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吉他初學者該如何入門
吉他初學者入門:
1、先練習擺放右手的位置。右手的大拇指要用來撥動上面三根弦,而下面的三根弦依次用食指,中指和無名指來撥動,而小指則不需要用來撥動琴弦。這個動作要反復練習才行。
2、左手的變化跨度十分的大,不像右手那麼簡單的只放在琴箱的那裡撥動琴弦,而是整個吉他把手都會涉及到左手的運用,但是最為關鍵的就是左手的手指必須在按住琴弦的時候要與吉他垂直。
3、抱吉他姿勢。吉他有圓弧吉他和缺角型的吉他,但是這兩種吉他都可以用同一個姿勢,可以坐在凳子上,兩只腳分開一點,將吉他下方的那個小圓弧靠在大腿上即可。
4、先練習右手在琴弦上的熟練度,可以每天花時間來撥弄這些琴弦,等到練習熟練了再來認識和練習左手的和弦知識,自然而然地就達到一致了。
學吉他的好處有以下幾條:
1、吉他比較簡單易學,可以輕松入門
吉他不僅僅容易學,還不分年齡、學歷和收入水平,80歲的爺爺奶奶可以學習自彈自唱,5歲的小朋友也可以抱著小吉他自學童謠。
2、調節身心,保持心理健康
工作最緊張繁忙的時候,隨手拿起一把吉他,自在的彈奏一曲,也算是繁忙生活中的一劑良方了。身心需要調節,緊綳的神經可以通過音樂來緩解,這就是吉他這種樂器最大的價值。
3、提高修養,享受音樂
良好的音樂素養是一個人審美趣味的最好體現。吉他可以幫助您鍛煉良好的樂感和音樂審美,從而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簡單的樂器,美好的音樂讓我們享受生活之趣。
⑵ 初學吉他一開始要學什麼
初學吉他可以按照以下步驟學習:
1、初學吉他先最先應該學習一定的理論知識,訓練手指的靈活度及力量,爬格子是個不錯的訓練方法,但比較枯燥。
初學,一般就是學民謠吉他彈唱。古典吉他很難學,也很博大精深,比較專業。民謠吉他是21品,接琴箱處是14品,琴頸較窄,一般用鋼絲弦,弦較硬。古典一般18品,接琴箱處是12品,琴頸較寬,一般用尼龍弦,弦較軟
2、不管什麼,首先是要堅持與合理的安排方法,萬事開頭為要,如果你一開始就放棄或做不好,那就沒有後來了,首先不能讓自己對吉他失去興趣,無論做什麼,你把它當作是一種享受遠遠比你硬著學的效果好的多,所以,要有好的心態,不能半途而廢,只有堅持下去,終有一天,才會成功!
3、制訂一個學習計劃。你要明白的第一點就是,制訂和履行你每天的練琴計劃是你自己的職責。你需要努力,你需要把要做的事情寫出來,然後照計劃練,你需要嘗試,你需要回顧一天的結果,然後根據結果來調整你的計劃,以使你第二天的努力能更有效果。最重要的是堅持。吉他是一樣需要耐心的樂器。
4、在開始學吉他的時候就要樹立一個目標,對於想成為不同類型吉他手(搖滾,古典,民謠,布魯斯)的人來說,目標也是不一樣的。
第一,都要知道怎樣正確地練習。
第二,正確的練習來培養一種意識,能夠感覺自己手部的肌肉,讓它們按著舒服的方向發展,一旦有別扭、緊張的感覺,就一定要調整過來,以免形成壞的習慣,因為壞習慣一旦形成就很難再糾正回來,將來它會對你的進步起到難以逾越的阻礙,而那時你自己可能根本就不會意識到。
第三,在手指訓練正確後,也就是說能夠以正確的指型按弦了,就開始練一些吉他上最基本的東西了。掌握第一把位的開放和弦,G,C,和D。學會怎樣按它們,並學會怎樣順利地換和弦。
5、學習彈吉他這樣有復雜技巧的東西,它的過程不是完全直線性的。它並不象做某些事情那樣"先做這個,完成後再做那個,完成後再開始做那個",學習吉他的過程是個多線程的集合,幾項事情同時發生、成熟,產生一個結果,那就是你成為了一個優秀的吉他手。就象是在做飯,你要做幾道不同的菜,又要煮飯,又要做湯,每件事情都幾乎同時開始同時進行,但你會合理的分配你的時間和注意力,所以一切都在控制之中,最後是同時被端上了飯桌。
