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分解課題研究目標,抓准研究切入點、明確研究思路,確定研究方法、開展理論思維,提出研究假設、根據課題類型,搞好研究設計。具體是
(一)分解課題研究目標,抓准研究切入點。
1、確定研究目標。確定研究方向或研究主題、總體目標。研究目標可分平行目標、層次目標和綜合目標等。
2、選定研究切入點:一是從基礎性的、容易的、關鍵性的問題中選定;二是從已經成功的經驗中去尋找;三是從學校教育面臨的實際問題中去尋找;四是從教育發展的趨勢中去尋找;五是從教育科學理論中去尋找。
(四)根據課題類型,搞好研究設計。
1、應用性研究課題的設計。
這類課題,重點是研究如何把教育科學的基礎理論知識轉化為教育技能、教育方法和手段,使教育科學知識同實際教育教學銜接起來,達到某種預定的實際目標。
課題特點:應用性、時代性、效益性和靈活性。
課題設計:要突出「應用」。
2、經驗研究性課題的設計。
經驗研究性總結分為一般性經驗總結和科學性經驗總結兩個層次。
課題特點:在教育實踐中進行的教育科研;具有預先提出的、十分明確的科研目的,工作目的與科研目的一致;有意識地運用教育科研的有關方法;依據科研思路,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採用一定的方法,有意識、有目的地搜集資料,搜集的資料全面、完整等等。
課題設計:要突出通過經驗總結得出理性認識和揭示規律的主題。
3、實驗性課題設計。
實驗性課題是在一定教育理論或假設指導下,通過實驗探究變數關系揭示教育規律的活動。
課題要求:研究者必須有一個關於解決該問題的設想或初步的特徵理論;用比較嚴密的研究程序組織研究,便於重復驗證;預設實驗條件,把變數明確區分,加以控制;對測量的事物規定操作定義。
課題設計:要突出「實驗」的特點,充分體現實驗要求。
(1)基礎研究方案有哪些擴展閱讀:
實施課題研究
1、認真搜集資料。怎樣搜集資料,一是圍繞研究主題的指導思想,根據課題研究需要進行資料收集;二是設計科學、明確的搜集資料的工具;三是採用適當的科學方法廣泛搜集資料;四是按計劃進行收集和採集基礎材料和原始數據;五是注重資料、數據的客觀性。
2、制訂調查計劃。通過調查手段搜集資料,必須搞好調查計劃設計。設計調查計劃內容包括明確調查題目、闡明調查目的、選定調查單位、規定調查規模、研究調查對象、說明調查方法、編寫調查提綱、擬定調查順序和時間安排等等。
B. 基礎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
調查法
調查法是教育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調查法通過各種方法與手段
,有目的、有計劃地搜集研究對象或現象的材料,以發現規律性的問題,獲得研究成果。用這種方法,我們可以了解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成績或問題,有什麼經驗和教訓,今後的發展趨勢如何,有時還可找到原因與結果的某些聯系。
1.調查法的特點與要求
調查法有3個特點:①研究當前的教育現象,與歷史法相區別;②間接的研究方法:不進行直接觀察,通過訪問、問卷、測驗等手段搜集材料,與觀察法相區別;③不控制研究對象,在自然狀態下研究,與實驗法不同。
但調查法可與其他方法結合使用。常運用它去研究范圍較廣的、涉及面較大的、時間延續較長的教育現象。
調查法的要求是:①選擇的調查對象必須符合調查目的;②用各種不同的調查方法或綜合使用各種方法,准確、全面地搜集材料;③調查中應特別注意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制約和因果關系;④一切能夠測量的材料要經過測量,一切材料都應准確無誤地記錄;⑤參加調查的工作人員必須採用統一的調查標准、統一的記錄表格、統一的記錄方式;⑥必須保持在自然條件下進行調查;⑦對每一件材料都要鑒定其真實性的程度。
2.調查法的手段
調查法的手段主要有問卷、訪問(談話法)、測驗、評估、書面材料分析、開調查會等。
①問卷,也稱填表法。問卷是研究者向調查對象用書面或通訊形式進行調查的一種手段。
②訪問,也稱談話法。研究者通過跟調查對象或有關人員面對面的談話來直接搜集材料。
③測驗,通過考查的方式測定調查對象的某種特徵的實驗情況。測驗的對象及對象特徵要根據研究的目的和任務來定,測驗的方式也隨調查對象和特徵的具體性質不同而異。
④評價,對教育設施、設備的調查可採用評價法。調查時,首先將調查項目和調查標志列成表格,在調查中按預定的評價辦法和標准,逐項在表上記錄規定的符號或數字。
⑤書面材料分析,通過搜集能正確反映研究現象的書面材料來進行分析的方法。書面材料大體可分為兩類:一是反映某一地區或某所學校的教育工作的材料,二是反映教師教學工作的材料,三是反映學生學習情況的材料,四是反映學生課外和校外情況的材料等。
⑥開調查會,這是調查法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手段,可在較短時間里獲得較全面的材料。
實驗法
1.實驗法的特點與要求
實驗法是教育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所謂實驗法,是在嚴格的控制變數的條件下,有組織的操縱實驗措施,根據觀察、記錄、測定與此相伴隨的現象的變化來確定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的方法。實驗法可分為實驗室實驗和自然實驗。前者在實驗室內進行,後者在自然情境中進行。教育科學研究一般採用自然實驗法。
實驗法的目的在於查明研究現象發生的原因,它能夠檢驗某一理論或假設的正確性。有人稱實驗法為教育科學研究的靈魂。
2.實驗設計的一般問題
實驗設計的目的是力求用最少的人力、物力、時間去取得最多最有效的數據和材料,同時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實驗的誤差。
實驗設計方案必須說明以下幾個問題:
①實驗目的和操作定義
首先要說明實驗要解決的問題及解決到什麼程度。其次是說明操作定義。所謂操作定義是描述產生實驗結果所作的操作活動的特點。
②實驗對象的范圍及分組情況
首先要說明選擇什麼性質的對象、選擇的范圍有多大、用什麼方法選擇;其次要說明如何進行分組;再次要說明哪一個為實驗班,哪一個為對比班。
③實驗結果的測定
首先要說明採取什麼樣的實驗形式,是單組形式、等組形式還是輪組形式;其次要說明如何控制無關因素。
④實驗結果的測定
首先要說明能夠反映研究對象的觀察指標。所謂觀察指標就是收集材料的標准。總的說,既要有質的指標,也要有量的指標。其次,要說明測定的方式、分幾次測定、什麼時候測定。
⑤實驗數據的處理
要說明進行統計檢驗的方法,要附有統計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