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基礎的擴展基礎
1) 牆下條形基礎和柱下獨立基礎(單獨基礎)統稱為擴展基礎。擴展基礎的作用是把牆或柱的荷載側向擴展到土中,使之滿足地基承載力和變形的要求。擴展基礎包括無筋擴展基礎和鋼筋混凝土擴展基礎。
2) 無筋擴展基礎:無筋擴展基礎系指由磚、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組成的無需配置鋼筋的牆下條形基礎或柱下獨立基礎。無筋基礎的材料都具有較好的抗壓性能,但抗拉、抗剪強度都不高,為了使基礎內產生的拉應力和剪應力不超過相應的材料強度設計值,設計時需要加大基礎的高度,其基礎的寬高比必須符合規范要求。因此,這種基礎幾乎不發生撓曲變形,故習慣上把無筋基礎稱為剛性基礎。
② 基礎的分類
在工程實踐中,通常將基礎分為淺基礎和深基礎兩大類,但尚無准確的區分界限,目前主要按基礎埋置深度和施工方法不同來劃分。一般埋置深度在5m以內,且能用一般方法和設備施工的基礎屬於淺基礎,如條形基礎、獨立基礎等;當需要埋置在較深的土層上,採用特殊方法和設備施工的基礎則屬於深基礎,如樁基礎等。淺基礎技術簡單,施工方便,不需要復雜的施工設備,可以縮短工期、降低工程造價。因此,在保證建築物安全和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應優先採用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方案。
淺基礎可以按使用的材料和結構形式分類。按使用的材料可分為:磚基礎、毛石基礎、混凝土和毛石混凝土基礎、灰土和三合土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等;按基礎的剛度不同可分為:無筋擴展基礎(剛性基礎)(圖1-2)、擴展基礎(圖1-3)。按結構形式可分為條形基礎(圖1-4)、單獨基礎(圖1-5)、箱形基礎(圖1-6)等。
圖1-2 無筋擴展基礎(單位:mm)
圖1-3 擴展基礎(單位:mm)
圖1-4 牆下條形基礎
圖1-5 柱下單獨基礎
圖1-6 箱形基礎
深基礎的主要類型有樁基礎(圖1-7)、地下連續牆基礎、墩基礎(圖1-8)和沉井基礎。深基礎由於埋置深度大,一般需要專業的施工隊伍使用特殊方法和設備施工,例如大口徑鑽挖孔技術等。
基礎對整個建築物的安全、使用、工程量、造價及工期的影響很大,並且屬於地下隱蔽工程,一旦失事,難以補救,因此,在設計和施工時應引起高度重視。
圖1-7 樁基礎
圖1-8 墩基礎
③ 基礎有哪幾種
基礎類型有哪些?
淺基礎的類型特點:1、 獨立基礎:也叫「單獨基礎」,最常用的是柱下基礎。 2、 條形基礎:條形基礎是牆下最常用的一種基礎形式,當柱下獨立基礎不能滿足要求時,也可以使用條形基礎。故按上部結構的的形式,可以將條形基礎分為: a、「牆下條形基礎」;b、「柱下條形基礎」;c、「十字交差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若是相鄰兩柱相連,又稱「聯合基礎」或「雙柱聯合基礎」。 3、 筏板基礎:按其構造形式可以分為「梁板式」和「平板式」。 4、 箱型基礎:由鋼筋混凝土底板、頂板和縱橫交錯的內外隔牆組成。具有很大的空間剛度和抵抗不均勻沉降的能力,抗震性能好,且頂板與底板之間的空間可以做地下室。 5、 殼體基礎:其現階段主要用於筒形構築物的基礎。▼
建房子一般有哪幾種基礎?
