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中國基礎教育為什麼這么扎實
擴展閱讀
送同學小禮物送什麼 2025-02-02 09:53:46
k線基礎知識什麼是k線 2025-02-02 09:48:57

中國基礎教育為什麼這么扎實

發布時間: 2023-08-25 13:10:13

A. 為什麼中國的基礎教育(應試教育)是世界公認的基礎扎實的教育,大學以後就不行了

我認為:一堂課是否是優質課,既要看教師的的「教」也要看學生的「學」,兩個方面相
輔相成,不論教師,是否使用了多媒體,(用上更好)只要整個課堂教學活動能考慮不同學
生的差異,讓每位學生都能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各個教學環節都能真正考慮到了學生的需要和他們那個年齡的認知水平的,整節課靈活流
暢。一節好課就應帶給學生最多的收獲,它能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主動性,這才是真正的
以學生為主體的表現,才稱為一堂真正的優質課。
在新課程條件下,一節課是否是優質課,可以從兩個層面加以判斷。從理論層面看: 1、主
要看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果和探究的深度。一節課不可能完全體現學習
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只要有一點體現的好,就是一節好課。2、要看教師在課堂教
學中是否堅持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一個中心即是一學生為中心;兩個基本點,一是堅
持「依標施教」,就是根據課標進行課堂教學活動,二是堅持體現人文性、綜合性、開放和時 間性。從操作層面看:1、主要看學生是否做到聯系實際,主動問答,自主討論,自評互判。
這幾個環節只要一個環節做的好就是一節好課。2、要看教師是否做到引人入勝,精導妙引,
結尾無窮。
主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自己確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方法、監控學習過程、評價學
習結果的一種能動的、創造性的學習方式。學生的自主學習程度如何,主要看課堂活動中是
以學生為主還是以教師為主,具體要看一節課中學生學習的自由度、能動度、時間度和創新
度。自由度就是看學生的學習目標、方法、進度及對結果的評價多大程度上由自己決定;能
動度就是看學生的學習是積極主動的,還是消極被動的;時間度就是看學生有沒有自學時間,
自學時間有多少;創新度就是看這節課中學生是否有所創新。
小組合作學習效度如何,主要看小組的選題是否科學,分組是否合理,是否互賴互動,
是否有預設有生成。所謂選題科學,就是所選主題符合重要性、探究性、開放性和生活化這
四個標准,否則就沒有探究價值。合理的分組一般以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為原則,人數也不
能過多,以 4-6 人為宜,每人都應有明確的分工。互賴強調每個小組成員的努力都是小組成
功所需要的和不可取代的,並且因為每個小組成員的資源、角色以及責任不同,他們共同努
力,同時也有自己獨特的貢獻;互動強調的是面對面的交流、幫助、支持。
從本質上說,探究學習是一種發現學習,具有深刻的問題性、廣泛的參與性、豐富的實
踐性和開放性。它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以問題為載體,創設一種科學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
搜集、分析、處理信息,獨立地發現問題,獲得知識技能,形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探究
活動。探究學習的深度如何,主要看學生有無有問題意識和問題能力,問題的數量是否多, 質量是否高。一節課中,學生提出的問題越多越好,說明教師善於啟發;教師回答不上來的
問題越多越好,說明學生的探究有深度。
我認為一節好的優質課應該是師生身心愉悅的一個過程,好的優質課上師生關系融洽,和諧,
在快樂中學會學習。因此,課程氛圍是最重要的。如果一節課上,老師表情嚴肅,學生學習
情緒壓抑,那再精美的教學設計不過是教師教案上的死的文字,不會變成學生內化的主動索
取到的活的教學資源。
我認為:做為一名好老師,想上出優質課首先應該組織好課堂,讓學生始終圍繞教學中心學
習;引導學生不斷深入理解教學內容,鼓舞激勵學生樹立信心,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傳授知識,在學生疑惑處點撥,讓學生開竅,讓學生茅塞頓開,當講
之處一定要講
我認為一節好的優質課應該是師生身心愉悅的一個過程,好的優質課上師生關系
融洽,和諧,在快樂中學會學習。因此,課程氛圍是最重要的。如果一節課上,
老師表情嚴肅,學生學習情緒壓抑,那再精美的教學設計不過是教師教案上的死
的文字,不會變成學生內化的主動索取到的活的教學資源。
認為首先要看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其次要看教師在課
堂教學中是否堅持了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堅持依標施教,堅持體現人文性、綜合性、開放性
和實踐性。

