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舞蹈的基本功有哪些
一、壓腿
這是舞蹈基礎訓練中最為基本的訓練內容,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腿的練習有助於打開學生腿部關節的韌帶。壓腿時要注意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壓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間的沒有縫隙。個別學生韌帶太緊,在壓腿的過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壓下去,保持正確的姿態,日積月累就可以拉長韌帶,達到要求。
二、壓肩
這是打開肩部韌帶的練習。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腿之間的距離略等於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鬆,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 伴奏帶:中速,節奏舒緩2/4。
三、推腳背組合
腳背的好壞因人而異,大部分取決於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視後天的訓練。在訓練之前,從腳尖到整個大腳背都要活動開;訓練時,雙手扶把桿,挺胸抬頭、收腹提臀,雙腳並攏站好,先從單腳背訓練開始。 1-2拍 單腳腳後跟抬起,五個腳趾緊扒地面 3-4拍 腳尖綳直,向牆內推,使整個腳背綳成月牙型 5-8拍 換另一隻腳,動作相同 雙腳背練習亦同。年齡小的學生在做此類訓練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頭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動作 ,在做推腳背時,雙腳容易打開,腳背推不起來,需要時刻提醒和規范動作。
四、把桿訓練組合
少兒舞蹈培訓與專業舞蹈訓練有很大區別。在做把桿上的動作組合時,不可能像專業學員那樣的強度和難度。除非是經過若干年業余訓練,自身條件可以達到專業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難度和強度並舉的動作組合。少年兒童活潑好動,喜愛好玩有趣的動作,這就要求教師在編排這類把桿上的動作組合時,注意結構簡單易學,學生有能力做到。
五 、踢後退
雙手扶把桿小八字部站好,膝蓋都要綳直,頭抬起來平視前方。在踢後退的過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動,不要側身回頭,胯不能松,腳背和膝蓋都要綳直。切忌身體前傾。如果在反復強調,學生還是做不到位的情況下,可以先單一的聯系控後腿即雙手扶把桿,把一條腿向後抬起來,糾正學生的姿態,然後再過度到踢後退。
六 、劈腿跳
是為學習中間大跳做好准備的手扶把桿的跳躍組合.在做這一動作跳起來時要注意雙腳同時一前一後打開.打開過程中,綳直腳背,伸直膝蓋,跳躍越高,腿叉越開越好.著地時,雙腳快速收攏,兩腳並起來著地.
七 、大踢腿
是培養腿的力度和開度的訓練.不論是前腿還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夾緊,眼睛注視前方.踢腿的過程中,同樣要注意腳背和膝蓋的綳直.有許多學生在踢腿的時候,為了讓腿部可以碰到身體,上半身極力向前夠.這樣做,頸部便往回縮,頭向前探,雙膝彎曲,非常難看.所以,在踢腿前要告誡她們,踢不高沒有關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確的姿態。
八 、下腰
年齡偏小的學生腰的柔韌性不錯,但是手腳都沒有力量,支撐不住身體,常常是用頭頂住地面下腰.教師都要給學生以適當的幫助,保護她們,糾正下腰的姿態,告訴她們用力的部位和下腰的方法. 雙腳打開至肩寬,雙臂向上伸直,五指打開,手心朝前.下腰時,上半身向後仰,頭抬起來向後找自己的腳後跟,身體和手都向腳後跟靠齊並往裡卷.下好以後,手臂和膝蓋都盡力撐直,眼睛看腳後跟. 結束後注意做回腰練習:雙腳並攏蹲下來,雙手抱住雙膝,頭埋下來.教師順著脊柱給學生做按摩,保護她們的脊柱不受到傷害.