niuniuywjlg,建房子的基礎形式主要取決於房屋結構形式、層數、平面布局、地基情況等。主要有以下形式:
1、條形基礎,主要用於多層磚混建築;
2、獨立基礎,主要用於多層框架結構,鋼結構等;
3、樁基礎,主要用於高層建築,地基承載力不足的建築等;
4、筏板基礎,主要用於地基承載力不足的建築,地下設有人防工程或地下車庫的建築;
5、箱型基礎,主要用於高層建築。
等等。
以上主要是按照建築物的情況分類的。如按照建築材料分類,基礎又分為:磚基礎、石基礎、混凝土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等。
建築物基礎有哪幾種類型
基礎按材料和受力特點分定為無筋擴展基礎和擴展基礎。
基礎按構造形式分為獨立基礎、條形基礎、井格基礎、閥板基礎、箱型基礎和樁基礎。
淺基礎分為哪幾種基礎
淺基礎根據材料和受力性能可分為剛性、柔性基礎。根據結構形式可分為擴展基礎、聯合基礎、連續基礎、殼體基礎
建樓都是有哪幾種基礎
你看是不是這個 wenwen.soso/z/q146530890 按構造形式可分為條形基礎、獨立基礎、滿堂基礎和樁基礎。 1.滿堂基礎:(包括閥形基礎和箱形基礎),將這個建築物的下部做成整塊鋼筋混凝土基礎。現代建築的主要基礎形式,主要適用於地基承載力較低的小高層和高層建築,特點:就是造價高,受力面積大,受力均勻,適合建地下室。 2.獨立柱基礎:這個可是現在仍在廣泛使用的基礎啊,適合多層建築使用,承載能力不比滿堂基礎,但造價低 3.條形基礎:當建築物採用磚牆承重時,牆下基礎常連續設置,形成通長的條形基礎。現在不常用了,除了圍牆,呵呵。 4.鋼筋混凝土預制(灌注)樁:這種樁在施工現場或構件場預制,用打樁機打入土中,然後再在樁頂澆注鋼筋混凝土承台。其承載力大,不受地下水位變化的影響,耐久性好。但自重大,運輸和吊裝比較困難。打樁時震動較大,對周圍房屋有一定影響。 好像就這么多了,多了我也想不出來了。 此外: 按使用的材料分為:灰土基礎、磚基礎、毛石基礎、混凝土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 按埋置深度可分為:淺基礎、深基礎。埋置深度不超過5M者稱為淺基礎,大於5M者稱為深基礎。 按受力性能可分為:剛性基礎和柔性基礎。
工程上有哪幾種基礎?分別說明其概念
你好,建築工程基礎結構按構造形式可分為條形基礎、獨立基礎、滿堂基礎和樁基礎。1.滿堂基礎:(包括閥形基礎和箱形基礎),將這個建築物的下部做成整塊鋼筋混凝土基礎。現代建築的主要基礎形式,主要適用於地基承載力較低的小高層和高層建築,特點:就是造價高,受力面積大,受力均勻,適合建地下室。2.獨立柱基礎:這個是現在仍在廣泛使用的基礎,適合多層建築使用,承載能力不比滿堂基礎,但造價低。3.條形基礎:當建築物採用磚牆承重時,牆下基礎常連續設置,形成通長的條形基礎。現在不常用了,除了圍牆。4.鋼筋混凝土預制(灌注)樁:這種樁在施工現場或構件場預制,用打樁機打入土中,然後再在樁頂澆注鋼筋混凝土承台。其承載力大,不受地下水位變化的影響,耐久性好。但自重大,運輸和吊裝比較困難。打樁時震動較大,對周圍房屋有一定影響。此外:按使用的材料分為:灰土基礎、磚基礎、毛石基礎、混凝土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
按埋置深度可分為:淺基礎、深基礎。埋置深度不超過5M者稱為淺基礎,大於5M者稱為深基礎。
按受力性能可分為:剛性基礎和柔性基礎。
土建 基礎分為哪幾類?
使用材料分:可分為磚基礎、毛石基礎、混凝土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等。
(2)、按構造形式分:可分為獨立基礎、條形基礎、井格基礎、板式基礎、筏形基礎、箱形基礎、樁基礎等。
按構造形式可分為條形基礎、獨立基礎、滿堂基礎和樁基礎。
1.滿堂基礎:(包括閥形基礎和箱形基礎),將這個建築物的下雞做成整塊鋼筋混凝土基礎。現代建築的主要基礎形式,主要適用於地基承載力較低的小高層和高層建築,特點:就是造價高,受力面積大,受力均勻,適合建地下室。
2.獨立柱基礎:這個可是現在仍在廣泛使用的基礎啊,適合多層建築使用,承載能力不比滿堂基礎,但造價低
3.條形基礎:當建築物採用磚牆承重時,牆下基礎常連續設置,形成通長的條形基礎。現在不常用了,除了圍牆,呵呵。
4.鋼筋混凝土預制(灌注)樁:這種樁在施工現場或構件場預制,用打樁機打入土中,然後再在樁頂澆注鋼筋混凝土承台。其承載力大,不受地下水位變化的影響,耐久性好。但自重大,運輸和吊裝比較困難。打樁時震動較大,對周圍房屋有一定影響。
此外:
按使用的材料分為:灰土基礎、磚基礎、毛石基礎、混凝土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
按埋置深度可分為:淺基礎、深基礎。埋置深度不超過5M者稱為淺基礎,大於5M者稱為深基礎。
按受力性能可分為:剛性基礎和柔性基礎。
基礎工程包括哪些東西??
