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地基硬如何打基礎
擴展閱讀
送同學小禮物送什麼 2025-02-02 09:53:46
k線基礎知識什麼是k線 2025-02-02 09:48:57

地基硬如何打基礎

發布時間: 2023-08-25 22:27:33

1. 修兩層樓的地基怎樣打

1、在施工前要觀察地基的土層情況情況

因為不同情況的土層其承載力是不同的,分辨其是粘土、砂土、泥岩還是泥炭土。泥炭土的承載力一般都比較差,不適宜做地基,而礫石層承載力較好,適宜做地基。

2、考察周邊環境

如果地基周圍有河流,會容易清淘土層,出現地質塌陷的情況,影響建築的穩定性;若地基周圍有洞穴之類的,當受力有不均勻的情況時,就容易會造成建築沉降不均勻的現象,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

3、選擇地基形式

在確定了地基的土層後,就需對建築物的地基形式進行選擇,其地基形式分別有獨立基礎、條形基礎、井格基礎以及樁基礎等,一般地基的狀況不同所選擇的地基形式也是不同的。

4、條形基礎

自建房的樓層在七層以內,地基情況土層為粘土層時,可採用鋼筋混凝土的條形基礎,在資金充裕的情況下也可以選用滿堂基礎,而一般會不建議毛石和磚基礎這兩種基礎,因為它們的抗震性能會比較差。

常見的地基做法:

1、條形基礎

條形基礎就是自建房中最常見的一種做法。其長度也遠遠大於寬度,它的基礎長度是大於或等於10倍基礎的寬度,多用於單層或是多層砌體結構。

磚混結構房屋就是靠磚牆牆體來受力承重的,屋面板和樓面板荷載以及自重由板傳給牆體,牆體自重以及板荷載再由牆體傳遞給基礎,再由基礎傳遞到地基。這種情況下就最為適合做條形地基。

2、獨立基礎

獨立基礎的工費會較低,十分經濟,整體性能好,抗不均勻沉降的能力比較強的地基基礎形式。用於獨立基礎的基本材料通常是採用了鋼筋混凝土、素混凝土等,建材都很常見性價比會也很高。

3、樁基礎

樁基礎是將基樁深埋進較硬的持力層或者是直接嵌固岩層,深度正常一般在5-10米之間。樁基礎的抗爭效果好,承載力也會比一般基礎形式要強,操作也會比較費力耗資。磚基礎廣泛的應用於高層建築。

4、井格基礎

井格基礎是條形基礎的衍生,它是由橫縱兩個方向十字交叉做成的基礎形式,其承載力更強。

若建房的樓層較高的話,可採用井格形式的基礎,但地基基礎形式的混凝土、鋼筋等的配比都需要根據其房屋結構計算後確定。

5、毛石基礎

毛石基礎是天然石材粗略加工後砌築成的基礎,是山區建造房屋常用的基礎形式。毛石的粒徑一般不小於300毫米,毛石基礎的斷面一般為矩形或者是階梯形。

2. 蓋房子怎麼打地基

_農村蓋房子怎麼打基地,打基地一般流程有:
1、規劃宅基地。建造房屋之前要根據自家宅基地形狀和地勢來規劃房屋的朝向和房間的功能分區,一般可以使用楔子或者是白石灰標注一下地基的具體范圍,為以後施工打好標記。
2、地基的處理。接著是明確地基的范圍,這就需要在地基所規劃的位置進行地基處理,一般是深挖地下一米左右,如果處於河道或者土質比較疏鬆的區域,則需要繼續深挖到堅硬層才可以開始施工。
3、地基夯實。建房子之前,有一種工作叫做打夯,即沿著地基的槽口使用機械進行夯實基礎,反復進行好幾次。若打不好基礎,房子蓋起來也是有安全隱患的,這也是地基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4、鋼筋混凝土結構。現在建房子,大部分都是採用鋼筋混凝土地基形式,鋼筋混凝土的構造作為地基比之前的老房子要穩固的多,而且施工起來比較方便,都是大型機械進行操作,不需要太多人工的配合,能節省一部分費用。
5、加固地梁。地梁和之前做房子的頂是相對的,一個是在地基的底部來支撐整個房子的重量,一個是頂部來遮蓋,現在有封頂大吉的儀式,地梁在很多時候都被忽略了,但是在地基的施工中還是要對地梁進行加固的。
別墅大師為你提供當地建房政策,建房圖紙,別墅設計圖紙;
別墅外觀效果圖服務,千款爆紅圖紙任你選:https://www.bieshu.com?bdfc