九 、劈腿
有利於拉伸學生腿部韌帶.在訓練時,注意腳背不能鬆弛.我們可以按照這樣的順序訓練: 1 左腳在前劈腿,雙手抱住左腳,控1-2分鍾,然後腿不動,身體向後仰.有基礎的學生可以讓右手撐住地面,左手抓住後腿控住. 2 左腳在前的豎叉不動,身體向右轉的同時變胯,變為橫叉.雙腳背不要趴倒在地面 .上半身和腳背都要立起來然後上半身趴倒在地面,雙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鍾. 3 橫叉不動,再向右轉,變為右腳在前 的豎叉.重復動作。
十 、小跳組合
訓練學生的彈跳能力.可以由簡單的一二五位小跳,發展到相互交叉的綜合性復合型小跳.小跳過程中,雙膝直立,雙腳背向外推開.著地時,腳尖先落,落地要輕,上半身不能前後搖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綳緊向下,臀部夾緊。
舞蹈是一種表演藝術,使用身體來完成各種優雅或高難度的動作,一般有音樂伴奏,以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它一般藉助音樂,也藉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會意義及作用,包括運動、社交/求偶、祭祀、禮儀等。在人類文明起源前,舞蹈在儀式,禮儀,慶典和娛樂方面都十分重要。中國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經出現了舞蹈,它產生於奴隸社會,發展到秦漢之際已形成一定特色。
(1)黔南舞蹈基礎有哪些擴展閱讀:
舞蹈可以讓人身材曲線變得更美,大腿肌肉和手臂肌肉也更緊實。是紓解情緒的好方法。舞蹈是一種有益身心健康活動,增強體質,性格變得開朗,身體變得柔軟,全面刺激肌肉。舞蹈對肌肉的刺激則是全面性、綜合性的,它的動作兼顧到頭、頸、胸、腿、髖等部位。比如爵士舞對小關節、小肌肉的運動較多,這些地方是平日健身不大容易活動到的地方。另外,舞蹈還具備有氧運動的效果,使練習者在提高主肺功能的同時,達到減肥的目的。
在舞蹈當中,連貫的動作節奏很快,一整套動作連貫而流暢,整齊而有韻律感,對樂感、靈巧度的鍛煉很有幫助。而它的趣味性容易讓人集中和專注,忽略掉運動疲勞。
舞蹈的健身動作爆發力強,對人體體能潛力開發性強,因為舞蹈多以繞環小關節的運動為主,因此能較好地改善練習者的協調能力。舞蹈是一種極具表現力的運動,通過舞蹈課程,練習者在表現自己的同時培養了自信和氣質。
舞蹈學習切忌片面追求舞蹈動作,忽略情感的表達舞蹈是運動的藝術,雖然也可以稱為是一項運動,但是它與體育運動是有明顯的區別。
首先,舞蹈對動作的美學要求上升到了藝術的層次;其次,舞蹈表演更需要的是通過優美的舞蹈動作表現出獨特的情感。所以在舞蹈學習過程中,注重舞蹈動作的嫻熟與完美是必須的,但是同樣要注意情感的表達,如果舞蹈只是若干個動作的組合,那與體育運動沒什麼區別。一部優秀的舞蹈作品,要讓觀眾們感受到豐富的情感流露,產生心靈的共鳴,而不僅僅是對舞蹈動高難度的動作拍案叫絕。
Ⅱ 舞蹈的基本功都有哪些
舞蹈,是我國的珍貴文化,受到朋友們的熱愛。從小孩到老人家都可能是舞蹈的愛好者,也可能是一位舞林高手。想學跳舞的朋友首先最重要的是練好基本功,那麼怎麼練好基本功呢?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舞蹈的基本功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舞蹈的基本功
1、舞蹈的基本功之壓腿
這是舞蹈基礎訓練中最為基本的訓練內容,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腿的練習有助於打開學生腿部關節的韌帶。壓腿時要注意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壓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間的沒有縫隙。
個別學生韌帶太緊,在壓腿的過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壓下去,保持正確的姿態,日積月累就可以拉長韌帶,達到要求。特別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壓旁腿和後腿的時候學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時矯正。
