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素描畫基礎是什麼
擴展閱讀
化妝初學者基礎知識大全 2025-02-04 23:40:20

素描畫基礎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8-14 00:30:21

A. 美術素描的基本知識是什麼

素描的基礎知識
一、何謂素描:
1、由木炭,鉛筆,鋼筆等,以線條來畫出物象明暗的單色畫,稱做素描。 素描是一切繪畫的基礎,這是研究的過程中所必須經過的一個階段。
2、素描通常意味著可於平面留下痕跡的方法,如蠟筆,炭筆,鋼筆,畫筆 ,墨水,及紙張,其它還包括在濕濡的陶土,沾了墨水的布條,金屬, 石器,容器或布的表面所造成的磨損。
3、輪廓和線條是素描的一般稱謂。素描具備了自然律動感,觀者從欣賞過 程中可感受這一點。不同的筆觸營造出不同的線條及橫切關系,並包括 節奏,主動與被動的周圍環境,平面,體積,色調,及質感。
4、素描是一種正式的藝術創作,以單色線條來表現直觀世界中的事物,亦 可以表達思想、概念、態度、感情、幻想、象徵甚至抽象形式。它不像 繪畫那樣重視總體和彩色,而是著重結構和形式。
5、在西洋美術辭典(雄獅圖書公司出版)這本書中,與素描相關的解釋,只 有速寫一項,文中認為作品或作品部份的粗略草圖,是藝術家針對光影 、構圖和全幅之規模等要點所作的研究和探討;它是全幅畫的初步構圖 或其中之一。
一幅出自風景畫家的速寫素描通常是一幅小而快的記錄, 用來表現風景的光線效果,同時也是為了將來重新作畫時的構想作準備。
二、素描的地位:
1、素描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具有獨立的地位和價值。
2、素描是其它藝術的必然基礎,尤其是水彩,油畫,版畫,雕刻(浮雕), 另外對平面設計,也是畫草圖的必要基礎。素描雖然被視為是兩度空間 的藝術,不需要顏色及第三度空間,卻也同時暗示這兩者。
3、素描是畫家工作的最後成果,也可以作為復制或摹寫的基礎,但以它的 性質而言,它是獨特的。雖然各種藝術不一定都要先繪出素描稿,但素 描卻是一切觀賞藝術的基礎。在作畫時往往預先勾出輪廓作為草稿,然 後用色彩渲染,當藝術作品完成時,素描稿常被掩沒或銷毀。因此,素 描只是一種技術准備。
到14世紀末,素描不再僅是附屬品,而成為一門 獨立的藝術。它有著廣泛的表現范疇:能表現體積、空間、深度、實質 和動作。文藝復興以後,素描已不僅只有實用地位,而是成為能代表人 類創作能力的藝術品。
三、素描的技法和種類:
1、線和線條技法,素描的要素是線,但是線在實質上卻是不存在的,它只 代表物體、顏色和平面的邊界,用來作為物體的幻覺表現。直到近代, 線才被人們認為是形式的自發要素,並且獨立於被描繪的物體之外。
2、素描是用線條來組成物體的形象,並且描繪於平面之上,藉由線條形式 引起觀者的聯想。例如兩條線相交所構成的角形,可以被認為是某平面 的邊界;另外加上第三條線可以在畫面上造成立體感。弧形的線條可以象徵拱頂,交會聚集的線條可表現深度。人們可以從線條的變化當中,得到可以領會的形象。因此透過線條的手段,單純的輪廓勾勒可以發展 成精緻的素描。
3、在素描中可以用線條區分立體與平面,至於色彩明暗是為了加強和釐清 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我們可以運用線條的開始,消失和中斷來畫出邊界 ,並且形成平面,也可使色彩至邊界而上。線條的粗細能表現物體的變化,甚至光和影也可用線條的筆觸變化表現出來。
4、素描的線條技法還需要平面技法的輔助。平面技法在使用炭粉筆時,在明暗對照上可用擦筆法。而更重要的是使用毛筆畫法,因為毛筆能發揮 筆觸的寬度和筆調的強度並且能增加空間感和立體感。素描也可用多色 畫筆作為基本材料,用來加強素描效果以及素描的藝術性。
四、素描工具:
1、素描的工具種類很多,如石筆、炭筆、鐵筆、粉筆、毛筆、鉛筆和鋼筆等;也有用鑽子和金鋼石作畫的。工具的不同關系著素描的性質和構圖,工具也能影響畫家的情緒和技巧。
2、工具的選用取決於畫家所想要達到的藝術效果。一般認為,干筆適宜作清晰的線條,水筆宜於表現平面;精美的筆觸可用毛筆揮灑,而廣闊的 田野則可用鉛筆或粉筆去勾勒。炭筆是兩者都可兼用的。
3、以作品尺寸而言,大幅素描作品適宜用木炭來畫,對於輪廓、照應等可經長久的時間細細研究、分析。至於鉛筆適合較小尺寸,很少大張的鉛 筆畫,而鋼筆畫則更小了,往往在插畫上用得較多。
五、素描題材:
1、素描原是為繪畫、雕刻等藝術服務的,後因其流暢、充實和美觀,發展 成為獨立的藝術。其題材可以取自任何事物,不受拘束,一般以肖像和 風景為主,而西方的素描常是人物和靜物,到了19世紀又出現以日常 生活為題材的素描。其它還有想像和抽象素描、藝術性建築素描等。
