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基礎代謝率多少屬於正常范圍
基礎代謝率正常值為±10%。
+20%~30%為輕度甲亢,+30%~60%為中度甲亢,+60%以上為重度甲亢。
基礎代謝率是指人體在基礎狀態下的能量代謝。基礎狀態是指人處在清醒而又非常安靜,不受肌肉活動、環境溫度、食物及精神緊張等因素影響時的狀態。單位時間內的基礎代謝稱為基礎代謝率。不超出或不低於正常值的15%,均屬正常。
基礎代謝率與減肥的關系
減肥的根本就在於增加消耗,如果你的基礎代謝率高,那你消耗的熱量就多,也就不容易長胖。但是有一些不當的減肥方式,卻會造成基礎代謝率下降,比如節食減肥,所以節食減肥一般不容易成功也更容易反彈。
因為基礎代謝率下降,會造成消耗熱量的能力也跟著降低,節食減肥時,身體會感受到缺乏能量,所以會開始「節約能源」的動作,從體溫、心跳、循環等活動開始「省吃減用」來降低能量的支出。
節食來減肥的人大約節食兩周後,基礎代謝率會下降15%,身體適應這樣的基礎代謝率後,就算你少吃東西,也會因為基礎代謝率已經下降而不容易減肥成功。中年發福的原因也在這里,吃了一樣多的熱量,卻消耗不了同樣多的熱量,所以就全堆在身上。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基礎代謝
㈡ 基礎代謝率多少屬於正常范圍
基礎代謝率正常值為±10%;+20%~30%為輕度甲亢,+30%~60%為中度甲亢,+60%以上為重度甲亢。
基礎代謝率是指人體在基礎狀態下的能量代謝。基礎狀態是指人處在清醒而又非常安靜,不受肌肉活動、環境溫度、食物及精神緊張等因素影響時的狀態。單位時間內的基礎代謝稱為基礎代謝率。不超出或不低於正常值的15%,均屬正常。
(2)基礎代謝率為13646代表什麼擴展閱讀:
基礎代謝率的影響因素:
一、體表面積身材大小不同,人體的基礎代謝總量的顯然不同,基礎代謝與人體的體信拿表面積呈比例關系。人體的體表面積與體重及身高顯著相關。趙松山等人於1983年對我國人體表面與身高、體重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得出我國成年人的體表面積可以按下式計算:
性別與基礎代謝率
A=0.00659H+0.0126W-0.1603
A:體表面積(m的平方)
H:身高(cm)
W:體重(kg)
我國營養學會根據近期的調查,1981年提出我國18~40歲的成年男性平均身高為170cm,體重為69kg,女性平均身高為160cm,體重為53kg。在此平均值±10%的范圍內,應視為正常體重。
二、年齡性別 女性的基礎代謝率略低於男性。嬰兒時期,因為身體組織生長旺盛,基礎代謝率最高,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降低。
三、環境溫度與氣候 環境滑亂搭溫度對基礎代謝有明顯影響,在舒適環境(20~25℃)中,代謝最低;在低溫和高溫環境中,代謝都會升高。環境溫度過低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顫抖而影響代謝升高;當環境溫度較高,因為散熱而需要出汗,呼吸及心跳加快。因而影響代謝升高。
四、甲狀腺功能甲狀腺素可以增強所有細胞全部生化反應的速率。因此,甲狀腺素的增多即可引起基礎代謝率的升高。基礎代謝率的測定是臨床上甲狀腺機能亢進的重要診斷指征之一。甲狀腺機能亢進者,基礎代謝率可比正常平均值增加40~80%,甲狀腺機能低下者,可比正常值低40~50%。
五、其它因素 影響人體基礎代謝率的還有陪梁葯物及交感神經活動等一些因素。
㈢ 基礎代謝率是1716正常嗎
基礎代謝率是指人體在清醒而又極端安靜的狀態下,不受肌肉活動、環境溫度、食物及精神緊張等影響時的能量代謝率,是正常的。
㈣ 基礎代謝具體是什麼意思
基礎代謝(basal metabolism,BM)是指人體維持生命的所有器官所需要的最低能量需要。測定方法是在人體在清醒而又極端安靜的狀態下,不受肌肉活動、環境溫度、食物及精神緊張等影響時的能量代謝率。
是指人體在清醒而又極端安靜的狀態下,不受肌肉活動、環境溫度、食物及精神緊張等影響時的能量代謝率。
