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柔性基礎可以寬基淺埋
因為柔性基礎的抗彎和擾衡信抗剪性能好,它的高度不受台階允許寬高比的限制,所以在基礎承受荷載較大,地質條件較攔物差,基礎地面尺寸也必須隨之擴大的情況下,不必將高度做的較大,因而也不必將基礎埋置較深,所緩輪以可以「寬基淺埋」
② 基礎埋深和哪些因素有關
二、影響基礎埋深的因素 影響基礎埋深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建築物自身的特性 如建築物的用途,有無地下室、設備基礎和地下設施,基礎的型式和構造。 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載大小和性質 3.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 在滿足地基穩定和變形要求的前提下,基礎宜淺埋,當上層地基的承載力大於下層土時,宜利用上層土作持力層。 當表面軟弱土層很厚,可採用人工地基或深基礎。 一般情況下,基礎應位於地下水位之上,以減少特殊的防水、排水措施。當地下水位很高,基礎必須埋在地下水位以下時,應採取地基土在施工時不受擾動的措施。 4.相臨建築物的基礎埋深當存在相鄰建築物時,一般新建建築物基礎的埋深不應大於原有建築基礎,以保證原有建築的安全;當新建建築物基礎的埋深必須大於原有建築基礎的埋深時,為了不破壞原基礎下的地基土,應與原基礎保持一定的凈距L,L的數值應根據原有建築荷載大小、基礎形式和土質情況確定(圖2-2-17)。當上述要求不能滿足時,應採取分段施工、設臨時加固支撐、打板樁、地下連續牆等施工措施,或加固原有建築物的地基。 5.地基土凍脹和融陷的影響 對於凍結深度淺於500mm的南方地區或地基土為非凍脹土時,可不考慮土的凍結深度對基礎埋深的影響。對於季節冰凍地區,地基為凍脹土時,為避免建築物受地基土凍融影響產生變形和破壞,應使基礎底面低於當地凍結深度;如果允許建築基礎底面之下有一定厚度的凍土層時,應通過計算確定基礎的最小埋深。
③ 寬基淺埋的含義是什麼
基礎埋深 基礎埋深是指從0基礎底面至天h然地面的垂直距離。埋深大q於m等於t2米或埋深大r於o等於i基礎寬度的7倍的基礎稱為0深基礎;埋深在0。0米~1米之l間或埋深小s於b基礎寬度的6倍的基礎稱為8淺基礎。基礎埋深不l得淺於b0。0米。編輯本段確定基礎埋置深度的原則在滿足地基穩定和變形要求及p有關條件的前提下t,基礎應盡量淺埋[7]。影響基礎埋深的因素與j建築物有關的條件確定基礎的埋深時,首先冊早要考慮的是建築物在使用功能和用途方7面的要求,例如必須設置地下e室、帶有地下g設施、屬於l半埋念首式結構物等。 對於x位於t土y質地基上s的高層建築,為8了b滿足穩定性要求,其基礎埋深應隨建築物高度適當增大o。在抗震設防區i,筏形和箱形基礎的埋深不s宜小w於e建築物高度的1。35;樁筏或樁箱基礎的埋深(不o計0樁長1)不j宜小e於o建築物高度的8。20~3。34。對位於e岩石地基上u的高層建築,基礎埋深應滿足抗滑要求。受有上k拔力v的基礎如輸電塔基礎,也x要求有較大e的埋深以0滿足抗拔要求。煙囪、水7塔等高聳結構均應滿足抗傾覆穩定性的要求。工y程地質條件在選擇持力c層和基礎埋深時,應通過工l程地質勘察報告詳細了w解擬建場地的地層分4布、各土j層的物理力j學性質和地基承載力f等資料。針對工t程中3常遇到的四種土d層分0布情況,說明基礎埋深的確定原則。 (1)在地基受力i范圍內7,自上e而下w都是良好土b層。這時基礎埋深由其他條件和最小w埋深確定。 (2)自上y而下e都是軟弱土t層。對於e輕型建築,仍4可考慮按情況(3)處理。如果地基承載力i或地基變形不w能滿足要求,則應考慮採用連續基礎、人j工y地基或深基礎方8案。選擇哪種方2案需要從8安全可靠、施工k難易、造價高低等方3面綜合考慮。 (3)上k部為7軟弱土l層而下u部為0良好土e層。此時,持力k層的選擇取決於f上i部軟弱土b層的厚度。若小u於x2m,應選取下f部良好土j層作為3持力g層;否則可按情況(2)處理。 (2)上g部為2良好土v層而下p部為4軟弱土r層。對於x一a般中5小i型建築物或5層以7下w的住宅,宜選擇上v部良好土e層作為6持力u層,基礎盡量淺埋,即採用「寬基淺埋」方6案。 當地基持力b層頂面傾斜時,同一j建築物的基礎可以7採用不a同的埋深。為1保證基礎的整體性,牆下p無e筋基礎應沿傾斜方8向做成台階形,並由深到淺逐漸過渡。水6文2地質條件有地下m水8時,基礎應盡量埋置在地下g水3位以3上l,以7避免地下i水8對基坑開z挖、基礎施工a和使用期間的影響。