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護理學基礎重點知識
一、護理學基礎知識:體溫過高發熱過程分期
臨床過程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體溫上升期
特點為產熱大於散熱。表現為畏寒、無汗、皮膚蒼白,有時伴有寒戰。體溫上升的方式有驟升和漸升。
2.高熱持續期
其特點為產熱和散熱在較高水平趨於平衡,體溫維持在較高狀態。表現為顏面潮紅,皮膚灼熱,口唇乾燥,呼吸深快,脈搏加快,尿量減少。
3.退熱期
其特點為散熱大於產熱,散熱增加而產熱趨於正常,體溫恢復至正常調節水平。表現為病人大量出汗,皮膚溫度下降。體溫下降時,由於大量出汗,體液喪失,年老體弱及患心血管病的病人,易出現虛脫或休克現象,表現為血壓下降、脈搏細速、四肢濕冷等,應密切觀察,加強護理。退熱的方式有驟退和漸退。
二、護理學基礎知識:保護具應用注意事項
保護具應用注意事項:
① 使用前解釋,做好心理護理。
② 短期使用,並在使用時使病人肢體處於功能位置。
③ 使用約束帶時,帶下應墊襯墊,固定須松緊適宜。注意經常觀察 (至少每15分鍾觀察一次)約束部位的皮膚顏色、溫度、活動及感覺。約束帶要定時松解,每2小時放鬆一次,必要時進行局部按摩。
④ 記錄使用保護具的原因、時間、部位、觀察結果、解除約束的時間等。
三、護理學基礎知識:昏迷的護理措施
1.密切觀察病人生命體征,昏迷程度,瞳孔有無變化,肢體有無癱瘓,有無腦膜刺激征及抽搐等。若體溫高熱、脈搏漸弱減慢、呼吸不規律、血壓波動:瞳孔散大表示病情嚴重。以上各項觀察均應詳細記錄,隨時分析,及時通知醫生並及時處理。
2.確保呼吸道通暢,病人取平卧位,肩下墊高並使頸部伸展,防止舌根後墜,以免阻塞氣道。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被誤吸入呼吸道。准備好吸引器,痰多時應隨時吸痰,以免發生窒息。並應作好氣管切開和使用呼吸機的准備。
3.對尿失禁病人勤換尿布,會陰部及時擦洗干凈,防止泌尿系感染及褥瘡的發生。長期尿瀦留或尿失禁病人應留置導尿管,每次更換導尿管時應檢查導尿管是否通暢,記錄尿量、尿色。意識清醒後及時撤掉導尿管並誘導病人自行排尿。
4.昏迷病人如有不安表情及輕微躁動應考慮有便意,可提供便器。如便秘3天可使用開塞露或緩瀉劑,保持大便通暢,以防病人排便用力時導致顱內壓高。大便失禁時隨時作好肛門及會陰部清潔,塗保護性潤滑油,並保持床鋪干凈平整。
5.預防呼吸道感染,去除義齒,每日清潔口腔2次,口腔潰瘍可塗潰瘍膏或錫類散。
6.張口呼吸的病人應將沾有溫水的三層紗布蓋在口鼻上。可在翻身同時拍背吸痰,吸痰時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每次氣管吸痰不超過15秒鍾。
7.長期卧床容易發生墜積性肺炎,應隨時觀察病人體溫、呼吸及痰的性質、量、顏色的變化,發現異常及時與醫生聯系或採取相應措施。
8.保持皮膚清潔,預防褥瘡的發生。
9.應注意防止病人營養不良,給予鼻飼高蛋白、高維生素流質飲食,保證每天熱量供應。作好鼻飼護理。
B. 護理學基礎知識點有哪些
護理學基礎知識包括,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等。詳情如下。
說到護理學專業,相信大多數學子都不陌生,對於想要去醫院就業的學子來說,學習成績好可以選擇臨床醫生這一專業,而成績不理想的學子,一般都會選擇護理學,同樣也可以進入醫院。當然,學好護理學也不是那麼簡單的。
護理學基礎重點知識包括,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也就是臨床護理人員所說的「三基」。基礎理論包括,系統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葯理學,醫學微生物學等等方面的基礎理論。
護理學專業學生就業主要分布在各級各類綜合醫院,專科醫院,急救中心,康復中心,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可在護理領域內從事臨床護理,預防保健,護理管理,護理教學和護理科研等工作。
護理學的性質,是一門生命科學中綜合了自然,社會及人文科學的應用性科學。護理學的范疇,包括理論范疇和實踐范疇,其中實踐范疇包括臨床護理基礎護理,專科護理,社區保,護理教育,護理管理和護理科研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