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考幼兒教師資格證有哪些必背的干貨
對《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這一科目進行剖析,整理出考前必看20考點,希望對各位考生備考有所幫助。
必看考點一:著名的兒童教育思想
學前教育原理這一模塊中的高頻考點——著名的教育家的兒童教育思想,在歷年國考資格證客觀題考察中都有涉及,其中應格外注意福祿貝爾、蒙台梭利、陳鶴琴、陶行知幾位的幼兒思想及著名代表作。
福祿貝爾:
代表作:《人的教育》;
教育思想:第一位闡明游戲價值理論的人;創設的教具稱為恩物;提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1840年,命名世界上第一所幼兒園。
蒙台梭利:
代表作:《童年的秘密》
教育思想:提出吸收性心智;提出「一個有準備的環境是關鍵」;重視感覺教育。
陳鶴琴:
主要貢獻:提出「活教育」;「五指活動」課程;重視家園合作;被稱為我國「幼兒教育之父」。
陶行知:
主要貢獻:提出「生活教育、大眾教育、鄉村教育」;提出「六大解放」;「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必看考點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以下簡稱《綱要》《指南》,這兩部幼教法規在近兩年國考中均有涉及,題型涵蓋單選題、簡答題、論述題。如2015年下半年單選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的教育目標較多使用「體驗」「感受」「喜歡」「樂意」等等詞彙,這表明幼兒園教育強調;簡答題為什麼不能把《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作為一把「尺子」來衡量所有的幼兒?請說明理由;2016年上半年論述題:教師尊重幼兒個體差異的意義與舉措等,在此提醒廣大考生,今年下半年國考考試中此考點依舊重要,備考時應格外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綱要》
1.教師應如何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2.對幼兒發展狀況的評估應考慮的方面?
《指南》
1.《指南》實施應考慮的幾個方面?其中每一個方面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2.各領域的學習與發展目標?
以上是為各位考生羅列的必看知識點,詳情可參考《綱要》和《指南》的具體內容。
必看考點三:游戲的分類
根據不同的種類可以將游戲分成很多類型,在歷年考試中常以單選題的形式出現,結合題干中的案例選擇正確的游戲種類,其中最常考的有:
1.按照教育的作用和目的:創造性游戲(表演游戲、角色游戲、結構游戲)和規則性游戲(體育游戲、音樂游戲、智力游戲)
2.按照社會性發展的水平:偶然的游戲、旁觀的游戲、單獨游戲、平行游戲、聯合游戲、合作游戲(其中應重點關注後三種游戲的年齡階段和游戲特點)
3.按照認知發展水平:感覺運動游戲、象徵性游戲、結構游戲、規則游戲。
必看考點四:角色游戲
之所以將角色游戲單列出來,是因為它幾乎是資格證考試主觀題中的必考知識點。2015年上半年:簡述角色游戲活動中教師的觀察要點及其目的;2016年上半年材料分析題:請結合你對角色游戲的理解,分析教師提供價目表這一做法是否適宜,並提出建議。
我們可以歸結為兩點:角色游戲的特點是什麼?角色游戲的指導要點是什麼?
1.角色游戲的特點:
創造性——對社會現實生活的一種創造性再現;
過程性——從開始到結束有完整過程,所佔時間較長,條件較復雜;
變化性——內容隨社會生活變化而變化
2.角色游戲的指導要點
必看考點十七:個體差異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指出,應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幼兒的發展是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同時也表現出一定的階段性特徵。每個幼兒在沿著相似進程發展的過程中,各自的發展速度和到達某一水平的時間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展進程中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他們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達《指南》所呈現的發展「階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在此,還應掌握個體差異的類型:
(一)幼兒的氣質差異
(二)幼兒的性別差異
(三)幼兒的智力差異
(四)幼兒學習類型差異
(五)幼兒的性格差異
必看考點十八:教育活動方案
《保教知識與能力》這一科目每年必考一道30分的活動設計題,近年來常以看圖的方式進行考查,而活動設計應從哪些方面進行來設計,在此給廣大考生提供了如下干貨:
必看考點十九:教育評價
對於幼兒園教育評價這一知識點的考查,常以客觀題的形式進行考查,各位考生需要了解並掌握幼兒園教育評價的參與人員、方法等,詳情如下:
1.參與人員:管理人員、教師、幼兒及其家長;
2.幼兒園教育工作評價實行以教師自評為主;
3.評價方法:觀察、談話、作品分析、問卷調查等;
4.評價對象和主體:教師和幼兒;
