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降排水施工方法有哪些
深基坑降排水方案的選擇
因場地地下水埋深0.25-3.50m,基坑開挖深度5.5m,大部分地段揭示含水量豐富的③、③1圓礫層,所以為防止開挖過程中出現基坑突涌及對周圍建築物造成不良影響,基坑開挖前應對基坑周邊做好止水和降水技術措施。
止水降水措施一般有井點降水、帷幕止水防砂、坑內降水等。井點降水是普通採用的經濟而有效的降水方法。但針對本場地的工程地質特點,在基坑開挖施工前,應先進行坑內降水,因此從施工安全技術、確保工期和工程質量等方面綜合比較分析,宜採用懸掛式深攪樁止水帷幕(帷幕懸在透水層中)與坑內井點降水聯合方案。
由於基坑降水後,不可避免地造成基坑周圍地下水位的下降,從而使基坑周邊地面原有建築物和地下構築物因不均勻沉降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為了減少以上影響或損傷,應在基坑與要保護的建(構)築物之間採取回灌措施,根據本基坑的地層特點,回灌措施採用坑外回灌井,此外為了解地下水位變化,及時調整回灌水量,還應在基坑周圍設置水位觀測井。
3 深基坑止水、降水技術措施的工藝和做法
3.1 基坑壁防滲止水
場地淺部填土鬆散且厚度較大,開挖深度內地基土強度較低,地下水位埋深較淺,場地南、北、東三側均有密集的民宅分布。基坑開挖後坑壁上壓力和水壓力增大,坑壁土體極易向坑內滑移,所以為保證基坑支護施工順利進行和周圍建築物的安全,基坑開挖前,宜在基坑開挖上口線外預先施工一排相互搭接的深攪止水帷幕樁。深攪止水帷幕樁設計和施工主要依據《建築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及《岩土工程勘察報告》等要求進行。根據岩土工程勘察報告,擬開挖基坑底之下均為很厚的圓礫層,該層為相對強透(含)水層,無隔防止水效果,深攪止水帷幕樁只能選擇懸掛式(即帷幕懸吊在透水層中),深攪止水帷幕樁繞基坑施工呈環形閉合狀,這樣不僅延長了坑內降水時坑外地下水的深流路徑,而且有利於坑內降水和坑外回灌工作的進行,同時預設的環形閉合帷幕對深基坑的噴錨支護施工可起到兼顧支護的作用。
本工程深攪樁主要設計參數為:樁徑500㎜,樁心距0.35m,樁間搭接15㎝,樁長9m,固化材料採用32.5MPa水泥摻入量≥70kg/m,水灰比0.5-0.6,28天水泥土無側限抗壓強度0.80-1.00MPa。
3.2 基坑內部降排水
3.2.1
降水井
設計依據及主要設計參數:《岩土工程勘察報告》揭示:地下水埋深0.25-3.5m;孔隙型潛水具微承壓性;水位降至地面下5.5m;基坑面積(146×198)㎡,等效半徑為98m;基坑涌水量取值2425m3/d,降水半徑取值243m,滲透系數取值46.6m/d。降水井直徑為1m,井深7m,間距L=30m,單井出水量≥100m3/d。
降水井做法:在基坑開挖前錢用人工挖掘成孔,配以相應的提升運土設備完成,在挖下0.8-1.2m支模澆一節砼護壁,邊挖邊護壁,間歇交替進行,直至設計孔深。護壁砼厚100㎜、強度C20,最後一節砼護壁養護≥24h,用沖擊電鑽在護壁上(2m一下部位) 交錯製成相應數量ф10的出水口。
降水井施工技術控制要點:
3.2.1.1 護筒上端應高出地表25-30㎝,防止雨水和掉入異物。
3.2.1.2 挖掘前必須向工人進行技術、安全交底,注意抓好下挖、吊運土、護壁、找區等幾個重要環節,做好通風、排水、照明、信號聯絡等准備工作。
3.2.1.3 必須在護壁砼凝固後方可拆模繼續下挖,校區、修直井筒。
3.2.1.4 挖孔至圓礫層時,要加強井內抽排水和支模護壁工作。
3.2.1.5 吊出的土方及時運走,不得堆積在孔口周圍。
3.2.1.6 當井內無人作業時,井口必遮蓋,防止掉入異物或墜落事件。
3.2.1.7 做好用於井內抽排水的潛水泵等用電線路的檢查、保護工作,防止漏電、觸電現象的發生。
3.2.2
排水溝
為避免水浸泡軟化土體,及時排放地下水,利於基坑內的作業施工,擬在基坑內、外各設一排水溝。坑外排水溝布於深攪帷幕樁外側距坑壁1.5m,呈環形封閉狀,用磚砌水泥砂漿抹面修築,在基坑開挖前預先修好,水溝寬0.8m、深0.6m,並與市政排污管接通,根據現場具體情況,在適當位置修築沉澱池,基坑內抽排出的地下水經沉澱池沉澱後,排入市政排污管道。坑內排水溝位於基坑壁底部,寬0.5m、深0.4m,即坑挖至底部時修築,修築時根據建築物基礎外挑寬度做成的溝或盲溝。
