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什麼叫箱形基礎形式
擴展閱讀
送同學小禮物送什麼 2025-02-02 09:53:46
k線基礎知識什麼是k線 2025-02-02 09:48:57

什麼叫箱形基礎形式

發布時間: 2023-08-31 00:15:04

❶ 什麼是筏板基礎,什麼是樁筏基礎,什麼是箱形基礎,樁箱基礎

什麼是筏板基礎,什麼是樁筏基礎,什麼是箱形基礎,樁箱基礎
筏型基礎:又叫笩板型基礎。是把柱下獨立基礎或者條形基礎全部用聯絡梁聯絡起來,下面再整體澆注底板。一般說來地基承載力不均勻或者地基軟弱的時候用笩板型基礎。而且笩板型基礎埋深比較淺,甚至可以做不埋深式基礎。由底板、梁等整體組成。建築物荷載較大,地基承載力較弱,常採用砼底板,承受建築物荷載,形成筏基,其整體性好,能很好的抵抗地基不均勻沉降。 箱型基礎是由鋼筋混凝土的底板、頂板、外牆和內隔牆組成的有一定高度的整體空間結構,適用於軟弱地基上的高層、重型或對不均勻沉降有嚴格要求的建築物。與筏形基礎相比,箱型基礎有更大的抗彎剛度,只能產生大致均勻的沉降或整體傾斜,從而基本上消除了因地基變形而使建築物開裂的可能性。箱型基礎埋深較大,基礎中空,從而使開挖卸去的部分土重抵償了上部結構傳來的荷載,因此,與一般實體基礎相比,它能顯著減小基底壓力,降低基礎沉降量。此外,還有較好的抗震效能。另外樁筏基礎和樁箱基礎很好理解,就是樁和筏板共同承載受力的基礎
箱形基礎和筏板基礎有什麼區別
箱型基礎主要是由鋼筋砼底板、頂板、側牆及一定數量縱牆構成的封閉箱體。當上部建築物為荷載大、對地基不均勻沉降要求嚴格的高層建築、重型建築以及軟弱土地基上的多層建築時,為增加基礎剛度,將地下室的底板、頂板和牆體整體澆築成箱子狀的基礎,稱為箱型基礎。此基礎的剛度較大,抗震效能較好,有較好的地下空間可以利用,能承受很大的彎矩,可用於特大荷載且需設地下戶的建築。

筏板基礎:由底板、梁等整體組成。建築物荷載較大,地基承載力較弱,常採用砼底板,承受建築物荷載,形成筏基,其整體性好,能很好的抵抗地基不均勻沉降。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你去問下設計人員是不是標錯了吧.

箱型基礎與筏形基礎有什麼區別
wenwen.soso/z/q230837462
什麼叫建築物箱型基礎
箱型基礎指的是基礎結構體系:

基礎結構體系則可以分為獨立基礎,條形基礎,樁筏基礎,箱型基礎。

這些基礎結構體系均可以分為:天然基礎和樁基礎等形式。

天然基礎埋深通常為樓層高度的1/12~1/15,樁基礎基礎埋深為樓層高度的1/16~1/18,基礎埋深依據建築場地地基土土質優良與否以及當地地震荷載,風荷載大小進行調整。通過研究表明,深基礎能夠減輕震害,埋置較深基礎因基礎對上部結構體系的嵌固作用降低上部結構的樓層位移反應,而且基礎外圍地基土的約束增加結構的阻尼比,從而有效降低上部樓層的地震反應。上部結構將樓面荷載,屋面荷載以及水平風荷載和地震荷載通過豎向構件傳遞到基礎。