2、舞蹈的基本功之踢後腿
雙手扶把桿小八字部站好,膝蓋都要綳直,頭抬起來平視前方。在踢後退的過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動,不要側身回頭,胯不能松,腳背和膝蓋都要綳直。切忌身體前傾。如果在反復強調,學生還是做不到位的情況下,可以先單一的聯系控後腿即雙手扶把桿,把一條腿向後抬起來,糾正學生的姿態,然後再過度到踢後退。
3、老年人跳舞必知的注意事項
不要飽腹起舞老年人消化機能差,飽腹跳舞會影響消化功能,導致胃腸道疾病的發生。
切忌酒後起舞酒能刺激大腦,使心跳加速、血管擴張,還會誘發心絞痛及腦血管意外。不宜跳過於劇烈的舞老年人心血管彈性較差,狂舞使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導致呼吸加劇、心率加快、血壓驟升,可誘發或加劇心血管疾病。
不宜到人多擁擠的地方跳應該選擇空氣流通、人員較少的舞場。不要穿硬底鞋舞場地面平滑,老人穿硬底鞋跳舞容易滑倒,要當心扭傷或發生骨折。硬底鞋彈性差,地面反作用力也大,有損於小腿肌腱和關節組織。
舞蹈的好處
1、可以增強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促進胃腸有規律的蠕動,增加食慾,對於防治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習慣性便秘等症都有良好的作用。
2、經常跟著弦律音樂擺動身體,大腦思維活動變得清晰、靈活,可有效消除腦力疲勞,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據有關專家測試,每周跳舞三次,每次一小時,連續堅持4個月者與不喜歡運動的人相比,前者反映敏銳,視覺與記憶力均占優勢。
3、是一種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健身方式,可以緩解神經肌肉緊張。據專家測定,當煩躁、焦慮的情緒湧向心頭時,以輕快的步伐15分鍾左右,即可緩解緊張,穩定情緒。
可以減肥的舞蹈
1、愛情奔放拉丁舞
拉丁舞是一種愛情奔放的舞蹈,動作很優美,但難度比較大。要把拉丁舞做到位,首先就要掌握拉丁舞動作的要領在於腰胯的“8”字形擺動。由於拉丁舞的舞步熱情而奔放,所以這種舞蹈不但可以使舞者在跳舞減肥時精神振奮獲得享受,還可緩解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壓力。
2、風情萬種爵士舞
財智俱樂部的有光教練解釋說,爵士舞很健康,而且還具有減肥操的功效。經過爵士舞的鍛煉之後,舞者顯得柔軟靈活、婀娜多姿;還能很好地培養女性的氣質,這種針對女性的舞蹈,讓起舞中的女人風情萬種,讓起舞後的女人身體語言豐富多彩。
以上就是為大家帶來的有著減肥效果的舞蹈了,看了以上之後相信大家也都知道都有哪些舞蹈可以用來減肥了,這樣也就知道怎麼選擇舞蹈了,想要跳舞減肥的美女們都可以來試一試啦,但是一定要記得堅持哦。
猜你喜歡:
1. 舞蹈入門
4. 街舞基本功的訓練方法
5. 街舞基本功教程
Ⅲ 舞蹈基本功都有哪些
舞蹈基本功分為兩部分:
1、把上動作可分:擦地、蹲、劃圈、小踢腿、跨掖蹲(單腿蹲)、腰、控制、壓腿(朝天蹬)、下叉、大踢腿等。
2、把下動作可分為:大踢腿、擦地、蹲或控制、轉、腰或翻身、跳(小、中、大)、手位或身段、步或圓場步等。
學舞蹈的最佳年齡:7-10周歲之間,雖然你12歲了,但是還是適合練舞蹈,畢竟骨骼還沒成型。
(3)黔南舞蹈基礎有哪些擴展閱讀:
舞蹈是一種表演藝術,使用身體來完成各種優雅或高難度的動作,一般有音樂伴奏,以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它一般藉助音樂,也藉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會意義及作用,包括運動、社交/求偶、祭祀、禮儀等。在人類文明起源前,舞蹈在儀式,禮儀,慶典和娛樂方面都十分重要。中國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經出現了舞蹈,它產生於奴隸社會,發展到秦漢之際已形成一定特色。
