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書法入門基礎知識 這些常見知識要熟知
書法入門基本知識很多,常見的有:
1、一副書法作品的上款的題寫、學習基本理論知識、下款的題寫章法和方式方法等,
2、上款的全部內容需要注意姓名、稱呼及謙詞等。
3、寫給不同人的書法作品,題法也有所不同。
4、下款的內容包括時間、地點、姓名(號字)及謙詞四個部分;還需要注意使用雅稱。
5、上款的題寫,一副書法作品的上款的題寫。上款的全部內容:姓名+稱呼+謙詞。上款即為某人或某單位請你寫字,在完成作品後,應在上款較高的位置題上索書者的名字。
6、下款的內容包括:時間、地點、姓名(號字)、謙詞四個部分。作品落款時間為農歷時間,並且使用傳統雅稱,年份為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個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地支。季節的別稱包括陽春,芳春,中夏,盛夏,金秋,暮秋,暮冬,九冬等等。月份的別稱也有很多。題款時如落書寫地點,也需要使用雅稱而不用俗稱。
⑵ 毛筆書法入門基本知識
書法是指語言符號的書寫法則。換言之,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涵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寫字,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那麼,下面是我為大家分享毛筆書法入門基本知識,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1文房四寶
學習書法的基本工具有:筆、墨、紙、硯。就是我們通常稱的文房四寶。
2毛筆分類
按筆頭原料可分為:胎毛筆、狼毛筆(狼毫,即黃鼠狼毛)、兔肩紫毫筆(紫毫)、鹿毛筆、雞毛筆、鴨毛筆、羊毛筆、豬毛筆(豬鬃筆)、鼠毛筆(鼠須筆)、虎毛筆、黃牛耳毫筆、石獾毫等,以兔毫、羊毫、狼毫為佳。
依常用尺寸可以簡單的把毛筆分為:小楷,中楷,大楷。更大的有屏筆、聯筆、斗筆、植筆等。
依筆毛彈性強弱可分為:軟毫,硬毫,兼毫等。
按用途可分為寫字毛筆、書畫毛筆兩類。
依形狀可分為:圓毫,尖毫等。
依筆鋒的長短可分為:長鋒,中鋒,短鋒。
一般來說,羊毫的柔,彈力一般,使用起來難;狼毫的健,彈力強,好用一些;柔健兩種不同的獸毛合制的筆,叫兼毫,更好使用一些。寫不同的書體也最好有選擇的用,需要自己慢慢摸索 經驗 。
3 執筆方法
毛筆執筆法,其實無定法,但要“指實掌虛”,就是指尖用力控制筆管,掌心空虛,靈活運動筆有長短鋒,由個人的習慣選用。
歷來比較普遍運用的是“五字執筆法”。五字執筆法是用擫、押、鉤、格、抵五字來概括說明五個手指的作用,它強調五指各司其職,又通力配合,執筆穩健,使筆能上下左右靈活運動。
五指執筆法要領:指實、掌虛、掌豎、腕平、管直。
指實,就是手指執筆要有力量,要實實在在地執住筆管,外側四指相互靠攏,骨節向外,密實而不鬆散。內側拇指中部骨節尤其要注意使之向外凸起,使虎口圓如馬鐙形,這樣五指一齊用力,執筆既堅實有力,又有助於運筆。執筆要松緊適度。太緊,運轉不靈;太松,使不上勁。指實,才能做到“毫無虛發,墨無旁溢,力聚管心,執筆穩定。”
掌虛,就是執筆時掌心要虛空,不能曲指塞掌,無名指和小指都不要貼到掌心,好迅畝像手心裡握著一個雞畝侍森蛋。大拇指和食指間的虎口要張開大些。這樣,運筆就能穩實而靈活。掌虛的目的是使手掌的筋骨肌肉放鬆,否則手指和腕部就會僵直、緊張,不利於運筆。
掌豎,就是執筆時手掌要盡量豎起來。掌豎才能筆直,筆直才能鋒正,鋒正則四面勢全,運轉自如;否則,就會導致筆管歪斜,筆鋒不正,筆畫易成偏鋒病筆。
腕平,是指手腕與桌面要平行。康有為說:“欲用一身之力,必平其腕,豎其鋒”。因為寫字時是通過腕部將力量傳送到筆鋒,為了便於運腕,所以要腕平。腕平和掌豎二者是互相關聯的。管直則鋒正,這與運腕、掌豎有密切關系,掌豎、腕平、管直、鋒正,加之懸肘用筆,既靈活又有力。因為運筆的關鍵在於腕力。
