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基礎墩高度如何確定
擴展閱讀
送同學小禮物送什麼 2025-02-02 09:53:46
k線基礎知識什麼是k線 2025-02-02 09:48:57

基礎墩高度如何確定

發布時間: 2023-08-30 23:04:49

❶ 基礎高度如何確定

問題一:基礎設計中基礎高度是根據什麼確定的 5分 基礎埋深是指從室外設計地坪至基礎底面的垂直距離。
基礎高度是指基礎本身的垂直距離(厚度).
一般基礎的埋深和基底寬度的確定都要根據地勘報告和上部結構的荷載來定。基礎埋深的大小關繫到地基的可靠性、施工的難易程度及造價的高低。響基礎埋深的因素很多,主要影響因素有:
(1)、建築物的用途,有無地下室、設備基礎和地下設施,基礎的形式和構造;
當建築物設置地下室、設備基礎或地下設施時,基礎埋深應滿足使用要求;高層建築基礎埋深應隨建築高度的增大而增大,才能滿足穩定性要求。
(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載大小和性質;
一般荷載較大時應加大基礎埋深;受上拔力的基礎應有較大埋深,以滿足抗拔力的要求。
(3)、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
基礎應建立在堅實可靠的地基上,不能設置在承載力低,壓縮性高的軟弱土層上。
存在地下水時,如粘性土遇水後,含水量增加,體積膨脹,使土的承載力下降。含有侵蝕性物質的地下水,對基礎將產生腐蝕。

問題二:基礎高度從哪裡算起 3.8-3.2=0.6,基礎高度不是800么
具體圖形見附件

問題三:基礎高度怎麼確定,包括墊層的高度嗎? 設計標高基礎,包括墊層

問題四:基礎連梁的高度如何確定呢? 這個高度的確定,地基與基礎規范上面有要求。看一下規范吧。記得是跨度的1/6。

問題五:擴展基礎的基礎高度如何確定? 從受力和傳力的角度考慮,由於土壤單位面積的承載能力小,上部結構通過基礎將其荷載傳給地基時,只有將基礎地面積不斷擴大,才能適應地基的受力要求,根據試驗得知,上部結構(牆或柱)在基礎中傳遞壓力是沿一定角度分布的,這個傳力角度稱壓力分布角,或稱剛性角,由於剛性材料抗壓能力強,抗拉能力差,因此,壓力分布角只能在材料的抗壓范圍內控制。如果基礎底面寬度超過控制范圍,致使剛性角擴大,這時,基礎會因受拉而破壞。所以,剛性基礎底面寬度的增大要受到剛性角的限制。

問題六:獨立基礎高度怎麼確定 但他姆磁w

問題七:基礎高度從哪開始算 5分 獨立基礎高度從墊層上皮標高(就是-1.5)算到基礎頂標高(-0.9),所以基礎高0.6m

問題八:圖紙中沒有基礎高度的標高時,該怎樣確定基礎的高度 肯定有,仔細找,如真沒有,就問設計師

問題九:柱下獨立基礎的高度如何確定? 按基礎變截面處的抗沖切驗算確定。

問題十:如何確定基礎的高度? 10分 你沒仔細看計算規則吧,
(1)有肋帶形混凝土基礎,其肋高與肋寬之比在4:1以內的按有肋帶形基礎計算,超過4:1時,基礎底按板式基礎計算,以上部分按牆計算。
那就是高寬比超過4:1,你最好吧你施工圖截圖發來。

❷ 施工中如何確定橋梁樁基高度

施工中確定橋梁樁基高度需要測好護筒標高就行了。算出護筒與設計樁頂標高的差,這個差值在修便道或築島的時候就會考慮到,通常會比設計高1.5m左右。沖孔完成後,直接用砼灌滿溢出就行了。如果想控制的精確一點的話,就用測繩測護筒與砼頂面的長度,但要比設計樁頂高1m,多的1m養護完成後再鑿除。
另外一種,首先選擇參照物,鑽孔灌注樁的話選護筒頂,人工挖空灌注樁的話選擇護壁頂,選好確定的點,測量出其高程,根據設計樁頂標高與所測之點標高進行對比,就能控制樁頂標高。