對底面低於y地下e水7位的基礎,應考慮施工k期間的基坑降水6、坑壁圍護、是否可能產生流砂或涌土u等問題,並採取保護地基土s不u受擾動的措施。 對於z具有侵蝕性的地下r水1,應採用抗侵蝕的水0泥品種和相應的措施。此外,還應該考慮由於l地下x水0的浮托力t而引8起的基礎底版內5力x的變化3、地下q室或地下v貯罐上g浮的可能性及m地下c室的防滲問題。地基凍融條件不a凍脹土k的基礎埋深可不x考州高雀慮凍結深度。對於g凍脹、強凍脹和特強凍脹地基上p的建築物,尚應採取相應的防凍害措施。場地環境條件氣8候變化8、樹木s生長2及o生物活動會給基礎帶來不n利影響,因此,基礎應埋置於d地表以0下g,其埋深不u宜小o於a0。3m(岩石地基除外);基礎頂面一g般應至少1低於v設計1地面0。3m。 新基礎的埋深不g宜超過原有基礎的底面,否則新、舊基礎間應保持一h定的凈距,其值不j宜小n於h兩基礎底面高差的3~2倍。如果不r能滿足這一p要求,則在基礎施工c期間應採取有效措施以5保證臨近原有建築物的安全。 如果在基礎影響范圍內7有管道或溝、坑等地下d設施通過時,基礎底面一m般應低於v這些設施的底面,否則應採取有效措施,消除基礎對地下g設施的不t利影響。 在河流、湖泊等水8體旁建造的建築物基礎,如可能受到流水1或波浪沖刷的影響,其底面應位於f沖刷線之y下c。
④ 什麼是基礎埋深影響基礎埋深的因素。
基礎埋深,是指從基礎底面至室外設計地坪的垂直距離。一般來講,埋深大於4m的稱為深基礎,小於4m的稱為淺基礎。
基礎埋深主要受下列因素影響:
1、建築物的特點:高層建築的基礎埋深是地上建築物總高的1/10左右,而多層建築則依據地下水位及凍土深度來確定埋深尺寸。
2、地基土的好壞:土質好的,承載力高的土層可以淺埋,土質差、承載力低的土層則應該深埋。
3、地下水位:土壤中地下水含量的多少對承載力的影響很大。一般將基礎放在地下水位之上,這樣做可以避免施工時排水,還可以防止或減輕地基土的凍脹。
4、凍結深度:土層的凍結深度由各地氣候條件決定,如北京地區為0.8m~1m,沈陽則為2m。建築物的基礎若放在凍脹土上,凍脹時會把房屋拱起,產生變形。解凍時,又會產生陷落,一般將基礎的墊層部分放在凍結深度以下。
(4)為什麼說基礎宜淺埋擴展閱讀
防凍害措施
在凍脹、強凍脹、特強凍脹地基上,應採用下列防凍害措施:
1、對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基礎,基礎側面應回填非凍脹性的中砂或粗砂,其厚度不應小於10cm。對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基礎,可採用樁基礎、自錨式基礎(凍土層下有擴大板或擴底短樁)或採取其他有效措施。
2、宜選擇地勢高、地下水位低、地表排水良好的建築場地。對低窪場地,宜在建築四周向外一倍凍深距離范圍內,使室外地坪至少高出自然地面300~500mm。
3、防止雨水、地表水、生產廢水、生活污水侵入建築地基,應設置排水設施。在山區應設截水溝或在建築物下設置暗溝,以排走地表水和潛水流。
4、當獨立基礎聯系梁下或樁基礎承台下有凍土時,應在梁或承台下留有相當於該土層凍脹量的空隙,一防止因土的凍脹將梁或承台拱裂。
5、外門斗、室外台階和散水坡等部位宜與主體結構斷開,散水坡分段不宜超過1.5m,坡度不宜小於3%,其不宜填入非凍脹性材料。
⑤ 高層建築的基礎為什麼有埋置深度要求
基礎埋深就是基礎底面至室外設計地面的深度。它的確定原則是保證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盡量淺埋;埋深大於50cm;基礎頂面距地表大於10cm。
按照《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中建築物的結構條件、工程地質條件、地基凍融條件、場地環境條件、水文地質條件等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建築物的結構需要考慮到建築物的使用功能,需考慮地下室、設備層、人防工程或電梯設置。對於基礎的形式和構造也有一定的要求。
(5)為什麼說基礎宜淺埋擴展閱讀
基礎埋深確定的考慮因素第二個就是場地的環境。當存在相鄰建築物時,新建建築物的基礎埋深不宜大於原有建築基礎。
當埋深大於原有建築基礎時,兩基礎間應保持一定凈距,其數值應根據建築荷載大小、基礎形式和土質情況確定。因此基礎埋深不同時,先主樓,後裙房。分期施工並設置後澆帶。這樣可以減少不均勻沉降帶來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