筆。
3.會做掃地、擦桌子等力所能及的勞動,學習做值日生。
4.遇到困難時能積極想辦法,會尋求別人的幫助,並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要求。
十六、小學生應具備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
對於剛入學的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但能使其盡快適應小學生活,還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習的興趣,使其終生受益。
小學生應具備以下幾方面的學習習慣:傾聽和提問的習慣、表達和發言的習慣、閱讀和書寫的習慣、遵紀和守時的習慣、合作和分享的習慣等。
十七、為什麼要重視小學生書寫習慣的養成?
正確的書寫姿勢不僅是寫好字的基礎,也是保證學生身體健康的需要。因為錯誤的寫字姿勢會影響學生的視力,造成脊椎彎曲,不正確的握筆方式會影響寫字的質量和速度。因此,小學生必須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和握筆方法,在教師的指導和家長配合下,通過長期練習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十八、小學的作息時間是怎麼安排的?
小學的作息時間是以課為單位來安排的,學生每天在校學習時間(包括自習)不超過6小時,早上到校時間不早於7:30,上課時間不早於8:00。下午4點左右離校。學校每天為學生安排7節課,一般每節課35分鍾,每節課後有10-15分鍾的課間休息時間。
十九、小學生課間應做好哪些事情?
下課鈴響後,首先要准備好下節課需要的書本,然後再離開座位,有秩序地喝水、入廁。回到教室,同學之間可以做做拍手游戲、說說悄悄話、望望遠處等。上午、下午第二節課後要做眼睛保健操。
二十、小學生在課間應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小學生課間應注意以下安全事項:
1.課間通過過道和樓梯間時,一律靠右走,不擁擠,不追逐打鬧,避免撞傷、摔傷或擁擠踩踏事故發生。
2.課間活動時,不和同學做危險游戲,不玩危險物品和玩具,避免傷害到自己或他人。要做到文明休息,保持下節課精力旺盛。
3.入廁時不要慌張、擁擠,防止地滑摔傷和發生擁擠踩踏事故。
4.課間同學之間發生糾紛,要報告班主任或任課教師,及時化解矛盾,防止矛盾激化造成不良後果。
5.課間休息時,嚴禁學生私自外出,如果是看病打針等特殊情況,必須經班主任老師同意,家長來接方可出校。
6.正確使用體育設施,沒有保護措施的情況下,不要在鞦韆、雙杠、爬梯等設施上做危險動作,避免摔傷。
7.在學校進行校舍設備維修期間,不要到施工區域內玩耍。
二十一、小學如何組織學生放學離校?
放學時,教師組織全班同學在班級門口站好隊,在教師帶領下有秩序地離校,學生走到家長止步線處,方可跟隨家長回家。如有家長未能按時來接學生,教師應將學生帶回班級耐心等候,並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
二十二、小學一年級布置家庭作業嗎?
根據懷化市育局的有關規定,為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學生的家庭作業以聽、讀為主,更多地關注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