基礎是指埋藏在地基的部分,實質上也是柱的一部分,只不過的延伸到地基的部分。一般工地上的基礎工程是包括承台,埋置柱部分和地梁的,都是隱蔽工程(即正負零以下部分),計算工程量時要劃開,因為甲方撥款不會計算在內,是施工單位必須做的。主體工程一般是指單體建築框架,包括柱、梁、板。
希望對你有幫助!建築是一個復雜的工程,很多概念要自己去工地實踐,多問,多看,多積累。
基礎分哪幾類?各有什麼特點?用在什麼樣的建築中?
基礎的分類
按使用的材料分為:灰土基礎、磚基礎、毛石基礎、混凝土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
按埋置深度可分為:淺基礎、深基礎。埋置深度不超過5M者稱為淺基礎,大於5M者稱為深基礎。
按受力性能可分為:剛性基礎和柔性基礎。
按構造形式可分為條形基礎、獨立基礎、滿堂基礎和樁基礎。
條形基礎:當建築物採用磚牆承重時,牆下基礎常連續設置,形成通長的條形基礎
剛性基礎:是指抗壓強度較高,而抗彎和抗拉強度較低的材料建造的基礎。所用材料有混凝土、磚、毛石、灰土、三合土等,一般可用於六層及其以下的民用建築和牆承重的輕型廠房。
柔性基礎:用抗拉和抗彎強度都很高的材料建造的基礎稱為柔性基礎。一般用鋼筋混凝土製作。這種基礎適用於上部結構荷載比較大、地基比較柔軟、用剛性基礎不能滿足要求的情況。
獨立基礎:當建築物上部為框架結構或單獨柱子時,常採用獨立基礎;若柱子為預制時,則採用杯形基礎形式。
滿堂基礎:當上部結構傳下的荷載很大、地基承載力很低、獨立基礎不能滿足地基要求時,常將這個建築物的下部做成整塊鋼筋混凝土基礎,成為滿堂基礎。按構造又分為伐形基礎和箱形基礎兩種。
伐形基礎:是埋在地下的連片基礎,適用於有地下室或地基承載力較低、上部傳來的荷載較大的情況。
箱形基礎:當伐形基礎埋深較大,並設有地下室時,為了增加基礎的剛度,將地下室的底板、頂板和牆澆製成整體
箱形基礎。箱形的內部空間構成地下室,具有較大的強度和剛度,多用於高層建築。
樁基礎:當建造比較大的工業與民用建築時,若地基的軟弱土層較厚,採用淺埋基礎不能滿足地基強度和變形要求,常採用樁基。樁基的作用是將荷載通過樁傳給埋藏較深的堅硬土層,或通過樁周圍的摩擦力傳給地基。
按照施工方法可分為鋼筋混凝土預制樁和灌注樁。
鋼筋混凝土預制樁:這種樁在施工現場或構件場預制,用打樁機打礎土中,然後再在樁頂澆注鋼筋混凝土承台。其承載力大,不受地下水位變化的影響,耐久性好。但自重大,運輸和吊裝比較困難。打樁時震動較大,對周圍房屋有一定影響。
鋼筋混凝土灌注樁:分為套管成孔灌注樁、鑽孔灌注樁、 爆擴成孔灌注樁三類。
基礎主要有哪幾種結構形式
基礎主要有哪幾種結構形式
按構造形式可分為條形基礎、獨立基礎、滿堂基礎和樁基礎。
條形基礎:當建築物採用磚牆承重時,牆下基礎常連續設置,形成通長的條形基礎
剛性基礎:是指抗壓強度較高,而抗彎和抗拉強度較低的材料建造的基礎。所用材料有混凝土、磚、毛石、灰土、三合土等,一般可用於六層及其以下的民用建築和牆承重的輕型廠房。
柔性基礎:用抗拉和抗彎強度都很高的材料建造的基礎稱為柔性基礎。一般用鋼筋混凝土製作。這種基礎適用於上部結構荷載比較大、地基比較柔軟、用剛性基礎不能滿足要求的情況。
獨立基礎:當建築物上部為框架結構或單獨柱子時,常採用獨立基礎;若柱子為預制時,則採用杯形基礎形式。
