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如何定基礎軸線
擴展閱讀
關羽的歌詞是什麼 2025-02-03 21:34:54
視頻大全養生知識 2025-02-03 21:17:14

如何定基礎軸線

發布時間: 2023-08-22 22:27:07

❶ 廣聯達基礎層和首層軸線怎麼定位

在導入CAD圖時,首先要把CAD圖用工具欄中的定位CAD圖,然後找到基準點和軸網中相對應的點對正,然後再進行識別對應的構件就可以了。現在這種情況可以全部選擇構件,然後利用工具欄中的移動,找個基準點然後按住滑鼠左鍵拖動軸網及構件與首層軸網相一致即可。

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操作:

1、點選要復制的基礎,如果是多個同樣的基礎可以點擊右鍵菜單選擇同名圖元。
2、被選中的基礎會反色顯示。確定無誤後,點擊右鍵菜單中的,復制到其他樓層。
3、確定。如果操作成功,電腦會提示,已經成功復制了幾個基礎。
4、到一層看看,在相應的位置,都布置了同樣的基礎。

❷ 怎樣做基礎軸線控制

12.2.1 基礎軸線位移
1.現象
磚基礎由大放腳砌至室內地坪標高(±0.000)處,其軸線與上部牆體軸線錯位。基礎軸線位移多發生在住宅工程的內橫牆,這將使上層牆體和基礎產生偏心受壓,影響結構受力性能。
2.原因分析
(1)基礎是將龍門板中線引至基槽內進行擺底砌築。基礎大放腳進行收分(退台)砌築時,由於收分尺寸不易掌握准確,砌至大放腳頂處,再砌基礎直牆部位容易發生軸線位移。
(2)橫牆基礎的軸線,一般應在槽邊打中心樁,有的工程放線僅在山牆處有控制樁,橫牆軸線由山牆一端排尺控制,由於基礎一般是先砌外縱牆和山牆部位,待砌橫牆基礎時,基槽中線被封在縱牆基礎外側,無法吊線找中。若採取隔牆吊中,軸線容易產生更大的偏差。有的槽邊中心控制樁,由於堆土、放料或運輸小車的碰撞而丟失、移位。
3.防治措施
(1)在建築物定位放線,外牆角處必須設置標志板(圖12-1),並有相應的保護措施,防止槽邊堆土和進行其他作業時碰撞而發生移動。標志板下設永久性中心樁(打入地面一平,四周用混凝土封固),標志板拉通線時,應先與中心樁核對。為便於機械開挖基槽,標志板也可在基槽開挖後釘設。
(2)橫牆軸線不宜採用基槽內排尺法控制,應設置中心樁。橫牆中心樁應打入與地面一平,為便於排尺和拉中線,中心樁之間不宜堆土和放料,挖槽時應用磚覆蓋,以便於清土尋找。在橫牆基礎拉中線時,可復核相鄰軸線距離,以驗證中心樁是否有移位情況。
(3)為防止砌築基礎大放腳收分不勻而造成軸線位移,應在基礎收分部分砌完後,拉通線重新核對,並以新定出的軸線為准,砌築基礎直牆部分。
12.2.2 基礎標高偏差
1.現象
基礎砌至室內地坪(±0.000)處,標高不在同一水平面。基礎標高相差較大時,會影響上層牆體標高的控制。
2.原因分析
(1)磚基礎下部的基層(灰土、混凝土)標高偏差較大,因而在砌築基礎時對標高不易控制。
(2)由於基礎大放腳寬大,基礎皮數桿不能貼近,難以察覺所砌磚層與皮數桿的標高差。
(3)基礎大放腳填芯磚採用大面積鋪灰的砌築方法,由於鋪灰厚薄不勻或鋪灰面太長,砌築速度跟不上,砂漿因停歇時間過久擠漿困難,灰縫不易壓薄而出現冒高現象。
3.防治措施
(1)應加強對基層標高的控制,盡量控制在允許負偏差之內。砌築基礎前,應將基土墊平。
(2)基礎皮數桿可採用小斷面(20mm×20mm)方木或鋼筋製作,使用時,將皮數桿直接夾砌在基礎中心位置。採用基礎外側立皮數桿檢查標高時,應配以水準尺校對水平(圖12-2)。
(3)寬大基礎大放腳的砌築,應採取雙面掛線保持橫向水平,砌築填芯磚應採取小面積鋪灰,隨鋪隨砌,頂面不應高於外側跟線磚的高度。
12.2.3 基礎防潮層失效
基礎防潮層作法大致有三種:(1)抹20mm厚1:2:3水泥砂漿(摻適量防水劑);(2)M10水泥砂漿二磚三縫;(3)60mm厚C15或C20混凝土圈樑。
1.現象
防潮層開裂或抹壓不密實,不能有效地阻止地下水分沿基礎向上滲透,造成牆體經常潮濕,使室內粉刷層剝落。外牆受潮後,經鹽鹼和凍融作用,年久後,磚牆表皮逐層酥鬆剝落,影響居住環境衛生和結構承載力。
2.原因分析
