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建築工程中樁基礎的類型有哪幾種及其各自的特點分別適應什麼土質其各自的造價
1、按承台位置的高低分
①高承台樁基礎——承台底面高於地面,它的受力和變形不同於低承台樁基礎。一般應用在橋梁、碼頭工程中。
②低承台樁基礎——承台底面低於地面,一般用於房屋建築工程中。
2、按承載性質不同
①端承樁——是指穿過軟弱土層並將建築物的荷載通過樁傳遞到樁端堅硬土層或岩層上。樁側較軟弱土對樁身的摩擦作用很小,其摩擦力可忽略不計。
②摩擦樁——是指沉入軟弱土層一定深度通過樁側土的摩擦作用,將上部荷載傳遞擴散於樁周圍土中,樁端土也起一定的支承作用,樁尖支承的土不甚密實,樁相對於土有一定的相對位移時,即具有摩擦樁的作用。
3、按樁身的材料不同
①鋼筋混凝土樁
可以預制也可以現澆。根據設計,樁的長度和截面尺寸可任意選擇。
②鋼樁
常用的有直徑250~1200mm的鋼管樁和寬翼工字形鋼樁。鋼樁的承載力較大,起吊、運輸、沉樁、接樁都較方便,但消耗鋼材多,造價高。我國目前只在少數重點工程中使用。如上海寶山鋼鐵總廠工程中,重要的和高速運轉的設備基礎和柱基礎使用了大量的直徑914.4mm和600mm,長60mm左右的鋼管樁。
③木樁
目前已很少使用,只在某些加固工程或能就地取材臨時工程中使用。在地下水位以下時,木材有很好的耐久性,而在干濕交替的環境下,極易腐蝕。
④砂石樁
主要用於地基加固,擠密土壤。
⑤灰土樁
主要用於地基加固。
4、按樁的使用功能分
①豎向抗壓樁
②豎向抗拔樁
③水平荷載樁
④復合受力樁
5、按樁直徑大小分
①小直徑樁 d ≤250mm
②中等直徑樁 250mm< d < 800mm
③大直徑樁 d ≥ 800mm
6、按成孔方法分
①非擠土樁 泥漿護壁灌築樁、人工挖孔灌築樁,應用較廣。
②部分擠土樁 先鑽孔後打入。
③擠土樁 打入樁。
7、按製作工藝分
①預制樁
鋼筋混凝土預制樁是在工廠或施工現場預制,用錘擊打入、振動沉入等方法,使樁沉入地下。
②灌築樁
又叫現澆樁,直接在設計樁位的地基上成孔,在孔內放置鋼筋籠或不放鋼筋,後在孔內灌築混凝土而成樁。
與預制樁相比,可節省鋼材,在持力層起伏不平時,樁長可根據實際情況設計。
8、按截面形式分
①方形截面樁
製作、運輸和堆放比較方便,截面邊長一般為250~550mm。
②圓形空心樁
是用離心旋轉法在工廠中預制,它具有用料省,自重輕,表面積大等特點。國內鐵道部門已有定型產品,其直徑有300mm、450mm和550mm,管壁厚80mm,每節長度自2m~12m不等。
② 靜力壓樁一般適用了哪些土層類型是乾性土比較適合還是粘性土適合
實際上你說的乾性土和粘性土兩種都能用,主要是看你這個預制樁的一個深度。如果只是淺層預制下壓,兩種問題都不大,如果是深度預制下壓則乾性土的難度會比較大。通常像我們湖南基礎工程公司的靜壓預制樁主要還是應用於軟土上,也就是一般的粘性土地基。其原理主要是在樁壓入過程中以樁機本身的重量(包括壓機的配重在內)和液壓產生的壓力作為反作用力去低效壓樁過程中的樁側在土層中的摩阻力和樁端的土層阻力。當預制樁在豎向的靜壓力作用下沉入土中時,樁周圍的這個土層會發生急速而激烈的擠壓,就像把海綿擠干水分一樣,土中的孔隙水壓力會急劇上升使得這個土的抗剪強度大大降低,從而能夠使樁身很快下沉,由於乾性土裡面的水含量較低所以如果你是要深度預制下壓那麼它收縮的空間就相對有限,因此才會有我前面所說的難度比較大。
③ 樁基礎有什麼特點樁基礎由哪幾部分組成哪些情況下可以採用樁基礎
一、樁基礎的特點
1)樁支承於堅硬的(基岩、密實的卵礫石層)或較硬的(硬塑粘性土、中密砂等)持力層,具有很高的豎向單樁承載力或群樁承載力,足以承擔高層建築的全部豎向荷載(包括偏心荷載)。(2)樁基具有很大的豎向單樁剛度(端承樁)或群剛度(摩擦樁),在自重或相鄰荷載影響下,不產生過大的不均勻沉降,並確保建築物的傾斜不超過允許范圍。(3)憑借巨大的單樁側向剛度(大直徑樁)或群樁基礎的側向剛度及其整體抗傾覆能力,抵禦由於風和地震引起的水平荷載與力矩荷載,保證高層建築的抗傾覆穩定性。(4)樁身穿過可液化土層而支承於穩定的堅實土層或嵌固於基岩,在地震造成淺部土層液化與震陷的情況下,樁基憑靠深部穩固土層仍具有足夠的抗壓與抗拔承載力,從而確保高層建築的穩定,且不產生過大的沉陷與傾斜。
二、樁基礎一般由樁身、承台或筏板等組成
三、 樁基礎設計原則:在天然地基無法滿足上部荷載要求,且經過簡單人工處理也無法滿足的情況下,採用樁基礎,利用樁身把荷載力傳送到更深的能滿足承載要求的地層中去,樁基礎是承台、樁間土、樁端持力層共同受力。鑽孔灌注樁是在地質條件復雜、持力層埋藏深、地下水位高等不利於人工挖孔及別的工藝成孔的情況下,比較好的工藝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