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動作也要具有一定的技藝性,舞蹈演員要具備跳躍、旋轉、翻騰、柔軟、控制等高難度的技巧能力,但是,在舞蹈作品中表演高難度的技巧動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種表現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一種手段。如果在舞蹈作品中,以手段作為目的、演員高超的技藝不以反映生活、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為其存在的前提,或是不以舞蹈內容出發采選取相應的舞蹈動作技巧,而是以展示演員所掌握的舞蹈技巧能力出發,那就會使舞蹈作品由於內容和形式的脫節,或是缺乏藝術的完整性,而陷於失敗,舞蹈演員的技藝本身也就淪入了雜技性的技巧表演,而喪失了舞蹈藝術的基本品格。
Ⅳ 舞蹈基本功有哪些
1、上動作有:擦地、劃圈、蹲、腰、跨掖蹲(單腿蹲)、大踢腿、小踢腿、控制、壓腿(朝天蹬)、下叉等。
(1)擦地:一、五位、前旁後擦地;帶勾、綳腳、及與半蹲組合;前後擺動和環動;與爭位、轉頭、壓腳組合;與五位並立轉組合。
(2)蹲:一、二、五位半蹲、全蹲、帶半腳尖、壓腳跟;踏步蹲與胸腰及前旁、壓腰、組合;小涮腰、橫擰組合;各民族舞姿組合:大掖步、卧點、撲步。
(3)腰:前後胸腰、前後、大腰;療腰、大技步、卧點;雙跪後腰、單腿後腰;大涮腰探海輾轉;風火輪。
(4)單腿蹲:前、旁、後、帶勾腳;單腿帶端掖腿;帶邁移、前旁後、擺動加半蹲;與單腿變身組合。
(5)小踢腿:一、五位前、旁、後、小踢為25度;帶點地小踢腿;前後擺動、單腿變身。
(6)大踢腿:前窮、後大踢腿;前腿接後腿、後腿接前腿;旁腿接拔腿;踢腿接擺腿、接探海;旁腿接立身射燕;踢紫金冠;片蹁、蓋腿。
(7)控制:前、旁、後吸伸腿、半、全環動,立身射燕、大射燕、探海,搬前、旁、後腿。
2、下動作有:大踢腿、蹲或控制、擦地、腰或翻身、轉、跳(小、中、大)、手位或身段、步或圓場步等。還包括肌肉的控制能力、舞台的表現力、動作的規范性等。
(1)大踢腿:原地、踢前、旁、尼腿、進行式;紫金冠;中速行踢前、旁腿。
(2)控制:前旁後,吸伸抬、半環動;大射燕、探海。
(3)腰:單跪下腰、單腿後腰;慢、快涮腰;卧雲;風火輪。
(4)翻身:踏步翻身、正反、上步翻身;又點翻身3-5個。
(5)大跳:錯步級跳、錯步射燕;錯步級跳、錯步射燕;錯步撩躍、錯步凌空。
(6)中跳:一、二、五位跳;變位跳、交叉跳。
(7)五跳:一位、二位、變位跳、五位換腳跳;小射燕跳;變身跳250度腿探海跳。
(8)、轉:平轉2-3個;斜線平轉:8個。
Ⅳ 舞蹈入門20個基本動作是什麼
內容如下:
一、素質訓練
素質訓練是對初學舞蹈的學生身體各部位的作用。初學舞蹈的學生,對舞蹈的接觸情況不同,在理解與接受能力方面也不一樣,身體自然條件有很大的差異。素質訓練就是為了解決學生身體自然條件的差異,縮短學生身體素質和專業需要之間的距離。素質訓練可分為腰和腿的「軟」「開」兩個部分。
舞蹈是用人的肢體語言表達的,要使學生盡快達到肢體所需要的素質條件,應從「軟」開始。軟度訓練中可分為肩、胸、腰、腿、胯幾個部分分別加強訓練。
1、壓肩胛帶是訓練肩和胸的軟開度。在訓練過程中可用趴把桿前壓肩胛帶,也可以兩人一組互相後拉肩胛帶。
2、腰是身體運動的軸心。腰的軟度訓練是為了增強腰部的柔韌性和靈活性。訓練中,我們可以用地面吊腰、把桿吊腰和下腰、甩腰來練習。
3、腿功是舞蹈中最重要的,舞蹈中一切舞姿和技巧都需要深厚的腿功才能完成。訓練中,把桿上壓腿使腿內側的肌肉韌帶得以舒展達到軟的效果。而大踢腿則使腿部不僅有軟度,還更加強了腿部肌肉的力量。
4、胯的軟度即是髖部的開度。舞蹈中,胯的作用也很大,可以擴大動作的空間范圍,增大動作的幅度,使身體的下肢更具有表現力。訓練中,可用坐地分腿練習和躺地分腿練習。趴青蛙、躺青蛙也是增強胯的軟度的好方法。
二、形體訓練
形體訓練即塑造身體的形態姿勢,使身體各部位達到柔韌性、穩定性、協調性和靈活性,使整個動作更具美感。形體訓練是構成舞蹈語匯的基本條件,是推向舞蹈藝術的必經之路。在這里,一般分為「扶把動作」和「離把動作」訓練。
扶把動作是藉助把桿進行對身體的柔韌、力量、重心、美感的訓練。主要以腰和腿的基本功訓練為主。腰在達到一定的程度下,必須柔韌地靈活地運用。在把桿上,我們可以用胸腰、前旁後下腰、單腿前後下腰、跪下腰等訓練項目。腿的訓練包括胯的開度、腿的力量、膝的直立、腳踝關節的柔韌靈活和腳背的綳提。
在訓練中,可以圍繞芭蕾基本元素「開、綳、直」來完成。
開:指髖關節向人體兩側外開。腿部運動過程中,從髖關節到膝關節再到腕關節、腳趾尖全部向外轉開,這樣可以舒展人體的線條,使整條腿看上去更修長更具有表現力。訓練中,可以用蹲等練習。
綳:指腳背有力地綳提。使腳的線條顯得更加修長漂亮。訓練中可以用檫地、小踢腿、劃圈、控制等項目練習。
