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鋼琴的基礎是什麼
1、首先學習鋼琴的基礎時,一定要學習樂理知識,要明白一些類似五線譜的基礎、譜號、唱名、音名、休止符等很簡單的應用性樂理知識。
2、識別音符的高低與識別音符的時值。音符和節奏,這兩方面都形成獨立的條件反射後,再合在一起讀譜。識譜能力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基礎,因為,誰識得快,誰就能學得多學得快,有利於提高學習積極性。但這才只是解決認譜問題的開始,真正學會正確讀譜還包括許多其他知識。
3、樹立美好聲音概念。由於鋼琴的構造特點,鋼琴本應屬於打擊樂器類,因為是用錘子打在鋼絲上發音的。 但是我們要彈出美的聲音來,響而不炸,輕而不虛。為此必須掌握較科學的彈奏方法。彈琴應該自然放鬆,不能敲打,不能用僵硬的手臂和手指砸鋼琴,使鋼琴發出乾硬的聲音。
4、進行系統的技術訓練。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從一開始就要培養敏銳的聽覺,讓鋼琴發出好聽的聲音。
5、在初級階段,手指的基本練習是不可缺少的。手指的五指練習,用各種變奏,轉所有的調,無論對熟悉鍵盤還是對訓練手指獨立性和均勻性都很有好處。音階和琶音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
6、教音階琶音要有方法,要教規律,要作各種變換練習,使學生願意練。養成習慣,這樣才能練出功夫來。不能平時不練,要考試了才突擊。許多孩子不愛練音階琶音,這是由於他們缺乏認識和老師堅持不夠造成的。
5、養成嚴格的指法訓練。好的指法習慣自然、方便,有利於發展技術,有利於表現音樂。對初學者來講,最自然的指法是五個手指順著彈五個接近的音。如果隔一個鍵子也就隔一個手指彈,讓手型保持良好狀態。當然,大手和小手有時需要採用不同的指法,但是指法應該合理。
6、時刻注意手型。彈鋼琴手型很重要,初學者很容易使用錯誤的手型。正確的手型如圖所示,整體呈一拱門型,手腕適當放鬆,特別要注意,不要折指,這是彈琴的大忌。手型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是最科學的用力姿勢,能讓你用最少的力氣彈出最強的音質。
6、理解音樂和表現音樂要熟悉各種演奏奏法的區別,例如legato, taccato, non legato, portamento,articolato及其符號。要教學生音樂的文法。音樂和語言一樣也有文法。如分句,分段,說話語氣,強弱拍的有輕響區別,有對比,有發展,有高潮,有結構。彈琴也一樣,不能把所有的音都彈得一樣響,連氣都不喘。
6、練琴要有方法。例如,難點重點突破,分手練,再雙手練,分分合合。先慢後快,不要急於求成。上來就彈快,東錯西錯,欲快而不達。相反地,從一開始就仔細地練,不允許自己彈錯。這種方法看來慢,實際上是快,因為不需要返工。
(1)古箏鋼琴基礎怎麼學擴展閱讀:
1、鋼琴普遍用於獨奏、重奏、伴奏等演出,作曲和排練音樂十分方便。演奏者通過按下鍵盤上的琴鍵,牽動鋼琴裡麵包著絨氈的小木槌,繼而敲擊鋼絲弦發出聲音。
2、很多大型奏鳴曲、樂曲、協奏曲都有很多地方有音階,因此需要將音階掌握好。彈音階要注意的是讓所有音發出來的聲音都要一樣,不能有輕有重,一定要注意手指的控制能力,如果彈音階的時候還是有的重有的輕,控制不好力度,可能演奏不出令你滿意的音色和旋律。
3、和弦方面主要還是練習方法問題。不管是幾個音的和弦彈下去都要整齊,不能有前有後,P的和弦演奏要非常輕巧、干凈利索, f的和弦要有種金屬般的聲音,彈下去的音就要沉下去,不能彈下去的和弦給人一種發飄的感覺。
2. 我想學古琴,需要注意哪些
古琴是演奏難度較大的樂器,不像古箏那樣容易上手,學習前要有思想准備,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不能急於求成。
一、識譜
二、彈奏