箱型基礎主要是由鋼筋砼底板、頂板、側牆及一定數量縱牆構成的封閉箱體。當上部建築物為荷載大、對地基不均勻沉降要求嚴格的高層建築、重型建築以及軟弱土地基上的多層建築時,為增加基礎剛度,將地下室的底板、頂板和牆體整體澆築成箱子狀的基礎,稱為箱型基礎。此基礎的剛度較大,抗震效能較好,有較好的地下空間可以利用,能承受很大的彎矩,可用於特大荷載且需設地下室的建築.
施工基礎時,筏形基礎和箱型基礎有何不同?
筏形基礎有板筏(厚板、柱基組成);肋梁筏(板、梁、柱基組成)。肋梁筏又有板--梁--柱形式(像倒置的樓蓋)和梁--板--柱形式(梁的腹板在地基土裡,這種做防水層較麻煩)。而箱型基礎是由底板、多面砼牆和頂板組成。箱弗基礎包含了地下室在內。
什麼是箱形基礎,與條形基礎有什麼區別?
所謂箱形基礎是指基礎由鋼筋砼牆相交組成是縱橫交錯的,並且基礎高度比較高,形成一個箱子形狀的維護結構的常礎,它的承重能力要比單獨的條形基礎高出很多。
箱型基礎一般什麼情況下會用到?
適用於軟弱地基上的高層、重型或對不均勻沉降有嚴格要求的建築物。

箱型基礎是由鋼筋混凝土的底板、頂板、外牆和內隔牆組成的有一定高度的整體空間結構.與筏形基礎相功,箱型基礎有更大的抗彎剛度,只能產生大致均勻的沉降或整體傾斜,從而基本上消除了因地基變形而使建築物開裂的可能性。箱型基礎埋深較大,基礎中空,從而使開挖卸去的部分土重抵償了上部結構傳來的荷載,因此,與一般實體基礎相比,它能顯著減小基底壓力,降低基礎沉降量。此外,還有較好的抗震效能。
箱型基礎的構造要求
1.箱型基礎為避免基礎出現過度傾斜,在平面布置上盡可能對稱,以減少荷載的偏心距,偏心距一般不宜大於0.1ρ(ρ為基礎底板面積抵抗矩對基礎底面積之比)。2.箱型基礎高度一般取建築物高度的1/8~1/12,同時不宜小於其長度的1/18。3.底、頂板的厚度應滿足柱或牆沖切驗算要求,根據實際受力情況通過計算確定。底板厚度一般取隔牆間距的1/10~1/8,約為30~100cm,頂板厚度約為20~40cm,內牆厚度不宜小於20cm,外牆厚度不應小於25cm。4.基礎混凝土標號不宜低於C20,抗滲標號不宜低於S6。5.為保證箱型基礎的整體剛度,對牆體的數量應有一定的限制,即平均每平方米基礎面積上牆體長度不得小於40cm,或牆體水平截面積不得小於基礎面積的1/10,其中縱牆配置量不得小於牆體總配置量的3/5。
請問箱型基礎的駕越作用指的是什麼?
當荷載均勻分布時,地基沉降均勻,基地反力發生從中間向邊緣的轉移,此處把剛性基廠能跨越基底中部將所承擔的荷載相對集中地傳至基底邊緣的現象叫做基礎的駕越作用。
什麼樣算是箱形基礎
箱型基礎所有牆體的面積(包括內外砼牆)之和應不小於基礎地板面積的10%,這時才可以按箱型基礎計算,否則只能按一般地下室考慮。另外還有一些埋深和牆體最小厚度要求。

❷ 施工基礎時,筏形基礎和箱型基礎有何不同

施工基礎時,筏形基礎和箱型基礎有3點不同:

一、兩者的概述不同:

1、筏形基礎的概述:指當建築物上部荷載較大而地基承載能力又比較弱時,用簡單的獨立基礎或條形基礎已不能適應地基變形的需要,這時常將牆或柱下基礎連成一片,使整個建築物的荷載承受在一塊整板上,這種滿堂式的板式基礎稱筏形基礎。

2、箱型基礎的概述:指由底板、頂板、鋼筋混凝土縱橫隔牆構成的整體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

