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是以什麼價為基礎
擴展閱讀
cpe的基礎詞彙是多少個 2025-02-04 13:01:28
室內兒童玩具多少錢 2025-02-04 12:58:45
基礎的配筋怎麼標注 2025-02-04 12:57:09

是以什麼價為基礎

發布時間: 2023-08-17 17:42:36

❶ 構成商品價格的基礎是什麼

信息商品價格的形成,是以信息商品的價值、使用價值為基礎,以供需關系和壟斷為市場的關鍵制約因素。至此,我們對價格的構成有了一個比較概括的認識。本節是以前面兩節為基礎,從信息商品生產的成本、流通費用、利潤等方面探討信息商品的價格構成問題。
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要了解價格構成就先要了解價值構成的內容。
商品價值分為使用價值與交易價值。這里主要分析其交易價值,商品的交易價值確定了價格,而交易價值受生產成本,流通費用,稅收與利潤影響。
價格=成本+流通費用+利潤+稅收
拓展資料:
1 生產成本
成本是價格中最基礎最重要的要素,生產成本是企業生產商品時所付出的原材料和勞動報酬的和,是商品價值中物化勞動所創造的那部分價值的貨幣表現。生產成本是構成商品價格的主體,是制定價格的基礎。
2 流動費用
流通費用是指商品在流通過程中所支付的費用。流通費用包括生產性流通費用與商品流通費用。
3 稅收
稅收是商品價值中的一部分,是國家按照法律對企業和個人徵收的。
4 利潤
利潤是生產經營者獲得的純收入,是扣除所有支付費用後剩餘的部分。
商品價值的價值量:
商品的價值量一般指商品單價,商品的價值量與生產該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正相關,在單位勞動時間的總價值量為常量時,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

❷ 商品交換以什麼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商品交換就是商品所有者按照等價交換的原則相互自願讓渡商品所有權的經濟行為。商品所有者彼此讓渡使用價值和實現價值的過程。
一切商品對它們的所有者是非使用價值,所有者只把使用價值作為交換手段,用它們去換回自己需要的使用價值。但商品對它們的非所有者是使用價值。因此,商品必須全面轉手。這種轉手就形成商品交換。
從物質內容來說,商品交換是一種使用價值的一定量換另一種使用價值的一定量。但不同質的使用價值是無法形成等量關系的,所以商品交換實際上是商品彼此作為價值發生關系並作為價值來實現。這就是說,商品在能夠作為使用價值讓渡以前,必須先作為價值來實現。另一方面,商品在能夠作為價值實現以前,又必須證明自己是使用價值,因為勞動只有耗費在對社會有用的形式上,才具有價值。勞動是否對別人有用,它的產品是否符合社會需要,只有在商品交換中才能得到承認。所以,商品交換是使商品本性中潛伏著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在外部表現出來並獲得解決的過程,只要勞動產品成為商品,就必需經歷商品交換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