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條形基礎的作用其上部是什麼承重構件
在建築物地下,承受上面結構的自重及其所承受的荷載部分為基礎。
上面結構的自重及其所承受的荷載如果直接作用在地基土(土層或岩層)上,則地基土會產生過大壓力與過大的變形,由此可能導致因地基土強度不足而發生地基土強度破壞、較大的沉降或不均勻沉降。通過基礎,將上部結構的底部尺寸經過擴大後的截面,由此將上部結構的自重及荷載傳遞給地基土,以減少地基的承受應力(單位面積上承受的力)。
除基礎之外,建築物所有的重量(柱、牆、梁、樓板、樓梯、屋頂、室內設施及荷載),均是基礎上部承重構件。實際上,還應包括風載、雨雪、地震等外力荷載。
2. 條形基礎和筏形基礎怎麼區別
1、條形基礎和閥形基礎的釋義完全不同。條形基礎是指基礎長度遠遠大於寬度的一種基礎形式。按上部結構分為牆下條形基礎和柱下條形基礎。基礎的長度大於或等於10倍基礎的寬度。 條形基礎的特點是,布置在一條軸線上且與兩條以上軸線相交,有時也和獨立基礎相連,但截面尺寸與配筋不盡相同。 另外橫向配筋為主要受力鋼筋,縱向配筋為次要受力鋼筋或者是分布鋼筋。主要受力鋼筋布置在下面。
2、筏型基礎又叫笩板型基礎,即滿堂基礎。是把柱下獨立基礎或者條形基礎全部用聯系梁聯系起來,下面再整體澆注底板。由底板、梁等整體組成。建築物荷載較大,地基承載力較弱,常採用砼底板,承受建築物荷載,形成筏基,其整體性好,能很好的抵抗地基不均勻沉降。筏板基礎分為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平板式筏基支持局部加厚筏板類型;梁板式筏基支持肋樑上平及下平兩種形式。一般說來地基承載力不均勻或者地基軟弱的時候用筏板型基礎。而且筏板型基礎埋深比較淺,甚至可以做不埋深式基礎。
拓展資料:
筏形基礎分為平板式和梁板式,一般根據地基土質、上部結構體系、柱距、荷載大小及施工條件等確定。
平板式:平板式筏形基礎的底板是一塊厚度相等的鋼筋混凝土平板。板厚一般在0.5~2.5m之間。平板式基礎適用於柱荷載不大、柱距較小且等柱距的情況,其特點是施工方便、建造快,但混凝土用量大。底板的厚度可以按升一層加50mm初步確定,然後校核板的抗沖切強度。底板厚度不得小於200mm。通常5層以下的民用建築,板厚不小於250mm,6層民用建築的板厚不小於300mm。
梁板式:當柱網間距大時,一般採用梁板式筏形基礎。根據肋梁的設置分為單向肋和雙向肋兩種形式。單向肋梁板式筏形基礎是將兩根或兩根以上的柱下條形基礎中間用底板連接成一個整體,以擴大基礎的底面積並加強基礎的整體剛度。雙向肋梁板式筏形基礎是在縱、橫兩個方向上的柱下都布置肋梁,有時也可在柱網之間再布置次肋梁以減少底的厚度。
3. 柱下條形基礎的介紹
條形基礎一般按照構件的不同可以分為三類:牆下條形基礎、柱間條形基礎、混凝土牆--柱下混合條形基礎,後者一般用於框架剪力牆結構。條形基礎不同於獨立柱基礎的地方在於,獨立柱基是接近方形的雙方向受力構件,雙向受力構件是要驗算沖切力的,而條形基礎是單方向受力構件,是要驗算剪切力的。
4. 條形基礎是獨立基礎嗎
獨立基礎是單個單個的柱子腳下面的基礎,形狀呈矩形,每個基礎算一個結構構件;條形基礎是成列多個柱子腳下面共用一個基礎,形狀呈條形(也叫柱下帶型基礎),每條基礎算一個結構構件,在砌體結構里,也作為一面牆的基礎。
5. 條形基礎就是基礎梁
不是。
條形基礎是指基礎長度遠遠大於寬度的一種基礎形式。
條形基礎按位於結構的位置可分為牆下條形基礎和柱下條形基礎。條形基礎按使用的材料可分為:毛石條形基礎、砼條形基礎和磚砌條形基礎等。
在柱的基礎上設置一根承擔兩柱之間牆體荷載的梁,此梁叫基礎梁。
基礎梁簡單說就是在地基土層上的梁。基礎梁一般用於框架結構、框架剪力牆結構,框架柱落於基礎樑上或基礎梁交叉點上,其主要作用是作為上部建築的基礎,將上部荷載傳遞到地基上。
在工業廠房中,一般都以柱作為主要的承重構件,基礎梁(在建築圖紙中符號為JL)作為基礎的一部分,主要起到柱子間連系的作用,使基礎形成較穩定的結構,也部分抗彎和抗剪的作用,當獨立柱之間不均勻沉降時會起到抗剪的作用。
一般基礎梁的截面較大,截面高度一般建議取1/4~1/6跨距,這樣基礎梁的剛度很大,可以起到基礎梁的效果,其配筋由計算確定。
(5)條形基礎是什麼構件擴展閱讀:
基礎拉梁,兩端與承台或獨立柱基相連的梁,與次梁相同之處在於基礎拉梁也是沒有抗震要求的、基礎拉梁的梁頂鋼筋在支座的錨固長度也為受拉錨固長度la、基礎拉梁的箍筋也沒有加密區和非加密區的要求。