二、兩者的作用不同:

1、筏形基礎的作用:筏形基礎由於其底面積大,故可減小基底壓強,同時也可提高地基土的承載力,並能更有效地增強基礎的整體性,調整不均勻沉降。

2、箱型基礎的作用:箱形基礎具有較大的基礎底面、較深的埋置深度和中空的結構形式,上部結構的部分荷載可用開挖卸去的土的重量得以補償。與一般的實體基礎比較,它能顯著地提高地基的穩定性,降低基礎沉降量。

三、兩者的施工要點不同:

1、筏形基礎的施工要點:

(1)在軟土地基上,用柱下條形基礎或柱下十字交梁條形基礎不能滿足上部結構對變形的要求和地基承載力的要求時,可採用筏形基礎。

(2)當建築物的柱距較小而柱的荷載又很大,或柱的荷載相差較大將會產生較大的沉降差需要增加基礎的整體剛度以調整不均勻沉降時,可採用筏形基礎。

(3)當建築物有地下室或大型儲液結構(如水池、油庫等),結合使用要求,可採用筏形基礎。

(4)風荷載及地震荷載起主要作用的多高層建築物,要求基礎有足夠的剛度和穩定性時,可採用筏形基礎。

2、箱型基礎的施工要點:

(1)施工時,底板、內外牆和頂板的支模、綁鋼筋、澆築混凝土可採取分塊進行,其施工縫的留設位置和處理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2011)的有關要求,外牆接縫應設止水帶。

(2)基礎的底板、內外牆和頂板宜連續澆築完畢。為防止出現溫度裂縫,一般應設置貫通止水帶,寬度不宜小於800 mm,後澆帶的鋼筋應貫通,頂板澆築後,相隔2~4周,在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的基礎上提高一級將後澆帶澆築振搗密實,並加強養護。

(3)基礎施工完畢後,應立即進行回填土。停止降水時,應驗算基礎的抗浮穩定性,抗浮穩定系數不宜小於1.2,如果不能滿足時,應採取有效措施,比如繼續抽水直至上部結構荷載加上後能滿足抗浮穩定系數要求為止,或在基礎內灌水或加重物等,以防止基礎上浮或傾斜。

❸ 什麼是箱式基礎

房建築的地基形式之一。因為形狀如箱子,故名
所謂箱式基礎就是把整棟大樓佔地范圍的地皮掏空挖深,然後填上鋼筋混凝土。它的優點在於:第一,增大了大樓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從而減小了大樓對地面的壓強,可有效地防止地皮大幅度的下陷;第二,降低了整棟大樓的重心,增大了大樓的穩度,提高了大樓的抗震能力。
箱式基礎下面可能有樁也可能沒樁。有樁時就叫做樁箱基礎或樁筏基礎,這是樁基礎和淺基礎結合的基礎形式,兩者共同承擔上部荷載。

❹ 帶形基礎、箱形基礎、條形基礎、滿堂基礎 怎麼界定

  • 滿堂基礎:當上部結構傳下的荷載很大、地基承載力很低、獨立基礎不能滿足地基要求時,常將這個建築物的下部做成整塊鋼筋混凝土基礎,成為滿堂基礎。按構造又分為伐形基礎和箱形基礎兩種。

  • 筏板基礎,是以大面積的鋼筋混凝土底板作為受力構件的一種基礎形式。伐形基礎:是埋在地下的連片基礎,適用於有地下室或地基承載力較低、上部傳來的荷載較大的情況。
    箱型基礎,是將地下室作為一整體作為受力構建的一種基礎形式。當伐形基礎埋深較大,並設有地下室時,為了增加基礎的剛度,將地下室的底板、頂板和牆澆製成整體箱形基礎。箱形的內部空間構成地下室,具有較大的強度和剛度,多用於高層建築。

