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加強孩子小學語文基礎知識學習
鏈接: https://pan..com/s/14VT1NIPJd_GVYSZg5eIm3g
學好語文,最基本的要學會聽課,掌握老師要求的知識點。同時,學習要有計劃,計劃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同時也有利於要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如果寫作能力差,就一周寫一篇作文,如果閱讀差就一天練習一篇閱讀理解,如果基礎知識差就每天抽出點時間記憶背誦一下,等等。
1、學好語文重點之一:字詞、古詩詞、古文等的記憶背誦或賞析。這類知識的學習重點在課堂上,課上要專心,課後多花點時間去記憶背誦、理解運用。
2、學好語文重點二:閱讀一定要強化,最好能夠做到每天練習一篇閱讀。另外可以學習一下快速閱讀,快速閱讀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其訓練可以激活我們「腦、眼」潛能,培養和提高我們的閱讀速度、歸納分析、理解記憶等方面的能力。掌握快速閱讀之後,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脈絡和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分析,提高做提效率;同時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游刃有餘的做其它事情。快速閱讀的具體練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軟體》,我自己學生時代練習過,現在也在受益。
3、學好語文重點三:提高寫作能力。寫作的基礎是素材和思路,平時要多閱讀多積累。高中學習是比較緊張的、時間也很有限,我前面提到的快速閱讀在素材積累上就可以提現出很大作用。有了積累,可以多看看那些優秀作文,找找寫作的思路,要多動筆寫,學會借鑒、運用、融會貫通,這樣寫作能力才會不斷地提高。
語文成績提高也是需要做題的,平時不能只是一味的記憶背誦,防止眼高手低。
② 怎樣加強小學語文基礎知識
★小學語文基礎知識
一、 拼音
1、 基礎知識回顧:23個聲母、24個韻母、16個整體認讀音節。
2、 聲調:分為四聲。標調歌:「有a 不放過,無a 找o、e ,i、u 並列標在後」
3、 音節:音節是聲母、韻母和聲調的組合。
(1)當韻母「u」和聲母「j、q、x、y」相拼時,去掉「u」頭上的兩點,如「ju」。
(2)人或事物等專用名詞的拼音,第一個字母大寫,如「北京 Beijing」
4、 隔音符號:當a、o、e 開頭的音節連接在其他音節後面,讀音易發生混淆時,應在第一個音節後面加上隔音符號,用「』」表示,幫助分清兩個音節。
如「ping』an(平安)」、「qi』e(企鵝)」。
二、漢字
1、筆畫與筆順規則
「先橫後豎(十),先撇後捺(八),從上到下(景),從左到右(樹),從外到內(同),從內到外(函),先裡面後封口(國),先中間後兩邊(水)。」
2、偏旁部首和間架結構(7種結構)
獨體字(中)、左右結構(秋)、左中右結構(做)、上下結構(恩)、上中下結構(翼)、全包圍和半包圍結構(園、區)、品字形結構(晶)
3、 無聲的老師——字典(3種查字方法)
(1)「音序查字法」的步驟:認准字音;定字母、翻索引;查音節、找漢字。
(2)「部首查字法」的步驟:定部首、翻索引;數余畫;查漢字。
部首查字法的規則:上下都有,取上不去下;
左右都有,取左不取右;
內外都有,取外不取內。
獨體字一般將字的第一畫作為其部首。
(3)「數筆畫查字法」的步驟:數准筆畫數;翻索引、查『難檢字索引』;找漢字。
4、形近字(8種表現形式)——理解記憶法、口訣記憶法
(1)筆畫相同而位置不同「由」和「甲」
(2)字形相似但筆形不同「外」和「處」
(3)字形相似但偏旁不同「晴」和「睛」
(4)字形相似但筆畫數量不同「今」和「令」
(5)結構單位相同但位置不同「陪」和「部」
(6)形近音相同「很」和「狠」
(7)形近音相近「清」和「情」
(8)形近音不同「貧」和「貪」
5、多音字:字形相同,讀音不同。如「塞」、「露」、「咽」。
同音字:音同形不同。如「燥」和「躁」。
6、多義字:有兩種或兩種以上意思的字。
如:「張」(1)展開(2)看、望(3)陳設(4)姓
三、詞語
實詞:名詞(木)、動詞(跑)、形容詞(美麗)、數詞(一)、量詞(位)、代詞(你、我、他們)
1、詞性劃分