2、至於20世紀的素描似乎是反映不安、動盪和科學進步的。其中一些以表現線條豪放為特色。還有一些畫家試圖把生活納入幾何圖形中 (立體 派)。
3、在20世紀各流派中也有X射線式的技法,即同時看到外部和內部。表現主義畫家追求「表現一個場面的感情而不是描繪事物的現實外表」, 超現實主義者則著重表現潛意識心理。
4、除以上所列舉各種形式的素描之外,還有實用性和技術性素描。實用素 描要清晰地記載一件客觀事物,從總體上說,它不重審美,而突出技術 設計。實用素描包括為科學目的而作的插圖與說明。很多藝術家作過科學說明的素描。
5、文學作品中的素描插圖,一般是為某段文字描寫而作的圖畫說明,但因它表現了畫家特有筆法風格,至今還享有崇高的藝術聲譽。與此相關的還有漫畫,這是用於社會批評而創作的一種假定性圖畫。並由此而發展成連環圖畫,進而演變成現代卡通動畫片。
六、素描線條的演變:
1、線條的解放:(安格爾對繪畫線條的革新)(1)、在古典主義法則籠罩之下,線條本身除了被用作『完美比例』的度量外,它的功能是被抑制的。(2)、安格爾最大的貢獻便是打破將線條僅限於對物象比例描繪的限制,而拓展到圖案花紋的形式。(3)、對安格爾而言,人體的比例並不求自『自然』或實證的實現,他運用曲線在畫面上探求人體之比例位置與姿勢。這種直接運用線條在畫面的處理,強調畫面的平面性,使事物本身之重要性,附屬於形式要求之下。(4)、講求結構與形式,而不惜更改事物原有比例以配合整體視覺完整,同時並介入了圖案花紋式之構圖。
2、強調線條本身意義與表達的特質。
3、線條的運作成為個人內在律動與情感的抒發:(1)、一個線條在畫面的行進的痕跡,乃接受自創作者內在自發性律動的影響。(2)、德拉克洛瓦將個人感情強烈投射在線之運用,不只將線條的功能遠脫離古典傳統,並將素描積極推向繪畫,使繪畫上明顯筆觸的物質性增強,奠定現代繪畫發展的基礎。
七、常用的素描用語:
1、明度:色相明亮或沈暗的程度。
2、比例:一部份跟另一部份或整體在量或尺寸方面的關系。
3、構圖:各部份的一種配置法,依照經過設計的格式,一致的比例,或重復的體系去安排。
4、輪廓線:描述前進或後退的形狀之變化方面的一條斷續線或連續線。
5、平衡:在設計或繪畫里,各項元素達到均衡的狀態。
6、線影:平行或靠近得足以形成一個面的斷續線。
7、立體表現法:控制明暗的逐漸變化以創造實體形式的錯覺效果,使物體有三度空間的特質。
8、透視學:最初研究透視是採取通過一塊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將所見景物准確描畫在這塊平面上,即成該景物的透視圖。後遂將在平面上根據一定原理,用線條來顯示物體的空間位置、輪廓和投影的科學稱為透視學。
9、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
10、五大調:亮面、中間色、明暗交接線、暗面、反光。
11、調子:調子是指畫面不同明度的黑白層次,也就是面的深淺程度。對調子的層次要善於歸納和概括,不同的素描調子體現不同的個性、風格、愛好和觀念。
八、認識素描中的明暗:
1、何謂明暗:(任學生自由聯想發揮,喚起舊經驗)
2、明暗產生的原因: 有光源(不論是自然光源、人工光源)照射,才會產生明暗; 沒有光,我們的眼睛將看不到任何東西。
3、明暗的基本法則:(1)、光源直射處(向光)是明亮部。(2)、光源照射不到之處(背光)是黑暗部。(3)、反射光所形成的是中間灰色部分。
4、利用鉛筆表現明暗的方法:(1)、鉛筆直立地以尖端來畫時,畫出來的線較明了而堅實;鉛筆斜側起來以尖端的腹部來畫時,筆觸及線條都比較模糊而柔弱 。(2)、筆觸的方向要整理才不致混亂。
5、鉛筆畫使用橡皮擦注意事項:(1)、初學時往往總覺得畫一筆不滿意時,就馬上用橡皮擦去了,第二次畫得不對時又再擦去,這是最不好的習慣。一則容易傷害畫紙使紙 張留下疤痕,再則畫時就越畫越無把握了,所以應極力避免。(2)、當第一筆畫不對時,盡可再畫上第二筆,如此畫時就有一個標准,容易改正,等濃淡明暗一切都畫好之後,再把不用之處的鉛筆線,用橡皮輕輕擦去,這樣整幅畫面就清楚可愛多了。(3)、其實畫面上許多無用的線痕,通常到最後都會被暗的部份遮沒了, 只需把露出的部份擦去,這樣也較為省力。同時不用的線痕,往往無形中成為主體的襯托物,所以不但不擦去無害於畫面,有時反而收到無形的效果,這是不可不注意的地方。
6、畫面賓主表現:(1)、前面的、較近的東西,都應表現得強烈而明確;後面的、較遠的東西,都應表現得柔弱而模糊。(2)、主體應表現得明確顯著,從屬的客物則應以襯托主物為目的。

