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基礎設施差怎麼描述
基礎設施差描述如下:
1、基礎設施不足:表現為:生產性基礎設施支撐力脆弱,服務性基礎設施執行力減弱,社會性基礎設施安全力薄弱,流通性基礎設施承載力孱弱。
2、資金來源過於單一,農村投資份額偏小:在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所需資金多數是由農村集體及農戶自主承擔,政府投入、外資及金融機構貸款比例較小。
3、重短期效益,輕長期效益,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後:道路、供水、供電等生產性基礎設施建設直接作用於城市經濟增長,短期經濟效益明顯,而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環境基礎設施雖關繫到城市社會與生態可持續發展。
基礎設施包括交通、郵電、供水供電、商業服務、科研與技術服務、園林綠化、環境保護、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等市政公用工程設施和公共生活服務設施等。
它是一切企業,單位和居民生產經營工作和生活的共同的物質基礎,是城市主體設施正常運行的保證,既是物質生產的重要條件也是勞動力再生產的重要條件。基礎設施建設是指在基礎設施方面進行的完善、改造等社會工程。
基礎設施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和必備條件,抓好了可以為發展積蓄能量、增添後勁,而建設滯後則可能成為制約發展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