3. 農村自建房地基該如何打呢

農村自建房第一步就是打拆伍基礎,那麼打基礎的第一步呢?自然就是挖基礎!挖多深決定基礎的埋置深度,這直接關繫到以後住的是否安全!那麼我們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家的基礎埋置深度呢?主要看下面這幾方面。

1.自建房是否設計地下室,以及採用的基礎類型。

自建房地下室一般都是1層,如果採用獨立基礎或者條形基礎的,應從地下室地面開始算埋深不少於500mm;

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載大小和性質。

農村自建房一般都是1~6層,其中2、3層居多。層數越多建築越重,基礎的豎向荷載越大,加上風力和地震帶來的水平力的影響,基礎不夠深的話,建築物很容易變形、牆體開裂甚至倒塌。

3.基礎地面應該在持力層上。

當存在軟弱下卧層時,應加大基底與軟弱下卧層頂板的距離;當土層分布明顯不均勻或各部位荷載差別很大時,基礎可以採用不同的埋深對不均勻沉降進行調整哪梁。除岩石地基外,基礎埋深不宜小於0.5m,且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

4.相鄰建築物基礎埋深。

很多地區農村都是聯排房,一家挨著一家。建築物緊鄰會產生不均勻沉降,有可能使建築物開裂或傾斜。所以,自建房的基礎埋深不宜超過鄰居家基礎的底面,相鄰兩家地基高度差一般不大於兩家水平地基距離的1/2。

5.地基土李御運凍脹與融陷的影響。

凍土層較厚時,如果將基礎放在冰凍層上時,土的凍脹則會將基礎抬起;氣溫回升凍土層解凍後基礎會下沉。這樣一來,建築物周期性的上升下沉,會產生較大的變形,嚴重時會引起牆體開裂,建築物傾斜甚至倒塌。

一般情況下埋基深度不應小於當地凍土層厚度,且不小於50cm,地基必須挖至老土層,土質應均勻一致,並且進入老土層深度不應小於20cm,嚴寒地區的基礎應埋置在冰凍線以下約200mm的深度。

告訴小編,你家地基該挖多深?

4. 土建做地基有幾種方式 怎麼施工的

1、常用的方式有:灰土地基、條形基礎、獨立基礎、樁基礎等。
2、灰土地基:將基礎底面下要求范圍內的軟弱土層挖去,用一定比例的石灰和土在最優含水量的情況下充分拌合,分層回填夯實或壓實而成,具有一定強度、水穩性和抗滲性。
3、條形基礎:條形基礎是指基礎長度遠遠大於寬度的一種基礎形式。基礎模板一般由側板、斜撐、平撐組成。基礎模板安裝時,先在基槽底彈出基礎邊線,再把側板對准邊線垂直豎立,校正調平無誤後,用斜撐和平撐釘牢。基礎梁混凝土澆築時,沿著建築物的縱向進行。採用分層澆灌分層振搗澆築方法。
4、獨立基礎:當建築物上部結構採用框架結構或單層排架結構承重時,基礎常採用方行、圓柱形和多邊形等形式的獨立式基礎,這類基礎稱為獨立式基礎。獨立基礎的施工順序:基礎大開挖—基坑修整—10cm素砼墊層—基礎承台—基礎樑柱—回填土。並按照「先運後進」澆築順序。
5、樁基礎:當建造比較大的工業與民用建築時,若地基的軟弱土層較厚,採用淺埋基礎不能滿足地基強度和變形要求,常採用樁基。樁基的作用是將荷載通過樁傳給埋藏較深的堅硬土層,或通過樁周圍的摩擦力傳給地基。包括預制樁和灌注樁。
預制樁施工:
1)製作、吊裝
2)沉樁:錘擊法、靜壓法
3) 質量控制
灌注樁施工:

1)成孔方法:干作業成孔、泥漿護壁成孔、套管成孔
2)釋放鋼筋籠
3)澆注混凝土
4)質量檢查

5. 建樓房,打地基,地基是怎麼打的

所謂地基
,就是建築物的基礎。打地基,就是作基礎。一般的操作程序是土方開挖(深度至凍層下或將基礎下的不宜做地基土的淤泥、腐殖土等換掉),然後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決定是否用墊層。再後來就是作基礎啦,基礎分為很多種,要根據具體情況選用基礎。比如:毛石基礎、磚基礎、毛石混凝土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等等。基礎做完後,才能回填土方

