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簡述中央銀行如何通過資產業務來影響基礎貨幣的變動
通過設定貸款利率。在設定貸款利率時,設定高會降低供給比率,設定高會增加供給比率。再貼現是一樣的。基礎貨幣又稱強勢貨幣或高能貨幣,是指公眾持有的流通貨幣和商業銀行存放在中央銀行的儲備貨幣之和。 基礎貨幣包括現金和存款准備金。其增減通常取決於以下四個因素:
1.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債權的變化。這是影響貨幣基礎的最重要因素。一般來說,央行這種債權的增加意味著央行對商業銀行再貼現或再貸款資產的增加,同時也表明,通過商業銀行注入流通的基礎貨幣的增加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商業銀行超額准備金的增加和貨幣供應量的多重擴張。相反,如果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的債權減少,貨幣供應將大幅萎縮。一般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央銀行對這部分債權具有很強的控制力。
2.境外凈資產。境外凈資產包括外匯、黃金存款和中央銀行在國際金融機構的凈資產。其中,外匯和黃金存款由中央銀行用基礎貨幣購買。在正常情況下,如果央行不把穩定匯率作為政策目標,它對通過該資產業務釋放的基礎貨幣有更大的主動性。否則,央行就會被動地進入外匯市場進行干預,以穩定匯率。這樣,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就會對中央銀行的外匯余額產生很大的影響,導致基礎貨幣通過該渠道釋放的被動性。
3.對政府索賠凈額。中央銀行債務凈增加到政府通常通過兩個渠道形成:一是直接認購政府債券;第二種是向金融機構放貸,以彌補財政赤字。不管怎樣,央行都是通過金融部門將基礎貨幣投入流通。
4.其他項目(凈額)。這主要是指固定資產的增減變化以及中央銀行在資金清算過程中應收應付款的增減變化。它們都會對基礎貨幣量產生影響。
『貳』 什麼是基礎貨幣影響基礎貨幣的因素有哪些中央銀行能否控制
基礎貨幣是中央銀行發行的債務憑證,表現為商業銀行的存款准備金(R)和公眾持有的通貨(C)。中央銀行能控制。礎貨幣由現金和存款准備金兩部分構成,其增減變化,通常取決於以下四個因素:
(1)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債權的變動。這是影響基礎貨幣的最主要因素。一般來說,中央銀行的這一債權增加,意味著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再貼現或再貸款資產增加,同時也說明通過商業銀行注入流通的基礎貨幣增加,這必然引起商業銀行超額准備金增加,使貨幣供給量得以多倍擴張。
(2)國外凈資產數額。國外凈資產由外匯、黃金占款和中央銀行在國際金融機構的凈資產構成。其中外匯、黃金占款是中央銀行用基礎貨幣來收購的。
(3)對政府債權凈額。中央銀行對政府債權凈額增加通常由兩條渠道形成:
一是直接認購政府債券;
二是貸款給財政以彌補財政赤字。無論哪條渠道都意味著中央銀行通過財政部門把基礎貨幣注人了流通領域。例如,我國1995年的財政借款存量為1600多億元,對近幾年的基礎貨幣量產生了一定影響。
(4)其他項目(凈額)。這主要是指固定資產的增減變化以及中央銀行在資金清算過程中應收應付款的增減變化。它們都會對基礎貨幣量產生影響。
(2)銀行現金被搶基礎貨幣怎麼變擴展閱讀
基礎貨幣,整個商業銀行體系藉以創造存款貨幣的基礎,整個商業銀行體系的存款得以倍數擴張的源泉。從質上看,基礎貨幣具有幾個最基本的特徵:
一是中央銀行的貨幣性負債,而不是中央銀行資產或非貨幣性負債,是中央銀行通過自身的資產業務供給出來的;
二是通過由中央銀行直接控制和調節的變數對它的影響,達到調節和控制供給量的目的;
三是支撐商業銀行負債的基礎,商業銀行不持有基礎貨幣,就不能創造信用;
四是在實行准備金制度下,基礎貨幣被整個銀行體系運用的結果,能產生數倍於它自身的量,從來源上看,基礎貨幣是中央銀行通過其資產業務供給出來的。
『叄』 中央銀行怎麼控制基礎貨幣
中央銀行通過他資產業務的變化影響到負債業務的變化,從而影響基礎貨幣。
(1)中央銀行通過變動對商業銀行的債權規模影響基礎貨幣量。如果增加對商業銀行的債權,即增加再貸款或再貼現,是商業銀行的准備金增加,基礎貨幣增加。反之減少。
(2)中央銀行通過變動對財政的債權可以影響基礎貨幣量。不管是透支還是購買財政債券,結果都是財政支出增加,流通中的貨幣增加,如存入銀行,存款增加,准備金增加,如不存入銀行現金增加,也是准備增加。反之減少。
(3)中央銀行通過變動外匯、黃金占款規模影響基礎貨幣量。如果中央銀行增加外匯黃金儲備,如果向個人買入,導致現金增加,如果向企業、商業銀行買入,導致存款增加,都會使基礎貨幣增加;反之如果賣出,會導致現金或存款的減少,基礎貨幣減少。
(3)銀行現金被搶基礎貨幣怎麼變擴展閱讀:
中央銀行通過控制基礎貨幣投放量來調控經濟。
基礎貨幣是銀行體系存款擴張、貨幣創造的基礎,是中央銀行各政策措施與最終目標之間關系的重要中介指標之一。
在現代銀行體系中,中央銀行對經濟的調節,主要是通過控制基礎貨幣的數量來實現的。
而中央銀行在使用存款准備金率、公開市場業務和再貼現率等貨幣政策時,都是通過影響基礎貨幣中的准備金而發揮作用的。
中央銀行若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各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准備金將增加,它們在其他情況不變時可動用的基礎貨幣量相應減少。
信貸規模減少,從而通過乘數效應減少了貨幣供應量,造成通貨緊縮,抑制投資的增長和經濟的發展。
中央銀行若在公開市場上從商業銀行或公眾手中買進證券,便向市場投放了基礎貨幣,雖然各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准備金將增加,但可動用的基礎貨幣較之增加更大。
信貸規模增大,從而通過乘數效應增加了貨幣供應量,促進投資的增長和經濟的發展,並可能引發通貨膨脹。
參考資料來源:基礎貨幣_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