滿堂基礎:當上部結構傳下的荷載很大、地基承載力很低、獨立基礎不能滿足地基要求時,常將這個建築物的下部做成整塊鋼筋混凝土基礎,成為滿堂基礎。按構造又分為伐形基礎和箱形基礎兩種。
伐形基礎:是埋在地下的連片基礎,適用於有地下室或地基承載力較低、上部傳來的荷載較大的情況。
箱形基礎:當伐形基礎埋深較大,並設有地下室時,為了增加基礎的剛度,將地下室的底板、頂板和牆澆製成整體箱形基礎。箱形的內部空間構成地下室,具有較大的強度和剛度,多用於高層建築。
樁基礎:當建造比較大的工業與民用建築時,若地基的軟弱土層較厚,採用淺埋基礎不能滿足地基強度和變形要求,常採用樁基。樁基的作用是將荷載通過樁傳給埋藏較深的堅硬土層,或通過樁周圍的摩擦力傳給地基。按照施工方法可分為鋼筋混凝土預制樁和灌注樁。
④ 房屋建築學常見的基礎類型有哪些
按基礎的類型按其形式不同可以分為帶形基礎、獨立式基礎和聯合基礎;
按基礎的材料不同可分為磚基礎、石基礎、混凝土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毛石混凝土基礎;
按基礎的傳力情況不同可分為剛性基礎和柔性基礎;
按基礎的深淺不同可分為淺基礎、深基礎;
淺基礎包含無筋擴展基礎、擴展基礎、柱下條形基礎、筏型基礎、殼體基礎、岩層錨桿基礎。
⑤ 建築物的無筋擴展基礎是由什麼材料組成的
無筋擴展基礎是指用磚、石、混凝土、灰土、三合土等材料組成的,且不需配置鋼筋的牆下條形基礎或柱下獨立基礎。由於基礎所用材料均為脆性材料,這種基礎的特點是抗壓性能好,整體性、抗拉、抗彎、抗剪性能差。它適用於地基堅實、均勻、上部荷載較小,六層和六層以下(三合土基礎不宜超過四層)的一般民用建築和牆承重的輕型廠房。
(1)磚基礎。用於基礎的磚,其強度等級應在MU75以上,砂漿強度等級一般應不低於M5.基礎牆的下部要做成階梯形,這種逐級放大的台階形式習慣上稱之為大放腳,其具體砌法有兩皮一收和二一間隔收兩種。
(2)毛石基礎。毛石基礎採用不小於M5的砂漿砌築,其斷面多為階梯形。基礎牆的頂部要比牆或柱身每側各寬100mm以上,基礎牆的厚度和每個台階的高度不應小於400mm,每個台階挑出寬度不應大於2.00mm,
(3)混凝土基礎和毛石混凝土基礎。混凝土基礎和毛石混凝土基礎也稱為素混凝土基礎,它具有整體性好、強度高、耐水等優點。
(4)灰土基礎。灰土基礎是用一定比例的石灰與黏土,在最佳含水量情況下,充分拌和,分層鋪設夯實或壓實而成的基礎。石灰與土的比例一般為2∶8或3∶7施工時每層虛鋪厚度為220mm,夯至150mm,稱為「一步灰土」,一般可鋪二至三步,即厚度為300mm或450mm。三合土基礎厚度不應小於3.00mm,條形基礎的灰土墊層寬度不小於600mm,獨立基礎的寬度不小於700mm。灰土基礎有一定的強度、水穩性和抗滲性,且施工工藝簡單,取材容易,費用較低。在我國華北和西北地區,灰土基礎廣泛用於四層及四層以下的民用建築。灰土基礎一般適用於地下水水位較低,基槽經常處於乾燥狀態的基礎。
(5)三合土基礎。三合土基礎是由石灰、砂和集料(如礦渣、碎磚或碎石)按體積1∶2∶4或1∶3∶6加水攪拌後鋪設夯實而成,在我國南方地區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