直:指在動作中,主力腿和動力腿的膝蓋都必須直立穩定。訓練過程中,在沒有特定動作需要下必須要求直,使腿更修長優美,增強了身體的表現力。另外,扶把動作訓練的應用可先用慢速或中速的音樂伴奏,然後再用快速的音樂。但必須節奏鮮明,使學生易懂,從而增強動作的記憶力。
離把動作訓練主要訓練學生在完全脫離把桿的情況下身體做到穩定性、協調性和靈活性。通常都以小組合練習。如離把的檫地、控制、小跳、大踢腿等。組合的音樂伴奏一般用四分二拍或四分四拍,採用一些歡快跳躍節奏鮮明的音樂可以增加學生對動作的興趣,促進組合的完成。
三、技巧訓練
學生在有一定的身體素質能力基礎上,進行技巧訓練。技巧有一定的難度,是技巧性很強且富有表現力的舞蹈動作。包括「轉、翻、跳」等特技。無論從數量、質量、速度及姿態等方面都要「精」。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自身的能力、條件、特長來「因材施教」。
訓練中,以單一項目反復訓練為主,力求達到穩、准、動作流暢的標准。
1、轉即旋轉,以身體垂直於地面的軸心,給予恰當的動力,沿著一定的方向三百八十度的旋轉運動。旋轉一般有原地自轉,移動轉和空中轉。
2、翻即翻身。以身體的中心線為軸心,翻轉三百六十度。教學中,我們可以用腰翻身、點翻跟串翻項目進行訓練。
3、跳就是跳躍,即在空中形成一中優美的造型姿態。
四、舞姿訓練
舞姿即身體的基本姿勢形態。舞姿講究「手、眼、身、法」,是配合身體軀干、腿部、手臂、頭和眼睛的協調性而完成。基本舞姿包括手腳的基本形態姿態,基本位置,部法的訓練,配合腰腿功、技巧形成一組具有高度的雕塑性、富有表現力的舞蹈動作。教學中,應該遵循從簡到繁,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教學。
1、壓腿
這是舞蹈基礎訓練中最為基本的訓練內容,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腿的練習有助於打開學生腿部關節的韌帶。壓腿時要注意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壓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間的沒有縫隙。
個別學生韌帶太緊,在壓腿的過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壓下去,保持正確的姿態,日積月累就可以拉長韌帶,達到要求。特別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
壓旁腿和後腿的時候學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時矯正。在壓旁腿時,同側的手扶住把桿,另一隻手臂緊貼在耳邊,向腿上靠近並盡量向遠處伸展,拉長旁腰。壓後腿時,注意肩膀端平,頸部不要縮,撐住頭部別掉下去,並向後伸展。
伴奏帶:選用節奏感比較強的音樂。
Ⅵ 舞蹈入門20個基本動作有哪些
1、壓腿
這是舞蹈基礎訓練中最為基本的訓練內容,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腿的練習有助於打開學生腿部關節的韌帶。壓腿時要注意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壓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間的沒有縫隙。
2、壓肩
這是打開肩部韌帶的練習。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腿之間的距離略等於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鬆,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
3、推腳背組合
4、把桿訓練組合
5、踢後腿
雙手扶把桿小八字部站好,膝蓋都要綳直,頭抬起來平視前方。在踢後退的過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動,不要側身回頭,胯不能松,腳背和膝蓋都要綳直。
6、劈腿跳
是為學習中間大跳做好准備的手扶把桿的跳躍組合.在做這一動作跳起來時要注意雙腳同時一前一後打開.打開過程中,綳直腳背,伸直膝蓋,跳躍越高,腿叉越開越好.著地時,雙腳快速收攏,兩腳並起來著地.