不同的練習,目的就是要產生我們所希望的結果。不斷的復習,不斷的改進,在消耗我們的精力的同時,也要用頭腦去思考。閱讀所有有關學習吉他的素材,提出問題,用你所學到的東西和積累的經驗為自己訂制課程和練習計劃。
彈奏音階,但要保證你的手指的每個細小的動作都已經做的正確了。
⑶ 吉他入門都需要學哪些知識
作為一個琴齡8年的樂手,我有總結過您提的問題。開始主要有識譜、演奏基礎、節奏訓練、樂理學習這四方面:
一、識譜:吉他使用的不是五線譜而是六線譜,六線譜是專門為方便吉他演奏而設計的世界通用的一種記譜形式,基本沒有任何基礎的人也可以幾分鍾內就能看懂譜子。
二、演奏基礎:指的是剛開始接觸到吉他,需要學習的最基礎的演奏方法,比如右手撥弦、掃弦的練習,左手和弦指型的學習以及和弦轉換的訓練,這幾方面經過初步的學習都可以做到簡單的彈唱。
三、節奏:節奏方面需要認識最基本的全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不同的音符有不同的長度,通過這些最簡單的音符可以組合出各種豐富的節奏。
四、樂理:樂理對很多同學來說也許是一個比較進階的話題,因為六線譜非常簡單易懂,通過看譜子就可以演奏吉他了,但是會了一些簡單的彈唱後,你會發現很多歌曲用到的和弦都差不多,這時候你會想了解為什會用到這些和弦,這些和弦是怎麼來的,如何編配更好聽,或者你不想每次學習一首歌,這時候需要一些樂理的幫助,比如什麼是大調音階、什麼是順階和弦,等等,有了這些知識的支持,你會發現你開始真正地認識音樂了。
另外說到學習,現在學習吉他主要有幾個途徑,
一是,通過琴行、培訓機構與老師面對買你學習
二是,看書或者通過綱絡學習,這兩種方式各有利弊。
琴行教學:好處:面對面學習,老師可以手把手地糾正你的一些錯誤,而且有老師的指導和督促進步會比較快,少走很多彎路。
弊端:琴行老師質量參差不齊,老師的眼界與認知會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後對音樂的認知,有的老師可能自己就學藝不精(大多數琴行老師只能算是普通老師,算不得名師),會彈一些簡單的曲子,但是這些東西一個沒有學過吉他的人往往又是看不出來的,進而導致教出來的學生與真正好老師教出來的學生在日後的學習過程中差距越來越大。
綱絡教學:好處:現在綱絡上已經有很多比較成熟的教學視頻,拍攝方式也可以很清晰的看清老師的指型、手法,並且知識很全面,尤其是對一些資金比較緊張或者平時沒有時間專門去琴行學習的人來說,是值得一試的。
弊端:沒有老師的指導與督促,很難自覺保證練習時間,不過現在很多網路教學提供與老師互動交流的功能,也是蠻方便的,具體選擇哪一種學習方式根據自己的喜好與實際情況來就行。
個人建議琴行入門,基礎樂理了解了(理解什麼是3和弦),然後能彈一些簡單的民謠曲子了,再到綱絡學是最靠譜的。琴行能最快解決最基礎的問題,老師素質參差不齊但是最最基礎的知識教入門沒問題。之後你就要慎重選擇之後的學習領路人了,不然零基礎自學很難的。
綱絡學習優酷什麼的一搜很多的。一個是先選有實力的老師,第二是要有老師答疑反饋的最好不然你錯了你都不知道。哎呀音樂,是個專門做音樂教育的,名師雲集,每天工眾呺會發很多干貨內容,進入後回腹BD可獲得以往干貨文章!!經常有吉他大師(布魯斯教父蔡正東,唐朝樂隊的顧忠,上海JZ club一系列爵士大咖等等)在裡面做直播,而且課都有老師在裙里答疑、批改作業,及時的反饋才是綱絡教學的穩妥模式。
最後送給大家一點感悟,刻意練習效果最後,它最重要的幾點是:一、有問題的地方單獨練習直到攻克後再繼續往下彈。二、名師指導(一定是名師,而不是普通老師)三、及時得到反饋去改正錯誤。大家共勉!!
