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工作面寬度是多少
考慮腳手架和基坑排水溝,一般在1米左右
② 獨立基礎大於2.5米,圖紙示意無縮減10%,規范說可以縮減10%錯頭布置
根據《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11)第8.2.1-5條:
當柱下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的邊長和牆下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的寬度大於或等於2.5m時,底板受力鋼筋的長度可取邊長或寬度的0.9倍,並宜交錯布置。
③ 八十平方米的房子,框架結構,做獨立基礎,基礎要做多深長寬做多少
八十平米的框架結構建築其基礎的截面積及深度要看基礎的土質來確定。需要專業人員現場勘查後才能做出適當的決定。正常的情況下,建築物要先有圖紙,然後憑圖紙到政府主管部門報審。而圖紙是需要有資質的設計單位設計的才有能提交報審。沒有圖紙的建築屬於違法建築,是拿不到房本的! 拋開上述的報審開說基礎,這要看是幾個獨立的基礎?以粉質粘土為例,6個獨立基礎的要挖到原始土層且不小於1.5米,單個的筏板應不小於1.8x1.8。如果是8個獨立基礎除要挖到原始土層且不小於1.5米,單個筏板應不小於1.2為好。如果是含礫石粘土可適當淺一些,如果是岩石類的就無所謂了,除掉風化岩就可以了。
④ 4層框架獨立基礎要做多大
4層框架獨立基礎最起碼要達到1.5米左右,而寬度要結合房屋的建造寬度來進行確定,房屋的寬度達到了4米,那條形基礎的寬度也要達到4米。
4層框架獨立基礎的標准有具體的要求的,在建樓之前要提前進行規劃,確定一下樓的具體長度,如果要想建比較寬的樓,那基本上總的長度也要達到7米到8米。而建造4層樓的房,要保證混凝土符合相應的要求,最起碼要選擇C30的混凝土。
獨立基礎的施工要點
在地基基礎設計中,必須充分考慮場地的地質資料、建築物的使用要求、上部結構的特點及作用在基礎上的荷載、施工條件等各種因素,還要遵守國家制定的有關設計規范,結合具體情況,因地制宜來確定合理的設計方案。
設計基礎時,由地基是否經過人工加固分為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在一般情況下應充分利用天然地基,因它具有施工簡單、造價經濟,通常還能縮短工期。
基礎構造類型的選用,與上部結構有著密切關系,同時還與地基土的承載能力、荷載性質(除垂直力外,還有水平力、上拔力等)和基礎埋深有關。
⑤ 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工作面寬度是多少
如有基礎工程施工方案(或施工組織設計),按施工方案要求槽底面積尺寸計算。如沒有施工方案,且無地下水的話,每邊尺寸算至距墊層30cm,這是預算基價規定。
如需排除地下水,則排水溝上口靠近墊層一側距離不能小於50cm
⑥ 柱下獨立基礎寬度怎麼確定
根據柱子內力傳到基礎產生的基底應力與地基承載力來確定,要求是地基承載力大於基底應力。
舉例來說:假如地基承載力為100KPa,假設柱子是軸心受壓柱內力僅有軸壓力300KN,為使基底壓應力小於地基承載力,那麼,獨基底面積必須大於3平方米,才能使基底壓應力小於100KPa,這樣獨基寬度就可定出來了。
(6)獨立基礎寬度多少合適擴展閱讀:
獨立基礎墊層的體積:墊層體積=墊層面積×墊層厚度
獨立基礎體積:獨立基礎體積=各層體積相加(用長方體和稜台公式)
當地基較為軟弱、柱荷載或地基壓縮性分布不均勻,以至於採用擴展基礎可能產生較大的不均勻沉降時,常將同一方向(或同一軸線)上若干柱子的基礎連成一體而形成柱下條形基礎。
當上部結構為框架結構,荷載不太大的時候,可以採用柱下獨立基礎。獨立基礎比較適用於中心受壓的受力狀態。
當柱根部有彎矩作用時,一般在設計中會有獨立基礎之間加設拉梁,依靠拉梁承擔彎矩作用。在有些設置地下室的建築中,拉梁之間還會有一塊底板,以解決建築物地下室防水防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