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為什麼感覺統合是能力基礎
擴展閱讀
送同學小禮物送什麼 2025-02-02 09:53:46
k線基礎知識什麼是k線 2025-02-02 09:48:57

為什麼感覺統合是能力基礎

發布時間: 2023-09-05 17:50:54

㈠ 什麼是感覺統合和感統失調 感統失調的表現有哪些 怎樣預防感統失調

感覺統合是大腦的「紅綠燈」,是一切學習能力的基礎。當感覺統合處理好所有的感覺信息時,學習的行為就發生了。那麼,兒童感覺統合失調會有什麼表現呢?

前庭失調:大腦雷達失靈

前庭覺是大腦的一個雷達,絕大部分的感覺信息都會從這里傳入大腦,再傳到我們的眼、耳、手、口等感覺器官,來完成任務。比如我們聽到老師說話的信息、看到黑板上書寫的漢字、手握筆的感覺、我們的腦袋克服重力的影響來保證身體坐直等,這些信息都會受到前庭覺的處理,才能使我們更好地處理學習任務。所以前庭失調的孩子,會表現出一系列的小問題:

身體形象不佳,比如:看書的時候一會兒趴著、一會兒坐著、一會兒躺著,總是喜歡把自己的腦袋處在不同的高度上

b、p 不分,寫字左右顛倒、上下顛倒,寫字會出現橫不平、豎不直,大小不一

經常過於興奮,到處瘋跑,滿地打滾

畏高、喜歡旋轉,久轉不暈或一轉就暈

笨手笨腳,總是跌倒或碰倒東西,但都不是出於孩子自願

注意力狀態不佳,總是走神、溜號

聽不懂指令、聽指令聽不全、聽指令較慢,執行起來困難

讀書丟字、漏字、跳行

情緒控制不佳

本體失調:身體地圖失效

本體感是我們對於身體的一種感覺,影響我們對身體的控制。比如,我們在書寫過程中對筆的控制需要用到手部的肌肉,保持坐姿需要運用腰部的肌力,說話時需要口腔肌肉的配合……所以本體感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行為。本體感失調的孩子可能出現的問題有:

身體控制問題,站沒站相、坐沒坐相、小動作比較多

影響孩子動作的協調性,會出現身體不協調、不會拍球數數、寫字歪七扭八、空間感不好等問題

影響創造力

影響語言發展,出現吐字不清、總流口水等現象

觸覺失調:皮膚感應器失真

觸覺是從孩子在媽媽的子宮里,一直到出生、成長過程中都需要運用的最基本的感覺。我們能感受到的冷、熱、痛、癢等感覺,都是來自觸覺。在生活學習中,我們感受衣服的材質,感覺書本的材料,通過擁抱建立和同伴的信任,這些都是通過觸覺來實現的。

觸覺對於我們的社會交往和情緒的控制都有很大的影響。在嬰幼兒時期,我們是通過觸摸來了解各種物體,識別方、圓、角等各種形狀的。

所以觸摸不夠的孩子,在長大後,可能會出現形狀分辨不佳,空間分辨不好的情況。對於觸覺失調的孩子,主要會有以下兩個方面的表現:

觸覺敏感:比較挑食、挑衣服、挑環境、害怕觸碰、粘人、怕黑

觸覺遲鈍:對於力度的感受不佳,表現出手比較重、摔傷卻沒有感覺、自我保護意識欠缺等情況

感統失調的綜合表現

整體上,感統失調的孩子因為在處理各個簡單任務的時候已經出現困難,所以,在學習、社交等復雜的活動上,孩子就會顯得很笨拙,總是丟三落四、拖沓、磨蹭、無法同時完成多個任務。比如:做作業慢、總是忘記帶課本、聽課的時候沒法記筆記、寫字的時候聽不到老師的上課內容等。感統失調的孩子因為生理的原因,導致無法像普通孩子一樣順利完成生活、學習的任務,長此以往,自信心也會出現很大的問題。
內容選自金色雨林林薇老師作品《喚醒兒童學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