虛詞:副詞(特別、不)、介詞(在、關於)、連詞(和)、助詞(著、的、啊)、象聲詞(叮咚)
2、近義詞和反義詞
(1)意思相同的詞:「爸爸——父親」、「互相——相互」
(2)意思相近的詞:
詞義的輕重不同:「愉快」→「高興」→「快活」 詞的意義上辨析
詞義的范圍不同:「戰斗」和「戰役」
詞義的感情色彩不同:「果斷」和「武斷」
詞的搭配關系不同:「嚴厲」和「嚴格」
詞的用法上辨析,適用對象不同:「希望」(自己)和「期望」(別人)
(3)反義詞:
絕對反義詞:「生」→「死」;「富」→「窮」 辨析角度:意義和感情色彩
相對反義詞:「前」→「後」;「高」→「低 」
3、 詞語歸類——分類記憶法 例如:按照植物、動物、水果和蔬菜等等分類。
4、詞語結構一AA:「一群群」
AABB:「重重疊疊」、「乾乾凈凈」
ABAB:「研究研究」
5、成語和諺語。訣竅「三多」:多讀、多想、多記。
四、 語句
1、 單句:由主語和謂語組成。根據應用分為四種:陳述句(敘述說明);疑問句(詢問、提問);祈使句(要求、希望或命令別人做什麼);感嘆句:表達某種強烈感情)
2、 復句:
(1) 並列關系:……也……,……又……,一邊……一邊……,有時……有時……,不是……而是…
(2) 遞進關系:不但……而且……,……還……,……甚至……,……也……
(3) 選擇關系:……或者……,是……還是……,不是……就是……,要麼……要麼…,與其……不如…
(4) 轉折關系:雖然……但是,……可是……,……然而……,盡管……還是,……卻……
(5) 假設關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才……
(6) 條件關系:只有……才……,只要……就……,除非……才……,無論……都……,任憑……
(7) 因果關系:因為……所以……,……因此……,之所以……是因為……,既然……就……
3、 理解句意的方法:(1)抓住重點詞語理解 (2)聯繫上下文理解
4、 擴句、縮句和合並句
擴句:加上恰當的詞語修飾和限定語。
擴句的原則:(1)不改變原句的主要成分(2)擴充的附加成分必須合理(3)如有例句按照例句擴充。
擴句的方法:(1)找句子的主幹成分 (2)在主幹詞語前面添上合適的修飾詞語 (3)檢查句子是否通順
縮句:去掉修飾或限定語,保留句子主要成分。
縮句的主要方法:(1)分辨句式,提出問題「誰」「干什麼」
(2)找出句子主幹
(3)保持原句意,否定句把否定詞一起寫出來。
合並句:省略重復的部分,將多句合成一句。
合並句的方法
(1)用關聯詞把兩句合一句
(2)同一個主體發出兩個不同的動作,去省其中的一個主語。
(3)一個主體既是前一個動作的接受者,又是後一個動詞的發出者。
5、語序(4種排列方式)
(1)事情發展順序 (2)時間先後順序 (3)先總述後分述順序 (4)空間推移順序
6、句式轉換
(1)「把」字句(主動句)和「被」字句(被動句),動作發出者和動作接受者相互轉換,更換主語。
(2)主說和轉述:「三個改變」第一,改變標點符號 :「」→,。 第二,改變人稱。第三,根據需要刪減個別字,保持句子通順。
7、修改病句
(1)成分殘缺。 例句「我們要從小養成講文明」
(2)用詞不當。 例句「媽媽非常關愛我」
(3)搭配不當。 例句「她穿著一件粉色上衣和一頂白色帽子」
(4)語意重復或啰嗦。 例句「他總是首先第一個發言」
(5)詞序顛倒。 例句「語文對我最感興趣」
(6)前後矛盾。 例句「五顏六色的紅旗在迎風飄揚」
(7)指代不明。 例句「王宇和李軍是好朋友,他經常到他家一起學習。」
(8)不合事理。 例句「盲姑娘見有人進屋,趕緊站起來讓座。」
修改病句技巧:(1)了解病句常見類型 (2)保留願意 (3)從語法角度入手,抓句子主幹
(4)從詞法角度入手看詞語搭配 (5)從邏輯事理入手
8、修辭(6種常見修辭)
(1)比喻:打比方,根據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的、淺顯的、熟知的事物比方另一個抽象的、深奧的事物。 「本體」+「比喻詞」(像、彷彿、似乎、如同、好比、變成、是)+「喻體
(2)擬人:把物當作人來描寫。例如「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睡了」
(3)排比:結構相似、證據一致,意思密切相關的三個或三個以上短語。
(4)反問:無疑而問,明知故問,目的在於加強語氣。例句「這比山還高的情誼,我們怎能忘懷?」
(5)設問:無疑而問,自問自答,目的在於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狼的本性會突然改變嗎?不會,絕對不會!」