⑷ 吉他新手入門要練哪些基礎
吉他這種樂器,入門很輕松,但要學深入學精是很難的,因為民謠吉他就分「民謠彈唱」、「指彈風格(fingure style)」,電吉他就更不用說了。
下面言歸正傳:
入門,得先學會基礎的15個和弦,分別是:C C7 F G G7 B7 D DM D7 A Am A7 E Em E7,再簡化一點,你起碼得學會C F G D Dm A Am E Em
這些和弦練好以後再學幾個簡單的節奏型你就可以彈比較基礎的歌曲了,所謂節奏型就是你所列的53231323,而這個節奏型其實是民謠吉他slow soul節奏型裡面的一種,對應的還有掃弦節奏型。
熱身練習
所謂熱身練習實際上就是把尚未活動開的手指,手腕以及手臂活動開來,但大家最容易忽略的就是大腦,切記,一定不要忘記把大腦思維活動開。我在熱身練習中首先熟悉音階在指板上的位置,如練習連續彈奏幾個八度的同名音或各種調式音階等等,半音階練習24種組合方式,一天平均鞏固4到5種,1周5天剛好24種。其次是手指獨立性練習和左手圓滑音練習,就是平常說的打,勾弦。最後進行五聲音階組合式模進練習,如:3度,4度,5度甚至6、7度音程。
動作到位
學習吉他不要急於求成,要保證每個動作到位,不然以後很難改正。教你一個練習方法,可能你的老師也說過,叫擴指練習。從第一根弦開始,四個指頭每一個佔一個品,每次每根指頭向下活動一個品1、2、3弦用mia來彈,用勾弦的方法彈。4、5、6,用p指來彈,六根弦都要彈。
這個練習可以增加對琴的熟悉度,幫你練手,還可以讓你知道每根弦每個品的音是什麼。勾弦的話,因為你是初學者,建議你用肉勾而不是用指甲。這個是熟能生巧的事 要多練 我以前一天4~5個小時練琴,也要保證每天有1~2個小時才可以的.
保證時間
吉他聯系是個熟能生巧的過程,要多練。我以前一天4~5個小時練琴,你也要保證每天有1~2個小時才可以,但這僅僅是對於初學者,不讓手指感覺太疼,也不要讓自己太累,否則會失去興趣。如果進入中級階段,則每天要保證2個小時以上。對於高級階段,如果還想提升的話,可以5個小時左右這個沒有嚴格的規定,視個人情況而定。我十六歲,古典吉他十級,每天最多練過十小時。
要專心致志
熟悉指板音階
如果彈奏時需要不停的看指板,你就應該在指板和音階上下功夫了。因為總是看著指板的話會對指板產生依賴。這樣既掌握不了曲子,也提升不了練習效率。因此練習時要養成不看手的好習慣。
相互探討
要多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因為如果有朋友肯無條件地和你分享知識,那麼你應該很好的珍惜這些朋友,多和他們交流,不管他比你強還是比你弱。他比你強你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他比你弱,在你教他的過程中,你可以不斷鞏固自己所學的東西,總之,多些交流,相互促進,共同進步比閉門造車要好得多。
注意事項
除了在推弦和拉動揉弦時,手腕無論如何都是放鬆(不用力)的,切忌緊張
正在彈奏現在這個音的時候你大腦里想必須是下一個音的位置音名,組別等等
牽涉到換把位的練習里,在換把動作前的一段時間你頭腦里必須出現下一個手型和位置。
⑸ 初學吉他需要知道那些基本知識
1 練習持吉他的姿勢,包括怎麼抱吉他,左手按弦(手指是否垂直、左手是否僵硬等)、右手每個手指的撥弦(包括手型、每個手指的觸弦部位的把握等)。以上練習建議可以對著鏡子練習,如果發現自己的姿勢很醜或者很不習慣那麼你就要想想看是否有地方需要該進了!這個是最重要的一點!!
