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基礎體溫該怎麼看丫,月經第4天,體溫竟然有36.8,怎麼會這
您好:測量基礎體溫,需要測量三個月經周期才能推測出較准確的排卵時間。 基礎體溫測量的方法是: 在每天早晨醒後,不起床,最好在同一時間段,同一個位置用口表測量體溫。一般情況下,女性在排卵以前,體溫總是在36.5度左右;排卵時體溫稍下降,通常降低0.2度左右,排卵後就上升到37度左右,一直持續到下次月經來潮,再恢復到原來的體溫水平。如果連續測量三個月經周期的基礎體溫,就能夠推測出較准確的排卵日期。 另外,每天測量的體溫記錄在表格上,隨時觀察體溫的變化情況。 如果月經周期規律,排卵一般在下次月經前的14天左右,在排卵前5天和排卵後4天之間的10天內是排卵期,也是易孕期。在排卵期內同房容易受孕。
『貳』 臨近月經期是否基礎體溫會有所上升
基礎體溫完全指南 基礎體溫變化的機理 體溫調節中樞對孕酮(又稱黃體激素)作用極為敏感,一定量的孕酮(12,8nmol/l)即可引起體溫升高。 女性排卵後次日,因卵巢形成黃體,黃體分泌孕酮會使體溫上升攝氏0.6度左右,而使體溫呈現高低兩相變化.高溫期約持續12-16天(平均14天).若無懷孕,黃...體萎縮停止分泌孕酮,體溫下降,回到基本線,月經來潮.若是已經懷孕,因黃體受到胚胎分泌荷爾蒙支持,繼續分泌孕酮,體溫持續高溫.若卵巢功能不良,沒有排卵也沒有黃體形成,所以體溫將持續低溫. 女性月經周期以月經見紅第一天為周期的開始,周期的長短因人而異,約為21-35天不等,平均約為28天,其中以排卵日為分隔,排卵前為卵泡期,排卵後為黃體期.卵泡期長短不一定,但正常的黃體期固定約為14天上下兩天. 如何測量 建議使用專門的基礎體溫計,基礎體溫計與一般體溫計不同,它的刻度較密,一般以攝氏36.7度(刻度24)為高低溫的分界.(36度--刻度10;38度--刻度50). 將基礎體溫計於睡前放在枕邊可隨手拿到之處,於次日睡醒,尚未起床活動時,放在舌下測量五分鍾,並記錄在基礎體溫表上. 早晨量記體溫有困難者,可在每天某一固定時間量,切記事前半小時不可激烈運動或飲用冷熱食品. 測量基礎體溫的方法雖然簡單,但要求嚴格,還需要長期堅持。一般需要連續測量3個以上月經周期才能說明問題。 在月經期,如遇有感冒、發熱、腹瀉、失眠、飲酒、使用電熱毯等情況,往往容易影響基礎體溫,在測量時要注意,同時注意要特別標記說明。 基礎體溫的作用 1判斷是否排卵指導避孕 一般卵泡期基礎體溫為36.5℃,黃體期上升0.5℃以上,因而出現雙相表現,表示有排卵,若單相型無後期升高的體溫曲線,提示無排卵,其准確率為70%~80%。 如果在24小時之內,體溫增高了0.3~0.6℃,甚至更高,那麼則表示處於排卵的狀態。 另外,基礎體溫也大略可以看出排出卵子的質量優劣程度。如果基礎體溫高溫期較長,可以持續13~14天,那麼就表示卵子的質量不錯。 2診斷早孕和判斷孕早期安危 如果持續兩周以上較高的基礎體溫,就要考慮去醫院檢查一下,因為你有可能是懷孕了。若≥20日可確定為早孕。在孕早期bbt曲線漸漸下降,表示黃體功能不足或胎盤功能不良,有流產傾向。 3觀察黃體功能 排卵後bbt應立即上升,且持續在高水平≥11日。若bbt呈階梯形上升,曲線需3日後才達高水平或bbt穩定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