7、大踢腿
8、下腰
年齡偏小的學生腰的柔韌性不錯,但是手腳都沒有力量,支撐不住身體,常常是用頭頂住地面下腰。教師都要給學生以適當的幫助,保護她們,糾正下腰的姿態,告訴她們用力的部位和下腰的方法。
9、劈腿
10、小跳組合
Ⅶ 學習舞蹈需要哪些基礎
1、壓腿。這是舞蹈基礎訓練中最為基本的訓練內容,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腿的練習有助於打開學生腿部關節的韌帶。
2、壓肩。這是打開肩部韌帶的練習。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腿之間的距離略等於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鬆,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
3、踢後退。雙手扶把桿小八字部站好,膝蓋都要綳直,頭抬起來平視前方。
4、大踢腿 。是培養腿的力度和開度的訓練.不論是前腿還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夾緊,眼睛注視前方.踢腿的過程中,同樣要注意腳背和膝蓋的綳直.
5、劈腿。有利於拉伸腿部韌帶。左腳在前劈腿,雙手抱住左腳,控1-2分鍾,然後腿不動,身體向後仰.有基礎的學生可以讓右手撐住地面,左手抓住後腿控住。
(7)黔南舞蹈基礎有哪些擴展閱讀
根據調查有氧舞蹈最容易受傷的部位:依次為脛骨、腳、背、膝、踝,
產生有氧舞蹈的受傷的主要原因是運動過度,腳扭傷。韌帶拉傷等。
產生有氧受傷的原因:
外因,服裝鞋的問題、准備活動、放鬆、伸展不充分、動作有問題、教練教法不好等
2.內因,自己的舞蹈技術掌握不夠,調整不夠,腿太緊,髖部沒力,急於求成。
預防有氧受傷的方法:
針對外因可以,穿適合運動的服裝和鞋、准備活動、放鬆、伸展要充分、跟好的教練等。
2.針對內因可以,選擇自己適合的課程、不急於求成,同時要注意自己身體基本素質的提高。
參考資料
網路-舞蹈
參考資料
網路-
Ⅷ 舞蹈基本知識
舞蹈起源於勞動,與文學、音樂相伴而生,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產生的藝術形式之一。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舞蹈基礎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一、舞蹈的特點、作用與種類
1、舞蹈的概念:
舞蹈是以經過提煉、組織和藝術加工的人體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
2、舞蹈作用
舞蹈起源於勞動,與文學、音樂相伴而生,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產生的藝術形式之一。作為意識形態,舞蹈總是鮮明地反映出入們不同的思想、信仰,生活理想和審美要求,它既是供人欣賞和娛樂的藝術形式,也具有宣傳教育的社會作用。作為教育手段,舞蹈活動不僅可以培養教育對象具有健美的身體姿態,動作的協調、靈活,富有節奏感、表現力,而且可以豐富、抒發、表達情感,起到良好的健身、健心作用。舞蹈對人們(表演者.欣賞者)的心態、生理、情感、品德等多方面起潛移默化的作用,對精神文明建設和提高民族的文化藝術素養所具有的深遠的社會意義,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認識。
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動作的姿態、節奏和表情。舞蹈的基本要素直接影響著舞蹈的風格和美感的形成,直接影響舞蹈所展示的人物性格、情操、風度、氣質和所表達的情感內容等。
3、舞蹈種類
根據舞蹈參加者與舞蹈的目的作用不同,劃分為公眾舞(生活舞)和劇場舞(藝術舞蹈)。
根據舞蹈的不同風格特點,劃分為古典舞、民間舞、芭蕾舞、現代舞.