  • 獨立基礎一般用於小型的框架結構,直接設立在柱下,每個獨立基礎沒有聯系
    帶狀基礎是在柱下或者牆下設置類似梁的條形的基礎,是在獨立基礎不能滿足的情況下用的,提高基礎的整體性

  • 獨立基礎:當建築物上部為框架結構或單獨柱子時,常採用獨立基礎;若柱子為預制時,則採用杯形基礎形式。
    條形基礎:當建築物採用磚牆承重時,牆下基礎常連續設置,形成通長的條形基礎

  • 地坑支撐梁是支護用的地梁,支在地坑內,地下部分施工完畢後一般會去除掉。
    基礎梁是基礎(獨立基礎或承台)之間的拉梁,
    條基是條形的基礎,中間為牆或基礎梁,靠基礎梁的剛度,吧荷載分配到基礎上
    條形基礎的概念

    帶狀基礎是在柱下或者牆下設置類似梁的條形的基礎,是在獨立基礎不能滿足的情況下用的,提高基礎的整體性

  • 基礎上的梁都能叫做基礎梁,包括基礎之間的拉梁,條形基礎或其他基礎內部用來分配荷載的地梁,還有在樁頂部的承台梁等

  • 滿堂基礎用於稍大型的結構,類似與倒置樓蓋,另外還有箱型基礎,和樁,幾種基礎也可以混用
    按構造形式可分為條形基礎、獨立基礎、滿堂基礎和樁基礎。

  • 剛性基礎:是指抗壓強度較高,而抗彎和抗拉強度較低的材料建造的基礎。所用材料有混凝土、磚、毛石、灰土、三合土等,一般可用於六層及其以下的民用建築和牆承重的輕型廠房。

  • 柔性基礎:用抗拉和抗彎強度都很高的材料建造的基礎稱為柔性基礎。一般用鋼筋混凝土製作。這種基礎適用於上部結構荷載比較大、地基比較柔軟、用剛性基礎不能滿足要求的情況。

❺ 箱型基礎有哪些特點

箱型基礎是由鋼筋混凝土的底板、頂板、側牆及一定數量的內隔牆構成封閉的箱體,基礎中部可在內隔牆開門洞作地下室。 這種基礎整體性和剛度都好,調整不均勻沉降的能力較強,可消除因地基變形使建築物開裂的可能性,減少基底處原有地基自重應力 ,降低總沉降量 。

構造要求

1.箱型基礎為避免基礎出現過度傾斜,在平面布置上盡可能對稱,以減少荷載的偏心距,偏心距一般不宜大於0.1ρ(ρ為基礎底板面積抵抗矩對基礎底面積之比)。

2.箱型基礎高度一般取建築物高度的1/8~1/12,同時不宜小於其長度的1/18。

3.底、頂板的厚度應滿足柱或牆沖切驗算要求,根據實際受力情況通過計算確定。底板厚度一般取隔牆間距的1/10~1/8,約為30~100cm,頂板厚度約為20~40cm,內牆厚度不宜小於20cm,外牆厚度不應小於25cm。

4.基礎混凝土標號不宜低於C20,抗滲標號不宜低於S6。

5.為保證箱型基礎的整體剛度,對牆體的數量應有一定的限制,即平均每平方米基礎面積上牆體長度不得小於40cm,或牆體水平截面積不得小於基礎面積的1/10,其中縱牆配置量不得小於牆體總配置量的3/5。

❻ 筏板基礎和箱型基礎的區別

一、概念不同

1、筏板基礎:筏板基礎也屬於擴展基礎的一種,用於高層框架、框剪、剪力牆結構,當採用條形基礎不能滿足地基承載力要求時,或當建築物要求基礎有足夠剛度以調節不均勻沉降。

2、箱型基礎:箱形基礎是指由底板、頂板、鋼筋混凝土縱橫隔牆構成的整體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

二、用途不同

1、筏板基礎:層建築地下室通常作為地下停車庫,建築上不允許設置過多的內牆,因而限制了箱型基礎的使用;筏板基礎既能充分發揮地基承載力,調整不均勻沉降,又能滿足停車庫的空間使用要求,因而就成為較理想的基礎型式。