3.2.3
降排水設備配置:
根據單井出水量大小、井深、降水井數量,每口降水井中安放一台流量32.4~38.4 m3/d、揚程大於16m的150QJ32型潛水泵,並備用4-6台,該工程150QJ32型潛水泵總配置數量為30台。
4 坑外回灌井和觀測井的設置
為減少因基坑降水對周邊建築物的不良影響,在建築物分布密集的基坑東、南、北三側,共設置坑外回灌井8口,水位觀測井5口,在回灌井無法滿足回灌要求時,水位觀測井也可兼作回灌井使用。回灌井與水位觀測井可同排布設,具體位置設在基坑外側距深攪止水帷幕6-10m處(距基坑盡可能遠些)。回灌井與水位觀測井的主要設計參數相同,做法也同坑內降水井。
井徑D:1m、井深H≥3.5m(井深進入穩定地下水位1m以下),進坑東、南、北三側回灌井數量分別為4口、2口、2口,水位觀測井數量為別為3口、1口、1口。具體位置詳見方案設計圖。
5 確保深基坑降排水施工技術措施正常運行的管理要點
5.1 降排水施工前按城市建設有關規定需提前到相關部門辦理市政排水排污手續。
5.2 降排水設備配置應滿足降排水設計方案要求。
5.3 供電電源及供電線路要採取相應的安全保護措施,配電箱需要編號,加安全護欄、懸掛專業警示牌,並應做好防雨防雷保護。
保證降水期間抽水連續作業,防止突然性停電造成水位回升而影響降排水效果、降排水施工現場需配有備用電源(如:發電機、二路供電),並配有自動切換裝置。
5.4 為確保施工安全和施工進度、降排水施工現場需設置臨時圍擋設施,臨時圍擋要考慮其他機械的正常運作。
5.5 井口一定要高出地面0.3-0.5m,蓋好井口,設警示標志、嚴防行人和異物掉入井內。
5.6 對降水運行的水泵應做好運行日記,發現異常,及時更換組織維修。
5.7 對基坑抽排出的地下水須作有效疏導、排除基坑(即坑內降水井的地下水一定要抽排到地表排水溝),避免向基坑迴流、回滲。
5.8 回灌井的回灌水量應通過水位觀測井中的水位變化進行調節控制,既要防止回灌水量過大而滲入基坑影響施工,又要防止回灌水量過小,使地下水位失控而影響回灌效果。通常回灌水量不宜超過原有穩定水位標高。
5.9 回灌井與降水井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只有使他們共同有效地工作,才能保證地下水位出於某一動態平衡,其中任何一方失效都會破壞這種平衡,因此回灌與降水在正常施工中必須同時啟動,同時停止,同時恢復。
5.10 回灌水可直接用基坑抽出的地下水,但回灌前必須經沉澱過濾後方可使用;用其他水源作回灌水時,水質要潔凈未受污染。
5.11 降水施工前,必須對場地內所有的水位觀測井內的穩定水位進行測量、標定和記錄;江水與回灌施工過程中應加水位觀測工作,以指導和調整降水與回灌施工。
6 工程小結
深攪帷幕止水與坑內降排水聯合方案,雖然在該工程得到成功應用,比預定工期提前15天完成、施工造價控制在預算范圍以內。但它不是深基坑降排水施工技術的唯一方案,深攪帷幕止水與坑內降排水聯合施工技術方案也不是萬能的。各個工程的具體降排施工方案,必須依其水文地質資料和周圍環境情況,認真進行深入細致地分析論證和設計,方可得出合理、可行的深基坑降排水施工技術方案或措施。
實施深基坑降排水的工程項目,不管其降排水方案多麼周密、完善,在基坑土方開挖與支護的過程中,出現局部地質變異性大、局部流沙或涌水、積水現象也是在所難免的,應先充分考慮相應的應急預案或處理措施也是很有必要的。降排水方案是否妥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決定著深基坑施工技術方案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2. 框架結構,基礎進水,怎麼處理
框架結構,基礎進水,處理方法氛圍兩種如下:
正在施工基礎時進水,檢查有降水措施是否降水井點失效。
如果降水井點失效要更換,再把地下水降到基礎以下
沒降水井點只是用一般的抽水機的加大抽水機或加多台抽水機把地下水降低至基礎底以下。