根據舞蹈表現形式特點,劃分為獨舞(單人舞)、雙人舞、三人舞、群舞、組舞、舞劇、音樂舞蹈史詩。
根據舞蹈的性質、體裁特點,劃分為情節舞和情緒舞。
社交舞蹈又名“交際舞”或“交誼舞”。由民間舞蹈演變而成,主要有“華爾茲(三步舞)”、“布魯士(慢四步)”、“狐步(快四步)”、“探戈”、“侖巴”等。
國際標准交誼舞簡稱“國標舞”。為分“摩登舞”和“拉丁舞”兩大類.每一大類又分為五類。“摩登舞”部分包括:華爾茲、探戈、狐步、維也納華爾茲、快步;“拉丁舞”部分包括:桑巴、倫巴、恰恰恰、帕索多布累、牛仔舞等。
二、舞蹈教學常用術語
1、基訓:
指以舞蹈演員或學員基本能力的訓練。如發展身體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訓練關節的柔軟性,控制身體活動的能力、靈活性和穩定性以及跳,轉,翻等各種技巧。
2、主力腿:
指動作過程中,或者形成姿態時,支撐身體重心的一條腿,稱主力腿。
3、動力腿:
指與主力腿相對而言,非重心支撐的一腿為動力腿,可做各種屈伸,擺動等動作。
4、起泛兒:
舞蹈俗語,指動作前的准備姿勢,技巧前的准備動作,都稱作“起泛兒”。
5、法兒:
指舞蹈時是否得法,即動作是否符合規律,是否有韻味。
6、韻律:
指在舞蹈動作中,人體運動的自然規律造成欲左先右,欲縱先收,以及動與靜,上與下、高與低,長與短等辯證的規律,形成了舞蹈動作的韻律。
7、身段:
指演員在舞台表演或訓練中,各種舞蹈的形體動作的統稱。從最簡單的比擬手勢到復雜的武打技巧,如:坐、卧、行、走、甩袖、亮相等都稱為身段。
8、形體:
指演員的身體形態。通用在戲劇中,尤為話劇和電影所常用。話劇和電影演員的身體訓練和舞蹈訓練稱為:“形體訓練”,這種課程稱為:“形體課”。
9、舞蹈動作:
指經過提煉和美化,有節奏,有規律的人體動作,是舞蹈藝術的主要表現手段。
10、造型:
是塑造人物外部形象的藝術手段之一。在舞蹈中人們將雕塑性強的動作姿態稱為“造型”。
11、亮相:
指劇中主要人物第一次上場(有時也用於下場)或—段舞蹈,武打完畢之後,在—個短促的停頓中所做的姿態叫亮相,它也是戲曲表演中的一種程式動作。
三、舞蹈記錄方法
主要是書面記錄方法。其具體內容包括:舞蹈內容簡介、舞蹈音樂、基本動作、場記和舞台美術等五個部分。
1、內容簡介(可包括舞蹈主題或訓練目的):用簡煉生動的文字將舞蹈作品的主題思想、時代背景和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氣質以及展示主題所設置的典型環境和主要情節介紹清楚.作為舞蹈教材作品應寫出教學目的或教學提示。
2、舞蹈音樂:一般採用簡譜記錄主旋律。如果有幾首樂曲就按順序將其編為曲一,曲二……為了便於記錄動作順序、場記,應在主旋律上標出小節數。同時要將音樂演奏的要求,如表情.力度、速度等加以標明。樂曲的演奏順序,遍數,演奏使用的樂器從音響效果等都應根據需要在樂譜上加以註明。
3、基本動作(可包括主要的主體組合動作):主要記錄舞蹈作品中反復出現的基本動作和較難做的組合動作。其他動作(如過程性動作等)就可放在場記部分說明跳法;基本動作記錄應包括:動作名稱或編號,動作節拍數,人體方位,動作起止路線,身體重心變化等,可配上關鍵性人體動作圖。
4、場記:通過舞台調度圖和文字說明及必要的動作插圖,把一個舞蹈的情節、動作、造型、隊形及地位的變化、表演要求等分段記錄下來,比較完整地反映其表演過程.場記的記錄內容應根據舞蹈作品的特點和實際的需要取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