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基基礎施工方案
地基是指建築物下面支承基礎的土體或岩體。作為建築地基的土層分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
一、工程概況
本地基採用大開挖處理,挖深至-0.85米,素土墊層墊至-5.56米(2.94米厚),3:7灰土墊層-4.36米(1.2米厚),壓實系數不小於0.97,室內回填不小於0.95,基礎埋深為-4.36米,採用機磚條形基礎。基礎砌體及直牆採用MU10的機磚,砂漿採用MU10水泥砂漿砌築。設有基礎地圈樑、構造柱、砼強度等級為C20,抗震設防為7度抗震。
二、施工方案
(1)施工順序與施工特點
結合本工程特點分段劃分為:基坑開挖——-人工普探——-素土、3:7灰土回填——-砌基礎、地下室牆——-澆砼構造柱——-安裝地下室預制板——-澆築地圈樑——-做地下室外防水——-室外回填——-整個工程由西向東的施工順序總體安排基礎工程不分段,但各工程不能間歇,灰土、兩班輪流作業其他各工種相互協調組織流水作業。
(2)、施工機械技術措施
1、基坑開挖根據土方量及周邊環境確定用機械開挖(ZL50型裝載車)。根據開挖深度採用兩次作業。
2、根據開挖深度考慮到安全因素在基礎四邊要進行放坡,放坡系數按1:0.3,根據土質情況確定起點為1米。
(3)、普探及回填孔
在基坑驗收合格後,進行人工普探,探孔深度按設計要求1米*1米梅花型布置,探孔深2.5米,遇孔洞、古墓按《建築地基施工探查處暫行規定》普探並進行處理,回填孔採用2:8灰土,人工回填灰土必須過篩,攪拌均勻填夯密實,厚度控制在20cm左右。
(4)土方回填
1、土方回填
①、土方鋪設:素土原用基坑所挖的`土方,土料中不得含有機質物及腐植土,共分17層進行回填,壓實厚度控制在170-190mm之間。
②、土方碾壓:根據土質情況及擊實試驗要求,確定來用一台8-12T壓路機進行碾壓,在整個土方鋪設完後再進行碾壓,碾壓控制行駛速度每小時2Km/h每次輪跡應控制在8-10cm之間,四周碾壓不到的地方應用蛙式電夯夯實三遍。
2、3:7灰土回填
(1)、材料要求:灰土的土料可採用基坑挖出的土,土中不得含有有機質及耕植土,灰土採用袋灰,灰土配合比為3:7體積比土料粒徑不得大於15mm,灰料粒徑不得大於5mm.
(2)、土方鋪設:灰土採用機械配料,機械鋪土比例嚴格按照配合比要求,分層整片鋪設每層鋪土壓實厚度控制在150-170mm,共分7層進行回填。
鋪土時應適當控制含水率,以手緊握土料成團,兩指輕捏即能碎為宜。土料中水分過多或不足時,可以晾乾或灑水濕潤。
(3)、土方碾壓:根據土質情況及壓實試驗要求,確定來用一台8-12T壓路機進行碾壓,在整個土方鋪設完後再進行碾壓,碾壓時應控制行駛速度每小時2Km/h每次碾壓輪跡控制在8-10cm之間,四周碾壓不到的地方應用蛙式電夯夯實三遍。
4、質量檢查
①、直觀檢查:根據GB50202-2002《建築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表6.3.4的規定。
②、壓實度檢查:採用環刀取樣測定密實度,取樣部位每層壓實後的下半步每層按300㎡取樣一組進行測定,壓實後的干容重密度應有90%以上其餘10%的最低值與原設計之差不得大於0.888每立方米。
5、基礎具體施工方法及質量要求
(1)、配備技工10名、砼工20名、模板工15名、鋼筋工10名、普通工20名、分交叉施工。
(2)、施工准備:砼選用350型攪拌機一台,並配備砼配料計量1台、上料配備6名工人,上料人員嚴格按照施工配合比進行投料。應嚴格按照實驗室提供的數據進行配料並留好試塊。
(3)、施工順序:投料順序:石子——-砂子——-水泥。
砌地下室牆——-鋼筋加工安裝——-模板安裝——-C20砼柱澆築——-安裝地下室預制板——-澆築地圈樑——-室內外回填。
①、砌地下室牆370*370,120*120,240*240,MU10機磚,M10水泥砂漿。
②、鋼筋加工安裝
配料按照圖紙制下料單,要考慮施工需要的附加鋼筋綁扎、綁扎前要認真核對成品的型號,直徑形狀尺寸和數量,是否跟原料牌相符,如有錯及時糾正。鋼筋綁扎前依據線綁扎,並按規范對接頭位置數量進行控制並使其位置錯開。
③、模板安裝
模板安裝必須嵌縫嚴密,不得有漏洞,應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穩定性,模板應嚴格控制軸線尺寸不得出現脹模或軸線位移情況,模板頂標高誤差控制在10mm以內,線位移控制在15mm以內.
④、基礎柱砼澆築
砼在澆築時嚴格控制配合比留槎處應澆水濕潤。
⑤、基礎、地下室砌體
砌體時應嚴格按照配合比,磚應提前一天澆水。
基礎砌體時,應立好皮數桿,擺樣磚(在任何接槎處不得出現半磚現象)砌築時應注意馬牙槎的留置應先退後進,370、240牆應與雙面掛線每砌完一道後,應對所砌牆進行自檢,清理處理落地灰。
6、安裝地下室預制板
預制梁、板進場要有出廠合格證及復試報告單。
放置樓板時,樓板與模板要留置大於2.5公分的縫隙,安裝前將樓板兩端的鬍子筋按圖集要求處理,並用預制好的細實砼塊堵住樓板孔。
7、地下室室外防水按圖紙設計要求處理。
8、室外回填
室外回填下部為素土,室外地坪至-600mm范圍內為2:8灰土回填每層虛鋪不得超過250mm,採用8-12T壓路機碾壓,壓實系數大於0.95,2:8灰土壓實系數大於0.97.
