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 試述腳手架的作用及對腳手架的基本要求
腳手架應滿足以下基本要求:
1、要有足夠的牢固性和穩定性,保證施工期間在所規定的荷載和氣候條件下,不產生變形、傾斜和搖晃。
2、要有足夠的使用面積,滿足堆料、運輸、操作和行走的要求。
3、構造要簡單,搭設、拆除和搬運要方便。
腳手架的主要作用是在高處作業時供堆料、短距離水平運輸及作業人員在上面進行施工作業,高處作業的五種基本類型的安全隱患在腳手架上作業中都會發生。
其工作條件具有以下特點:
1、所受荷載變異性較大。
2、扣件連接節點屬於半剛性,且節點剛性大小與扣件質量、安裝質量有關,節點性能存在較大變異。
3、腳手架結構、構件存在初始缺陷,如桿件的初彎曲、銹蝕,搭設尺寸誤差、受荷偏心等均較大。
4、與牆的連接點,對腳手架的約束性變異較大。對以上問題的研究缺乏系統積累和統計資料,不具備獨立進行概率分析的條件,故對結構抗力乘以小於1的調整系數其值系通過與以往採用的安全系數進行校準確定。
因此,本規范採用的設計方法在實質上是屬於半概率、半經驗的。腳手架滿足本規范規定的構造要求是設計計算的基本條件。
㈡ 腳手架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腳手架工程應符合的基本要求是:
1.滿足使用要求
腳手架的寬度應滿足工人操作、材料堆放及運輸的要求。腳手架的寬度一般為2 m左右, 最小不得小於1.5m。
2.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及穩定性。
在施工期間,在各種荷載作用下,腳手架不變形,不搖晃,不傾斜。腳手架的標准荷載值,取腳手板上實際作用荷載,其控制值為3KN/m2(砌 築用腳手架)。在腳手架上堆磚,只許單行擺三層。腳手架所用材料的規格、質量應經過嚴 格檢查,符合有關規定;腳手架的構造應合乎規定,搭設要牢固,有可靠的安全防護措施並 在使用過程中經常檢查。
3.搭拆簡單,搬運方便,能多次周轉使用。
4.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盡量節約用料。
㈢ 腳手架的基本要求標準是怎樣的
(1)有足夠的寬度(或面積)、步架高度、離牆距離,能滿足工人操作、材料堆放和運輸需要。工人在砌築磚牆時,勞動生產率受砌體砌築高度的影響,在距地面0.6m時生產率最高,高度低於或高於0.6m時生產率均下降。砌築到一定高度後,不搭設腳手架砌築工作將無法進行。考慮到砌磚的工作效率和施工組織等因素,每次腳手架的搭設高度5以12m為宜,稱為「一步架高度」,又稱為牆體的可砌高度。
(2)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保證施工期間在各種荷載作用下,腳手架不變形、不傾斜、不搖晃。
(3)與垂直運輸設備和樓層作業面高度相互適應,以確保材料垂直運輸轉入樓層水平運輸的需要。
(4)搭設、拆除和搬運方便,能多次周轉使用。
(5)應考慮多層作業、交叉流水作業和多工種作業的要求,減少搭、拆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