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女性月經量多,十天了還有血流出
1)氣虛型 月經周期易提前,經量增多,易疲倦乏力,食慾不振,常伴有腸胃消化功能不好或易腹瀉的情形。臉色蒼白,舌質淡白,脈弱。治療時宜補益肺氣,並適度運動,鍛煉體能。 補氣山葯湯--黃耆、黨參各30(布包)、淮山30克、大棗30克,加水同煮熟,鹽適量調味。去葯包,飲湯,淮山、大棗皆可食用。 2)血虛型 此種體質的女性多患有貧血,經色較淡,質地較稀,臉色蒼白或萎黃,容易疲倦、頭暈、心悸,舌質淡白,苔薄白,脈細弱。平時應多吃瘦肉、紅鳳菜或菠菜、蕃薯葉等綠色蔬菜或蘋果、櫻桃、葡萄等富含鐵質的食物。治療宜補氣、養血。 四物烏骨雞--熟地15克、當歸10克、白芍10克、川芎5克、烏骨雞半隻、生薑3片,加水適量燉熟,再加入蔥白數段後食用。 3)血瘀型 月經易延後,經量過少或有血塊,經血顏色紫或暗黑,月經來潮時小腹疼痛,血塊排出後疼痛稍微減輕,嚴重者甚至不孕,常見於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治療時宜活血化瘀。 益母草蛋--益母草15克、雞蛋1個,加水同煮。熟雞蛋去殼,吃蛋飲湯。治月經延後或痛經。 4)宮寒型 這種體質常發生於愛吃冰冷食物的女性。月經較易延後,經量較少或顏色較暗,有些在月經來前或來潮時小腹冷痛,劇烈時甚至臉色發青,四肢冰冷,熱敷則疼痛可稍微減輕。診察時,常可發現舌質顏色較淡,舌苔白,脈沈緊。治宜溫經散寒,並應忌吃生冷的食品。 艾葉生薑蛋--艾葉10克、生薑15克,水1碗煎至半碗去渣,雞蛋1個去殼攪拌,放入湯內煮熟服食,每日1--2次(艾葉用量不宜太多,每次60克即可,若食用太多會有惡心、嘔吐的副作用)。 5)血熱型 月經易提前,經量較多,質地較黏稠,平時容易心煩口渴,臉色易發紅,白帶黃稠有異味,舌質偏紅,舌苔黃。除了遺傳因素外,此種體質可因長期晚睡、熬夜,或平時情緒過度激動,或愛吃辛辣的食物所造成。治療時宜涼血固經。可多食用芹菜、蓮藕、絲瓜等清涼性的食物,忌吃油炸、辛辣、刺激物,並宜於晚上11點鍾前就寢。 蓮藕湯--以蓮藕250克,洗凈切碎,加水煮熟,油鹽調味,常服食。 6)痰濕型 體態多較肥胖,胸口悶脹,月經較易延後或經量少,常伴有白帶較多的情形。宜多食白蘿卜、海帶、荸薺、冬瓜、海參、海哲皮等祛痰消脂的食物,少吃肥肉油炸等助長痰濕的食物。肥胖者宜少吃多動,減輕體重。 山楂荷葉飲--山楂、陳皮、荷葉各10克,加水煎湯,取汁代茶飲。 7)肝鬱型 月經周期較不規則,月經來潮前易多愁善感、煩躁易怒或情緒不穩定,乳房易脹痛。舌邊暗,苔薄白或薄黃,脈弦。常見於經前緊張癥候群。治療宜疏肝解郁。 香附清蒸鯊魚--鯊魚一片洗凈,香附拍破,與姜絲鋪在魚肉上,抹鹽,入蒸鍋隔水蒸約40分鍾(體內燥熱者不宜食用)。 8)腎虛型 常發生於先天體質虛弱,青春期發育未完全成熟時,或年屆更年期,有月經周期紊亂、腰酸足軟、頭暈耳鳴等情形,臨床上又分為「腎陰虛」及「腎陽虛」兩型: 1.腎陰虛型 經血色較鮮紅、質黏稠,兩顴午後潮紅,手足心熱,易便秘,舌質紅,脈細數。可多食白木耳、桑椹、梨子、楊桃、烏梅等滋潤的食物。 銀耳羹--銀耳10克、枸杞10克、百合10克、紅棗12枚,冰糖適量,加清水燉煮服食。 2.腎陽虛型 除上述症狀外,還伴有畏寒,手腳冰冷,頻尿且夜間尿多等情形。可多食韭菜、胡桃等溫熱性食物。 蓯蓉羊肉粥--肉蓯蓉10克(布包)、羊肉60克、粳米60克,加油鹽少許,蔥白2段,生薑3片共煮成粥常服(肉蓯蓉有潤腸的功能,故腹瀉者不適用)。
Ⅱ 什麼是無排卵式宮血
無排卵型宮血: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簡稱功血)。是由於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引起的異常子宮出血,無器質性病變。 無排卵性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 ⒈ 常見於青春期和更年期。 ⒉ 臨床特點:月經周期紊亂,經期長短不一。 ⒊ 輔助檢查: ①在月經周期的任何時候都呈現增生期內膜; ②宮頸黏液經前出現羊齒狀結晶,提示無排卵; ③基礎體溫呈單相型。 ⒋ 治療原則: ①性激素止血; ②刮宮 ⒌ 護理措施:加強營養;出血期間防止外傷;指導病人按時、按量服用激素,不隨意停葯及漏服。 最好去看下醫生,根據你的個人狀況採取正確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