與次梁不同之處在於基礎拉梁的梁底鋼筋也必須滿足受拉錨固長度la的要求、基礎拉梁的寬度不應小於250mm、基礎拉梁除按計算要求確定外梁內上下縱向鋼筋直徑不應小於12mm且不應少於2根(詳見「地基規范」第8.5.20條)、箍筋不少於Φ6@200。
6. 請問基礎梁是不是就是條形基礎還有條形基礎和地梁一樣嗎有什麼區別最好有圖片
1、基礎梁不是條形基礎。
條形基礎是指長度遠遠大於寬度的一種基礎形式。條形基礎是直接卧在地基持力層上的長條形頃歲狀的基礎。
基礎梁要承重,且置於地基上,受地基反力作用。基礎梁底標高同基礎底標高相同。基礎梁帶鋼筋砼底板,基礎梁(在建築圖紙中符號為JL)作為基礎的一部分一般設置於筏形基礎或鋼筋砼條形基礎中。
2、條形基礎和地梁不一樣。
地梁(patand)俗稱為地圈樑,圈起來有閉合的特徵,與構造柱共成抗震限裂體系,減團升緩不均勻沉降的負作用。地圈樑一般用於磚混、砌體結構中,不起承重作用,對砌體有約束作用,有利於抗震。
(6)條形基礎是什麼構件擴展閱讀:
基礎梁技術要求:
(1)一般工程無特殊要求時,基礎梁頂標高取-0.050(與基礎短柱頂平);
(2)基礎梁地構造在圖紙中註明:先素土夯實,再鋪爐渣300厚,梁底留100高空隙;
(3)基礎梁平面定位尺寸必須明確,基礎梁支座若沒有完全落在基礎短柱上,即基礎梁端部懸空或局部懸空時,應註明梁下以同標號同澆素砼填充,基礎短柱嚴禁出現外凸現象;
(4)基礎梁一般採用C20或C25等級的混凝土澆築;
(5)注意基礎梁高度一般取1/12跨距。
a.跨距為6m時,梁高一般取500;
b.跨距為7.5m時,梁高一般取600或650;
梁配筋大小應根據其荷載計算確定,一般可取6Ф16,Ф8@100/200。當基礎按軸心受力計算,上部結構傳塌乎老來底彎距由基礎梁平衡時,基礎梁應設置在基礎頂面,當基礎梁僅起連接作用或作為首層牆體基礎時,可設置在-0.05標高處。
網路-基礎梁
7. 條形基礎
牆下條形基礎和柱下獨立基礎(單獨基礎)統稱為擴展基礎。擴展基礎的作用是把牆或柱的荷載側向擴展到土中,使之滿足地基承載力和變形的要求。(獨立基礎、筏板基礎。箱形基礎、條形基礎)
框架-剪力牆結構,俗稱為框剪結構。主要結構是框架,由樑柱構成,小部分是剪力牆。牆體全部採用填充牆體,由密柱高梁空間框架或空間剪力牆所組成,在水平荷載作用下起整體空間作用的抗側力構件。適用於平面或豎向布置繁雜、水平荷載大的高層建築。
框架結構是指由梁和柱以剛接或者鉸接相連接而成構成承重體系的結構,即由梁和柱組成框架共同抵抗適用過程中出現的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採用結構的房屋牆體不承重,僅起到圍護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預制的加氣混凝土、膨脹珍珠岩、空心磚或多孔磚、浮石、蛭石、陶粒等輕質板材等材料砌築或裝配而成。
8. 求:什麼叫條形基礎,伐板基礎,箱型基礎,獨立基礎,柱樁基礎。及各自的特點和施工注意事項,非常感謝
條形基礎:是指基礎長度遠遠大於寬度的一種基礎形式。按上部結構分為牆下條形基礎和柱下條形基礎。
筏板基礎:筏型基礎又叫笩板型基礎,即滿堂基礎。是把柱下獨立基礎或者條形基礎全部用聯系梁聯系起來,下面再整體澆注底板。由底板、梁等整體組成
箱型基礎:是由鋼筋混凝土的底板、頂板、側牆及一定數量的內隔牆構成封閉的箱體
它適用於作軟弱地基上的面積較小,平面形狀簡單,荷載較大或上部結構分布不均的高層重型建築物的基礎及對沉降有嚴格要求的設備基礎或特殊構築物,但混凝土及鋼材用量較多,造價也較高。
4 獨立基礎:當建築物上部結構採用框架結構或單層排架結構承重時,基礎常採用方形、圓柱形和多邊形等形式的獨立式基礎,這類基礎稱為獨立式基礎.也稱單獨基礎
5 樁基礎:樁基礎由基樁和聯接於樁頂的承台共同組成。若樁身全部埋於土中,承台底面與土體接觸,則稱為低承台樁基;若樁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於地面以上,則稱為高承台樁基。建築樁基通常為低承台樁基礎。高層建築中,樁基礎應用廣泛。
基礎類型:http://wenku..com/view/186e364ef7ec4afe04a1df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