已經澆搗完成了的基礎進水。
如果是基礎裂開滲水的,裂縫不多也不大的可以在縫隙處注射堵漏劑
如果滲水量很大的,上部結構如果還沒做的可以鑿開漏水點,用高一個標號等級的抗滲混凝土重新澆搗;或者在漏水點的位置打一口降水井,把水排干凈後重新澆搗高一個標號的抗滲混凝土。
提示:若是基坑裡有水,則可以把水抽干,等晾曬干以後再行施工。
3. 建築工程挖基坑遇到地下水怎麼處理
有2個辦法:
1,、繼續打井,井底標高要比基坑底標高低15米,然後24小時抽井水,通過管道排走。
2、基坑鋪碎石,瓜米石,上面鋪彩條布,需要有坡度,坡腳設置集水井,在彩條布上打墊層。
首先保持基坑乾燥狀態,創造有利於施工的環境;其次是確保邊坡穩定,做到安全施工,如果忽視這些必要條件,其後果是嚴重的。有的基坑積水或土質稀軟,工人難以立足,無法施工;有的出現「流砂現象」導致邊坡塌方,地質破壞。
有的內部基坑土體發生較大的位移,影響鄰近建築物的安全。之所以會出現這些異常情況,都是由地下水引起的。所以,在基坑施工中應對地下水的處理給予應有的重視。
(3)塔吊基礎下面有降水井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基坑分類
城市橋梁工程基坑主要用於承台、橋台和擴大基礎施工,一般分為無支護和有支護兩類。
一、無支護基坑
特點:
1、基礎埋置不深,施工期較短,挖基坑時不影響鄰近建築物的安全。
2、地下水位低於基底,或者滲透量小,不影響坑壁穩定性。
主要形式:無支護基坑的坑壁形式分為垂直坑壁、斜坡和階梯形坑壁以及變坡度坑壁。
二、有支護基坑
特點:
1、基坑壁土質不穩定,並且有地下水的影響。
2、放坡土方開挖工程量過大,不經濟。
3、容易受到施工場地或鄰近建築物限制,不能採用放坡開挖。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基坑
網路-建築工程
4. 塔吊基礎下面是於泥和地下水怎麼處理
塔吊基礎不能有積水,有積水必須使用抽水機抽干,並保證覆土與混泥土基礎水平1
5. 建築基礎施工時出水多如何進行施工
一、 地下水的人工處理
地下水的處理有多種可行的方法,從降水方式來說可總分為止水法和排水法兩大類。止水法,即通過有效手段,在基坑周圍形成止水帷幕,將地下水止於基坑之外,如沉井法、灌漿法、地下連續牆等;排水法是將基坑范圍內地表水與地下水排除,如明溝排水、井點降水等。
止水法相對來說成本較高,施工難度較大;井點降水施工簡便、操作技術易於掌握,是—種行之有效的現代化施工方法,已廣泛應用。本文結合工程實例對井點降水法作一簡要介紹。
井點降水法,它是在擬建工程的基坑周圍設能滲水的井點管,配置一定的抽水設備,不間斷地將地下水抽走,使基坑范圍內的地下水降低至設計深度。井點法防水適用於具有不同幾何形狀的基坑,它有克服流砂、穩定邊坡的作用。由於基坑內土方乾燥,有利機械化施工,縮短工期,保證工程質量與安全。
目前國內常用的井點降水法有輕型井點、噴射井點、電滲井點。在我國,井點降水法是新中國成立後才逐步發展起來的。在工程的基坑<槽>附近埋設大量的滲水井點管,與此同時地面組裝抽水管路系統,通過井群連續抽吸地下水,使基坑范圍內的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坑以下一定深度,以保持基坑乾燥狀態。通常把這一方法叫做井點降水法。
井點降水法具有下列優點:施工簡便,操作技術易於掌握;適應性強,可用於不同幾何圖形的基坑;降水後土壤乾燥,便於機械化施工和後續工作工序的操作;井點作用下土層固結,土層強度增加,邊坡穩定性提高;地下水通過濾水管抽走,防止了流砂的危害;節省支撐材料,減少土方工程量等。井點降水法已成為目前在含水透水位土層實施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1.輕型井點降水法
(1)輕型井點抽水系真空作用抽水,除管路系統外,很大程度取決於抽水設備。目前常用的真空泵型、隔膜泵型配套抽水裝置。