B. 素描的基礎知識

1、鉛筆

鉛筆的種類較多,筆芯的質地有硬有軟,顏色有深有淺,可畫出不同的調子,尤其便於表現調子中的銀灰色層次。現有的國產鉛筆分兩種,以HB型為中界線,軟的為B型至8B型,數字越大,表示鉛筆的軟度越強,色度越黑;硬的為,H型至6H型,數字越大,表示鉛筆的硬度越強,色度越淡。學生用鉛筆一般是HB型,軟硬適中;建議素描初學者選用HB型到6B型之間的鉛筆。

C. 如何畫素描基礎

畫素描基礎教程:

1、線條練習:主要有3種,分別是中間粗兩頭細的線條、一頭粗一頭細的線條和長線條。先說中間粗兩頭細的線條,畫法是輕輕下筆,用力畫,再慢慢提筆。

一頭粗一條細的線條畫法:用點力畫,再慢慢提筆。

長線條:盡量畫長的直的線條,要一口氣畫完,中間不能停頓。

2、打型:任何形狀都可以用直線概括出來,以圓做例子。一個正文形中畫圓,找線段中間點連接,線段分得越細就越圓。

3、透視:近大遠小原則(入門主要理解這個透視理論就可以了)。同一個物體的不同部分和不同物體放在一塊看,都要遵循近大遠小的原則。

4、調子:五大調子分別是灰面、明暗交界線、反光和高光。其中明暗交界線最暗,其次是投影,然後是灰面,再然後是反光,最後是高光。五調子畫好了就可以把平面的東西畫立體。



素描入門基礎

素描的技巧是先練習素描的基本姿勢,然後再練習素描的線條,記住素描的明暗關系,先從幾何體開始練習,熟練之後開始練習人體的畫法,素描的結構關系也是很重要的。素描的握筆姿勢是素描的基礎之一,執棒式握筆可以讓手腕和手肘的力量得到更大的發揮,寫字式握筆適合畫素描的時候刻畫細節。

線條是素描的基礎,剛開始學習素描是從練習線條開始的,首先就是練習素描的排線,排線一般是兩端輕,中間重,方向上是一致的,線條直接疏密均勻,方向一般是從右上方向左下方往返進行排線,需要注意的是素描的線條兩頭不能出現彎曲或者帶鉤。