人的基礎代謝率會因性別、年齡和體重的影響而有不同的標准,無法判斷題意給出的2400是否正常,可根據計算公式自行比對。
其計算公式如下:
(1)基礎代謝率%=(脈率+脈壓)-111(Gale)
(2)基礎代謝率%=0.75×(脈率+脈壓差×0.74)-72(Read)
(3)基礎代謝率%=1.28×(脈率+脈壓差)-116(Kosa)
測定基礎代謝率,要在清晨未進早餐以前,靜卧休息半小時(但要保持清醒),室溫維持20℃上下,按間接測熱法利用儀器進行測定。
在同一性別、體重和年齡組的正常人中基礎代謝率很接近,其中約90%以上的人其代謝率與平均值相差不超過15%。
提高基礎代謝率的方法
1、快步走
運動、運動、運動!運動是提高基礎代謝率最主要、而且最有效的方法。
想要燃燒體內的脂肪,必須做有氧運動。最有效的有氧運動必須符合「333」的原則,就是每周運動3次、每次30分鍾、運動強度必須達到心跳每分鍾130下。
2、多吃新鮮食物
多吃沒有經過加工的食品,這樣的食材含有更多營養,其中就包括提高基礎代謝率的成分。沒有深加工及保存過的食物不會給身體帶來負擔,從而讓脂肪燃燒得更快。
3、日常能量攝入不要太低
每天攝入的熱量降低後,人的身體也會逐步適應這種變化,從而降低你的甲狀腺激素分泌,使你每日能消耗的熱量也隨之降低。
在減肥期間,應當逐步降低每日進食分量,並每周犒勞自己1次,滿足自己的食慾,補充營養,並提高身體代謝速度。但是注意,不要太頻繁。
4、攝取大量蛋白質
因為脂肪很難燃燒,所以就減少自己的食量,這樣反而南轅北轍、會成為肌膚和身體老化的原因,如果在飲食上做限制,短時間可能一時會有效果,長期來說也會反彈,讓基礎代謝能力下降。
所以要注意控制能量源的碳水化合物,然後要多攝取打造身體肌肉所需的蛋白質,然後因為脂肪燃燒能力的下降,和水份的攝取不足也有關聯,所以感覺到渴之前就要多進行水份的補給。
5、肌力運動
在燃燒脂肪的同時,也需要肌力訓練,以增加體內的瘦肉,雙管齊下,才能提高基礎代謝率。
肥肉瘦肉都是肉,但消耗熱量的能力大大不同。一公斤的脂肪只能消耗4—10卡的熱量,但一公斤的肌肉卻能消耗75—125卡,足足差了幾十倍。
㈤ 基礎代謝率的正常值范圍
單位時間內的基礎代謝稱為基礎代謝率。不超出或不低於正常值的15%,均屬正常。
基礎代謝率的單位為KJ/m2/h(千焦/平方米/小時),即每小時每平方米體表所散發的熱量千焦數。在同一性別、體重和年齡組的正常人中基礎代謝率很接近,其中約90%以上的人其代謝率與平均值相差不超過15%。故臨床上以此百分值作為正常值的界限。
超過這一界限就被認為基礎代謝異常。如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其基礎代謝率可比正常值高20~80%;而甲狀腺機能低下者則比正常值低20~40%。
基礎代謝率的測定是臨床上診斷甲狀腺疾病的簡便而有效的方法。其他如腎上腺皮質和垂體前葉激素分泌不足時,也可表現為基礎代謝率降低。體溫升高時,基礎代謝率也升高。
通常體溫每升高1℃,基礎代謝率就升高13%。人在長期飢餓或營養不足時,會出現基礎代謝降低。此外,測定基礎代謝率和在不同活動強度下的能量代謝率也是合理制定營養標准,安排人們膳食的依據。
(5)基礎代謝率為13646代表什麼擴展閱讀:
一、影響因素
(1)體表面積
身材大小不同,人體的基礎代謝總量的顯然不同,基礎代謝與人體的體表面積呈比例關系。Rubner早在1894年發現,基礎代謝率如果以單位體表面積表示,則比較恆定。
人體的體表面積與體重及身高顯著相關。三十年代,Stevensen曾經得出我國人體表面積的計算公式。新中國成立以來。國人身材有很大變化,身高、體重都明顯增加。
(2)年齡性別
女性的基礎代謝率略低於男性。嬰兒時期,因為身體組織生長旺盛,基礎代謝率最高,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降低。
(3)環境溫度與氣候
環境溫度對基礎代謝有明顯影響,在舒適環境(20~25℃)中,代謝最低;在低溫和高溫環境中,代謝都會升高。
環境溫度過低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顫抖而影響代謝升高;當環境溫度較高,因為散熱而需要出汗,呼吸及心跳加快。因而影響代謝升高。