5.評價的目的:了解幼兒的發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適宜的幫助和指導。
必看考點二十:教育活動組織與實施
《保教知識與能力》這一科目對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的考查非常靈活,常用實際生活中的案例考查各位考生的教育理念和做法,要求考生能根據活動中幼兒的需要,選擇相應的互動方式,如2016年上半年的真題:在「秋天的樹」美術活動中,教師不適宜的做法是;為了讓幼兒在戶外運動中一物多玩,最適合的做法是;這種題目的問法更加靈活也更加考查考生的教育理念,在此匯總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中考生需要注意的正確教育做法:
1.《指南》中明確提出不提倡范畫,范畫會抑制幼兒的創造力,不利於幼兒自主性的發展。
2.臨摹會使幼兒失去「自我」感,不推薦讓直接讓幼兒臨摹。
3.幼兒的經驗為直接經驗,教師應多讓幼兒親自操作體驗。
4.游戲時發生各種沖突,教師應根據小班、中班、大班的不同情況,在觀察的指導下進行介入,而非直接調節。
5.技能、高效、強制等詞不應出現在幼兒園階段幼兒的解釋上,這一教育理念需要注意。
以上是為各位考生匯總的考前必看考點,最後,中公教師提醒各位考生,隨著考試臨近,在復習過程既要結合歷年真題,增強應試能力,再次祝願廣大考生早日實現教師夢。
Ⅱ 零基礎的人該怎麼備考幼兒教師資格證
經常聽到很多人都想考取幼兒教師資格證,不知道從怎麼下手。特別是一些寶媽,有了這個證書既可以到幼兒園到老師,又可以學習到專業知識方便更科學的帶孩子。
我們先說一下國家規定的幼師報考
《保教知識與能力》相對來講會感覺難一些,因為保教這門硬性知識點相對更多一些,剛開始接觸會有點懵。可以下載一起考教師裡面的考點比較全,多看書多刷題。
兩門筆試都通過了,那我們來說一下最後的面試,因為考取的是幼師,面對的都是三歲至六歲的兒童,需要老師有耐心,溫柔大方,有愛心。在實際面試的時候要盡量做到有親和力,不怯場,落落大方,闡述自己的觀點時要有自己的思路。另外也會考察你的幼教專業能力,畢竟幼兒園是離不了唱歌,跳舞,講故事,做手工的。
Ⅲ 零基礎考生如何一次通過教師資格證筆試
1.通讀教材
在時間充足的狀態下,建議通讀教師資格證筆試教材三遍。第一遍:通讀全部教材,但是這一遍並不要求掌握知識的重難點,只是從整體上對考試內容和課本的重難點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第二遍:了解重難點以後,再細讀一遍教材。這一遍對於每個知識點以及考試范圍要進行更深一步的了解,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並記憶。第三遍:梳理教材知識點,重點掌握考試的重難點。
2.做好筆記
在通讀教師資格證筆試教材的過程中,做讀書筆記就相當於把全書的的知識點做了一個脈絡梳理,可以選擇做一下表格或者樹狀圖,會更容易理解和記憶。對於難理解和難記憶的知識點,一定要在讀書筆記上記錄下來。
3.多做試題
做教師資格證筆試試卷的前期可以先做一些模擬卷,稍後做歷年考試真題,在做歷年真題的時候,時間上要調整好,嚴格按照考試時間來做真題試卷。
做題的過程中要把錯題整理出來,反復練習,多總結自己的薄弱點,再進行鞏固練習。此外,做題過程中也要不斷總結適合自己的答題技巧。更多關於教師資格證筆試的備考干貨,備考技巧,新聞資訊等內容,小編會持續更新。
Ⅳ 零基礎考生備考教師招聘筆試需要做好哪些准備
【導讀】現在教師招聘考試包含筆試加面試部分,教師招聘筆試合格才有資格進入面試,層次賽選,留下分數最高者,筆試階段完全拼的是實力,對於零基礎或者第一次參加的考生,難免會緊張,所以就需要我們提前做好准備,告嫌那麼零基礎考生備考教師招聘筆試需要做好哪些准備呢?
1、筆試備考第一步:查看當地往年教師招聘筆試招聘公告,了解考試內容,可以添加幾個考編學習群,這樣有幾個好處:
(1)你能掌握最新的考情,一般招考公告,招聘要求,入圍名單等群里都會第一時間發布;
(2)你能收獲到很多筆試資料,包括真題和筆試題;
(3)你能了解到大部分考友的備考狀態;
(4)你可以在群里隨時隨地交談,緩解壓力,要是能找到一個共同備考的小夥伴就再好不過啦,你倆可以分享信息,交流心得,互幫互助。
2、筆試備考第二步:合理使用筆試輔導資料
第一遍看教師招聘筆試書時要仔細,最好每個知識點都看一遍,有一個初步認識;每天堅持學習,一本書大概500也左右,教育綜合理論每一段話都是一個考點,建議提前半年備考,教師招聘筆試真的需要花時間功夫學習。
第二遍看書時就可以開始結合章節題來看了,特崗考試的內容沒有教師招聘筆試那麼細致,只要一些重要的知識點掌握牢固,就可以舉一反三了。在第二遍看完書以後,就可以開始嘗試做一些真題了,畢竟真題才是復習提綱,能看出歷年所考試的內容。
3、筆試備考第三步:刷題
在做教師招聘筆試真題和看書時,一定要學會總結,總結出每個章節的重點和常考內容,哪些知識容易出客觀題,哪些知識容易出主觀題,為後期的整體復習做鋪墊。復習的前期以看書和做兆乎題為主,後期就要以記憶簡答題和論述題為主了,不用太早開始記憶,一定要在之前總結好可能出的論述題內容,堅持每天背誦。
剛開始可能背起來比較吃力,經過一系列的背誦自己就可以找到規律,從而可以更快的對後續內容記憶。還有一點就是族友悉及時復習,第二天在背誦新內容之前,一定要先復習一下前一天背誦的內容,鞏固加深記憶。
以上就是教師招聘筆試准備,大家在了解了教師招聘考試都考哪些以後,一定要具體問題具體看待,總結一些實用的技巧,然後再刷題的過程中使用起來,祝願各位考生都能取得優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