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礎代謝率
女性:655 + (9.6 x 體重) + (1.7 x 身高) - (4.7X年齡) (體重=kg 身高=cm)
男性:66 + (13.7 x 體重) + (5.0 x 身高) - (6.8x年齡) (體重=kg 身高=cm)
比如,一位20歲女性的體重為50kg,身高為155cm,那麼她的基礎代謝率為:655+(9.6x50)+(1.7x155)-(4.7x20)=1304.5大卡。
1、提高肌肉量,一個人的基礎代謝,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如果想要後天改變,就得通過健身無氧訓練來增肌。肌肉越多,那麼代謝就越高。
2.保證充足的睡眠,人體的代謝高低還與激素水平有關,而分泌激素最為旺盛的時段就是睡覺的時候。總是熬夜,缺少睡眠,激素分泌就會紊亂,代謝水平就容易下降,就容易儲存脂肪。
3.少食多餐,每頓飯吃七分飽,這種飲食方法可以使身體一直處於能量充分供應的狀態,但又不會因為吃太多的食物導致熱量超標。充足的食物會提高代謝,加快熱量的消耗速度,以達到減脂的目標。
2. 基礎代謝率計算公式
基礎代謝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女性基礎代謝率=661+9.6*體重(kg)+1.72*身高(cm)-4.7*年齡
男性基礎代謝率=67+13.73*體重(kg)+5*身高(cm)-6.9*年齡
比如:肖女士,年齡35周歲,身高1.60米,體重75公斤。那麼她每天的基礎代謝是:
661+9.6*75+1.72*160-4.7*35=1492千卡
以上是理想狀態下人本需求能量的計算方法,假如你參與活動或運動的話,能量消耗會增加。
(2)女146斤基礎代謝是多少擴展閱讀:
人體在清醒而極端安靜情況下,不受精神緊張、肌肉活動、食物和環境溫度等因素影響時的能量代謝率。測定基礎代謝率,要在清晨未進早餐以前,靜卧休息半小時(但要保持清醒),室溫維持20℃上下,按間接測熱法利用儀器進行測定。基礎代謝率的單位為KJ/m2/h(千焦/平方米/小時),即每小時每平方米體表所散發的熱量千焦數。
在同一性別、體重和年齡組的正常人中基礎代謝率很接近,其中約90%以上的人其代謝率與平均值相差不超過15%。故臨床上以此百分值作為正常值的界限。超過這一界限就被認為基礎代謝異常。如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其基礎代謝率可比正常值高20~80%;而甲狀腺機能低下者則比正常值低20~40%。
基礎代謝率的測定是臨床上診斷甲狀腺疾病的簡便而有效的方法。其他如腎上腺皮質和垂體前葉激素分泌不足時,也可表現為基礎代謝率降低。體溫升高時,基礎代謝率也升高。通常體溫每升高1℃,基礎代謝率就升高13%。人在長期飢餓或營養不足時,會出現基礎代謝降低。此外,測定基礎代謝率和在不同活動強度下的能量代謝率也是合理制定營養標准,安排人們膳食的依據。
基礎代謝率是指人體在基礎狀態下的能量代謝。基礎狀態是指人處在清醒而又非常安靜,不受肌肉活動、環境溫度、食物及精神緊張等因素影響時的狀態。單位時間內的基礎代謝稱為基礎代謝率。不超出或不低於正常值的15%,均屬正常。基礎代謝率的測定,是臨床診斷甲狀腺疾病的主要輔助方法,甲狀腺機能亢進時,基礎代謝率可明顯升高,甲狀腺機能低下時基礎代謝率則明顯降低。
在臨床和生理學實驗中,規定受試者至少有12小時未吃食物,在室溫20℃,靜卧休息半小時,保持清醒狀態,不進行腦力和體力活動等條件下測定的代謝率。
3. 女生一天的基礎代謝是多少
一般來說,一個女生維持正常的生理需要新陳代謝,大概在1800卡路里,如果你的運動量增加的話,那就需要增加。
4. 女生的基礎代謝怎麼算
基礎代謝率大概的計算公式:
女性:655 + (9.6 x 體重) + (1.7 x 身高) - (4.7X年齡) (體重=kg 身高=cm)
男性:66 + (13.7 x 體重) + (5.0 x 身高) - (6.8x年齡) (體重=kg 身高=cm)
比如,一位20歲女性的體重為50kg,身高為155cm,那麼她的基礎代謝率為:655+(9.6x50)+(1.7x155)-(4.7x20)=1304.5大卡。
我們每天需要的熱量分為兩部分:
一部分是人體基礎代謝需要的熱量,
另一部分則是體力活動需要的熱量。
人體基礎代謝的另一種熱量計算表:
每天身體熱量總消耗計算公式:
很少或沒有運動 輕度活動熱量消耗=基礎代謝*1.2
一星期運動1至3次 中度活動熱量消耗=基礎代謝*1.5
一星期運動4至6次 大強度運動熱量消耗=基礎代謝*1.8
提高基礎代謝率,建議你:
1、每周2~3次力量訓練
身體里的肌肉比例越高,基礎代謝率就越高,反過來說,脂肪比例越高的話,基礎代謝率就越低!因此,努力增加身體的肌肉量,能夠提高基礎代謝率。力量訓練是肌肉鍛煉的最好方法,力量訓練包括引體向上、蹲跳、俯卧撐多種運動。建議每周做2~3次的力量訓練,每次持續20分鍾左右。
2、不要猛減熱量
如果你採用熱量非常低的飲食,你突然從飲食中減掉1000千卡的熱量,你身體的基礎新陳代謝率將自動減緩,身體認為你正處於飢餓狀態。
人體每天應當消耗多少熱量呢?不低於人體的基礎代謝熱量,攝入基礎代謝的1.1-1.3倍的食物熱量就剛好達到燃脂效果。
幾個常見運動消耗的熱量:
慢走(1小時4公里)255卡;
走步機(1小時6公里)345卡;
快走(1小時8公里)555卡;
爬樓梯480卡;
慢跑(1小時9公里)655卡等。
5. 身體指標解析——基礎代謝率
【基礎代謝率】一般: 女性的基礎代謝率是1200~1400左右,
男性的基礎代謝率是1300~1600左右,
如果你100斤瞎豎野,你的基礎代謝率應該是1100左右,以此類推,但是如果你的基礎代謝率沒有達到這個標准值的話,就說明你的膽,你的腎,你的肝臟,你的甲狀,出現了一些問題 需要注意啦!!
