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雙層地基基礎怎麼做
擴展閱讀
知識點微課六下數學 2025-02-05 17:16:43
數學知識整合教學沒計 2025-02-05 17:10:04
教育系需要選哪些科目 2025-02-05 17:09:26

雙層地基基礎怎麼做

發布時間: 2023-08-05 19:18:36

⑴ 磚混結構兩層樓不用構造柱,地基,怎麼做

要蓋兩層樓房,怎麼不設構造柱,還是安全考慮吧。建棟房子不容易。
1、按照抗震規范要求,構造柱主要設置於抗震牆中;
2、120(或100)厚牆
當牆高小於等於3米時,開洞寬度小於等於2.4m,若不滿足時應加構造柱或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3、180(或190)厚牆
當牆高小於等於4m,開洞寬度小於等於3.5m,若不滿足時應加構造柱或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4、牆體轉角處無框架柱時、不同厚度牆體交接處,應設置構造柱。
5、當牆長大於8m(或牆長超過層高2倍)時,應該在牆長中部(遇有洞口在洞口邊)設置構造柱。
6、較大洞口兩側、無約束牆端部應設置構造柱
,構造柱與牆體拉結筋為2Φ6@500,沿牆體全高布置。
至於地基怎麼做,這個要看你的地基好不好,如果建在黃土上,只要在深度2米左右挖深,這個圈樑就可以了(當然,圈樑也要加基礎啊);如果不是黃土地基,這個要看你的地下水到哪裡,如果地下水離開地面超過2米,按上面方法可行,如果地下水過高,還要加深,甚至還可能做樁基礎。

⑵ 修兩層樓的地基怎樣打

1、在施工前要觀察地基的土層情況情況

因為不同情況的土層其承載力是不同的,分辨其是粘土、砂土、泥岩還是泥炭土。泥炭土的承載力一般都比較差,不適宜做地基,而礫石層承載力較好,適宜做地基。

2、考察周邊環境

如果地基周圍有河流,會容易清淘土層,出現地質塌陷的情況,影響建築的穩定性;若地基周圍有洞穴之類的,當受力有不均勻的情況時,就容易會造成建築沉降不均勻的現象,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

3、選擇地基形式

在確定了地基的土層後,就需對建築物的地基形式進行選擇,其地基形式分別有獨立基礎、條形基礎、井格基礎以及樁基礎等,一般地基的狀況不同所選擇的地基形式也是不同的。

4、條形基礎

自建房的樓層在七層以內,地基情況土層為粘土層時,可採用鋼筋混凝土的條形基礎,在資金充裕的情況下也可以選用滿堂基礎,而一般會不建議毛石和磚基礎這兩種基礎,因為它們的抗震性能會比較差。

常見的地基做法:

1、條形基礎

條形基礎就是自建房中最常見的一種做法。其長度也遠遠大於寬度,它的基礎長度是大於或等於10倍基礎的寬度,多用於單層或是多層砌體結構。

磚混結構房屋就是靠磚牆牆體來受力承重的,屋面板和樓面板荷載以及自重由板傳給牆體,牆體自重以及板荷載再由牆體傳遞給基礎,再由基礎傳遞到地基。這種情況下就最為適合做條形地基。

2、獨立基礎

獨立基礎的工費會較低,十分經濟,整體性能好,抗不均勻沉降的能力比較強的地基基礎形式。用於獨立基礎的基本材料通常是採用了鋼筋混凝土、素混凝土等,建材都很常見性價比會也很高。

3、樁基礎

樁基礎是將基樁深埋進較硬的持力層或者是直接嵌固岩層,深度正常一般在5-10米之間。樁基礎的抗爭效果好,承載力也會比一般基礎形式要強,操作也會比較費力耗資。磚基礎廣泛的應用於高層建築。

4、井格基礎

井格基礎是條形基礎的衍生,它是由橫縱兩個方向十字交叉做成的基礎形式,其承載力更強。

若建房的樓層較高的話,可採用井格形式的基礎,但地基基礎形式的混凝土、鋼筋等的配比都需要根據其房屋結構計算後確定。

5、毛石基礎

毛石基礎是天然石材粗略加工後砌築成的基礎,是山區建造房屋常用的基礎形式。毛石的粒徑一般不小於300毫米,毛石基礎的斷面一般為矩形或者是階梯形。

⑶ 怎麼在地基不是很堅固的河邊建2層樓房

給你一個我認為比較經濟適用的方法。
1、清除表層土,最好能到老土。
2、對地基土進行輕便觸探,大概確定地基承載力。或地基下是否有軟弱層。
3、做灰土地基。由於你蓋得是2層,厚度500左右,即可。
4、灰土地基,分3皮做,每批200左右,夯實三遍。灰土如何做,不用我講了吧。
5、如果真能清理到老土,其實地基不用很擔心的。
6、做好河邊的護坡,避免滑坡,比較重要。
補充:
1、房子離河邊距離,主要看你邊坡的深度和長度,如果地基穩定且埋深合適(比方說基底已經與河邊內部的底部基本持平),問題不大。
2、做地梁的方式能使建築物增加整體性,能有效的抵抗不均勻沉降,但是對於地基沉降來說,主要是基礎底面積的確定。
3、做水泥柱(構造柱),是很有必要的。也是使建築物增加整體性。

⑷ 自建二層樓房,但地基有部分虛土,請問基礎該怎麼打才牢固

打深樁,放鋼筋籠子,之後澆混凝土,等柱子完全硬化後以柱子為地基開始建造。虛土時間久了會垮塌。

⑸ 2層民房,框架結構,地基怎麼處理合適

2層民房,框架結構應該進行設計計算,採用獨立基礎,地基應簡單勘察,比如挖個探坑什麼的,要請內行來弄。圖簡單的話就搞個砌體結構,像樓上說的條形基礎。四個大角構造柱,三道圈樑。地基怎麼處理必須結合場地土層具體性質、狀況,網上說『醫不對症』。

⑹ 二層樓地基標准 二層樓的地基標準是什麼挖多深才能更穩定

1、二層樓的地基標准。一般情況下,二層樓房的地基深度為一米半即可。如果地基很寬,也可以適當埋的淺一些,但是深度不可小於室外地面,這樣才能起到保護作用。高層不宜小於房子地上高度的1/15,樁基不小於1/18,不計算樁長。

2、沉降量要求:地基的沉降量一定要控制在標準的范圍內,若是沉降超出標准,會使得房子的穩定性變差,出現傾斜或者開裂的情況。

3、強度要求:地基的強度也就是它的承載如何,承載力符合標准才能保證房子穩定牢固。

4、壓力要求:地基要有適當的壓力。

5、穩定性要求:地基要有防止房子傾斜,保證房子穩定性的功能。

6、地基的一般標准。地基的深淺以及長寬是要根據房子的高度、房子的結構、土質以及氣候等因素決定的。如果房子層數較高,而且岩層也深的話,地基就要打的很深才可以;如果房子較低,岩層也淺,地基相對就可以打的淺一點。

7、不同結構的房子對地基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如果是砌體結構,可以根據抗震度來決定,例如抗震7度左右的,地基的高寬比可以是2.5,在實際施工中,可根據情況調整。如果是混凝土結構,也有相關的建造表標准。

8、如果是在抗震設防區,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礎,他們埋置深度不可小於房子高度的1/15;當樁與箱基底板或筏基底板連接的構造符合規范有關規定時,基礎的埋置深度不宜小於房子高度的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