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一級醫院基礎醫學有哪些
擴展閱讀
送同學小禮物送什麼 2025-02-02 09:53:46
k線基礎知識什麼是k線 2025-02-02 09:48:57

一級醫院基礎醫學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3-08-27 10:01:10

『壹』 基礎醫學知識是什麼包含些什麼

基礎醫學(英語縮寫BMS),屬於基礎學科,是現代醫學的基礎。基礎醫學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現象的本質及其規律的自然科學。其所研究的關於人體的健康與疾病的本質及其規律為其他所有應用醫學所遵循。

基礎醫學主要包括如下幾個內容: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微生物與微生物學、寄生蟲學、免疫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葯理學、毒理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流行病學。

護士,必須按照衛健委相關法律條文標准和護理行業規范執行開展相應的護理項目,觀察病人體表體重情況,了解病人病情,配合醫生治療,及時處理醫療糾紛,防止醫療事故發生。並從生理心理、社會文化和精神諸方面,負責病人的生活起居,日常活動、用葯和安全等問題。

從事與醫療有關的全項臨床操作或單項專項護理活動,如機械排痰、穿刺輸液、入院宣教、執行醫囑、鋪床換被、安全提示、取葯配葯擺葯、病情速記、資料入卷、採集標本、責任交接、觀察病情、醫療廢物毀形消毒、醫療垃圾管理分類。

收集建議、學習培訓、送標送檢、引導病員、夜間查房、設備點檢、設備保潔、整理內務、5s實施、出院核算、整理病歷、宣貫醫囑、護理示教、搶救急救、按時巡查、異常報告、物品發放、電腦登記、維修維護、測量體溫、技能考核、病員分類、驅除四害、病員點評等必要的日常護理活動。

經執業注冊取得護士執業證書,依照本條例規定從事護理活動,履行保護人類生命、減輕病員痛苦、增進健康職責的衛生技術人員。護士被稱為白衣天使。護士一詞來自鍾茂芳1914年在第一次中華護士會議中提出將英文Nurse譯為「護士」,大會通過,沿用至今。工作時必須脫下便服穿護士服。

(1)一級醫院基礎醫學有哪些擴展閱讀:

護士考試科目:

考試分上、下午兩個階段進行,共計270分鍾,230道題。

上午考試卷(第一卷試題)為:《基礎護理學》、《內科護理學》、《心理學基礎》。考試時間為120分鍾,115道題。

下午考試卷(第二卷試題)為:西醫護理:《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中醫護理:《中醫外科護理學》、《中醫婦科護理 學》、《中醫兒科護理學》。考試時間為150分鍾,115道題。

考試題型全部採用以選擇題為代表的客觀題型形式。考試范圍、難度及其具體要求,請應試者詳細閱讀國家醫學考試中心主編的《全國護士執業考試應試指南》。

2012年度考試有神經電生理(腦電圖)技術初級(師)和中級兩個專業,取消護理初級(士)專業;2012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科目為專業實務和實踐能力兩門,每個科目題量120~160題。

『貳』 醫學分為哪幾科

1、醫學可分為現代醫學(即通常說的西醫學)和傳統醫學(包括中(漢)醫、藏醫、蒙醫、維醫、朝醫、彝醫、壯醫、苗醫、傣醫等)多種醫學體系。不同地區和民族都有相應的一些醫學體系,宗旨和目的不相同。印度傳統醫學系統也被認為很發達。

研究領域大方向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法醫學、檢驗醫學、預防醫學、保健醫學、康復醫學等。

2、基礎醫學包括:醫學生物數學,醫學生物化學,醫學生物物理學,人體解剖學,醫學細胞生物學,人體生理學,人體組織學,人體胚胎學;

醫學遺傳學,人體免疫學,醫學寄生蟲學,醫學微生物學,醫學病毒學,人體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葯理學,醫學實驗動物學,醫學心理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醫學信息學,急救學,護病學,新中心法則。