通過琴譜記誦指法。通過老師口傳身授掌握節奏。。
學會運用呼吸。訓練方法:詩朗誦。若能聲情並茂地朗誦詩歌,則對於呼吸和節奏的控制能力就會大大增強。學習琴曲之時,要對每一首琴曲的含意、背景加以了解。彈奏之時,有如朗誦詩歌,按照朗誦詩歌的方法控制呼吸和節奏,就有助於較好地掌握曲意的表達。三、打譜
通過確認譜本、揣摩琴曲意境、根據曲意確定節奏,使琴譜的文字,落實在具體彈奏上的一系列工作。作為學琴的提高階段,需要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首先,彈奏技巧是起碼的基礎。另外,需要對琴學之道有相當理解,學習及領悟琴曲的歷史背景和意境。
四、小竅門
1、避免彈琴時手指的疼痛
初學古琴時,往往因左手大指的按弦和無名指的跪指在弦上磨擦而感覺疼痛。情況嚴重時會出血和發腫,由此影響到學習的正常進行。
左手大指按弦時,是用甲肉相半(一半指甲一半肉),往往按弦彈經過音時,進退上下摩擦時間過多,指甲被摩擦成一條痕路,觸及皮肉就發生疼痛。無名指跪指的地方,是在高音區弦線緊度較硬,跪指時皮肉受不了磨擦就會痛,起腫出血。要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首先要注意練習方法:彈古琴用左手大指按弦的機會較多,因此要避免按弦時,指甲摩擦受損。大指按弦不要過分用力(但太不用力發音就會微弱)。如果發現指甲受損時,可掉換指甲的另一部分去按弦。經常掉換指甲的部位,就可避免指甲受損過深,弦線就不會嵌入皮肉刺痛。如果需要長時間的練習,左手大指用薄牛皮(或人造革)做成指甲套,套在大指上或用橡皮膏貼在大、中、名指上按弦。在名指跪弦時,要注意弦線不要滑入指甲肉紋內,以免出血。在跪指按弦時,右手應在離開岳山遠一些地方(一徽左右)彈奏,這樣可使跪指少受壓力,發音也比較輕松動聽。
2、背譜方法
(1)一邊彈一邊觀察左手按弦的弦序,古琴名曲其弦序與指法結構十分順手,只要彈熟,將其合理結構化並轉化成自己的思維,就絕無可能忘記。
(2)光記旋律對背譜幫助不大。要邊彈邊想像古琴各種音色的穿插運用,將散音、泛音、按音、走音的音符都當作旋律來記,以後才不會出錯。
(3)手邊沒琴時,經常哼哼唱唱,把按、泛、散、走四種音色想像著哼,甚至綽、注、吟、猱都哼出來,背譜會有奇效。
(4)七條弦的散音,每條弦九徽,十徽,七徽,五徽的相對音高都要知道;散、按和弦的固定位置要記熟。
3、怎樣使琴弦發音亮
舊琴弦發音不亮,是受手指的摩擦和積垢所致。可用濕抹布把琴弦和琴面擦拭乾凈。不要用酒精棉,這樣對鋼弦外的尼龍有一定的腐蝕,同時對琴面的大漆也有一定的腐蝕,多次使用酒精擦拭會讓琴弦加速老化。
4、琴弦琴面受潮的處理
用紗布做成小袋,內裝滑石粉,用其擦拭琴弦和琴面,然後再用細軟布揩勻,彈奏時就會乾燥滑潤了。
5、校音技巧
(1)細數「拍音」辨微差
當兩個相差很小、非常接近的音同時發出時,可以聽到「嗚—哦—嗚—哦—……」的強弱交替的混合音,稱為「拍音」。當聽到緊湊的「嗚哦嗚哦嗚哦……」時,說明兩個音相差有點大;當聽到很舒緩的「嗚————哦————嗚————哦————」,說明兩個音非常接近,可以認為已基本校準;當已聽不出「拍音」時,說明已經完全校準了。
(2)「推拿」蠅頭辨高下
在兩個音都彈出後,迅速用右手指將被校弦的蠅頭往左或往右用力推擠(蠅頭能夠被推移的幅度非常微小,但所引起的弦的松緊變化足以使音高發生變化)。聽「拍音」變化,若往左推蠅頭,「拍音」變緩或消失,說明該弦音偏高了,應略松該琴軫。反之則應緊琴軫;「拍音」變急說明該弦音偏高(偏緊),應松軫。
(3)防跑音
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琴軫松動,二是蠅頭松緊不平衡。最好的辦法是,每當旋動琴軫調弦後,用手指輕輕推按蠅頭(緊軫弦則向右推,松軫弦則向左推),並向下按一按該弦,使弦和蠅頭克服阻滯,滑動到松緊平衡的位置,即可有效地防止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