管直,執筆寫字時要盡量保持筆管紙面垂直,使筆畫容易保持中鋒。但在具體的運筆過程中,筆管有時要有俯仰傾斜的情況,重要的是斜而能正,重心平穩。
需要說明的是;教材上執筆方法的圖,筆管略微傾斜。因為在用毛筆寫字的時候,筆管不是始終保持正直的,要隨著起筆、行筆、收筆的過程不斷變換方向。
4 臨摹方法
(一)碑帖的選擇:碑帖的選擇是練好書法的談唯關鍵,挑選一本自己比較喜愛的、點畫比較工整的、結體比較勻稱的字帖來臨摹。“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有一個好的師傅,加上自己的勤學苦練,才可以逐步練好書法,成為書法大師。
(二)臨、摹結合:在習字時,要先摹後臨、臨摹結合。所謂摹,就是把字帖放在比較透明的習字紙下,用鋼筆照著字帖上的字一點一畫地“描紅”。要求鋼筆的筆跡不要越出毛筆字外,都寫在字帖上字的點畫中間。這樣,久而久之,就容易學到字帖上字的結構。所謂臨,就是把字帖放在習字紙旁;照著帖上的字依樣畫葫蘆。要求點畫寫得象,這樣,久而久之,就容易學到字帖上字的筆意。臨和摹是兩種相輔相成的學字手段,要臨摹結合,循序漸進。
(三)仔細讀貼:臨摹前要仔細讀帖,對帖上的字,其點畫怎樣書寫,結構怎樣安排,章法怎樣布置,都要仔細琢磨並從中找出規律,這樣就容易寫得有興趣,也容易寫得象,寫得好。臨摹時,不能貪多貪快,每天堅持一、二小時,反復地臨摹幾個字,這樣才會有真正的收獲。對難寫的字,更要知難而上,多臨摹,多比較。
(四)背、核、用:除了臨摹外,還要會背、核、用。背,就是不看帖,背著帖寫,做到不看帖也能把帖上的字寫出來,力求形神畢肖;核,就是將背寫的字與帖上的字進行核對。看有否差錯,要善於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改正缺點;用,就是實踐,把學了的東西,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在實踐中來鞏固和提高所學的東西。
(五)博採眾家之長在已臨摹好了一種字帖後,還應博採眾長地再臨一些其它字帖。也可不斷修正背臨書寫習慣和書寫風格,重新選擇書寫內容,書寫出來的新作品。
5 筆法技巧
提按筆按下去寫,筆劃就粗,提起來就細。就像人走路的兩只腳,一隻落下,一隻提起,不停地交替一樣,筆在寫字的過程中也在不停地提按。惟其如此,才能產生出粗細絕不相同的線條來。
每寫一個筆畫,都有入筆、行筆、收筆三個過程。入筆有“露鋒”法,順筆而入,使筆畫開端呈尖形或方形;有“藏鋒法”,逆鋒入筆,橫畫欲右先左,豎畫欲下先上,使筆鋒藏在筆畫中,筆畫開端基本呈圓形。行筆要學會“中鋒用筆”,使鋒尖常在點劃中間運行。為使筆畫有力度,還要學會澀勢用筆,行中留,留中行,避免浮華。收筆有“露鋒”(把筆逐漸提出紙面,畫呈尖形,如懸針豎、撇、捺、鉤),有“藏鋒”(將筆尖收回畫中,如垂露豎,筆畫尾端呈圓形)。
結字又叫結體或間架結構。啟功先生曾指出,寫毛筆字一要把握間架結構,二要練好筆畫特點。間架結構比點畫特點重要。間架好的字,筆畫特點不突出,也還順眼;反過來就不行了。因此,認真研究並把握好字的結體規律十分重要。所謂“初學分布,但求平正”。
學寫字應先從楷書或隸書入手。掌握各種筆法後再學其它書體就有了基礎。臨帖是練好字的必需手段。不臨帖,全憑自己想法隨意寫,是上不了路子的。學寫毛筆字一定要有恆心與毅力,要持之以恆,戒驕戒躁,不能一曝十寒。常說:“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只要按學習規律堅持臨池不輟,必然學有所成。
6 注意事項
書法是一門藝術,要練好書法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樹立正確的學書思想:“字無百日功”,書法的練習需要的是刻苦勤練的精神,要臨池准備,持之以恆。不可中途懈怠。
(二)選擇適用的書寫工具:“文房四寶”是練習書法應准備好的工具。要選擇恰當的使用,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選擇不合適,將影響練習的效率和進程。初學著可以先選用狼毫或兼毫筆。用後一定要洗凈,把筆毛抹乾抹直抹尖,保持筆毛不亂,以延長毛筆的使用壽命!