(4)甲狀腺功能
甲狀腺素可以增強所有細胞全部生化反應的速率。因此,甲狀腺素的增多即可引起基礎代謝率的升高。基礎代謝率的測定是臨床上甲狀腺機能亢進的重要診斷指征之一。
甲狀腺機能亢進者,基礎代謝率可比正常平均值增加40~80%,甲狀腺機能低下者,可比正常值低40~50%。
(5)其它因素
影響人體基礎代謝率的還有葯物及交感神經活動等一些因素。
二、計算公式
(1)基礎代謝率%=(脈率+脈壓)-111(Gale)
(2)基礎代謝率%=0.75×(脈率+脈壓差×0.74)-72(Read)
(3)基礎代謝率%=1.28×(脈率+脈壓差)-116(Kosa)
㈥ 基礎代謝率是什麼意思
基礎代謝率是什麼
基礎代謝率是指在自然溫度環境中,人體在非活動的狀態下(包括消化系統,即禁食兩個小時以上),維持生命所需消耗的最低能量。這些能量主要用於保持各器官的機能,如呼吸(肺)、心跳(心臟)、腺體分泌(腦及其他神經系統)、過濾排泄(腎臟)、解毒(肝臟)、肌肉活動等等。基礎代謝率會隨著年齡增加或體重減輕而降低,而隨著肌肉增加而增加。疾病、進食、環境溫度變化、承受壓力水平變化都會改變人體的能量消耗,從而影響基礎代謝率。試驗結果是不超過800一般可以瘦下來,依據還是熱量攝入
人體每天所須的熱量與體重身體活動程度有關 , 一般而 言,如果以一個60公斤標准體重的人,在休息狀態時 , 一天需1500-1600大卡;如果是中等活動量,一天需1800- 2000 大卡 。
但是人體有一個很奇妙的現象,當我們食物的攝取熱量不 足時,人體本身會製造熱量,此種內生性熱量主要來自肝 糖分解及脂肪分解,肝糖分解產生葡萄糖,一天最多可達 180公克(相當於720大卡) ,而脂肪分解產生脂肪酸及甘油,甘油可以轉桐談變成葡萄糖供細胞利用,而脂肪酸可以轉變成酮體(Ketone),供細胞(包括神經組織)利用。
因此,當一個人如果皮下脂肪很多(肥胖者),脂肪組織就是一個內在的能量來源,可以分解出來供應人體新陳代謝所需的熱量,但一般而言,一天至少仍需攝取800大卡 (仟卡)以上才不損健康。
大卡,也被記做大寫字母C,最常見於食品標注,相當於在一個標准大氣壓下,將1公斤15攝氏度的水升高一度所需能量,1大卡=4.185焦耳,小卡,也被記做cal,較鬧巧多見於科研文檔中,1000小卡=1大卡
我們常說每餐要吃多少卡路里,究竟你每日需要多少卡路里呢?
你可依自己的性別、年齡、身高、體重計算一日所需的卡路里,以下便是計算方式:
男:[66 + 1.38 x 體重(kg) + 5 x 高度(cm) - 6.8 x 年齡] x 活動量
女:[65.5 + 9.6 x 體重(kg) + l.9 x 高度(cm) - 4.7 x 年齡] x 活動量
一般人的活動量由局彎碰1.1 - 1.3不等,活動量高數值便愈高,甚至有可能高出1.3的數值,若平日只坐在辦公室工作的女性,活動量約1.1,運動量高的人約為1.3。
例如:身高156cm,體重46kg的18歲女性,每日所需的卡路里為1580Kca|。
公式:[665 + 9.6 x 46 + 1.9 x 156 - 4.7 x 18] x 1.2 = 1580Kca|
卡路里和基礎代謝消耗
一般來說,成人每天至少需要1500大卡的能量來維持身體機能,這是因為即使你躺著不動,你的身體仍需能來保持體溫,心肺功能和大腦運作。基礎代謝消耗會因個體間身高、體重、年齡、性別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卡路里和減肥
控制卡路里攝入並適當鍛煉是一種相當有效的減肥方法,也被大多數醫師看作是最健康的減肥途徑。其機理相當簡單,當每日攝入的能量不足於提供身體的能量消耗,人體就會調用其內存儲的糖類和脂肪,當脂肪被分解並為身體提供能量時,減肥過程就開始了。要注意的是,一些醫師指出,對卡路里攝入的控制應該循序漸進,以保證人體能夠漫漫適應,同時每天攝入的卡路里一般以不少於800大卡為宜,否則人體會通過降低身體機能來彌補能量攝入不足的情況,通常會造成頭暈、乏力的狀況,而且基礎代謝消耗的減小也同時影響到減肥的效率。
一個正常人一天......