筏板基礎主要構造型式有平板式筏板基礎和梁板式筏板基礎,平板式筏板基礎由於施工簡單,在高層建築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2、箱型基礎:箱形基礎具有較大的基礎底面、較深的埋置深度和中空的結構形式,上部結構的部分荷載可用開挖卸去的土的重量得以補償。與一般的實體基礎比較,它能顯著地提高地基的穩定性,降低基礎沉降量。

三、工藝流程不同

1、筏板基礎:是把柱下獨立基礎或者條形基礎全部用聯系梁聯系起來,下面再整體澆築底板。筏板基礎分為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平板式筏基支持局部加厚筏板類型;梁板式筏基支持肋樑上平及下平兩種形式。

2、箱型基礎:核對鋼筋半成品、畫鋼筋位置線、綁扎基礎鋼筋(牆體、頂板鋼筋)、預埋管線及鐵件、墊塊及馬凳鐵、隱檢。模板安裝工藝流程:確定模板安裝方案、搭設內外支撐、安裝頂板、預檢。混凝土工藝流程:攪拌混凝土、混凝土運輸、澆築混凝土、混凝土養護。

❼ 什麼是箱形基礎,與條形基礎有什麼區別

所謂箱形基礎是指基礎由鋼筋砼牆相交組成是縱橫交錯的,並且基礎高度比較高,形成一個箱子形狀的維護結構的基礎,它的承重能力要比單獨的條形基礎高出很多。

❽ 什麼是筏板基礎,什麼是樁筏基礎,什麼是箱形基礎,樁箱基礎

筏板基礎由底板、梁等整體組成。建築物荷載較大,地基承載力較弱,常採用砼底板 筏板,承受建築物荷載,形成筏基,其整體性好,能很好地抵抗地基不均勻沉降。

樁筏基礎是樁基和筏板基礎的合稱,樁基不是結構,是人工地基,而筏板是結構的組成部分,是基礎,對於有地下室的建築經常用筏板基礎,如果荷載較大,地基土的承載力不能滿足承載力要求或者沉降要求,所採用的地基處理方式。

箱形基礎是指由底板、頂板、鋼筋混凝土縱橫隔牆構成的整體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箱形基礎具有較大的基礎底面、較深的埋置深度和中空的結構形式,上部結構的部分荷載可用開挖卸去的土的重量得以補償。

樁基礎是通過承台把若干根樁的頂部聯結成整體,共同承受動靜荷載的一種深基礎,而樁是設置於土中的豎直或傾斜的基礎構件,其作用在於穿越軟弱的高壓縮性土層或水,將樁所承受的荷載傳遞到更硬、更密實或壓縮性較小的地基持力層上,我們通常將樁基礎中的樁稱為基樁。

(8)什麼叫箱形基礎形式擴展閱讀:

一、筏板基礎的相關應用

高層建築地下室通常作為地下停車庫,建築上不允許設置過多的內牆,因而限制了箱型基礎的使用;筏板基礎既能充分發揮地基承載力,調整不均勻沉降,又能滿足停車庫的空間使用要求,因而就成為較理想的基礎型式。

筏板基礎主要構造型式有平板式筏板基礎和梁板式筏板基礎,平板式筏板基礎由於施工簡單,在高層建築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二、箱形基礎的工藝流程

(1)鋼筋綁扎工藝流程:核對鋼筋半成品→畫鋼筋位置線→綁扎基礎鋼筋(牆體、頂板鋼筋)→預埋管線及鐵件→墊塊及馬凳鐵→隱檢。

(2)模板安裝工藝流程:確定模板安裝方案→搭設內外支撐→安裝頂板→預檢。

(3)混凝土工藝流程:攪拌混凝土→混凝土運輸→澆築混凝土→混凝土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