B. 中國的教育有哪些優點與值得改進的地方為什麼呢

優點是基礎教育扎實。學生中小學階段學的知識很牢固。學習能力也很強。

缺點是學生沒有質疑精神。或者是不敢質疑。老師還躲在師道尊嚴的遮羞布之後。你不要質疑我,我就是權威。對我懷疑就是大逆不道。這就嚴重地壓制了孩子的創造力和創造性思維。學生不敢多想,只能在老師設定的范圍內考慮問題。不敢越雷池一步。

C. 我國教育的成功之處在哪裡呢為什麼

我國教育的成功之處在於用相當短的時間消除了文盲、取得了成本、規模和質量的總體優勢,實現了義務教育全覆蓋。

我國教育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因為國家一直對教育格外重視,一直倡導知識是第一生產力,不斷為推行全民教育而努力,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後我國的教育已經取得巨大的成功,成功消滅文盲,實現九年義務教育,現在大學生的數量比建國之初小學畢業生的數量還要多,教育的成功已經讓我國進入了知識社會,擠入了世界強國之林。

三、實現了成本、規模、質量的總體優勢

我國教育的成功之處還在於實現了成本,規模,質量的總體優勢,現在國內教育相對於西方教育來說,教育成本是比較低的,但規模卻相當大,實現了人人受教育,教育平等多項優勢,但我們卻用比較低的成本教育出了高質量的人才。現在我國的教育與其他國家相比,成本質量和規模都處於優勢地位,是其他國家所不能超越的存在。

D. 中國為何看中基礎教育,忽視高等教育

基礎教育是國家教育的基石,難道不重視基礎教育,大力發展高等教育?沒有基石如何建立高樓,難道是空中閣樓嗎?

中國現在發展雖然很快,但是地域廣袤人口眾多,經濟發展區域並不平衡,也就會導致教育的資源的不平衡。

我支持我國的基礎教育,將所有的人都培養成德才兼備的,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這是我個人的觀點,希望你能閱讀並且喜歡。

E. 上海的基礎教育為什麼辦得好

上海基礎教育辦得好,主要是因為地方經濟發展情況好,有足夠的資金和社會資源支撐基礎教育發展。並且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的見識和眼界都會比較寬廣,學習知識會比較快,綜合素質也會比較強。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可以被周邊的環境影響,學習成績也會提升更加快速。

上海的教育模式,各地區可以學習和模仿,但是不能完全的復制,每個地方所處的環境不同,所面臨的壓力也不一樣,一定要針對自己地區的環境,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因勢利導,因材施教,才能對本地區教育事業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