基礎代謝是什麼?
基礎代謝率是指在自然溫度環境中,人體在非活動的狀態下(包括消化系統,即禁食兩個小時以上),維持生命所需消耗的最低能量。這些能量主要用於保持各器官的機能,如呼吸(肺)、心跳(心臟)、腺體分泌(腦及其他神經系統)、過濾排泄(腎臟)、解毒(肝臟)、肌肉活動等等。基礎代謝率會隨著年齡增加或體重減輕而降低,而隨著肌肉增加而增加。疾病、進食、環境溫度變化、承受壓力水平變化都會改變人體的能量消耗,從而影響基礎代謝率。試驗結果是不超過800一般可以瘦下來,依據還是熱量攝入 >
還是不明白基礎代謝率是什麼意思
基礎代頂就是你每天啥也沒干趟在床上睡覺就會消耗的熱量!就是說必須吃到這個熱量身體才正常運作的起來才健康!!可以這樣理解:基礎代謝就是你減肥期間每天要吃的基礎熱量。小於這個就會不太健康了!其餘的任何運動啊活動啊(包括你走路站著坐著)走路吃飯啥都行所消耗的熱量就是身體在減重的熱量。如果一天活動消耗是1000那你身體就在瘦1000大卡。這樣瘦7天就一kg了!
基礎代謝率是什麼意思
是的。。。。。。
什麼叫基礎代謝?
基礎代謝率(BMR)是指一個人在靜態的情況下,維持生命所需的最低熱量所消耗的卡路里數,主要用於呼吸、心跳、氧氣運送、腺體分泌,腎臟過濾排泄作用,肌肉緊張度,細胞的功能等所需的熱量。簡單來說,若你的基本代謝率是1200卡路里,而你整天都在睡覺,沒有任何其它活動的話,這天便會消耗1200卡路里。
基礎代謝量約佔了人體總熱量消耗的65-70%,是人體消耗熱量最多的一項,所以它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減肥的速度。
基礎代謝量因年齡、性別、身體組成、荷爾蒙的狀態而有所不同,短期內很少改變,幾乎在基因里就已經決定一個人基礎代謝率的高低,但是它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逐漸下降的趨勢,這也就是老年人中發胖的人比年青人多的原因。一般來說,人在嬰兒時期的基礎代謝率相當高,到了孩童時期會快速下降,等到成人其後會逐漸趨於穩定。
基礎代謝率可以代表人體細胞的代謝能力。細胞的生理功能不同,其代謝能力也不同,一般而言,脂肪組織和骨骼組織的代謝作用較少,瘦肉組織的代謝作用較多。因此,BMR 與瘦肉組織(Lean Body Mass)成正比關系。其中:
*節食會使肌肉流失,減少瘦肌肉組織,進一步降低基礎代謝率。所以單純的節食減肥會使體重下降速度慢慢減緩,並最終進入平台期。
*運動能防止瘦肌肉組織流失,並增加瘦肌肉組織的量,是最有效的促進基礎代謝率的方法。
您可以通過BMR 計算來計算你的處礎代謝率。薄荷建議你用適當的飲食控制,結合合理的運動來減輕體重,並使體重下降持續下去。
運動增加基礎代謝率是什麼意思? 10分
基本代謝率是一個暢值,代表如果您24小時完全處於休息狀態時的卡路里消耗值。
想減重,您一方面要增加基本代謝率,另一方面也需要減少卡路里的吸收哦。 1. 減少卡路里的吸收 每天吃少過您的「基本代謝率」500卡路里,您便可每星期減去1磅脂肪。 2. 做運動 每天做30分鍾運動,可幫肋您消耗幾百卡路里,加速減重。 3. 鍛練肌肉 增加身體的肌肉,可使您增加基本代謝率,燃燒更多卡路里,也令您的體態更有線條美。每增加10磅肌肉,基本代謝率將會增加140。要有效增加肌肉,就需注意蛋白質的吸收。 4.體內溫度 體內溫度每增加攝氏0.5度,基礎代謝率就會增加7%,而在體溫更高時,身體的化學反應就更快;因此,病人若發燒到42度高溫,其基礎代謝率就會增加50%。 5.體外溫度 置身於冷溫中,身體會增加基礎代謝率,以便製造額外的熱度以供應體溫所需;而長時間暴露於高溫之下,則會導致基礎代謝率逐漸降低。 另外,不當節食會降低基礎代謝率(越是空腹,基礎代謝率越低)。為何身體會降低基礎代謝率?