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基礎設施基金是什麼意思
基礎設施基金指的是公開募集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其實就是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該基金最早是來源於美國,投資者若是投資這類資金的話,需先開立相應的賬戶,在場內認購 reits基金。這類資金主要是投資不動產板塊。通過對一些單一的基礎設施進行資金支持,從而取得該基礎設施項目的所有權或經營權,然後積極運作管理賺取收益。
如何投資 reits基金
1、場內認購:如備團果投資者是在場內認購該基金的話是需要先開立證券賬戶的,然後在證券賬戶里進行基金的買賣。基金的交易模式也是T+1制度,當天買入後,隔天才能賣出。reits基金的交易比較靈活,在場內認購的話,收取的手續費也很低,對於一些講究流動性的投資者來說是較為適合的投資手段;
2、場外認購:場散戚外認購多是指投資者通過仿掘橘銀行等一些第三方渠道來參與投資reits基金,這類方式通常都會有封閉期,一般封閉期最短的期限為20年,通常是作為長期投資。
❷ 什麼是基金理財入門基礎
基金理財入門基礎是指用基金進行理財的入門級知識。
要了解基金理財入門基礎,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基金。基金是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證券投資方式,通過發行基金單位,集中投資者的資金,由基金託管人託管,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資金,從事股票、債券、外匯、貨幣等金融工具投資,以獲得投資收益和資本增值。
按照基金的運作方式的不同,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按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按投資與收益的不同,可分為成長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按投資對象不同,可分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基金等。
【拓展資料】
對於小白來說,在搞懂基金之前,最好先把這四個概念理清楚,可以幫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基金。
要知道,基金、股票、債券、銀行理財產品是除了銀行儲蓄之外最常見的投資產品。
但很多小白投資者,並不清楚各自的特點是什麼?之間的區別又是怎樣的?
1.股票
首先要清楚,股票的發行主體是上市公司。
如果你買了股票,就等於你買了這家上市公司的股份。
而股票就是你所買股份的一個憑證,證明你擁有這家上市公司的股份。
那股份是什麼?股份就是你在這家公司的所有權佔比多少。比如你和老王合開了一家公司,你出60元,老王出40元,那麼你在這家公司的股份就是60%。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概念叫「股權」,股權就是因為擁有某家公司的所有權,而具備的權利。換言之,如果你買了股票,就有獲得相應的權益(股息和紅利),以及承擔一定責任的權利。
整體屬於高收益,高風險。
2.債券
債券的本質就是「借條」,就是你借錢給別人。
只是這里的「別人」主要指的是國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業。
你把錢借給國家就是國債,借給地方政府就是地方債,借給企業就是企業債。
比如你要買國債,就等於是借錢給國家中央政府,而債券就是你借錢給國家的憑證,上面會承諾「多少錢,什麼時候還,利息多少」。
從安全性上考慮:
國家中央政府的信用大於地方政府,大於企業。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債券安全性相對其他債券要低,可也有不少人願意把錢借出去,就是因為可以多賺點利率。
和股票相比,債券風險要小很多。
畢竟股票代表的是一家企業的經營情況,如果企業破產,第一時間是先還債務,然後剩下的錢才是分給股東。
與之對應的,就是債券比股票的收益也少很多,因為債券的利息一般是固定的。
3.基金
基金的發行主體是基金公司,專業做投資的人是基金經理。如果說買股票就是直接買一家公司,買債券就是直接借錢給別人,那麼買基金就是把錢交給專業做投資的人去買股票和債券。
和個人直接買債券和股票相比,委託基金經理去買有2大優點:
(1)專業性。基金經理可以幫我們找出一些比較優質的股票和債券。
(2)分散化。基金經理通常會買很多隻股票或債券,就算單個股票/債券暴雷了,對總資產影響也不大。
所以,債券基金風險小於單一債券,股票基金風險小於單一股票。
4.銀行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顧名思義就是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
而這些產品可能包括債券、保險、資金信託計劃、投資某個項目等。具體投向哪裡,就要具體產品具體分析了。
買銀行理財產品,需要分清代銷還是自營:
(1)代銷:主體不是銀行,而是其它類型公司開發,比如信託、資管(類似信託)、基金。
(2)自營:主體是銀行,自己開發,底層一般是低風險的固收類資產,主要債類資產。
從風險來看:雖然銀行理財產品包含種類較多,很難與股票、基金、債券具體比較。但整體來看,銀行理財風險偏低,過去以剛兌的形式出現,不過在去剛兌的大潮中,潛在風險也在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銀行理財的風險是分級的,不同等級風險不一,購買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所購產品的風險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