❸ 基礎埋深和基礎高度都是怎麼確定的

基礎埋深由其他條件和最小埋深確定。基礎高度主要由抗沖切要求確定,同時考慮柱縱筋的錨固和其它構造要求。

基礎埋深宜自室外地面標高算起。在填方整平地區,可自填土地面標高計算,但填土在上部結構施工後完成時,應從天然地面標高算起。對於地下室,當採用箱形基礎或筏基時,基礎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標高算起;當採用獨立基礎或條形基礎時,應從室內地面標高算起。

埋深大於等於5米或埋深大於等於基礎寬度的4倍的基礎稱為深基礎;埋深在0.5米~5米之間或埋深小於基礎寬度的4倍的基礎稱為淺基礎。基礎埋深不得淺於0.5米。

(3)基礎墩高度如何確定擴展閱讀

在選擇持力層和基礎埋深時,應通過工程地質勘察報告詳細了解擬建場地的地層分布、各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和地基承載力等資料。針對工程中常遇到的四種土層分布情況,說明基礎埋深的確定原則。

(1)在地基受力范圍內,自上而下都是良好土層。這時基礎埋深由其他條件和最小埋深確定。

(2)自上而下都是軟弱土層。如果地基承載力或地基變形不能滿足要求,則應考慮採用連續基礎、人工地基或深基礎方案。選擇哪種方案需要從安全可靠、施工難易、造價高低等方面綜合考慮。

(3)上部為軟弱土層而下部為良好土層。此時,持力層的選擇取決於上部軟弱土層的厚度。若小於2m,應選取下部良好土層作為持力層。

(4)上部為良好土層而下部為軟弱土層。對於一般中小型建築物或6層以下的住宅,宜選擇上部良好土層作為持力層,基礎盡量淺埋,即採用「寬基淺埋」方案。

當地基持力層頂面傾斜時,同一建築物的基礎可以採用不同的埋深。為保證基礎的整體性,牆下無筋基礎應沿傾斜方向做成台階形,並由深到淺逐漸過渡。

❹ 柱墩高度如何確定

不知道你說的是無梁樓蓋體系中的柱墩還是筏板基礎中的柱墩,不過其實道理都是一樣的。
柱墩的高度通過計算柱端沖切局世來確定。可以翻翻混凝土規范6.5的公式。
實際設計的時如雹候,柱墩平面渣臘帆尺寸按照45度的柱墩高度確定,不要做大,如果平面尺寸太大會起到反效果。

❺ 如何確定樁基礎上部的承台高度

根據基礎的最小埋深要求;基礎梁要求的標高;承台的高度來確定。

通過承台把若干根樁的頂部聯結成整體,共同承受動靜荷載的一種深基礎,而樁是設置於土中的豎直或傾斜的基礎構件,其作用在於穿越軟弱的高壓縮性土層或水,將樁所承受的荷載傳遞到更硬、更密實或壓縮性較小的地基持力層上。

將建築物的全部或部分荷載傳遞給地基土並具有一定剛度和抗彎能力的傳力構件,其橫截面尺寸遠小於其長度。而樁基礎是由埋設在地基中的多根樁(稱為樁群)和把樁群聯合起來共同工作的樁台兩部分組成。

(5)基礎墩高度如何確定擴展閱讀

樁基礎適用范圍

(1)上部土層軟弱不能滿足承載力和變形要求,而下部存在較好的土層時.用樁穿越軟弱土層,將荷載傳遞給深部硬土層。

(2)一定深度范圍內不存在較理想的持力層,用樁使荷載沿著樁桿依靠樁側摩阻力漸漸傳遞。

(3)基礎需要承受向上的力,用樁依靠樁桿周圍的負摩阻力來抵抗向上的力,即「抗拔樁」。

(4)基礎需要承受水平方向的分力時,可用抗彎的豎樁來承擔。

(5)地基軟硬不均或荷載分布不均,天然地基不能滿足結構物對不均勻變形的要求時,可採用樁基礎。



❻ 橋梁墩台和基底標高如何確定

橋梁基底高度,這個應該會在圖紙上標明的,如依據海拔高度確定橋梁基底高度。這樣就容易確認基底標高。如果不是依據海拔高度確定標高,也可以依據現場或周圍某個參照物作為標高依據,如果這些數據都沒有,那麼,這個橋梁應該不大,這樣就可以依據基底土質情況確定標高,橋面則根據現場地勢確定標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