(1)防潮層的失效不是當時或短期內能發現的質量問題,因此,施工質量容易被忽視。如施工中經常發生砂漿混用,將砌基礎剩餘的砂漿作為防潮砂漿使用,或在砌築漿中隨意加一些水泥,這些都達不到防潮砂漿的配合比要求。
(2)在防潮層施工前,基面上不作清理,不澆水或澆水不夠,影響防潮砂漿與基面的粘結。操作時表面抹壓不實,養護不好,使防潮層因早期脫水,強度和密度達不到要求,或者出現裂縫。
(3)冬期施工防潮層因受凍失效。
3.防治措施
(1)防潮層應作為獨立的隱蔽工程項目,在整個建築基礎工程完工後進行操作,施工時盡量不留或少留施工縫。
(2)防潮層下面三層磚要求滿鋪滿擠,橫、豎向灰縫砂漿都要飽滿,240mm牆防潮層下的頂皮磚,應採用滿丁砌法。
(3)防潮層施工宜安排在基礎房心土回填後進行,避免填土時對防潮層的損壞。
(4)如設計對防潮層作法未作具體規定時,宜採用20mm厚1:2.5水泥砂漿摻適量防水劑的作法,操作要求如下。
1)清除基面上的泥土、砂漿等雜物,將被碰動的磚塊重新砌築,充分澆水潤濕,待表面略見風干,即可進行防潮層施工。
2)兩邊貼尺抹防潮層,保證20mm厚度。不允許用防潮層的厚度來調整基礎標高的偏差。
3)砂漿表面用木抹子揉平,待開始起干時,即可進行抹壓(2~3遍)。抹壓時,可在表面撒少許干水泥或刷一遍水泥凈漿,以進一步堵塞砂漿毛細管通路。防潮層施工應盡量不留施工縫,一次做齊,如必須留置,則應留在門位置。
4)防潮層砂漿抹完後,第二天即可澆水養護。可在防潮層上鋪20-30mm厚砂子,上面鋪一層磚,每日澆水一次,這樣能保持良好的防潮養護環境。至少養護3d,才能在上面砌築牆體。
(5)60mm厚混凝土圈子梁的防潮層施工,應注意混凝土石子級配和砂石含泥量,圈樑面層應加強抹壓,也可採取撒干水泥壓光處理,養護方法同水泥砂漿防潮層。
(6)防潮層砂漿和混凝土中禁止摻鹽,在無保溫條件下,不應進行冬期施工。防潮層應按隱蔽工程進行驗收。
12.3.1 磚砌體組砌混亂
1.現象
混水牆面組磚方法混亂,出現直縫和「二層皮」,磚柱採用先砌四周後填心的包心砌法,里外皮磚層互不相咬,形成周圈通天縫,降低了砌體強度和整體性;磚規格尺寸誤差對清水牆面影響較大,如組砌形式不當,形成豎縫寬窄不均,影響美觀。
2.原因分析
(1)因混水牆面要抹灰,操作人員容易忽視組砌形式,或者操作人員缺乏砌築基本技能,因此,出現了多層磚的直縫和「二層皮」現象。
(2)砌築磚柱需要大量的七分磚來滿足內外磚層錯縫的要求(圖12-3),打制七分磚會增加工作量,影響砌築效率,而且磚損耗很大。當操作人員思想不夠重視,又缺乏嚴格檢查的情況下,三七磚柱習慣於用包心砌法(圖12-4)。
3.防治措施
(1)應使操作者了解磚牆組砌形式不單是為了清水牆美觀, 同時也是為了使牆體具有較好的受力性能。因此,牆體中磚縫搭接不得少於1/4磚長;內外皮磚層最多隔200mm就應有一層丁磚拉結。燒結普通磚採用一順一丁、梅花丁或三順一丁砌法,多孔磚採用一順一丁或梅花丁砌法均可滿足這一要求。為了節約,允許使用半磚頭,但應分散砌於混水牆中。
(2)加強對操作人員的技能培訓和考核,達不到技能要求者,不能上崗操作。
(3)磚柱的組砌方法,應根據磚柱斷面尺寸和實際使用情況統一考慮,但不允許採用包心砌法。
(4)砌築磚柱所需的異形尺寸磚,宜採用無齒鋸切割,或在磚廠生產。
(5)磚柱橫豎和灰縫的砂漿都必須飽滿,每砌完一層磚,都要進行一次豎縫刮塞縫工作,以提高砌體強度。
(6)牆體組砌形式的選用,可根據受力性能和磚的尺寸誤差確定。一般清水牆面常選用一順一丁和梅花丁組砌方法;磚砌蓄水池宜採用三順一丁組砌方法;雙面清水牆,如工業廠房圍護牆、圍牆等,可採取三七縫組砌方法。由於一般磚長度正偏差、寬度負偏差較多,採用梅花丁組砌形式,可使所砌牆面的豎縫寬度均勻一致。在同一棟號工程中,應盡量使用同一磚廠的磚,以避免因磚的規格尺寸誤差而經常變動組砌方法。
1.治理方法
由於此類裂縫屬受力裂縫,將危及結檢的安全,因此一旦發現,應盡快進行處理。首先由設計部門根據磚和砂漿的實際強度,並結合施工質量情況進行復核驗算,如果局部受壓不能滿足規范要求,可會同施工部門採取加大措施。處理時,一般應先加固結構,後處理裂縫。對於情況嚴重者,為確保安全,必要時在處理前應採取臨時加固措施,以防牆體突然性破壞。