輕型井點井點管、過濾管、集水總管、主管、閥門等組成管路系統,並由抽水設備啟動,在井點系統中形成真空,並在井點周圍一定范圍形成一個真空區,真空區通過矽井擴展到一定范圍。在真空力的作用下,井點附近的地下水通過砂井,經過濾器被強制性吸入井點系統內而使井點附近的地下水位得到降低。在作業過程中,井點附近的地下水位與真空區外的地下水位之間,存在一個水頭差,在該水頭差作用下,真空區外的地下水是以重力方式流動的。所以常把輕型井點降水稱真空強制抽水法,更確切地說應是真空—重力抽水法。只有在這兩個力作用下,基坑地下水才會降低,並形成一定范圍的降水的漏斗拋物線。
井點管與總管的聯接可用鋼管和透明塑料管,因受真空力的作用,塑料管內裝有彈簧,以加強抗外部張力,保證地下水流暢通。
總管與總管的聯接有法蘭法和套箍法兩種形式。
(2)施工時應注意的問題
經過降低地下水位後,土壤會產生固結,也就會在抽水影響半徑的范圍內引起地面沉降,有時會給周圍已有的建築物帶來一定程度的危害。在進行降低地下水位施工時,為避免引起周圍建築物產生過大的沉降,採用回灌井點是一種有力的措施。這種方法就是在抽水影響半徑范圍內建築物的附近預先鑽一排孔,在進行抽水降低地下水位之前,事先將鑽孔內的水位勘查清楚,記錄下來。當進行抽水降低地下水位時,為避免已有建築物下面的地下水位下降,與降水的同時向鑽孔內灌水,以保證原地下水位不變化,以此來防止地面產生沉降給已有的建築物帶來危害。
2. 深井井點
深井井點降水是在深基坑周圍埋置深於基底的井管,依靠深井泵或深井潛水泵將地下水從深井內揚升到地面排出,使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
深井井點降水具有排水量大、降水深、不受吸程限制、井距大等優點。但其一次性投資大,成孔質量要求高。深井井點降水適用於滲透系數較大(10~250m/d);土質為砂土、碎石如;地下水豐富、降水深(10~50m)、面積大的情況。
(1)施工工藝程序
(2) 井點設置與使用階段的注意事項
① 成孔
② 安設井管、填充濾料
③ 洗井
④ 安設水泵
⑤ 使用階段注意事項
Ⅰ、基坑內井點應同時抽水,使水位差控制在要求范圍內。
Ⅱ、加強水位監測,特別是靠近已有建(構)築物的深井井點,宜在建(構)築物附近設觀測井,水位差過大時,應立即採取補救措施,如設置回灌井點等。
Ⅲ、防止排出的地下水回滲而流入基坑。
Ⅳ、潛水泵在運行時要注意檢查電纜線是否和井壁相碰,以防磨損後水沿電纜芯滲如電動機內。
Ⅴ、位於基坑內的深井井點,由於井管較長,挖土至一定深度後,井管應於附近的支護結構支撐或立柱等連接,予以固定。
Ⅵ、當基坑底部有不透水層時,為排除上層地下水,可採用砂井配合深井降水。
Ⅶ、井管使用完畢拔出。
6. 基礎有地下水如何處理
要處理地下水所含的金屬物質。 天雨是一家極富創新性的國際化的水處理公司。
公司專業從事水處理設備的研發、製造並銷售最可靠、安全易用的技術產品及提供優質專業的服務,以幫助全球客戶和合作夥伴取得成功。
我們成功的基礎是讓客戶實現他們的目標:環保生活、節能生產、控製成本、提高效率。
公司密切關注國內外新技術,新工藝的發展趨勢,並且不斷研製開發出新的產品;公司技術力量雄厚,具有一批高素質的技術人員,具備豐富的經驗和嫻熟的技術技能;公司具有嚴格的管理體系,在同行業中率先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形成了科研、設計、生產、安裝調試和售後服務一條龍的管理體制,力求令客戶滿意。天雨將不斷挑戰自我,勇攀高峰,一如既往地以客戶滿意為宗旨,以優良的品質、一流的服務和良好的信譽回饋廣大客戶。到目前為止,公司客戶主要分布在東莞周邊城市(深圳、珠海、中山、江門、佛山、廣州、惠州和惠陽市等)以及廣東省鄰近省份(廣西、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四川、江蘇和黑龍江省等);部分產品遠銷越南、泰國、孟加拉國、沙烏地阿拉伯及中東地區等國家。
服務: 只有超越客戶的需求,才能體現真正意義的服務價值。天雨公司依自身對水處理行業的豐富經驗,結合客戶的實際情況,認真傾聽客戶的心聲,准確預測客戶的潛在需求,最終為協助客戶不斷超越目標而努力。
創新: 面對水處理設備不斷更新發展,創新是與對手競爭的關鍵。天雨公司將始終立足於科技的最前端,結合水質實情,為客戶提供不斷創新的產品和服務。
0797=8376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