(三)從大楷起步,逐步進筆:練習書法,應選擇合適的方法,應從簡單的大楷練起,一般寫十公分見方的字為益,不益寫太小的字。逐步進筆,不可好高務遠,欲速則不達。要打好書法練習的基礎。
⑶ 書法的基本知識
書法的基本知識:姿勢、執筆姿勢、運筆方法。
3、運筆方法:
正確的運筆方法,可以讓自己寫出正確的字體,產生美觀的字型。如果運筆的方法錯誤,很容
易出猜大亮現字體的變形 ,影響美觀。
⑷ 書法知識有哪些
書法十大基本常識如下:
1、要想氣韻貫通,先要熟記內容。
6、落款要與正文相協調,使人有整章感。
7、如果是草書,橫不宜平,豎不宜太直,重復的字要變化等。
畫畫技巧:
第一:從基本形狀開始
基本型的繪畫,是畫面結構准確的基礎知識。把結構繪畫好,才能讓畫面的舒適度增加。正確的形體,是畫面耐看的基礎。在畫面中,用准確的線條把握住畫面的結構,繪畫的時候,知道刻畫的基本型是什麼,懂得怎麼刻畫。
第二:學會簡化
簡化的目的不是不畫,而是把復雜的東西簡化成容易繪畫的物體。把蘋果簡化成圓球,把人體簡化成方塊,都是繪畫中比較常見的。簡化的過程,是方便繪畫的過程,利用物體都是由幾何體構成的思想去看待復雜的東西。
第三:眯眼看畫面
多去看畫面的輪廓,把外形繪畫出來。眯眼睛能夠把重要的線條都觀察到,在繪畫的時候,一定要把這些重點的線條畫出來。
第四:從大到小,從主到次
⑸ 書法的相關知識
書法的相關知識如下:
書法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過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包括漢字書法、蒙古文書法、阿拉伯書法和英文書法等。其中"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
從廣義上來說,書法是指文字元號的書寫法則。換言之,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含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書寫,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漢字書法為漢族獨創的表現藝術,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等。
古人所謂"六書",是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六種有關漢字造字和用字的方法,它對漢字形體結構的分析極具指導意義。
3、書法藝術的背景是中國傳統文化。書法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土壤,傳統文化是書法賴以生存、發展的背景。我們今天能夠看到的漢代以來的書法理論,具有自己的系統性、完整性與條理性。
與其他文藝理論一樣,書法理論既包括書法本身的技法理論,又包含其美學理論,而在這些理論中又無不閃耀著中國古代文人的智慧光芒。比如關於書法中如何表現"神、氣、骨、肉、血"等范疇的理論,關於筆法、字法、章法等技法的理論以及創作論、品評論等等,都是有著自身的體系的。
⑹ 書法的知識有哪些
書法入門的基礎知識,通常包括:書法的理論知識、書法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書法的書寫姿勢、執筆和用筆等。
初學書法,一般從臨摹碑帖開始,多選正書(小篆、隸書、楷書)為範本。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要持之以恆,在實踐中慢慢體會。
一、書法的基礎理論
1、書法的學習可以分為理論學習和實踐(臨習)學習兩個方面。理論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正確的理論往往揭示著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正確的書法理論則是成功書法學習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2、所謂書法理論,實是前人的成功經驗或失敗教訓。在書法藝術上有一定的造詣的歷代書法名人為初學書法者提供了很多入門的捷徑,譬如:孫過庭的「初學分布,但求平正」;項穆的「書法三戒,戒不均繼知規矩,戒不活與滯,戒狂怪與俗」;王羲之的「分間布白,自然平穩,分均點畫,疏密相附,二字合為一體,重不宜長,單不宜小」;顏真卿的「欲書先預想字形,布置令其平穩,或意外生體,令有異勢」等等。
