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基礎上標高依據什麼確定
擴展閱讀
送同學小禮物送什麼 2025-02-02 09:53:46
k線基礎知識什麼是k線 2025-02-02 09:48:57

基礎上標高依據什麼確定

發布時間: 2023-09-01 13:40:26

⑴ 基礎標高怎麼確定

問題一:基礎標高怎麼算 在定義屬性時,把屬性中的其他上的+號點開,在裡面可以設置柱的底標高
基礎層高為基礎底板至上一層底面的高度,如果有地下室基礎層高為基礎底板底標高到地下室底標高的高度,沒有地下層為基礎底板底標高到正負零的高度
把梁板分別定義按圖紙繪制就可以,在繪制好梁後,繪制板可以按自動生成最小板來繪制,不同的板厚在分別統一選中更改,沒有板的樓梯間統一刪除
墊層高度不計算在內,因為墊層不涉及到鋼筋,從墊層的頂標高開始算起
在鋼筋里基礎的層高不包括墊層的高度,在圖形8.0中包括

問題二:基礎層底標高怎麼定 基礎底標高就是 墊層頂標高,不包括墊層的, 獨嘩基礎筏板基礎都一樣...
還有疑問的話,請繼續提問,希望能幫到你...

問題三:基礎頂標高到底怎麼確定 樓主是施工方,看工程的結施圖基礎平面或剖面圖標注,基礎頂面標高=基礎底面標高(帶負號)+基礎板厚度。也就是基礎埋置深度數字-基礎板厚度。
樓主是設計者,基礎頂面標高=基礎埋置標高+基礎板厚度。不過,一般可不必標注基礎頂面標高。基礎埋置深度設計者應該是很熟悉規范的(GB50007-2011《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問題四:基礎頂面標高怎麼確定 基礎頂面標高就是條基或承台頂面的標高,地梁或基礎梁的標高可以和基礎頂標高平,但也可以比基礎頂面高,關鍵要看你怎麼設計的,當然也要考慮造價以及規范要求,比如底層層高較高,那基礎梁頂面標高又很低,那磚砌體高度超過4.0米,中間就必須設置一道圈樑,在-0.06米處又要設置防潮層,這樣對施工不方便,而且成本也會增加;如果地梁頂面標高設置-0.06米,那可以省下磚基礎、防潮層、圈樑,這樣只要對結構安全沒影響,那造價成本會省很多的,施工也方便,工期也省略了,何樂而不為呢。

問題五:獨立基礎標高怎麼算? 高程為國家85高程2m,絕對是高程3.53m。不知哪個是對的。
不管±0.000在何處,其他標高均是和±0.000相比而言的,是相對標高。
挖土高度是-3.4-(-0.3)=3.1米。
如果是機械挖土時,要注意留底,不能直接用機械挖到底,要留人工挖土的搐地,一般是300mm,但是還要看圖紙上的說明。

問題六:基礎層底標高從哪算至哪 標高不是高度,只是一個數值,不是從哪算到哪的。根據你的說法應該是基礎底的標高值。

問題七:基底標高在圖上怎麼看出來?還是要怎麼計算? 20分 要看你是什麼基礎形式,比如你是樁基加承台,那圖上一般會給你一個基礎頂標高,用它減去承台高度就是基礎底標高,一般基礎底會攻100厚墊層,也影響挖方深度

問題八:圖紙中沒有基礎高度的標高時,該怎樣確定基礎的高度 肯定有,仔細找,如真沒有,就問設計師

問題九:怎麼確定的基坑底標高和基坑頂標高以及±0.00? 5分 正負零,在建築施工總平面圖中和施工圖說明中就標明了。基坑底標高,你看結構圖中,關於基礎總平面圖的部分,圖中標定了基礎的形式和深度。 基坑頂標高就是原地面高程。這些都可以根據設計部門給的水準點測量出來。

⑵ 基礎高度如何確定

問題一:基礎設計中基礎高度是根據什麼確定的 5分 基礎埋深是指從室外設計地坪至基礎底面的垂直距離。
基礎高度是指基礎本身的垂直距離(厚度).
一般基礎的埋深和基底寬度的確定都要根據地勘報告和上部結構的荷載來定。基礎埋深的大小關繫到地基的可靠性、施工的難易程度及造價的高低。響基礎埋深的因素很多,主要影響因素有:
(1)、建築物的用途,有無地下室、設備基礎和地下設施,基礎的形式和構造;
當建築物設置地下室、設備基礎或地下設施時,基礎埋深應滿足使用要求;高層建築基礎埋深應隨建築高度的增大而增大,才能滿足穩定性要求。
(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載大小和性質;
一般荷載較大時應加大基礎埋深;受上拔力的基礎應有較大埋深,以滿足抗拔力的要求。
(3)、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
基礎應建立在堅實可靠的地基上,不能設置在承載力低,壓縮性高的軟弱土層上。
存在地下水時,如粘性土遇水後,含水量增加,體積膨脹,使土的承載力下降。含有侵蝕性物質的地下水,對基礎將產生腐蝕。