D. 素描的基本要素

素描的最基本要素正確的應該是:(1)、結構,(2)、比例,(3)、透視,(4)、形體,(5)、光線與明暗關系,(6)、虛實與對比關系。
素描考試的基本要求是:准確、扎實、簡練、整體。

E. 素描有哪些入門基礎知識

素描 概念在藝術創作中以不可獲缺的姿態存在著。素描也是有一定的入門基礎知識的。以下是由我整理的素描入門理論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素描的基礎知識

1、點線面

點,可以輔助觀察對象,定點找線,正確抓形。如利用結構點,光影點的串聯概括形體的觀察 方法 、長短,粗細,輕重,曲直…線是素描最常用的表現手段、如:輪廓線,指形與形之間的銜接線,分內輪廓線和外輪廓線;結構線,指兩個形體相互銜接所形成的線;棱線,指兩個不同方向的 面相 交所形成的線、在運用時應結合對象的形象特徵,注重它們的輕重、虛實、穿插關系,靈活運用、避免生硬、死板、 除此之外,輔助線和排線的運用不可忽視、面,是指物體形體凹凸起伏或轉折所形成的變化關系。面是組成物體的重要因素,任何物體都是由無數個面組成的,正確理解和運用面是造型的重要手段、

2、 形體

形是指二維空間的長度,寬度或斜度,是平面的。形的正確與否關繫到作品的好與壞,一般的抓形方法較多用目測法:比較法是較主觀,較靈活的抓形方法,比較線條的長度,斜度,弧度,比較塊面的大小,方向,輕重,上下比較,左右比較,四面八方整體比較,形里看形進行比較,才是獲得准確形的正確方法。體是構成物體的主要要素,是立體的,具有長寬高(深)三維空間的。任何物體都可以概括為由N個體構成的,規則的或不規則的。“體”是表現畫面體積感或立體感的重要“意識”。

3、 結構

是指物體本身的構造,分幾何結構和解剖結構。幾何結構是把復雜的物體概括為無數不同的幾何體構建而成的一種理解方式,世間萬物都是由幾何體構成的;解剖結構原為醫學用語,指內在的組織構造關系,是判斷一張頭像作品好壞的關鍵,所以,對頭骨和頭部肌肉的理解至關重要。

4、 構圖

指經營位置,就是在畫面上我們怎樣擺放對象的一種形式、一般情況下,不可太大,也不可太小;上緊下松,寧上勿下;模特面部朝向哪個方向,哪個方向就可以多留些空白;如遇到正面,就看光源,光源方向可以多留些空白、總的來說,構圖要恰當,均衡,飽滿,有一定的藝術修養,遵循賓主呼應,空間合理的原則。

5、 比例

是反映物體各部分及其與整體之間的大小,長短的相互關系。分標准比例,如“三亭五眼”;目測比例,指利用目測棒所獲得的比例;感知比例,是指對表現對象進行觀察,比較的感受所得,是一種較主觀獲得比例的測量方法,注重比較。正確熟練的掌握此種方法可以事半功倍。

6、 透視

分為形體透視和空間透視。形體透視是根據視平線上視點的位置來決定表現對象是處於平視、仰視還是俯視,或大小的位置、其規律為:近長遠短,近大遠小。空間透視是表現空間距離遠近而形成的虛實及色度的視覺效果變化的原理、其規律為:近實遠虛,近強遠弱。

7、 明暗

指在一定的光源下物體所產生的光影關系、在表現時應先明確對象的亮面和暗面,尋找灰面,再區別最亮面,次亮面,最暗面,次暗面等有序的層次變化,有節奏的表達、亮面 透亮,結實亮面 亮中有灰,要實,灰面 灰中有亮,要實,追求豐富三大麵灰面 豐富微妙 五小調 明暗交接 黑得到位,注重起伏變化,反光 暗得有東西,透氣,要虛,暗面 暗得透氣,投影 虛的黑,透氣,不死,黑白灰指整體畫面的色調區別,與明暗不可同意而語、黑白灰關系是否明確是畫面效果是否鮮明,生動,是否具有藝術感染力的關鍵所在、一般在頭像作品中常見的安排方法:頭發是黑的,臉是灰的,衣服是白的;頭發是白的,臉是灰的,衣服是黑的;或頭發和眼睛是黑的,衣服和臉部背光面是灰的,受光面是白的等等。在某種情況下,黑色區域和灰色區域對比不夠強烈,我們可以主觀提亮灰色區域或加重黑色區域;白色區域和灰色區域反差不鮮明, 我們可以主觀提亮白色區域或加重灰色區域、總之,一張好試卷黑白灰一定要分明,黑要夠黑,黑得透氣;灰要灰到位,灰得豐富;白要白得透亮,厚實。