如果你的基礎代謝率特別低的話,一定要嚴格控制飲食,低脂低鹽低熱量。
溫馨提示:
對於特別愛鍛煉的這些鍛煉人群,建議他們最好是早晨起來鍛煉,因為脂肪通過肌肉的收縮轉化成熱量供給排出體外 。所以對於運動達人們最好選擇早晨晨練以磨喊後開始吃餅干減脂效果來說特別好
(多項實踐證明:早上鍛煉比晚上鍛煉要有益於身體健康。因為早上是一天中陽氣上升的時候,晚上鍛煉容易產生自由基存留體內不易代謝掉危害健康 )
提高基礎代謝率的方法
1-合理飲食,補充蛋白質
2-補充維生素B族
3-泡熱水澡冷熱交替
4-深呼吸1-5次每纖明天
5-每天中低強度運動半個小時
6-多喝溫熱水
7-不熬夜。
6. 基礎代謝計算公式 女性是
基礎代謝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女性基礎代謝率=661+9.6*體重(kg)+1.72*身高(cm)-4.7*年齡。
男性基礎代謝率=67+13.73*體重(kg)+5*身高(cm)-6.9*年齡。
直接測熱法直接測熱法是將被測者置於一特殊的檢測環境中,收集被測者在一定時間內(通過輻射、傳導、對流及蒸發4個方面)發散的總熱量。
然後換算成單位時間的代謝量,即能量代謝率(energy metabolic rate)。但是直接測熱法的裝置較為復雜,主要用於研究肥胖和內分泌系統障礙等。一般人群的測量主要採取後兩種方法。
測量方法:
根據以上的測量原理和不斷的研究測試,國內外研究者總結出了測定BMR的3種方法:直接測熱法、間接測熱法以及公式推測法。前2種方法是測定能量消耗的「金標准」,而公式推測法相對前兩種方法更為簡便快捷,適用於大樣本人群BMR的估計。
7. 女生基礎代謝多少正常
基本代謝率是指一個人在靜態的情況下,維持生命所需的最低熱量消耗卡數,主要用於呼吸、心跳、氧氣運送、腺體分泌,腎臟過濾排泄作用,肌肉緊張度,細胞的功能等所需的熱量。
人體基礎代謝的需要基本熱量,精確演算法
女子
18- 30 歲:14.6 x 體重(公斤) + 450
31- 60 歲:8.6 x 體重(公斤) + 830
一般正常女性每天的基礎代謝大概1200左右
拓展資料:
人體在清醒而極端安靜情況下,不受精神緊張、肌肉活動、食物和環境溫度等因素影響時的能量代謝率。
測定基礎代謝率,要在清晨未進早餐以前,靜卧休息半小時(但要保持清醒),室溫維持20℃上下,按間接測熱法利用儀器進行測定。
基礎代謝率的單位為KJ/m2/h(千焦/平方米/小時),即每小時每平方米體表所散發的熱量千焦數。在同一性別、體重和年齡組的正常人中基礎代謝率很接近,其中約90%以上的人其代謝率與平均值相差不超過15%。
故臨床上以此百分值作為正常值的界限。超過這一界限就被認為基礎代謝異常。如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其基礎代謝率可比正常值高20~80%;而甲狀腺機能低下者則比正常值低20~40%。基礎代謝率的測定是臨床上診斷甲狀腺疾病的簡便而有效的方法。
其他如腎上腺皮質和垂體前葉激素分泌不足時,也可表現為基礎代謝率降低。
體溫升高時,基礎代謝率也升高。通常體溫每升高1℃,基礎代謝率就升高13%。
人在長期飢餓或營養不足時,會出現基礎代謝降低。
此外,測定基礎代謝率和在不同活動強度下的能量代謝率也是合理制定營養標准,安排人們膳食的依據。
8. 到底女性一天維持基礎代謝的熱量是多少
1、女:2100千卡普通人每天的熱量消耗與從事的勞動強度、年齡、性別等因素相關。以成人培蔽啟(18—45)為例,依次按照極輕勞動、輕、中、重、極重。人體基礎代謝的需要基本熱量簡單的計演算法;
女子基本熱量(千卡)=體重(斤)*9,男子基本熱量(千卡)=體重(斤)*10。
2、中年男女
男:24002600300034004000
女:2100230027003000女性無極重勞動(單位:千卡)
3、老年前期
男:2200240027003000無極重勞動
女:190021002400無重、極重
(8)女146斤基礎代謝是多少擴展閱讀
1、女子的年齡公式;
18-30歲14.6*體重(公斤)+450
31-60歲8.6*體重(公斤)+830
60歲以上配如10.4*體重(公斤)+600
2、男子年齡公式;
18--30歲15.2*體重(公斤)+680
31-60歲11.5*體重(公斤)+830
60歲以並如上13.4*體重(公斤)+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