2 手指靈活度的訓練。沒學過樂器你的手指肯定沒接受過這么大的挑戰所以提高手指靈活度是開始最難的問題,這個只有長期堅持!主要練習有爬格子訓練!這個是要長期練習的,即使你不是新手也要把這個練習堅持下了,新手則要把這個當成是主要的練習項目,在練習的過程中再去鞏固練吉他的姿勢問題!
3 節奏的把握,什麼事節奏的問題在吉他書本上一定有詳細的解釋。那麼練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嚴格的遵守節奏!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不會有大的提高!
4 新手要練的最後一個才是和弦的轉換,而且還是最簡單的C調 G調 幾個和弦就可以了,多練習轉換就可以了。
練琴的時候要注意質量不要可以強調練習時間長短,也不要心急練歌曲彈唱!心態要正確不要急於表現,做人彈琴都一個道理!有些人回答完全是誤導!說一個星期能彈歌曲 三個月都學會了!那都只是個傳說,那種水平如果算會彈吉他的話,明眼人會心裡笑話你的!一般能說學會吉他怎麼說我覺得也需要三年時間吧!要練的好,那是一輩子的事情,可能一輩子都練不好,呵呵!
⑹ 學吉他需要學習哪些東西
學習吉他基礎知識很多。
一、吉他的分類
1、古典吉他
出自宮廷樂器,據說是魯特琴的衍生樂器。琴身系手工打造,指板平、寬。琴弦是尼龍弦,上弦方式特殊。音色唯美、圓潤。
2、民謠吉他
來自古典吉他,變更為12~14品的大共鳴箱吉他,微窄的指板和略有弧度的指板面使演奏更加輕松。琴弦都為鋼、合金弦,較硬。音色清脆悅耳,穿透力強,音量大於古典琴,金屬感厚重。
3、夏威夷吉他
現代電吉他的祖先,演奏時平放,以金屬滑棒和金屬撥片為工具。自帶很小的共鳴箱,聲音必須要有放大器擴大。
4、電吉他
是民謠吉他和夏威夷電吉他的改版升級,分有共鳴箱和單體琴兩種。聲音來自琴弦震動切割磁場產生的電流再放大形成,設備需要放大器。因音樂表現力的不同,被製作成各類不同的型號與樣式。周邊設備龐大,如效果器、放大器等。經過周邊設備可以使吉他出現各種不同種類的音色,可塑性強,表現力隨個人愛好而定。演奏可使用撥片、滑棒甚至是電鑽等工具創造更多效果。
二、吉他的結構
吉他弦的記號
琴頭朝上,面對吉他指板,從右往左(從細到粗)數分別是1、2、3、4、5、6弦。
吉他的「品」
琴頭朝上,面對吉他指板,從上往下數,每一格就是一品,一般的吉他從琴枕到琴身為止有12品,民謠吉他從琴枕到琴身為止一般有14品。一般會在第5、7品上印有一個點,在12品印有兩個點,便於記憶。
三、持琴姿勢
1.將右腿放在左腿上。
2.將琴箱最凹處放在右腿上,琴箱背部抵在身體右胸處。
3.將琴頭抬起,高度超過琴箱,與水平方向成30°~45°左右。
4.將右手小臂後三分之一處放置在琴箱最凸部位,右手腕放鬆,手自然垂直與琴弦呈十字交叉狀,也可略微傾斜。
5.右手拇指放在音孔區的5弦上,食指,中指,無名指放在第3、2、1弦上方(不要碰弦),右手腕弓起,與手掌,手指呈一條弧線。
6.提起左手,拇指放置琴頸背部,其餘各指放在指板上,用指尖以垂直的姿勢放在指板上,掌心不要碰琴頸背部,但有時會根據需要而有所改變。
7.民謠吉他持琴姿勢也常常採用站立的姿勢。無論是坐著還是站立持琴,都要以雙手自然放鬆為基本的要求。
