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農村建房三層半做什麼基礎最好
擴展閱讀
火堆上的歌詞有哪些 2025-02-05 23:36:05

農村建房三層半做什麼基礎最好

發布時間: 2023-08-01 17:22:09

㈠ 農村自建房佔地面積600平米,蓋3層,一層裡面沒牆,2,3層住人,基礎怎麼做好,用什麼基礎省錢

你這要求一層沒牆只能做獨立基礎就是柱子墩,下面用地梁連接,地基一定要處理好,下面那位我看了看說的有點嚇人,佔地面積600平米的自建房一層要當倉庫嗎?二三層是不是開旅館?自己住太大了
一層框架結構,一層只有柱子,二三層住人也可以框架也可以磚混,個人建議繼續框架結構。外牆用加氣塊就可以了,節能效果不錯,成本也低

㈡ 想要在農村建三層別墅,地基要挖多深比較合適

土層的特性也影響地基的深度。當基礎中有軟弱下卧層時,應加大軟弱下卧層地下室與頂板的距離;當土層分布明顯不均勻或不同部位的荷載差異較大時,可以通過不同的埋深來調整地基,以調節不均勻沉降。除岩石基礎外,基礎埋深不應小於0.5m,應埋在地下水位以上。在農村建三層別墅,其實以前條件不好的時候,基本沒有太多的研究和關注。如果這些房子是建在地基上的,他們通常會勉強度日。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生活質量提高了。隨著建築領域研究和發展的步伐,越來越多的專業建築理論來指導我們建造更合理、更好的房屋。蓋房子的基礎是地基,所以好的地基會對房子地基的穩定性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下面給大家詳細普及一下這個基礎挖得有多深。還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它是一種通過承台將幾根樁頂連成一體,共同承受動、靜荷載的深基礎。樁是設置在土壤中的垂直或傾斜的基礎構件,其功能是穿過弱的和高度可壓縮的土層或水,並將樁承受的載荷傳遞到更硬、更密或不太可壓縮的基礎持力層。我們通常稱樁基中的樁為基樁。指基礎長度遠大於寬度的基礎形式。按上部結構分為牆下條形基礎和柱下條形基礎。基礎長度大於或等於基礎寬度的10倍。條形基礎的特點是布置在一個軸線上,與兩個以上軸線相交,有時與獨立基礎相連,但其截面尺寸與鋼筋不同。另外,橫向鋼筋是主應力鋼筋,縱向鋼筋是次應力鋼筋或分布鋼筋。主要受力鋼筋布置在下方。

㈢ 別墅一層架空建三層用什麼地基好

這需要根據本地的地質情況選擇不同的地基。
按基礎的構造形式分類分為6種基礎:條形基礎、獨立基礎、井格基礎、筏板基礎、樁基礎和箱型基礎。如果是戈壁土,那麼條基就好。如果地下水位高,樁基好。做好防潮,防腐,磚混比較適合。框架結構造價高。當建築物上部結構採用磚牆或石牆承重時,基礎沿牆身設置,多做成條形。當框架結構處在地基條件較差時,為了提高建築物的整體性,以免各柱子產生不均勻沉降,常將柱下基礎沿縱、橫方向連接起來,做成十字交叉的井格基礎。當建築物上部荷載較大,而地基的承載能力又比較弱。簡單的條形基礎或者井格式基礎不能適應地基變形的需要時,常將牆或柱下基礎連成一片,是整個建築物的荷載承受在一塊整板上,這種滿堂式的板式基礎稱筏板基礎,又常叫做滿堂基礎。

㈣ 農村自建房基礎的形式和做法有哪些

自建房基礎的形式和做法以下幾種:

1,條形基礎。基礎長度遠遠大於寬度(基礎的長度大於或等於10倍基礎長度)的基礎形式按上部結構分為牆下條形基礎和柱下條形基礎。牆下條形基礎是承重體系牆體的基礎,沿牆的全長設置,作為傳力系統的一部分。

2,樁基礎。通過樁和樁頂處的連接承台將上部較大的荷載傳至深層較為堅硬的地基中去,多用於高層建築或需嚴格控制傾斜的建築。

3,毛石基礎(適用於磚混結構)。毛石基礎是天然石材粗略加工後砌築成的基礎,是山區建造房屋常用的基礎形式。毛石粒徑一般不小於300毫米,毛石基礎的斷面一般為矩形或者階梯形。

4,混凝土基礎(適用於磚混結構)。混凝土基礎堅固耐久、防水抗凍,適用於水位較高或者冰凍情況的建築物。按照基礎斷面不同一般分為矩形,階梯形和梯形等形式。



(4)農村建房三層半做什麼基礎最好擴展閱讀:

不管對於什麼房屋結構,採用整體的地基梁施工是對整個房屋穩定性都是提供了堅強的保障。房子設計圖中把地基梁稱為連接上部建築和基礎的紐帶,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地基梁一般是連接於柱子的底部之間,它的作用是把上面的牆體荷載傳導給基礎,還有就是可以平衡柱子之間的彎矩,給基礎的受力減少一部分的彎矩,這樣就可以在設計基礎的時候做的經濟些。