8、 體積感

簡單講就是立體感,就是物體所佔的空間,即內空間。在二維平面體現出來的就是給人於厚度感。體積感的有無是衡量素描作品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確理解和運用“體面”法對體積感的表現有很大幫助。

9、 空間感

空間感相對體積感來說是外空間,是畫面的深度,是一種氛圍,如;鼻子與後腦的前後距離感或頭部處於什麼樣環境氛圍等,就是空間感。正確處理好空間感可以用輕重強弱法,虛實法,繁簡法等。

10、質量感

質感就是給人於一種觸摸感,是光滑柔軟,還是粗糙剛硬等。在表現時,光滑柔嫩的質感,如女人的皮膚,就可以用較細小含蓄的線條或柔和的面來表達:相對粗糙的男人皮膚,可以用較粗重毛躁的線條或較強烈的面表達,有時,具體情況還是需具體分析,不可概念化,也有小白臉男生的不是?量感即是重量感,頭部有頭部的重量,應該沒有人的頭部像氣球般輕的吧?所以,在表達的時候分量感一定要到位,該重的就得重下去。

11、整體感

整體感不是完整,更不是完成,它是指在作畫過程或畫面完成後的一種繪畫意識。整體的觀察,整體的造型,整體的刻畫,整體與局部,局部與整體等的繪畫理念始終貫徹整個繪畫意識,才能游刃有餘的把握畫面,人物形象才生動傳神。

素描的技巧

(1)線和線條技法

素描的要素是線,但是線在實質上卻是不存在的,它只代表物體、顏色和平面的邊界,用來作為物體的幻覺表現。直到近代,線才被人們認為是形式的自發要素,並且獨立於被描繪的物體之外。[2]

(2)用線條來組成物體的形象

素描是用線條來組成物體的形象,並且描繪於平面之上,即由線條形式引起觀者的聯想。例如兩條線相交所構成的角形,可以被認為是某平面的邊界;另外加上第三條線可以在畫面上造成立體感。弧形的線條可以象徵拱頂,交會聚集的線條可表現深度。人們可以從線條的變化當中,得到可以領會的形象。因此透過線條的手段,單純的輪廓勾勒可以發展成精緻的素描。

(3)用線條區分立體與平面

在素描中可以用線條區分立體與平面,至於色彩明暗是為了加強和分清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我們可以運用線條的開始,消失和中斷來畫出邊界,並且形成平面,也可使色彩至邊界而上。線條的粗細能表現物體的變化,甚至光和影也可用線條的筆觸變化表現出來。

(4)平面技法的輔助

素描的線條技法還需要平面技法的輔助。平面技法在使用炭粉筆時,在明暗對照上可用擦筆法。

(5)毛筆畫法的使用

更重要的是使用毛筆畫法,因為毛筆能發揮筆觸的寬度和筆調的強度並且能增加空間感和立體感。

(6)藝術性的加強

素描也可用多色畫筆作為基本材料,用來加強素描效果以及素描的藝術性。

素描的藝術特點

由木炭,鉛筆,鋼筆等,以線條來畫出物象明暗的單色畫,稱作素描。單色水彩和單色油畫也可以算作素描;中國傳統的白描和水墨畫也可以稱之為素描。通常講的素描多元化指 鉛筆畫 和炭筆畫。素描是一切繪畫的基礎,這是研究繪畫藝術所必須經過的一個階段。 素描通常採用可於平面留下痕跡的方法:如,炭筆,鋼筆,畫筆,墨水,及紙張等。輪廓和線條是素描的一般稱謂。素描具備了自然律動感。不同的筆觸營造出不同的線條及橫切關系和節奏、主動與被動的周圍環境、平面、體積、色調、及質感。

素描是一種正式的藝術創作,以單色線條來表現直觀世界中的事物,亦可以表達思想、概念、態度、感情、幻想、象徵甚至抽象形式。它不像帶色彩的繪畫那樣重視總體和彩色,而是著重結構和形式。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 >>>素描的藝術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