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舞蹈的基礎動作有哪些
擴展閱讀
送同學小禮物送什麼 2025-02-02 09:53:46
k線基礎知識什麼是k線 2025-02-02 09:48:57

舞蹈的基礎動作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3-09-06 02:38:59

⑴ 舞蹈入門20個基本動作

舞蹈入門20個基本動作包括:1、素質訓練:壓肩胛帶、下腰、甩腰、桿上壓腿、坐地分腿練習;2、形體訓練:扶把動作、離把動作;3、技巧訓練:轉即旋轉、翻即翻身、跳躍;4、舞姿訓練:壓腿、壓肩、推腳背組合、把桿訓練組合、踢後腿、劈腿跳、大踢腿、下腰、劈腿、小跳組合。

舞蹈入門20個基本動作

一、素質訓練

素質訓練分為腰和腿的「軟」「開」兩個部分,軟度訓練中可分為肩、胸、腰、腿、胯幾個部分分別加強訓練。壓肩胛帶是訓練肩和胸的軟開度。腰是身體運動的軸心,可以用地面吊腰、把桿吊腰和下腰、甩腰來練習。訓練中,桿上壓腿使腿內側的肌肉韌帶得以舒展。胯的軟度,可用坐地分腿練習和躺地分腿練習。

二、形體訓練

形體訓練就是塑造身體的形態姿勢,讓身體各部位達到柔韌性、穩定性、協調性和靈活性,讓舞蹈動作更加好看。分為「扶把動作」和「離把動作」訓練。

三、技巧訓練

技巧訓練包括「轉、翻、跳」等特技。轉即旋轉,以身體垂直於地面的軸心,沿著一定的方向三百八十度的旋轉運動。翻即翻身,以身體的中心線為軸心,翻轉三百六十度。跳就是跳躍,在空中形成一中優美的造型姿態。

四、舞姿訓練

舞姿講究「手、眼、身、法」,是配合身體軀干、腿部、手臂、頭和眼睛的協調性而完成。舞姿訓練包括壓腿、壓肩、推腳背組合、把桿訓練組合、踢後腿、劈腿跳、大踢腿、下腰、劈腿、小跳組合。

⑵ 舞蹈入門的基本動作是什麼

1、劈叉

劈叉為柔韌性訓練的高級階段,分為橫劈腿和豎劈腿兩種方法。豎劈腿:腿前後分開成1字形,雙手撐地,使上身正直,而後努力使身體向下振壓,至兩腿前後分開至一條線坐於地下為合格。

2、壓腿

壓腿時要注意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壓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間的沒有縫隙。保持正確的姿態,日積月累就可以拉長韌帶,達到要求。

3、踢後退

雙手扶把桿小八字部站好,膝蓋都要綳直,頭抬起來平視前方。在踢後退的過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動,不要側身回頭,胯不能松,腳背和膝蓋都要綳直。切忌身體前傾。

4、下腰

雙腳打開至肩寬,雙臂向上伸直,五指打開,手心朝前.下腰時,上半身向後仰,頭抬起來向後找自己的腳後跟,身體和手都向腳後跟靠齊並往裡卷.下好以後,手臂和膝蓋都盡力撐直,眼睛看腳後跟。

5、劈腿

左腳在前劈腿,雙手抱住左腳,控1-2分鍾,然後腿不動,身體向後仰.有基礎的學生可以讓右手撐住地面,左手抓住後腿控住。左腳在前的豎叉不動,身體向右轉的同時變胯,變為橫叉,雙腳背不要趴倒在地面。

(2)舞蹈的基礎動作有哪些擴展閱讀

預防受傷

根據調查有氧舞蹈最容易受傷的部位:依次為脛骨、腳、背、膝、踝、頭,產生有氧舞蹈的受傷的主要原因是運動過度,腳扭傷。韌帶拉傷等。

產生有氧受傷的原因:

1、外因,服裝鞋的問題、准備活動、放鬆、伸展不充分、動作有問題、教練教法不好等

2、內因,自己的舞蹈技術掌握不夠,調整不夠,腿太緊,髖部沒力,急於求成。

預防有氧受傷的方法:

1、針對外因可以,穿適合運動的服裝和鞋、准備活動、放鬆、伸展要充分、跟好的教練等。

2、針對內因可以,選擇自己適合的課程、不急於求成,同時要注意自己身體基本素質的提高。

⑶ 舞蹈基本功動作有哪些

舞蹈基本功的上動作有

擦地、蹲、劃圈、小踢腿、跨掖蹲(單腿蹲)、腰、控制、壓腿(朝天蹬)、下叉、大踢腿等。下動作有:大踢腿、擦地、蹲或控制、轉、腰或翻身、跳(小、中、大)、手位或身段、步或圓場步等。

練習基本功是為了更好的幫助舞者打開身體的各個關節,在舞蹈過程中有更大的活動空間,完成動作更准確,更到位。

舞蹈基本功除了狹義的壓腿、下腰、踩跨等,還有肌肉的控制能力,舞台的表現力,動作的規范性等等。

舞蹈基本功動作的技巧

1、增強律動、多聽音樂。

可以聽不同風格的音樂,比如古典的、流行的、爵士等等,這不僅是對腦子的律動練習,也是身體對音樂的練習。嘗試不同的風格都練習,讓身體去接觸不同的動作,從而練習身體的靈活性與協調性。

2、練習身體協調性。

如果身體不協調,就缺乏舞蹈的感覺,把握不了舞蹈的節奏。對於新手或者基礎比較差的人群,可以先選擇簡單的入門舞蹈動作,一般入門的動作比較簡單、音樂也比較適中。

⑷ 舞蹈基本功動作有哪些

舞蹈基本功動作有:

壓腿、壓肩、推腳背、劈叉跳、大踢腿、下腰這幾個方面。

1、壓腿:這是舞蹈基礎訓練中最為基本的訓練內容,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腿的練習有助於打開學生腿部關節的韌帶。壓腿時要注重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

2、壓肩:這是打開肩部韌帶的練習。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腿之間的距離略等於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鬆,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

3、推腳背組合:腳背的優劣因人而異,大部分取決於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視後天的訓練。在訓練之前,從腳尖到整個大腳背都要勾當開;訓練時,雙手扶把桿,挺胸抬頭、收腹提臀,雙腳並攏站好,先從單腳背訓練開始。

4、劈叉跳:是為學習中間大跳做好准備的手扶把桿的跳躍組合。在做這一動作跳起來時要注重雙腳同時一前一後打開.打開歷程中,綳直腳背,伸直膝蓋,跳躍越高,腿叉越開越好。著地時,雙腳迅速收攏,兩腳並起來著地。

5、劈叉:左腳在前劈叉,雙手抱住左腳,控1-2分鍾,然後腿不動,身體向後仰.右手撐住地面,左手抓住後腿控住。

左腳在前的豎叉不動,身體向右轉的同時變胯,變為橫叉.雙腳背不要趴倒在地面。上半身和腳背都要立起來然後上半身趴倒在地面,雙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鍾.橫叉不動,再向右轉,變為右腳在前的豎叉。

6、大踢腿:是培養腿的力度和開度的訓練.不論是前腿還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夾緊,秋水注視前方。踢腿的歷程中,同樣要注重腳背和膝蓋的綳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