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扶貧村有哪些基礎建設
擴展閱讀
滿滿的歌詞什麼意思 2025-02-05 16:48:08

扶貧村有哪些基礎建設

發布時間: 2023-08-06 19:54:48

① 扶貧包括哪些項目

教育、醫療、產業、人員培訓、整村推進

② 如何進一步推進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

首先,組織制定脫貧攻堅重大政策和規劃。認真貫徹2011—2020年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按照中央決策部署,將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編制武陵山等11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指導有關省(區、市)編制省級實施規劃。建立片區聯系工作機制,明確14個部門和單位定點聯系11個片區,與國務院扶貧辦每年印發片區聯系單位工作規則和年度工作要點。督促協調有關部門在編制「十二五」重點領域、行業專項建設規劃時,將片區規劃確定的重大項目積極納入,並在年度投資計劃安排中給予重點支持和優先安排。
其次,大力支持貧困革命老區加快發展。牽頭起草支持革命老區開發建設與脫貧攻堅的政策文件,研究制定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組織編制實施贛閩粵原中央蘇區,陝甘寧、左右江、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編制完成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組織召開全國革命老區開發建設座談會,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老區開發建設與脫貧攻堅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第三,加大對貧困地區投資支持力度。初步統計,「十二五」期間,共安排貧困地區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過7000億元,占同期中央預算內投資總規模的近40%。一方面,面向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謀劃建設了一批大中型民用機場、跨省區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發揮基礎設施對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服務作用。另一方面,瞄準農村困難群眾,著力改善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解決了1億多農村居民和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結束了貧困邊遠地區群眾用不上電的歷史,與有關部門一起對貧困地區近1000萬戶農村危房進行了改造。
第四,扎實做好易地扶貧搬遷、以工代賑等工作。「十二五」時期,共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231億元,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的394萬貧困人口實施了易地扶貧搬遷。安排以工代賑中央資金284億元,在貧困地區建設了一大批農村中小型公益性基礎設施,為參與工程建設的貧困群眾發放勞務報酬33億元。按照國務院部署,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提出了「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方案,明確了工作思路、搬遷任務、建設標准、籌資渠道、職責分工等,指導未來五年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工作。
在各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全國農村貧困人口(按照現行扶貧標准)從2010年的1.66億人減少到2015年底的6000多萬人,貧困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10年的3273元提高到2015年的6500元以上,增幅連續5年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發改委還表示,「十三五」時期,發改委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把支持脫貧攻堅擺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強化頂層設計,進一步完善政策體系、加大投入力度,更加註重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更加註重推動區域整體開發,更加註重改革創新,推動盡快消除絕對貧困和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確保到2020年貧困人口與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首先,組織編制「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和年度減貧計劃。圍繞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摘帽和解決區域整體性貧困,抓緊編制完成「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明確今後一個時期脫貧攻堅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爭取將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列為「十三五」規劃《綱要》核心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科學編制下達農村減貧人口計劃,把完成年度減貧人口計劃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約束性指標。
其次,全力實施新一輪易地扶貧搬遷工程。貫徹落實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抓緊編制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十三五」規劃,下達年度搬遷任務,加快啟動實施新一輪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建設。加大中央投資支持力度,適當提高中央補助標准,創新投融資模式和組織方式,建立健全監督考核辦法,完善相關配套政策,確保「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方約1000萬貧困人口通過搬遷實現脫貧。
第三,大力支持革命老區開發建設與脫貧攻堅。深入貫徹全國革命老區開發建設座談會精神,組織實施支持革命老區開發建設與脫貧攻堅的政策文件,進一步完善支持政策體系,啟動實施重點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行動計劃,全力推動支持老區的政策項目落地,加快老區開發建設與脫貧攻堅步伐。
第四,加快推進貧困地區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在組織編制「十三五」相關專項規劃時,對貧困地區重大工程項目予以優先考慮和積極支持。設立脫貧攻堅工程包,推動啟動一批「十三五」標志性工程項目建設。指導貧困地區加強項目儲備,加大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投資支持力度。繼續加大以工代賑投入力度,大力改善貧困鄉村生產生活條件,探索開展以工代賑資產收益扶貧試點。
第五,積極支持貧困地區改革創新與對外開放。在推動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中小城市改革試點、產城融合示範區建設等工作中,對有關貧困地區予以優先考慮和積極支持。支持具備條件的貧困地區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等方面先行先試,釋放貧困地區農村改革創新活力。引導貧困地區積極融入「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國家重大戰略,培育打造區域合作發展平台。

③ 扶貧包括那些項目

精準扶貧十大工程分別為:幹部駐村幫扶、職業教育培訓、扶貧小額信貸、易地扶貧搬遷、電商扶貧、旅遊扶貧、光伏扶貧、構樹扶貧、致富帶頭人創業培訓、龍頭企業帶動。這其中,既包括幹部駐村幫扶、職業教育培訓等「傳統項目」,也包括電商扶貧、光伏扶貧、構樹扶貧等新手段新方法。

政府幫助貧困地區加大人才開發、完善農民工人才市場。臨時工基本待遇,建立發展工農業企業、促進生產擺脫貧困的一種社會工作,對貧困農村實施規劃,旨在幫扶改善貧困戶生活生存條件和扶助貧困地區發展生產,改變窮困面貌。


(3)扶貧村有哪些基礎建設擴展閱讀

方式:

1、因地制宜地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和加工業,合理地開發礦業,有計劃地進行能源建設,發展交通運輸業。

2、發展橫向經濟聯合,把貧困地區開發和發達地區發展結合起來,引進信息、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

3、組織發達地區和城市的工商企業、科研單位和中等專業學校、高等院校等與貧困地區建立長期聯系,開展對口支援;組織能工巧匠和技術力量幫助貧困地區培訓科技人才。

4、國家在資金、稅收等方面採取特殊的優惠政策。分別情況減免一定的稅收,資金適當集中,統籌安排,配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