9、室內回填
室內回填之前將室內清理干凈,回填時採用人工配合機械,室內採用蛙式機夯實,每層虛鋪控制到250mm夯實遍數為3遍,對小面積採用人工夯實,每層虛鋪厚度應控制在200mm.
三、安全措施
1、建立以項目經理及安全員為主的安全領導小組,推行安全生產制。
2、場地臨時用電不得隨意亂接機械設備設專人操作不得私自動用。
3、施工人員休息時不得在基槽內、四周邊緣休息。
4、施工人員必須帶安全帽,不準穿拖鞋、高跟鞋。
5、各施工人員必須樹立安全意識,遵守各項安全規章制度。
6、工長在安排生產的同時應進行安全交底明確安全和操作規程針對工程和工序及特點提出要求,做到每個工人心中有數。
㈡ 地基的基礎設計方案有哪些
工程設計都是從選擇方案開始的。地基基礎設計方案有:天然地基或人工地基上的淺基礎、深基礎、深淺結合的基礎(如樁-筏、樁-箱基礎等)。上述每種方案中各有多種基礎類型和做法,可根據實際情況加以選擇。地基基礎設計是建築物結構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礎的形式和布置,要合理地配合上部結構的設計,滿足建築物整體的要求,同時要做到便於施工、降低造價。天然地基上結構比較簡單的淺基礎最為經濟,如能滿足要求,宜優先選用。本章將討論天然地基上淺基礎設計的各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與土力學、工程地質學、砌體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以及建築施工課程關系密切。
天然地基上淺基礎設計的原則和方法,也適用於人工地基上的淺基礎,只是採用後一種方案時,還需對所選的地基處理方法進行設計,並處理好人工地基與淺基礎的相互影響。
㈢ 地基基礎設計方案有幾種
基礎的方案是很多的,大致可襲豎伍分為1.天然地基基礎2.樁基礎3.復合基礎4.地基處理後基礎。
天然地基中纖野有:無筋擴展基礎和柔性擴展基礎,無筋擴展基礎:如毛石基礎和磚基礎等拍或;柔性擴展基礎是指鋼筋砼基礎,有獨立基礎,條形基礎,筏型基礎和箱型基礎等。
㈣ 地基與基礎處理工程包括哪些施工工藝
在建築行業標准里,現階段對建築地基基礎處理的工藝基本上分為以下14種,但實際上現在使用的工藝遠遠不止這些,陸續還有數豎兆很多的新工藝在不斷的開發出來。
目前常用的為:
1、換填墊層法
2、預壓法(包括堆載預壓、真空預壓等)
3、強夯法和強夯置換法
4、振沖法
5、砂石樁法(碎石樁、CFG樁、LC樁等)
6、水泥粉煤灰碎石樁法
7、夯實水泥土樁法
8、水泥土攪拌法
9、高壓噴射注漿法
10、石灰樁法
11、灰土擠密樁法和土擠密樁法
12、柱錘沖擴樁法
13、單液硅化法和鹼液法
14、電滲法
目前市場上通用的以預壓法居多,一般預壓之前進行塑料排水板施工,之後按具體地質情況進行堆載或真空預壓,還有運用較廣泛的高真空薯租擊密法等,都是軟基處理的好辦法。
具體內容可參考建設部行業標准《建築地基處理技術規范》。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您!纖好
㈤ 建房地基基礎的做法有哪些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回家長蓋房子,回鄉自建房需要掌握一些建房基礎知識,這樣對於建房有很大的幫助。那麼建房地基基礎的做法有哪些呢?接下來,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建房地基基礎的做法有哪些
1、 條形基礎
條形基礎是建房地基中最常見也是最適合自建房的。它的長度會比寬度大很多,通常長度大於或者等於寬度的十倍。條形基礎一般是用於單層或者是多層的砌體結構。
2、 獨立基礎
獨立基礎是眾多地基基礎中最簡單的一種,它的整體性能好,且施工費用比較低,抗不均勻沉降的能力也比較強,因此也是自建房中比較常用的地基基礎形式。獨立基礎用到的材料是鋼筋混凝土、素混凝土等,性價比很高,只要地質允許的話,自建房用獨立基礎是比較合適的。
3、 樁基礎
樁基礎是由基樁和連接於樁頂的承台組成的,具體是把基樁深深的埋在比較硬的持力層或者嵌固在岩層,深度一般是在五米到十米之間。樁基礎的承載力非常好,具有抗震的作用,其操作也比較麻煩,一般用於高層建築中。
4、井格基礎
井格基礎是條形基礎的升級版,由橫縱兩個方向十字交叉組成的基礎形式,它的承載力非常強。很多自建房都是採用條形基礎的地基形式,如果該三層或是樓層比較高的話,可以採用井格基礎的地基形式。
5、 毛石基礎
毛石基礎是天然石材粗略加工後砌築成的基礎,適用於磚混結構,是山區建造房屋的常用地基形式。
文章總結: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建房地基基礎的做法有哪些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助一些有需要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