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體育教育的理論基礎
體育課程的目標、內容、方法都受到生物學因素的影響。從生物科學的視角來認識體育與健康課程可以得到以下的初步結論:
1.直立行走推動人類進化,同時也給人類帶來種種缺陷,體育有利於彌補這一不足;優裕的生活給人類健康帶來許多新的問題,體育活動為防止人類身體的退化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條件。
2.長期的體育鍛煉對於人體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是提高和改善國民體質的、有效而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
3.體育活動受人的生理結構與功能的制約和影響。
4.在參加體育活動時,人的機體工作能力的發展變化有一定規律。
5.人的生長發育與整個生命過程具有明顯的階段性和個體差異性,體育鍛煉必須符合人的年齡特徵、生理特徵和考慮個體的差異性。 1.教育學基礎
體育與健康課程作為整個教育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直接影響著學校教育的整體發展。因此,從教育學的視角來認識體育與健康課程是十分必要的。
(1)體育與健康課程是學校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促進學生的生長發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受教育者的身心和諧發展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忽視甚至損害健康的文化和科學知識教學,或孤立發展體能和運動技能的體育都是有害而無益的。體育與德育、智育、美育存在著有機的聯系,必須從德、智、體、美的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視角來認識與理解體育。體育不僅是「體」的教育,更是「人」的教育。
(3)體育過程是學生的生長發育與體育鍛煉密切聯系、互相促進的過程。正常的生長發育是進行體育鍛煉的前提,同時又是體育鍛煉的結果,兩者必須有機地結合起來。
2.心理學基礎
體育與健康課程無論是目標的確立、內容的選擇,還是方法的運用都離不開心理學的支撐,從心理學的視角來看,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體育活動能使人產生成功感和愉快的體驗。
(2)體育活動對於個人的自信、自尊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可以明顯降低緊張與焦慮情緒。
(3)體育與個性發展有密切的聯系,體育活動可以對良好個性的形成產生積極的影響。
(4)運動技能的學習和效果與學習者的動機密切相關。只有具備強烈的學習動機,才能積極主動地開展體育學習和活動,並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良好的學習效果又反過來進一步激發體育學習和活動的動機。
(5)不同年齡學生的身心特點對體育學習的內容與效果有直接的影響。
(6)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相互作用,相互影響。 體育與健康課程在課程的目標、內容、方法、組織、評價等方面受到社會上各種因素的影響與制約。從這一意義上講,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改革與發展不能脫離社會的發展與需要。因此,體育與健康課程還應該從社會學的視角來加以認識。
1.體育與健康課程與社會政治、經濟存在著緊密的聯系
社會政治與經濟直接或間接地制約著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價值取向、目標、內容、方法、評價等。當前,我國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在確定課程改革方案時,應當清醒地認識我國的政治經濟制度與需求,只有如此,才能明確改革的性質與方向,合理地設計體育與健康課程方案,保證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改革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2.體育與健康課程總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相聯系,並受到其影響和制約
各國都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將一定的意識形態、思想、觀念傳授給學生。我國尚存的「重文輕武」、「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師道尊嚴」的傳統文化思想仍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與制約著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設計和實施。
3.體育與健康課程與一定的社會背景相聯系
體育活動對增加人際之間的交往與溝通、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提高社會安全感具有積極的影響,是個體學習社會知識技能,養成社會規范行為,即個體社會化的重要途徑。
2. 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1、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什麼?答:1、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發展。2、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3、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主體地位。4、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個學生受益。
3. 產生體育的社會基礎是什麼
1、體育項目大部分都是從日常勞作中產生的,所以日常勞作是提的基礎;
2、體育項目很多是在日常勞作中的的休息間隙產生的,所以有一個不受壓迫輕松的勞作環境是促進因素;
3、有了基礎和促進因素後,有一個和平的生活大環境營造一個和諧的氛圍,沒有戰亂的情況下,各項運動的開展也就有了良好的氛圍和條件。
4、整個生活品質的改善和提高,使人們產生了對物質和精神的追求,所各種娛樂產品包括體育比賽才能更普及的推廣發展壯大。
4. 新體育學說認為體育應包括哪四個方面
「新體育」學說也稱為自然體育學說,是在實用主義教育學說和盧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基礎上,由美國學者托馬斯·伍德和赫塞林頓提出的體育理論。
該理論認為:「體育是通過身體進行的一種教育活動」。體育應包括機體教育、神經肌肉活動教育、品德教育和智力教育四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