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太倉地基基礎基坑圍護有哪些
擴展閱讀
送同學小禮物送什麼 2025-02-02 09:53:46
k線基礎知識什麼是k線 2025-02-02 09:48:57

太倉地基基礎基坑圍護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3-08-27 20:29:09

Ⅰ 地基基礎工程包括哪些內容

地基基礎工程包括的內容如下:

地基種類:

從現場施工的角度來講地基,地基可分為天然地基、人工地基。地基就是基礎下面承壓的岩土持力層。

天然地基是自然狀態下即可滿足承擔基礎全部荷載要求,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層,其節約工程造價,不需要人工處理的地基。

天然地基土分為四大類: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人工地基:經過人工處理或改良的地基。

當土層的地質狀況較好,承載力較強時可以採用天然地基;而在地質狀況不佳的條件下,如坡地、沙地或淤泥地質,或雖然土層質地較好,但上部荷載過大時,為使地基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則要採用人工加固地基,即人工地基。

Ⅱ 基坑圍護結構的類型有哪些

(1)放坡開挖及簡易圍護結構;
(2)懸臂式圍護結構;
(3)內撐式圍護結構;
(4)拉錨式圍護結構;
(5)土釘牆圍護結構;
(6)其他型式圍護結構,主要有門架式圍護結構、拱式組合型圍護結構、錨噴網圍護結構、加筋水泥土牆圍護結構、凍結法維護結構等。

Ⅲ 基坑圍護結構的六種類型是什麼

1、板樁式

包括鋼板樁和預制混凝土板樁兩種,施工時需要將樁打入十體。施工方便,工期短,造價低,但施工雜訊大,打樁振動對周圍影響大,適用於環境保護要求不太高的基坑工程。

2、自立式

包括水泥土攪拌樁擋土牆、高壓旋噴樁擋牆等幾種形式,造價經濟,止水性好,適合於環境保護要求不高、開挖深度較淺的基坑工程。

3、柱列式

主要包括鑽孔灌注樁和挖孔灌注樁等形式,施工雜訊小,剛度大,對周圍環境影響小,整體剛度相對較差,如需防水,需輔以攪拌樁或旋噴樁等作為截水帷幕,適合於環境保護要求相對較高的基坑工程。

4、地下連續牆

施工雜訊小,振動小,止水性好。整體剛度大,對周圍環境影響小.造價相對較高,適合於軟弱地層且建築物較密集、環境保護要求高的深基坑工程。

5、組合式

包括SMW工法(型鋼水泥土連續牆)和鑽孔灌注樁加攪拌樁截水帷幕等形式。止水性好,結構剛度較大,造價相對經濟,在一定條件下可代替地下連續牆,適合於地下水系較發育、環境保護要求較高的基坑工程。

6、沉井

施工佔地少,挖土量少,施工技術難度高,在措施選擇恰當、施工技術能夠保證的條件下,可用於地層條件較差、開挖深度較大、環境保護要求非常高的基坑工程。



基坑支護的目的與作用

1、基坑支護是保證基坑四周的土體的穩定性,同時滿足地下室施工有足夠空間的要求,這是土方開挖和地下室施工的必要條件。

2、保證基坑四周相鄰建築物和地下管線等設施在基坑支護和地下室施工期間不受損害。即坑壁土體的變形,包括地面和地下土體的垂直和水平位移要控制在允許范圍內。

3、通過截水、降水、排水等措施,保證基坑工程施工作業面在地下水位以上。

4、基坑支護的重要作用是保障施工作業的安全,也可以理解為就是一種土體安全防護。

Ⅳ 基坑支護方案有哪些

常見的基坑支護形式主要有:

1、排樁支護,樁撐、樁錨、排樁懸臂;

2、地下連續牆支護,地連牆+支撐;

3、水泥擋土牆;

4、土釘牆(噴錨支護);

5、逆作拱牆;

6、原狀土放坡;

7、樁、牆加支撐系統;

8、簡單水平支撐;

9、鋼筋混凝土排樁;

10、上述兩種或者兩種以上方式的合理組合等。

地下水控制

基坑開挖期間,地下水控制也屬於基坑支護的一部分,地下水控制方法可分為集水明排、降水、截水和回灌等型式單獨或組合使用。

施工方案

1、基礎施工前必須進行地質勘探和了解地下管線情況,根據土質情況和基礎深度編制專項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應與施工現場實際相符,能指導實際施工。其內容包括:放坡要求或支護結構設計、機械類型選擇、開挖順序和分層開挖深度、坡道位置、坑邊荷載、車輛進出道路、降水排水措施及監測要求等。對重要的地下管線應採取相應措施。