是為了維持處於挨餓狀態的身體所需。此外,隨著年齡增長,基礎代謝率也會逐漸降低。(小孩的基礎代謝率高於成人)許多人過30歲以後;飲食不變且有些許運動,但體重卻年年增加身材不再玲瓏有致,其主要原因歸究於『基礎代謝率』的下降。 根據研究,人到30歲之後,每10年基礎代謝率會下降2~5%,試想一位34歲、體重54kg的女姓,每天維持基礎代謝率所需熱量1300卡,但他到了44歲之後只要1240卡;如果飲食不變且不運動,每天將60卡累積到身體,當熱量累積到7700卡,身體就會多出1 kg的脂肪,這是多可怕的一件事! 那麼,我們只要提高基礎代謝率、克服生理反應,就能減少肥胖機率。在此提供下面幾種方法: 1、需要持之以恆的有氧運動 運動是提高基礎代謝率最好、最有效的方法遵守(3.3.3) 原則(每周運動三天、每次30分鍾、運動強度心跳每分鍾130下) 。
「基礎代謝率」是什麼?
基礎代謝指維持生命最基本活動如心跳、呼吸等所必需的能量消耗。基礎代謝的大小可以用基礎代謝率表示。
基礎代謝率 (basal metabolic rateBMR)是指每平方米體表面積每小時的產熱量,通常以kJ/m2.h來表示。
不同個體的基礎代謝率不同,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響:
(1)各種營養素中,蛋白質的食物熱效應最強,相當於其本身產能的 30% ;糖類則少得多,僅占其所產熱能的5-6% ;脂肪更少,約佔4-5% 。(高考吃什麼?) 當攝入一般的混合膳食時,因對食物的代謝反應而額外增加的熱能消耗,約為基礎代謝的 10%。
(2)產熱量相等時,蛋白質成本最高,在體內氧化時單位能耗氧量最高,對心臟、肺、腎臟的負擔最重。脂肪次之。糖的成本最低,單位能耗氧量最少。所以,熱能分配比例如下:糖類佔55%-65%,脂肪20%-30%,蛋白質11%-15%。
基礎代謝率和靜心代謝率有什麼區別
基礎代謝(basal metaboli *** ,BM)是指人體維持生命的所有器官所需要的最低能量需要。測定方法是在人體在清醒而又極端安靜的狀態下,不受肌肉活動、環境溫度、食物及精神緊張等影響時的能量代謝率。 基礎代謝率(BMR)是指人體在清醒而又極端安靜的狀態下,不受肌肉活動、環境溫度、食物及精神緊張等影響時的能量代謝率。 (1)基礎代謝率%=(脈率+脈壓)-111(Gale) (2)基礎代謝率%=0.75×(脈率+脈壓差×0.74)-72(Read) (3)基礎代謝率%=1.28×(脈率+脈壓差)-116(Kosa)[2]
什麼是基礎代謝率
不,是你睡醒之後24小時啥也不幹,僅維持生命所必須的能量攝入值。 看好了,不是消耗而是吸收。你這是概念性錯誤。
什麼是「基礎代謝率」?
基礎代謝指維持生命最基本活動如心跳、呼吸等所必需的能量消耗。基礎代謝的大小可以用基礎代謝率表示。
基礎代謝率 (basal metabolic rateBMR)是指每平方米體表面積每小時的產熱量,通常以kJ/m2.h來表示。
不同個體的基礎代謝率不同,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響:
(1)各種營養素中,蛋白質的食物熱效應最強,相當於其本身產能的 30% ;糖類則少得多,僅占其所產熱能的5-6% ;脂肪更少,約佔4-5% 。(高考吃什麼?) 當攝入一般的混合膳食時,因對食物的代謝反應而額外增加的熱能消耗,約為基礎代謝的 10%。
(2)產熱量相等時,蛋白質成本最高,在體內氧化時單位能耗氧量最高,對心臟、肺、腎臟的負擔最重。脂肪次之。糖的成本最低,單位能耗氧量最少。所以,熱能分配比例如下:糖類佔55%-65%,脂肪20%-30%,蛋白質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