二、書法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1、筆:書法使用的為毛筆,一般分為硬毫、軟毫和兼毫三種。硬毫筆筆毛堅硬、彈性適中;軟毫筆筆毛柔軟,吸墨性和儲墨性較大,用筆多以掃和擺為主;兼毫筆筆毛軟硬適中。現在用的「白雲」筆,就是兼毫筆,適合初學書法的人使用。
2、墨:以質地細潔,色澤光潤,膠水不重,上硯無聲者為佳。墨通常有「油煙」和「松煙」兩種。油煙墨用桐油或添燒煙加工製成,最宜於寫字;松煙墨用松枝燒煙加工製成,雖可寫字,但落紙不能姿媚。
3、紙:種類廣泛,如宣州所產宣紙,四川的皮紙,河南禹縣的布紙,湖南來陽的棉紙等。
4、硯:磨墨用的。用時著水,不用時須洗滌晾乾。我國傳統有四大硯,即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
5、其他工具和材料:印章、印泥、筆架、筆洗、筆筒、鎮紙、裁刀等。
三、書法的書寫姿勢、執筆和用筆
1、寫書法的正確姿勢用八個字概括為:頭正、身開、臂開、足安。在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的前提下,用腕力帶動指力的活動來執筆。
2、執筆法是手執毛筆的一般指法,以唐代陸希聲所傳「按、壓、鉤、格、抵」五字執筆法最為普遍。「按」指大拇指的指肚(最前部位)緊貼筆管,力量的方向由內向外。「壓」指食指與大拇指相對夾持著筆管(略向下斜),力量的方向由外向內,與大拇指的力量相對。「鉤」指中指鉤住筆管,加強食指的力量。「抵」指小指緊貼無名指,輔助無名指。五指齊力,共同配合,就能緊緊地執著筆管。
3、執筆的高低根據書寫字的大小而定。寫小楷字執筆要低,寫中、大楷字執筆則要高一些。一般執筆離筆頭的根部約二寸左右為好,寫行、草書筆要再高一些。
4、要學好書法,用筆是關鍵。一般來說,筆鋒著紙後,准備運筆之時為起筆,也叫「落筆」;筆鋒落紙後,在紙上行走就叫行筆,也叫「走筆」;筆鋒在筆畫中運行到末端取回鋒作收就是收筆。
四、初學書法的技巧
1、臨摹碑帖是書法學習的起點,是書法入門的捷徑,初學多選正書(小篆、隸書、楷書)為範本。在臨摹前要認真讀帖。只有讀得懂、看得細,才會印象深、寫得像、記得牢。
2、勤奮與刻苦習是掌握和運用書法技巧的通途。書法是一門很高深的藝術和學問,要持之以恆,在實踐中慢慢體會。
3、隨著學習的深入,僅靠書法技法理論和臨帖實踐是不夠的,還必須加強多方面的知識修養和藝術修養
⑺ 書法理論知識有哪些
1、書法的含義
簡單地說,書法是指用毛筆書寫漢字的藝術。它包括筆法、結構、章法、墨法四個基本要素。具體地說,指書家以墨汁、毛筆為書寫工具,漢字為書寫對象,宣紙、絹等適宜書寫的材料為載體,運用正確的筆法、合理的結體、完美的章法、和諧的墨法來抒發性情,表現豐富內涵的一種中國傳統藝術。
2、「永字八法」
指構成「永」字的八種基本筆畫的寫法。一是點為「側」,二是橫為「勒」,三是豎為「努」,四是鉤為「超」,五是左上畫為「策」,六是左下撇為「掠」,七是右上撇為「啄」,八是右下捺為「磔」。
3、讀帖
讀帖就是看帖,就是要像讀書分析文章的要領和義理那樣,去認真揣摩、分析、領悟碑帖中的用筆方法、結構特徵以及章法布局等,做到心中有數。
4、臨帖
臨帖是將字帖放在旁邊,仿照帖中運筆技法,結構特徵,轉折、提按、頓挫、起收、藏露以及章法布局而練習書寫。人們經常採用的有對臨、背臨、意臨。
5、摹帖
摹帖是以透明的薄紙覆於碑帖上,依據原字帖形跡書寫。
6、背臨
背臨是學書的一種方法,在臨摹精熟的基礎上不看範本字帖,憑記憶默寫,力求和原帖的風貌、神韻相似而逼真。
7、「文房四寶」
「文房四寶」指中國傳統書畫用的筆、墨、紙、硯。宣紙、湖筆、徽墨、端硯,是文房四寶中的精品。
8、宣紙
宣紙是用青檀樹皮製成的,用於書畫具有「表達藝術妙味」的特殊性能。安徽涇縣的小嶺是宣紙的故鄉。四川夾江也出產書畫紙,叫做「夾江宣」。宣紙分為生宣和熟宣兩大類,生宣能吸水滲化,而熟宣不吸水滲化。
9、墨
墨分松煙、油煙兩大類。以徽墨最為著名,徽墨的產地是安徽歙縣。現在書家大多使用墨汁,有產於安徽歙縣的李廷硅墨汁、胡開文墨汁,上海產的曹素功墨汁,北京產的一得閣墨汁等。
10、筆
筆是指用於書畫的毛筆。以湖筆最為著名,湖筆產於浙江湖州。毛筆可分為軟毫、兼毫、硬毫三大類。
11、硯
硯是指墨的研磨工具。主要名硯有端硯和歙硯兩大類。端硯產於廣東肇慶,歙硯產於安徽歙縣歙山及江西婺源縣龍尾山。有研磨、盛墨、不蒸發和分層墨功能,即硯的四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