(6)誇張:為了表達需要,故意把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誇大或縮小,突出印象。「飛流直下三千尺」
五、標點符號
1、點號(7種):句號「。」;問號「?」;感嘆句「!」;逗號「,」;頓號「、」;分號「;」;冒號「:」
2、標號(9種):引號「」;括弧();破折號——;省略號……;書名號《》;連接號—;著重號.;間隔號• ;專名號——
3、位置:點號放在右下角,佔一個字的位置,不放在另一行開頭;標號「前不置尾,後不在開頭」;省略號和破折號占兩個字的位置,不能分兩截分放在上行末尾和下行開頭。
六、閱讀理解——「捉迷藏」游戲
1、閱讀三字歌
好題目 明中心 含內容 慢慢找
中心句 中心詞 關鍵段 宜先找
總起句 在前面 總結句 在後頭
合段意 提問題 串聯法 是高招
答問題 要周到 常練習 有提高
2、解題步驟:「一讀二找三答」
「一讀」:邊讀邊圈點勾畫,多做記號。
「二找」:歸納段意必須充分利用原文。
「三答」:「三個忠實」忠實於題目、忠實於原文、忠實於語言規則。
3、提高閱讀質量的訣竅:精讀、泛讀、摘錄佳句。
七、寫作
(一)作文基礎知識
1、審清題意:「五審」
(1)審清體裁(記敘文、應用文、說明文)
(2)審清題材(人、物、事、景)
(3)審清范圍(時間、地點、人稱、事件、對象具體限制)
(4)審清主題(中心思想)
(5)審清其他要求(附加要求)
2、確定主題:「四要」
(1)主題要正確(反應生活實際)
(2)主題要集中(一個文章不能多個主題)
(3)主題要鮮明(明確表達自己對事物的態度和立場)
(4)主題要深刻(深挖內涵思想)
3、選擇材料:「四要」
(1)圍繞主題選擇材料(多寫與主題相關的內容)
(2)選擇真實的材料(真實可信,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3)選擇新穎的材料(新人新事)
(4)選擇獨有的材料(具有創新性)
4、編寫提綱「五點」:
(1)擬好題目
(2)確定主題
(3)段落安排
(4)每段的主要意思
(5)重點段落的層次安排和內容
5、修改文章「五看」:
(1)是否切題
(2)主題、思想是否明確、突出
(3)看材料是否符合主題、內容是否具體、完整
(4)看語言是否通順、用詞是否准確,有無錯別字
(5)看標點是否正確。
(二)看圖作文 「一看二寫,四要兩注意」
「一看二寫」:先看圖,再寫作文
「四要」:仔細觀察圖畫;展開合理想像;突出主題、抓住重點;分清主次,具體描寫。
「兩注意」:看清全畫面內容;分清圖上內容主次和表達的中心。
(三)記敘文•記事
(1)寫清楚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情的發生、發展和結果。
(2)事件經過寫具體
(3)按事件的發展順序來寫
(4)注意表達真情實感
(四)記敘文•寫人
(1)確定寫作對象
(2)確定人物的思想品質
(3)選擇典型的具體事例
(4)抓住最能表現人物思想品質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環境進行描寫。
(5)注意表達自己的真實感情
(五)記敘文•狀物——「五要三注意」
「五要」:
(1)抓住物的特徵
(2)按一定順序寫
(3)既寫靜態又寫動態
(4)展開想像,運用擬人等手法把內容寫具體
(5)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三注意」:
(1)仔細觀察、抓住特徵
(2)明確中心,展開想像
(3)根據內容,安排順序。
(六)記敘文•寫景
注意六點:
(1)抓住景物特徵
(2)注意時間、地點、氣候等因素的影響
(3)景物特點安排恰當的順序
(4)採用多種手法表現景物特點及變化
(5)寫出自己的感受
(6)借景抒情
(七)應用文
1、應用文大多以記敘文為基礎,但是還要特別注意的是各種應用文的格式
2、常見應用文類型:書信、讀後感、通知、留言條、表揚信、建議書和日記。
3、具體格式:
(1)標題居中。(除了書信、留言條和日記沒有標題,其他皆有)
(2)正文:另起一行空兩格。
(3)署名和日期:先寫署名,另起一行寫清「*年*月*日」。
第一部分 基礎知識及閱讀
一、基本文體知識識記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二)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反復、、反問、設問、引用、對比