F. 中國的基礎教育真的很扎實嗎

來自美國馬里蘭大學的一位戴博教授作了報告。
他的中文好得令人目瞪口呆。對了,順便說說,二十多年前,他還曾經在著名的《北京人在紐約》出演一個比較重要的角色大衛。他的報告生動幽默,妙語連珠。比如他說,中國教育培養學生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這是不可思議的。還有,他說,他看到中國一些中學掛著激勵學生的大幅標語:「除了奮斗,別無選擇!」他說我的天!怎麼除了奮斗就別無選擇了呢?人生的選擇太多了,怎麼可能只選擇
「奮斗」呢?再如,說到自由,他說自由就是允許人們說錯話,做傻事的自由。如果只能允許學生說正確的話,做正確的事,就談不上自由。他又說,中國家長總喜歡說——也是這樣做的,為了孩子願意付出一切。每一代人都這樣對下一代人說,那哪一代人才能享受呢?如果每一代人都為下一代人付出一切,卻沒有任何一代人享受,這樣的付出有什麼意義呢?
這些觀點,都引起了我的共鳴。但對他有的觀點,我也不敢苟同。
他比較了中美基礎教育的各自的特點,說美國注重創造力培養,但忽略基礎,所以基礎教育不行,這點要向中國人學習;中國人雖然高端創造性教育不如美國,但基礎教育非常好,學生做題的能力遠遠超過美國學生。
這個觀點,其實不是他的觀點,已經很多年了,我們常常聽到類似的對中美基礎教育的比較評價。但我很不以為然。
他贊美中國教育,說:「三十年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很多人忽略了教育的原因。正是教育助飛了中國經濟的騰飛。因此,中國教育創造了奇跡。」
對此,我還是不以為然。
有人問,美國學校是如何進行道德教育的?戴博說:「美國學校從來不進行道德教育,這不是學校的事。道德教育是家長的事。學校只管學生違紀違法沒有。他聯繫到管理,說美國是個法治國家,只是依法管理。沒有文化部,也沒有宣傳部。誰也沒有權利去做別人道德的評判者。」這個我理解,許多美國人都信奉基督教,許多孩子很小就在家長的教育下按基督教的教義規范自己的言行。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美國是用宗教代替「德育」。他們從不學雷鋒,也不評選什麼「感動美國十大年度人物」,但毋庸諱言,美國公民的文明素養包括道德水平遠高於當今中國。
報告會結束後,我陪戴博在食堂盒飯。我把剛才准備提的問題提了出來:「人們都說,中美基礎教育要互補,比如美國教育不重基礎,而重創造性,說中國的基礎教育很好。剛才您也這樣說。可是,不爭的事實是,美國教育培養了一大批有創造性的人才,不但在頂尖級的科學領域取得了成績,而且也推動了美國整個國家的發展。而中國,所謂基礎教育好,不過是培養許多缺乏創造性的解題高手,到各類學科奧賽中拿國際金牌而已。所以,我就在想,所謂『基礎教育』是用來做什麼的?這樣的『基礎教育』拿來有何用?不知戴博先生怎麼看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把戴波先生問住了。他大概真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但他說他會好好想想這個問題。
我繼續和他探討:「您剛才贊美中國教育,說中國教育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創造了奇跡。我不同意這個評價。三十年來,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主要得益於中國經濟的制度創新,具體說,就是引入了資本主義因素,引入了市場經濟。這和教育不能說一點關系都沒有,但關系實在不大。因為打開經濟改革大門的,正是老一代革命家,而不是1978年以後中國教育培養的學生。以前的經濟體制把人管得太死,束縛了人的活力,更壓抑了人的慾望,大鍋飯,人民公社,等等。經濟改革的主要秘密,在我看來,就是尊重人的私慾,尊重人的本能,尊重人性,引進了競爭,引進了獎金,多勞多得,等等。人的活力一旦被激發,經濟當然會高速發展。而且,中國三十年來的經濟發展,主要得益於廉價勞動力,做發達國家高新技術的加工廠,所謂只有『中國製造』,而沒有『中國創造』。沒有『中國創造』,怎麼能夠說中國教育創造了奇跡呢?」
戴博非常誠懇地說:「對,你說得對。我要修正我的觀點。」
其實,我理解他來中國站在中國的講台上,說幾句中國教育的好話,更多的是出於客人對主人的禮貌。作為中國教育工作者,千萬不要因此而洋洋得意:「連美國人都公認我們中國的基礎教育比他們先進!」如果這樣自以為是,自我陶醉,只會阻礙中國教育改革的進程。我要說,作業多得來讓學生嚴重睡眠不足,更沒有時間看課外書,沒有時間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沒有時間去野外郊遊,號召學生「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甚至逼得學生跳樓的基礎教育,無論如何是毫無「先進」可言的!缺乏人性的中國基礎教育,有什麼值得誇耀的!
交流時間很短,但大家都感到暢快。他希望讀我的書,我說沒帶,但我下半年要去美國訪問一個月,也要去馬里蘭州的,到時候我給你送去。他說:「那好,咱美國見!」戴博當年在《北京人在紐約》里飾演大衛

G. 中國的基礎教育是最好的嗎

中國的基礎教育是最好的嗎
雖然很多人都在詬病中國的基礎教育,但是,中國的基礎教育確實最扎實,可靠的
教育發展水平最高的是上海、北京、浙江等經濟發達地區,最低的是貴州、雲南、西藏等經濟欠發達地區。 教育發展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有著密切的關系,但是,經濟發達的廣東省,由於教育公平水平在全國倒數第一,教育投入水平也比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