❸ 有沒有知道怎麼劃分圖紙軸線

軸、線 是房間布局和構件定位的基準線。

面對著圖紙,近遠方向即平行坐標Y方向的叫軸,由左向右以阿拉伯數字12345...編號。

面對著圖紙,自左向右即平行坐標X方向的叫線,由近至遠以拼音字母ABCDE...編號。

一般相鄰兩軸距離叫『開間』,如②-③3600mm。

相鄰兩線距離叫『進深』。大多數人已習慣統稱軸線,以縱軸線(1、2...)橫軸線(A、B...)區分。

(3)如何定基礎軸線擴展閱讀;

軸線常用專業名詞

橫向:指建築物的寬度方向。

縱向:指建築物的長度方向。

橫向軸線:平行於建築物寬度方向設置的軸線,用以確定橫向牆體、柱、梁、基礎的位置。

縱向軸線:平行於建築物長度方向設置的軸線,用以確定縱向牆體、柱、梁、基礎的位置。

開間:兩相鄰橫向定位軸線之間的距離。

進深:兩相鄰縱向定位軸線之間的距離。

層高:指層間高度,即地面至樓面或樓面至樓面的高度。

凈高:指房間的凈空高度,即地面至頂棚下皮的高度。它等於層高減去樓地面厚度、樓板厚度和頂棚高度。

建築高度:指室外地坪至檐口頂部的總高度。

建築朝向:建築的最長立面及主要開口部位的朝向。

建築面積:指建築物外包尺寸的乘積再乘以層數,由使用面積、交通面積和結構面積組成。

使用面積:指主要使用房間和輔助使用房間的凈面積。

交通面積:指走道、樓梯間和門廳等交通設施的凈面積。

結構面積:指牆體、柱子等所佔的面積。

❹ 柱子的軸線、基礎、柱、梁的位置怎麼確定

問:柱子的軸線、基礎、柱、梁的位置怎麼確定?
答:軸線按圖布放,控制線一般為牆體內外邊線、或內外邊線再外擴200mm左右,目的是為了控制和復核結構。
確定基礎、柱、梁的位置 就用中軸線即可控制水平位置,用底標高來預控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