常見的表現手法:象徵、對比、襯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諷今、借物喻人、寓理於事、寄情於事、運用典故、先(後)抑後(先)揚、欲揚先抑。
(三)說明文分類:
1、實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
2、科技性說明文、文藝性說明文(科學小品或知識小品)
(四)說明順序:
1、時間順序 2、空間順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詞
3、邏輯順序:先總後分、由主到次、由表及裡、由簡到繁由此及彼、由現象到本質等。
(五)說明方法: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分類別、作詮釋、下定義、列圖表、引用(名言、資料等)
兩大說明方式:平實說明與生動說明
(六)說明文語言特徵:准確(科學性)、生動(趣味性)、
議論文語言特徵:嚴密
記敘文語言特徵:生動、形象、准確
(七)記敘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追敘)
(八)散文的分類:抒情散文和敘事散文
(九)散文的特點:形散而神不散
(十)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節與環境
(十一)小說的結構: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有的前有序幕,後有尾聲)
(十二)描寫的方法:
1、概括介紹與具體描寫;
2、肖像(外貌)描寫、行為動作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
3、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
4、小說中的環境描寫: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三)議論文分類:立論、駁論
(十四)議論文三要素:
1、論點:解決「需要證明什麼」
2、:解決「用什麼來證明」
3、論證:解決「怎樣來證明」
(十五)議論文結構
1、引論:提出問題 2、本論:分析問題3、結論:解決問題
(十六)類型:事實和道理
(十七)常見論證方法:
1、最基本的論證方法:擺事實、講道理
2、常用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引用論證(如引用故事則屬於舉例論證,如引用名言則屬於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類比論證(常有「同樣」「諸如此類」等詞語)
(十八)常見寫作方法、表現手法:
聯想、想像、象徵、比較、對比、襯托、烘托、反襯、先抑後揚、以小見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於物、借物喻人、狀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十九)語句在文章篇章結構上的作用:
總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作鋪墊、承上啟下(過渡)、前後照應、首尾呼應、總結全文、點題、推動情節發展
(二十)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點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題(深化中心)
(二十一)語句特色評價用詞:
准確、嚴密、生動、形象、通俗易懂、語言簡練、簡潔明了、言簡意賅、富有感染力、節奏感強、委婉含蓄、意味深長、發人深省、寓意深刻、引發閱讀興趣、說理透徹、有說服力。
風格: 柔婉 豪放 靈秀 庄嚴 綺麗 朴實 繁復 凝練生動
二、現代文閱讀 答題技巧
(一)詞語的比較(選詞填空)
1、比較詞義,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詞,一定要仔細辨別兩個詞在程度、適用范圍、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區別。
2、選好之後應該將相關句子多讀幾遍,反復體會。
(二)語句作用、含義分析題
1、句中用了關聯詞「雖然……但是……」,這組關聯詞表轉折關系;用了關聯詞「不但……而且……」之類,這類關聯詞表遞進關系,兩者用意都在於強調後者。
