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堂
德是做人之本,德育是教育之魂。課程思政指以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我們數學組全體教師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和對數學學科的深刻認識從「認識和傳播數學文化」、「誘發對數學之美的探索」、「闡釋數學哲學與人生價值」等方面討論如何做到「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的有效路徑。我們提煉的數學德育內容為:培養嚴謹態度,崇尚理性精神,提升數學審美,養正家國情懷。
一、做好數學「課程思政」,要深度挖掘這門課程的「思政元素」。
1、從學生的日常行為進行思政教育,培養嚴謹態度。
要求學生不遲到,不曠課,提前到課堂,就是教育學生履行契約。要求學生上課遵守紀律,認真聽課,就是要求學生尊重他人的付出,規范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生抄作業的習慣是日積月累的結果。我們要分析抄的原因,針對性的交流,讓其重新寫作業。對於不改的,作業成績零分記錄。教育學生做人做事要有嚴謹的態度。職業院校數學教育素質目標:(1)使學生認識到數學來源於實踐又服務於實踐,從而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2)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數學素養和思維嚴謹、工作求實的作風;(3)培養學生優良的道德品質、堅強的意志品格,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思想意識和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我們的數學教學始終圍繞著這個目標進行。
2、從教學內容進行思政教育,崇尚理性精神。
數學教師更應當深度理解「課程思政」的重大意義,深入挖掘每個數學符號中及各教學環節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認真做好每堂教學課程的教學設計與實施,把「課程思政」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努力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價值引領的有機統一。我們在挖掘教材函數的內容的時候,利用函數的圖像讓學生直觀看到線條的變化,通過分析曲線的上升與下降,周期的變化特點,引導學生完善自我邏輯思維, 教育學生我們的學習也是需要過程的,需要我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持續學習,理性探究才能達到量變到質變。
3、從課程內容的背景進行思政教育,提升數學審美。
把數學文化與「課程思政」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在講每一章的導入時,先介紹知識的產生背景,介紹一些數學文化故事。例如我國古代南北朝數學家祖沖之推算的圓周率的真值比歐洲要早一千多年。他不僅在數學界出名,還是偉大的天文學家。通過這些介紹,學生不僅深刻理解無理數的概念,也認識到我們祖先的聰明智慧,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激勵學生發奮學習,積極向上,勇於創新。數學是「使人聰明的學問」,它提示了一種思維的方法和模式及思維合理的標准,給人類思想解放打開了道路,它的思維方法可以直接起到幫助思考其他非數學問題,達到優化思考的目的。教學過程中能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思維的運用之美,必將大大激發學生的興趣.
4、從學生的學習中進行思政教育,養正家國情懷。
有的學生做題沒有過程,只有結果,在應付差事。通過保質保量完成作業教育學生對待數學要嚴謹,有理有據。用生活的事例引導學生思考做人做事的態度,做什麼事都要嚴謹認真,促進行為思政教育。例如法官不取證直接給犯人判刑,大夫不問病因直接開葯,宇宙飛船不經無數次實驗上天等。有的學生對待個人的利益看的重一些,我就通過分析元素,子集,真子集的關系來教育學生個體和集體的關系,引導學生愛國,傳遞正能量等,把養正家國情懷做到實處。
二、課程思政的幾點意見
1、「課程思政」是一種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能以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面目出現,否則引起學生的反感和抵抗,就會成為另一種「思政課程」。 所以,數學課程思政一定要結合課程的教育目標和教育特點,挖掘課程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將思政教育內容融合於課程教育內容之中,起到無形地育人作用。
2、數學課程思政的內容絕不僅僅是傳統思政課程的內容,而應該包含諸如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以及中國傳統文化、世界傳統文化等豐富廣泛的內容。數學其實是哲學的一部分。
3、數學「課程思政」,不僅轉變教育觀念,也要優化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課程思政」建設的關鍵在教師。教師是課堂教學第一責任人。教師有育德意識和育德能力,才能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價值的引領,對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應用意識。
總之,我們不僅要做四有好教師;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課堂責任心;要充分發揮教師的聰明才智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教師要學會舉一反三,做到知行合一,在形式、內容、實踐等各個方面都要做到價值引領。
⑵ 如何將思政元素融入課堂
要將思政元素融入課堂,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一、課程思政化:包括教學理念的思政化、教學內容的思政化和教學實施過程的思政化,要有意識地將思想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整個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養成科學嚴謹、勤於思考、勇於擔當等精神品質;
二、課室布置思政化:通過使用KT板、易拉寶等道具,符合課程特色的標語和口號,在教學氛圍和學習環境上體現思政化建設。
⑶ 如何將思政融入專業課
將思政融入專業課的方式:
1、把思政的內容從課程的開始貫穿到課程的結束,這種信息的強化將從始到終影響學生。例如:通過講解《電子技術》專業課,如引用「北斗星導航」的講解,讓學生了解到中國科技創新技術的飛速發展,增加民族自豪感「愛國」。
2、思政融入的過程中,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充分發揮課堂主陣地作用,將思政教育有效融入基礎學科、專業課的講授過程中,全方位育人。
思政的實踐教學
在思政融入課程的過程中,通過教師一言一行,讓學生明白真理。還可以以社會實踐的方式,讓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例如:清明節去烈士陵園;「十一」前去參觀博物館等等。在教師的帶領下,和學生一起參與到社會需要的地方去,服務社會、服務人民,激發學生內心的「友善」,讓學生去體會「和諧」社會帶來的美好、幸福的時光。
採用這樣的教學模式,改變了以往古板的教學方式,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們的思想認識,使學生更加積極的面對人生,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對學生的未來成長起到了積極重要的作用。
⑷ 如何做好課程思政
思想政治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將立德樹人深植於課堂,「課程思政」的價值與深層意義不言而喻,並逐步成為職校響應政策要求的工作熱詞。
理念踐行是「課程思政」的核心,立德樹人是「課程思政」的根本,全員育人是「課程思政」的保障。高校踐行「課程思政」教育理念,在具體的內容設計上可以從六個方面下功夫:
1、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
2、引導學生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3、引導學生加強品德修養
4、引導學生增長知識見識
5、引導學生培養奮斗精神
6、引導學生增強綜合素養
關於思政課程的教學設計,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整合好教材,分解重難點,確立好有效的教學目標,並使用豐富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掌握寓道於教、寓德於教、寓教於樂的課程思政實施路徑。可以多從網上搜集一些案例,可以看看聚焦職教網,有很多關於課程思政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