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基礎埋置深度是指什麼 關於基礎埋置深度介紹
1、基礎埋深就是基礎埋置深度,基礎埋置深度一般是指基礎底面到室外設計地面的距離,簡稱基礎埋深。對於地下室,當採用箱型基礎或筏基時,基礎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標高算起。
2、建築物的用途,有無地下室、設備基礎和地下設施,基礎的形式和構造。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載大小和性質。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 相鄰建築物的基礎埋深,地基土凍脹和融陷的影響。對於地下室,當採用箱型基礎或筏基時,基礎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標高算起。當採用獨立基礎或條形基礎時,應從室內地面標高算起。
Ⅱ 什麼是基礎埋深影響基礎埋深的因素。
基礎埋深,是指從基礎底面至室外設計地坪的垂直距離。一般來講,埋深大於4m的稱為深基礎,小於4m的稱為淺基礎。
基礎埋深主要受下列因素影響:
1、建築物的特點:高層建築的基礎埋深是地上建築物總高的1/10左右,而多層建築則依據地下水位及凍土深度來確定埋深尺寸。
2、地基土的好壞:土質好的,承載力高的土層可以淺埋,土質差、承載力低的土層則應該深埋。
3、地下水位:土壤中地下水含量的多少對承載力的影響很大。一般將基礎放在地下水位之上,這樣做可以避免施工時排水,還可以防止或減輕地基土的凍脹。
4、凍結深度:土層的凍結深度由各地氣候條件決定,如北京地區為0.8m~1m,沈陽則為2m。建築物的基礎若放在凍脹土上,凍脹時會把房屋拱起,產生變形。解凍時,又會產生陷落,一般將基礎的墊層部分放在凍結深度以下。
(2)基礎無效埋深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防凍害措施
在凍脹、強凍脹、特強凍脹地基上,應採用下列防凍害措施:
1、對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基礎,基礎側面應回填非凍脹性的中砂或粗砂,其厚度不應小於10cm。對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基礎,可採用樁基礎、自錨式基礎(凍土層下有擴大板或擴底短樁)或採取其他有效措施。
2、宜選擇地勢高、地下水位低、地表排水良好的建築場地。對低窪場地,宜在建築四周向外一倍凍深距離范圍內,使室外地坪至少高出自然地面300~500mm。
3、防止雨水、地表水、生產廢水、生活污水侵入建築地基,應設置排水設施。在山區應設截水溝或在建築物下設置暗溝,以排走地表水和潛水流。
4、當獨立基礎聯系梁下或樁基礎承台下有凍土時,應在梁或承台下留有相當於該土層凍脹量的空隙,一防止因土的凍脹將梁或承台拱裂。
5、外門斗、室外台階和散水坡等部位宜與主體結構斷開,散水坡分段不宜超過1.5m,坡度不宜小於3%,其不宜填入非凍脹性材料。
Ⅲ 基礎埋深的定義是什麼基礎埋深是否以室外
基礎埋深就是基礎埋置深度的意思。設計的不同基礎計算方式不一樣。
人防這一塊,採用樁基礎的基礎埋深指樁基礎頂部至室外地坪的距離。
採用條形基礎、獨立基礎就是室外地坪至基礎底部的距離。
Ⅳ 什麼叫基礎的埋置深度影響它的因素有哪些
室外設計地面至基礎底面的垂直距離稱為基礎的埋置深度,簡稱稱埋深。
影響基礎埋置深度的因素有:上部荷載、工程地質條件、地下水位、凍土線深度、相鄰基礎等。
影響它的因素:
1.建築物自身的特性
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載大小和性質
3.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
4.相臨建築物的基礎埋深
5.地基土凍脹和融陷的影響
Ⅳ 基礎埋深是什麼
是的,基礎埋深是指從基礎底面至室外設計地坪的垂直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