2、倒裝句的作用:往往是強調前置(即調到前面)的部分,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就是為了強調「汝之不惠」的程度是「甚矣」。又如「並不見佳,我以為」一句是為旗幟鮮明地強調作者對「雷峰夕照」這一勝景的評價是「並不見佳」。
3、評價、賞析一句話:應從兩個方面入手,先評寫作特色、語言特色,如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語言或生動或優美或講求對稱或准確嚴密……再評思想內涵,即闡明這一句表達了什麼觀點,給你什麼感受、啟迪、教育……
4、分析一句話的含義也可從分析關鍵詞入手,著重體會關鍵詞在特定語境中的含義。
5、說明文語段中分析一句話,要緊扣住說明內容、說明對象的特徵和說明文語言的特色(准確、生動)。
6、記敘文語段中分析一句話,要緊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氣氛、表達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點等。
7、議論文語段中分析一句話要緊扣住論點(或是全文的中心論點,或是所在段的分論點)以及議論文語言的特色。
8、關鍵句子主要包括五個方面:①點明題旨的句子;②描寫、議論、抒情的句子;③總結全文的句子;④起承轉合的句子(如相互照應的句子和起承上啟下作用的過渡句);⑤運用各種修辭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復、反語、設問、反問,特別是引用的句子)。理解關鍵句子主要是指能體味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喜怒哀樂、褒貶態度及思想傾向等。同時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點。
指明語句所用的寫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體特徵和名詞使用的准確性。
(三)問答題型、常規答題術語及技巧
社會環境描寫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
2、在回答時必須結合當時當地的時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環境描寫的相關語句揭示了什麼樣的社會現實。
自然環境描寫(景物描寫)句的主要作用:
1、表現地域風光,提示時間、季節和環境特點; 2、推動情節發展; 3、渲染氣氛;
4、烘託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突出、深化主題。
句子在文章結構上的作用分析:
1、對上文(或全文):照應上文、首尾呼應、總結上文(或全文);
2、對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作鋪墊; 3、對上下文:承上啟下(過渡)。
用自己的話回答問題:
1、這種題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語句來回答,從另個層面上來說,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關語句,所以你首先應該找出原文中的相關語句;
2、現在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將原文中的語句變成自己的話,可以採用下列方法:
①概括大意法,適用於原文相關句子較長的情況;
②翻譯句子法,適用於文言文語段;
③解釋重點詞法,適用於原文語句中有生僻詞;
④變換句式法,適用於原文使用的是疑問、設問、反問的語意未能完全明確的句子,而題目又要求作出明確表達的情況。
③ 怎樣打好小學語文基礎
1、分類記憶
語文在記字音、字形和成語時,同學們普通反映很難記,而且容易記混淆。建議大家採用分類對比記憶法,即把形近字、同音異形字、多音字分類整理到學習卡片上對比記憶,這樣記就不容易混淆,而且記憶快速、深刻。
4、抽時間廣泛閱讀課外書籍。
高一高二是閱讀的黃金時期,也是高中唯一有時間閱讀的時候,多閱讀美文、哲理性文章、大家作品,並將美句美文及時記下,既能提高閱讀能力,更是為作文做素材和文字上的准備。
對於優秀作文,將其中的漂亮句子、經典結構多加揣摩,提成作文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