㈤ 農村自建三層樓房,土質黃土,用什麼基礎比較好

條形或獨立基礎比較多!我是做建築設計的

㈥ 農村自建房採用磚混結構,做什麼類型的基礎好

農村建房普遍層數不多。一般為2~3層。如採用磚混。做牆下條形基礎是最佳方案。因為房屋的層數不多,整體重量也不是很大,作用在基礎上的荷載也不是很大,農村建房地基一般都屬於丘陵地區地區。基礎土質一般都是自然土,天然自然土地基一般承載力至少不低於150kp/㎡。以上。所以,農村自建房採用磚混結構。做牆下條形基礎是最安全最省錢的。

現在的農村自建房基礎最常見的也就是兩種,獨立基礎和人工挖樁基礎,為什麼我推薦這兩種基礎形式呢?就是因為獨立基礎工程量比較小,材料耗費也不多,但是對於承載能力不錯的地基條件來說卻完全夠用,所以個人認為地基條件比較好的情況下,獨立基礎就是我們的首選。對於井樁基礎來說雖然成本相對比較高,但是卻非常適合一些回填的坑塘、持力層比較深的軟土和一些沙地基礎。

㈦ 農村自建房基礎的形式和做法有哪些

磚基礎(適用於磚混結構)
磚基礎主要採用實心磚作為材料,用水泥砂漿砌築而成。磚基礎價格低廉,施工方便。基礎的大放腳做法採用等高退台或者間隔退台,等高式也叫兩皮一收,即每砌築兩皮磚收進60毫米。間隔式也叫兩一間收,即兩皮一收和一皮一收交替,均收進60毫米。
二:毛石基礎(適用於磚混結構)
毛石基礎是天然石材粗略加工後砌築成的基礎,是山區建造房屋常用的基礎形式。毛石粒徑一般不小於300毫米,毛石基礎的斷面一般為矩形或者階梯形。
三:混凝土基礎(適用於磚混結構)
混凝土基礎堅固耐久、防水抗凍,適用於水位較高或者冰凍情況的建築物。按照基礎斷面不同一般分為矩形,階梯形和梯形等形式。
四:鋼筋混凝土基礎(適用於磚混結構和框架結構)
鋼筋混凝土基礎具有強度、埋深淺、土方量小的特點,造價相對於其他基礎形式要高一些,但是適用范圍廣,是目前實用做多的基礎形式。鋼筋混凝土基礎也稱為柔性基礎。
(7)農村建房三層半做什麼基礎最好擴展閱讀
在農村自建房建設中,條形基礎就是最常見也是最適合的。長度也遠遠大於寬度,它的基礎長度是大於或等於10倍基礎的寬度,多用於單層或是多層砌體結構。
農村的自建房一般來說大都磚混結構居多,磚混結構房屋就是靠磚牆牆體來受力承重的,屋面板和樓面板荷載以及自重由板傳給牆體,牆體自重以及板荷載再由牆體傳遞給基礎,再由基礎傳遞到地基。就是說磚混結構房屋做條形基礎是最符合房屋實際受力情況的。所以條形的基礎在農村自建房中運用的比較多也比較適合。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農村自建房現在都建這么壕?
簡直就是別墅!

㈧ 農村建房三層的地基,點樁1.5米,再0.4高的滿塘水泥,這樣基礎可以嗎

可以的
1、農村三層房子地基通常要挖至老土層0.2m以下,總體下來不得小於50cm,同時如果選擇條基的話,農村三層樓房基礎寬度不要小於1米,最好取1.2米,埋深首先要達到老土層,且要在凍土層;當然由於各地區的土壤層次不一樣,具體還是需要根據地質來。
2、以硬土層為參考依據,一般三層建築深度於1-2米。硬土層不是石頭持力層,也是土,只是比較硬,這種地基可以採用大放腳條形基礎,埋深大約500或以上,轉角或橫豎牆交接處設立構造柱打一圈地基梁,每層或第九第二層設置圈樑。
3、關於農村自建房地基打多深的問題,首先要看建房是否涉及地下室。如果房子有設計地下室的話,所用的承重的柱子應該直接用在地下室。地下室的地面應該與基礎墊層的表面相距至少要五米,五米深的地基才能夠保證房子的安全。

㈨ 3米坑回填完4年自建房三層用什麼基礎

三米深的坑,回填土四年,如果是松填土或水輒,就是十年也達不到直接建房的基礎硬度,需要把地槽地基挖到硬底,用夯填土夯填土填起來,用如果是夯填土,可以直接在上面建房。當然,如果建的房子基礎全部都在回填土上面,可以下挖一米左右,用60cm的夯填土,40cm三七土(體積比三份熟石灰,七份篩土)夯實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