6. 建樓房,打地基,地基是怎麼打的

1.壓實法:用重錘或壓路機將叫軟弱的土層夯實或壓實,擠出土層顆粒間的空氣,提高土的密室度以增加土層的承載力。這種做法不用材料,比較經濟,適用於土層承載力與設計要求相差不大的情況;

2.換土法:當地基土的局部或全部為軟弱土,不宜用壓實法加固時(如淤泥,沼澤,雜填土,孔洞等),可將局部或全部軟弱土清除,換以好土,如粗砂,中砂,砂石料,灰土等。這種人工地基造價較壓實法為高。

3.打樁法:實在軟弱土層中置入樁身,將建築物建造在樁上,所以也可稱為樁基礎;(這種人工地基適用於地基承載力小,建築物總荷載較大的情況,但造價較高)

拓展資料

支承由基礎傳遞的上部結構荷載的土體(或岩體)。為了使建築物安全、正常地使用而不遭到破壞,要求地基在荷載作用下不能產生破壞;組成地基的土層因膨脹收縮、壓縮、凍脹、濕陷等原因產生的變形不能過大。

在進行地基設計時,要考慮:

①基礎底面的單位面積壓力小於地基的容許承載力。

② 建築物的沉降值小於容許變形值 。

③ 地基無滑動的危險。

由於建築物的大小不同,對地基的強弱程度的要求也不同,地基設計必須從實際情況出發考慮三個方面的要求。有時只需考慮其中的一個方面,有時則需考慮其中的兩個或三個方面。若上述要求達不到時,就要對基礎設計方案作相應的修改或進行地基處理(對地基內的土層採取物理或化學的技術處理,如表面夯實、土樁擠密、振沖、預壓、化學加固和就地拌和樁等方法),以改善其結構性質,達到建築物對地基設計的要求。

7. 農村自建房樁基礎施工怎麼做

打樁是我們在農村建房子施工過程中基礎施工中較為重要的一個步驟。作為眾多地基施工中的一類,樁基礎的施工時很有講究的。我們在進行樁基礎施工對於打樁順序的講究,不是經驗豐富的建築工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對於在進行樁基礎施工時,打樁的順序是很有門道。那麼,我們在進行建房樁基礎施工時如何確定其打樁順序呢?

一、決定打樁順序的因素

1、江防樁基礎施工時,其打樁順序應根據周圍的地形,環境,土質,樁的密度,樁的規格及打樁機類型來決定的。

2、由於樁對土體產生擠壓,打樁時先打入的樁常被後打入的樁推擠而發生水平位移,尤其是在滿堂打樁時,這種現象尤為突出。因此在樁的中心距小於4倍樁的直徑時,應擬定合理的打樁順序。

二、如何確定打樁順序通常情況下可根據樁的密集程度來確定順序,如打樁順序分為:逐排打設,從兩側向中間打設,從中間向四周打設,由中間向兩側打設,分段打設等。但不同情況下的打樁順序是不一樣的,

具體如下:

(一)當樁較密集時

具體表現:樁中心等於或小於4倍的樁邊長或直徑。

打樁順序:

1、當基坑不大時,打樁應逐排打設或從中間開始分頭向兩邊或四周進行;

2、對於密集群樁,應該要自中間向兩個方向或四周對稱施打;

3、若打樁時,一側毗鄰建築物時,應由建築物一側向另一側施打;

4、當基坑較大時,將基坑分成數段分別進行施打;

5、按樁的設計標高先深後淺的順序施打;

6、按樁的規格先大後、先長後短施打;

7、當樁數較少時,可分段進行打設。



(二)當樁腳較為稀疏時

具體表現:樁中心距大於或等於4倍的樁邊長或直徑。

打樁順序:

除了可用已知的上述兩種的打樁順序以外,還可用由兩側同時向中間打設或逐排打設的方法。但要注意在進行逐排打設時,其打樁的推進方向也應逐排改變,以免造成土朝一個方向擠壓,導致土壤擠壓不均勻的現象。

(三)當樁區附近有建築物或地下管線時

打樁順序:

1、應背離建築物或者地下管線施打;

2、對同一排樁而言,必要時可採用間隔跳打的方式。


(四)大面積打樁時

打樁順序:

1、可從中間先打,逐漸向四周推進;

2、若從四周向中間打設,則中間部分土壤受到擠壓,使樁難於打入,分段打設可以減少對樁的擠動,在大面積打樁時較為適宜。

(五)當樁的規格,埋深,長度不同時

打樁順序:

1、宜按先大後小,先深後淺,先長後短的順序施打;

2、當樁頭高出地面時,樁機宜往後退打,反之可往前頂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