注意:持琴姿勢還有許多種,同學們可以觀察MTV中的吉他手姿勢進行模仿,但在初學階段一般用坐姿,暫時不要用其他姿勢。
四、手指記號
1、右手指代號
p(pulgar的簡寫)——拇指
i(indice的簡寫)——食指
m(medio的簡寫)——中指
a(anular的簡寫)——無名指
ch(chico的簡寫)——小指,不常用
2、左手指代號
1——食指2——中指3——無名指4——小指
注意:在六線譜中用1、2、4、5、6表示,而在和弦圖中則用①②③④⑤⑥表示。
五、練習(1)
1.把右手拇指放在第6弦上,輕輕靠住,暫時作為支撐點,食指(i)、中指(m)、無名指(a)分別放在第3、2、1弦上方(不要碰弦)。
2.按照手指a、m、i的順序輕輕勾3、2、1弦,勾弦時注意用力均勻,向手心方向勾。
3.這是彈吉他的第一步,請用心練習,要練到閉上眼睛都能彈得准。
4.左手暫時不要練習,下一節將講左手的練習和左右手的配合練習。
新手練習要注意幾點:
第一、速度問題。其實對於初學者來說,別追求什麼速度。一個新手開車無意識的狂踩油門那叫公路殺手,一個老司機飈車那叫趕路。你可以用60,70bpm開始或是更低,沒人笑你速度慢。你應該看的是,我彈的音每一個力度都一樣嗎。音色都一樣嗎。右手彈起來動作對了嗎。左手按弦穩了嗎。左手的「按」和右手的「撥」同步了嗎(雙手配合)。如果長時間彈下去你會一快一慢的,等這些才是新手練習的重點。
第二、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別迷信什麼所謂高手說的三天練一首多難多難的曲子。所謂高手只不過是他基本功相對好點,能彈難度比較大的曲子,練習速度快一點而已。不過他不是神,他看譜子也要時間消化,也要時間記譜,也要時間把演奏質量提上去的。練習的時候,把譜子分成四小節或是八小節或是十六小節為單位,逐一突破,把每一部分都彈上百次,千次(此階段為學習),再放下一兩周,或是一兩個月,再重新拿起來彈上百次,千次。
第三、爬格子的問題。爬格子是萬能練習,可以說它是一切練習中的基礎,不過又有幾個人用正確的心態對待它呢。手指上一切辦不到的事情,請交給爬格子來解決吧。如果你感覺按弦按不穩,請爬格子;如果你感覺手指靈活性不夠,請爬格子;如果你感覺雙手配合不好,請爬格子;如果你感覺彈吉他時制音不好,雜音多,請爬格子;如果你有一定的基礎想沖速度,請爬格子;如果你感覺到大橫按按不好,請爬格子;如果你感覺到和弦轉換不夠好,請爬格子……等等這一切的一切,別以為好像和弦轉換和爬格子好像八竿子打不到一塊,其實說的就是手指功能。網上所謂很多手指功能練習,都是基於爬格子上。所以新手請認認真真的思考一下,你眼下的這一條爬格子有什麼用,我該用多少速度來彈它,練習它的目的何在等這些問題。而不是一眼看到好像很簡單,稀里嘩啦的狂飈一遍就過了,就以為自己很牛。要秀速度的話,請先把基礎打好,格子爬好,還怕日後沒機會給你飈速度。
第四、節奏問題。新手老是問,「這歌我該彈多快」,「什麼是一拍」「一拍彈四個音是嗎」等等這些問題。當你想問的時候,建議你先了解一下什麼叫節奏,還有些人彈奏的時候忽快忽慢,或是練習彈一首曲子的時候,簡單的就狂飈,難的又放慢速度,這些都是很不利的練琴習慣。不管它難還是不難,請用穩定的速度來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