3、臨床醫學包括:臨床診斷學,實驗診斷學,影像診斷學+放射診斷學+超聲診斷學+核醫診斷學,臨床治療學, 職能治療學,化學治療學,生物治療學,血液治療學,組織器官治療學,飲食治療學,物理治療學,語言治療學,心理治療學;

內科學,外科學,泌尿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老年醫學,眼科學,耳鼻喉科學,口腔醫學,傳染病學,皮膚醫學,神經醫學,精神病學,腫瘤醫學 ,急診醫學,麻醉學護理學,家庭醫學,性醫學,臨終關懷學,康復醫學,保健醫學,聽力學。

擴資資料

1、醫學,是通過科學或技術的手段處理人體的各種疾病或病變的學科。它是生物學的應用學科,分基礎醫學、臨床醫學。

2、中西醫學差異

中、西醫學運用不同的思維模式診治疾病,其基本理論各成體系並有根本差異。中西醫學的差異不僅僅是有否實證的科學理念,最主要的是兩種文化體系的差別。從理論上講,中西醫學是兩種不可能統一的醫學體系。

「中體西用」曾成為中西醫匯通派的指導思想,但由於兩種醫學的根基不同,硬在中醫之體上套上西醫之用,近一個世紀的事實證明,「匯通醫學的體用判斷脫離了中西醫學的事實認識,以價值認識代替了事實認識,決定最終結果勞而無功」,因此,中、西醫學應並存共榮而不必強求統一。

盡管中、西醫學還不可能融合成為一種統一的醫學模式,但可以獨立發展,並存共榮,整合互補。緣於現代資訊理論、系統論和控制論的影響,西醫學的發展趨勢若僅僅是單純地重視分析而忽略了整體結構和整體功能,無疑將漸行漸窄。而中醫講究「感悟」,未免夾帶有很多主觀因素,難以客觀地定量,定性。

若中醫的診察疾病能參考現代醫學的微觀分析,將辨證與辨病相結合,實現宏觀與微觀的統一,使中醫診斷客觀化,即把分析與綜合相結合的方法引入中醫理、法、方、葯的研究,使二者有機結合;

互相借鑒、補充,避免各自的片面性、局限性,這將有利於中西醫學的優勢互補,「和而不同」,多元發展,中醫葯在防治非典、禽流感和艾滋病方面發揮的獨特作用也證實了二者的有機結合,具有肯定的臨床療效。

『叄』 醫學類的專業有哪些

基礎醫學類:基礎醫學、生物醫學、生物醫學科學等

臨床醫學類:臨床醫學、麻醉學、醫學影像學、眼視光醫學、精神醫學、放射醫學、兒科學等

口腔醫學類:口腔醫學等

醫學技術類: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醫學實驗技術、眼視光學、口腔醫學技術、康復治療學、衛生檢驗與檢疫、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康復物理治療、康復作業治療、智能醫學工程、生物醫葯數據科學、智能影像工程等