2、基礎施工應進行支護,基坑深度超過5M的對基坑支護結構必須按有關標准進行設計計算,有設計計算書和施工圖紙。

3、施工方案必須經企業技術負責人審批,簽字蓋章後方可實施。

臨邊防護

1、基坑施工必須進行臨邊防護。深度不超過2M的臨邊可採用1.2M高欄桿式防護,深度超過2M的基坑施工還必須採用密目式安全網做封閉式防護。

2、臨邊防護欄桿離基坑邊口的距離不得小於50cm。

坑壁支護

1、坑槽開挖時設置的邊坡符合安全要求。坑壁支護的做法以及對重要地下管線的加固措施必須符合專項施工方案和基坑支護結構設計方案的要求。

2、支護設施產生局部變形,應會同設計人員提出方案並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調整加固。

排水措施

1、基坑施工應根據施工方案設置有效的排水、降水措施。

2、深基坑施工採用坑外降水的,必須有防止臨近建築物危險沉降的措施。

坑邊荷載

1、基坑邊堆土、料具堆放的數量和距基坑邊距離等應符合有關規定和施工方案的要求。

2、機械設備施工與基坑(槽)邊距離不符合有關要求時,應根據施工方案對機械施工作業范圍內的基坑壁支護、地面等採取有效措施。

上下通道

1、基坑施工必須有專用通道供作業人員上下。

2、設置的通道,在結構上必須牢固可靠,數量、位置滿足施工要求並符合有關安全防護規定。

土方開挖

1、施工機械應由企業安全管理部門檢查驗收後進場作業,並有驗收記錄。

2、施工機械操作人員應按規定進行培訓考核,持證上崗,熟悉本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3、施工作業時,應按施工方案和規程挖土,不得超挖、破壞基底土層的結構。

4、機械作業位置應穩定、安全,在挖土機作業半徑范圍內嚴禁人員進入。

監測

基坑支護結構應按照方案進行變形監測,並有監測記錄。對毗鄰建築物和重要管線、道路應進行沉降觀測,並有觀測記錄。

基坑工程監測包括: 基坑及支護結構監測和周圍環境監測.

1.基坑及支護結構監測包括:

(1)圍護牆(樁)或基坑邊坡頂部水平及豎向位移監測

(2)圍護牆(樁)或土體深層水平位移監測

(3)圍護牆(樁)及支撐內力監測

(4)立柱位移監測

(5)坑底隆起監測

(6)地下水位監測等

2.周圍環境的監測

(1)臨近建築物的沉降和傾斜的監測

(2)地下管線的沉降和位移監測

(3)周邊重要道路的監測

(4)其他應監測的對象等

作業環境

1、基坑內作業人員應有穩定、安全的立足處。

2、垂直、交叉作業時應設置安全隔離防護措施。

3、夜間或光線較暗的施工應設置足夠的照明,不得在一個作業場所只裝設局部照明。

拓展資料:

基坑支護,是為保證地下結構施工及基坑周邊環境的安全,對基坑側壁及周邊環境採用的支擋、加固與保護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准《建築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12對基坑支護的定義如下:為保護地下主體結構施工和基坑周邊環境的安全,對基坑採用的臨時性支擋、加固、保護與地下水控制的措施。

參考資料:

網路-基坑支護

Ⅳ 基坑支護的常見形式有哪些

常見的基坑支護形式主要有:

⒈排樁支護,樁撐、樁錨、排樁懸臂;

⒉地下連續牆支護,地連牆+支撐;

⒊水泥擋土牆;

4.土釘牆(噴錨支護);

5.逆作拱牆;

6.原狀土放坡;

7.樁、牆加支撐系統;

8.簡單水平支撐;

9..鋼筋混凝土排樁;

10.上述兩種或者兩種以上方式的合理組合等。

(5)太倉地基基礎基坑圍護有哪些擴展閱讀:

基坑支護的工程特點:

(1)基坑支護工程是個臨時工程,設計的安全儲備相對可以小些,但又與地區性有關。不同區域地質條件其特點也不相同。基坑支護工程又是岩土工程、結構工程以及施工技術互相交叉的學科,是多種復雜因素交互影響的系統工程,是理論上尚待發展的綜合技術學科。

(2)由於基坑支護工程造價高,開工數量多,是各施工單位爭奪的重點,又由於技術復雜,涉及范圍廣,變化因素多,事故頻繁,是建築工程中最具有挑戰性的技術上的難點,同時也是降低工程造價,確保工程質量的重點。

(3)基坑支護工程正向大深度、大面積方向發展,有的長度和寬度均超過百餘米,深度超過20餘米。工程規模日益增大。

(4)岩土性質千變萬化,地質埋藏條件和水文地質條件的復雜性、不均勻性,往往造成勘察所得的數據離散性很大,難以代表土層的總體情況,並且精確度較低,給基坑支護工程的設計和施工增加了難度。

(5)在軟土、高地下水位及其他復雜場地條件下開挖基坑,很容易產生土體滑移、基坑失穩、樁體變位、坑底隆起、支擋結構嚴重漏水、流土以致破損等病害,對周邊建築物、地下構築物及管線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