問題二:基礎高度從哪裡算起 3.8-3.2=0.6,基礎高度不是800么
具體圖形見附件

問題三:基礎高度怎麼確定,包括墊層的高度嗎? 設計標高基礎,包括墊層

問題四:基礎連梁的高度如何確定呢? 這個高度的確定,地基與基礎規范上面有要求。看一下規范吧。記得是跨度的1/6。

問題五:擴展基礎的基礎高度如何確定? 從受力和傳力的角度考慮,由於土壤單位面積的承載能力小,上部結構通過基礎將其荷載傳給地基時,只有將基礎地面積不斷擴大,才能適應地基的受力要求,根據試驗得知,上部結構(牆或柱)在基礎中傳遞壓力是沿一定角度分布的,這個傳力角度稱壓力分布角,或稱剛性角,由於剛性材料抗壓能力強,抗拉能力差,因此,壓力分布角只能在材料的抗壓范圍內控制。如果基礎底面寬度超過控制范圍,致使剛性角擴大,這時,基礎會因受拉而破壞。所以,剛性基礎底面寬度的增大要受到剛性角的限制。

問題六:獨立基礎高度怎麼確定 但他姆磁w

問題七:基礎高度從哪開始算 5分 獨立基礎高度從墊層上皮標高(就是-1.5)算到基礎頂標高(-0.9),所以基礎高0.6m

問題八:圖紙中沒有基礎高度的標高時,該怎樣確定基礎的高度 肯定有,仔細找,如真沒有,就問設計師

問題九:柱下獨立基礎的高度如何確定? 按基礎變截面處的抗沖切驗算確定。

問題十:如何確定基礎的高度? 10分 你沒仔細看計算規則吧,
(1)有肋帶形混凝土基礎,其肋高與肋寬之比在4:1以內的按有肋帶形基礎計算,超過4:1時,基礎底按板式基礎計算,以上部分按牆計算。
那就是高寬比超過4:1,你最好吧你施工圖截圖發來。

⑶ 基礎底標高是怎麼定的定義是什麼

基礎底標高是怎麼定的?定義是什麼?

答:基礎底標高可能還沒人給他下定義,沒有什麼造成概念的異義.「基礎」兩字統一了就沒亊了.

基礎底標高是怎麼定的?是根據圖紙要求的黃海高程或相對高程(如某路面某點)決定的新建的室內地坪為:±0.000.±0.000以下如:(﹣2.50)是墊層面即是基礎底的標高.這﹣2.50既是墊層面又是基礎底的標.當然也有無墊層的,此時設計把這拖尾▽不是向下了,而是把拖尾△向上了這時所指的就是基礎底標高﹣2.50.除該無【例】外,我給您插張圖:這100就是墊面,基礎底標高的所在.

⑷ 基礎埋深和基礎高度都是怎麼確定的

基礎埋深由其他條件和最小埋深確定。基礎高度主要由抗沖切要求確定,同時考慮柱縱筋的錨固和其它構造要求。

基礎埋深宜自室外地面標高算起。在填方整平地區,可自填土地面標高計算,但填土在上部結構施工後完成時,應從天然地面標高算起。對於地下室,當採用箱形基礎或筏基時,基礎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標高算起;當採用獨立基礎或條形基礎時,應從室內地面標高算起。

埋深大於等於5米或埋深大於等於基礎寬度的4倍的基礎稱為深基礎;埋深在0.5米~5米之間或埋深小於基礎寬度的4倍的基礎稱為淺基礎。基礎埋深不得淺於0.5米。

(4)基礎上標高依據什麼確定擴展閱讀

在選擇持力層和基礎埋深時,應通過工程地質勘察報告詳細了解擬建場地的地層分布、各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和地基承載力等資料。針對工程中常遇到的四種土層分布情況,說明基礎埋深的確定原則。

(1)在地基受力范圍內,自上而下都是良好土層。這時基礎埋深由其他條件和最小埋深確定。

(2)自上而下都是軟弱土層。如果地基承載力或地基變形不能滿足要求,則應考慮採用連續基礎、人工地基或深基礎方案。選擇哪種方案需要從安全可靠、施工難易、造價高低等方面綜合考慮。

(3)上部為軟弱土層而下部為良好土層。此時,持力層的選擇取決於上部軟弱土層的厚度。若小於2m,應選取下部良好土層作為持力層。

(4)上部為良好土層而下部為軟弱土層。對於一般中小型建築物或6層以下的住宅,宜選擇上部良好土層作為持力層,基礎盡量淺埋,即採用「寬基淺埋」方案。

當地基持力層頂面傾斜時,同一建築物的基礎可以採用不同的埋深。為保證基礎的整體性,牆下無筋基礎應沿傾斜方向做成台階形,並由深到淺逐漸過渡。

⑸ 基礎底標高是怎麼定的定義是什麼

基礎底標高是怎麼定的?定義是什麼?
答:基礎底標高可能還沒人給他下定義,沒有什麼造成概念的異義。「基礎」兩字統一了就沒亊了。
基礎底標高是怎麼定的?是根據圖紙要求的黃海高程或相對高程(如某路面某點)決定的新建的室內地坪為:±0.000。±0.000以下如:(﹣2.50)是墊層面即是基礎底的標高。這﹣2.50既是墊層面又是基礎底的標。當然也有無墊層的,此時設計把這拖尾▽不是向下了,而是把拖尾△向上了這時所指的就是基礎底標高﹣2.50。除該無【例】外,我給您插張圖:這100就是墊面,基礎底標高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