護理學類:護理學、助產學等

『肆』 基礎醫學是什麼

基礎醫學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自然科學、生命科學和醫學科學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能夠在高等醫學院校和醫學科研機構等部門從事基礎醫學各學科的教學、科學研究及基礎與臨床相結合的醫學實驗研究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醫學類專業共有基礎醫學類、預防醫學類、臨床醫學類、醫學技術類、口腔醫學類、中醫學類、護理學類、葯學類等七大類專業。從整體上又可分為臨床專業和功能輔助專業,前者主要就是臨床醫學和基礎醫學,主要包括大專業:內、外、婦、兒,傳染醫學,小專業:口腔醫學、眼視光學、耳鼻喉學;基礎醫學,主要是搞理論研究服務於臨床(生理學,病理學,生物化學,葯理學等等)。後者包括醫學影像學(彩超、X線、CT、MRI)、醫學檢驗學(化驗血氣、大小便、骨髓細胞)、麻醉醫學。
基礎醫學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自然科學、生命科學和醫學科學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能夠在高等醫學院校和醫學科研機構等部門從事基礎醫學各學科的教學、科學研究及基礎與臨床相結合的醫學實驗研究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營養學
【培養目標】按照新的教學理念,結合和不斷調整專業培養與人才市場的需求,通過對醫學基礎理論、臨床醫學概論、食品加工與工藝、食療保健和預防醫學科目的學習,達到畢業後能夠從事臨床營養科的工作,也能夠擔當保健食品開發研究、食品衛生檢驗的工作。
麻醉學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麻醉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醫療衛生單位的麻醉科、急診科、急救中心、重症監測治療病房(ICU)、葯物依賴戒斷及疼痛診療等領域從事臨床麻醉、急救和復甦、術後監測、生理機能調控等方面工作的醫學高級人才。
醫學影像學
【培養目標】主要學習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受到常規放射學、CT、核磁共振、超聲學、DSA、核醫學影像學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訓練,具有常見病的影像診斷和介入放射學操作基本能力。
放射醫學
【培養目標】學習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放射醫學的基礎知識;用放射診斷、核素診斷、影像診斷等各種診斷技術進行疾病診斷,並掌握其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應用γ射線、深部X射線、放射性核素等各種射線進行診斷及放射治療,並掌握其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放射損傷及放射病的診治技術;放射防護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醫學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
眼視力學
【培養目標】培養從事眼病診治和視光學專業工作的高級眼科臨床醫師和視光師。
醫學技術
【培養目標】201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通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提出的《新設「醫學技術」一級學科調整建議書》,將醫學技術由臨床醫學下的二級學科調整為醫學類一級學科。
口腔醫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口腔醫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口腔及頜面部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方面的訓練,具有口腔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修復和預防保健的基本能力。
針灸推拿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中醫葯理論基礎、針灸推拿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能在各級中醫院、中醫科研機構及綜合性醫院針灸等部門從事針灸、推拿醫療及科學研究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護理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相關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和醫學基礎、預防保健的基本理論知識,受到護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臨床護理技能的基本訓練,具有對服務對象實施整體護理及社區健康服務的基本能力。
葯物制劑
【培養目標】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葯學、生物葯劑學、工業葯劑學、葯物制劑工程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葯物制劑研究和生產技術的基本訓練,具有葯物制劑研究、開發、生產技術改造及質量控制的基本能力。

『伍』 基礎醫學專業包括什麼專業

1、基礎醫學專業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人體解剖學

(2)組織

(3)胚胎學

(4)生理學

(5)生物化學

(6)微生物與微生物學

(7)寄生蟲學

(8)免疫學

(9)病理學

(10)病理生理學

(11)葯理學

(12)毒理學

(13)分子生物學

(14)細胞生物學

(15)流行病學

2、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制定和頒布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1997年頒布)中,基礎醫學屬於醫學門類之中的其中一個一級學科,下設6個二級學科,分別是:

(1)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

(2)免疫學

(3)病原生物學

(4)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5)法醫學

(6)放射醫學

(5)一級醫院基礎醫學有哪些擴展閱讀:

1、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自然科學、生命科學和醫學科學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能夠在高等醫學院校和醫學科研機構等部門從事基礎醫學各學科的教學、科學研究及基礎與臨床相結合的醫學實驗研究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2、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現代自然科學和生命科學、基礎醫學各 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一般地掌握臨床醫學的基本知識,受到基礎醫學各學科實驗技能基本訓練,重點掌握幾類基本的生物醫學實驗技術。

3、知識和能力

(1)掌握基礎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醫學實驗的分析、設計方法和操作技術;

(3)具有基礎醫學科學研究的基本能力;

(4)熟悉基礎醫學教學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熟悉臨床醫學基本知識並了解臨床醫學的新進展和新成就;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