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零基礎考二建有多難
難度如下:
學習順序是從管理到法規到實務。因為管理和法規的學習是實務的基礎。因為是零基礎,所以第一遍學習的時候,其實並不是很懂。一遍看不懂就看兩遍,兩遍看不懂就看三遍。因為第一遍是認知學習,必須理解著學。不懂的就在聽一遍搞明白,以免影響後來學習效果。
而且重點學習階段主攻實務課程。因為市政的實務是最難的,而且技術相當復雜。這階段仍然要聽網課。因為網課上的老師都是非常有經驗的,而且講課非常清晰有條理。第二遍學習中,遇到聽不懂的技術,建議可以看老師提供的動畫流程。
二建考試特點
依靠參考教材和考試大綱的二建考試,與上學時的考試一樣,基本上屬於文科考試的范疇,需要理解記憶書中的知識點,記憶、理解的東西佔大多數,但不需要過多的理性思維和高數知識做基礎。
隨著二級建造師考試的熱門,考試的限制也相對較多。首先是對專業和學歷有要求,必須要是工程類和工程經濟類中等專科以上學歷;其次報考地區和注冊地區需在同一省份,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考生報考的慎重性。
❷ 零基礎三個月內過二建市政可能嗎
零基礎的考生想要3個月過市政是比較困難的,但也並非完全不可能。市政是二建里比較難的一個專業,要求考生掌握很多的知識點。對於零基礎的考生來說,最好是提前半年開始准備。
零基礎考二建市政怎麼學習
第一步:精細學習教材知識點,這是基礎
第一部分是技術部分,本部分是通過建造師考試的基礎,歷年真題考題分值佔比60%。需要了解具體施工的一些工法,道路工程、橋梁工程、城市軌道交通、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城鎮水處理施工、給排水管道、供熱管道、燃氣管道、管道工程質量檢查與驗收、城市垃圾填埋,10大類施工技術及工法都要摸清楚。
而在這些工法中其實很大一部分在各個工程裡面是相通的,比如明挖基坑、盾構等,雖然放在了第三小章軌道交通部者閉春分,但是相關內容在管道部分同樣適用;再比如橋梁部分開始就講到了鋼板樁圍堰等內容,你能說鋼板樁分別作為圍堰結構和明挖基坑的圍護結構沒有相似之處嗎?
第二部分是管理部分,本部分是通過建造師考試的關鍵,歷年真題考題分值佔比37%。這部分內容每年在考試案例題目的考查中佔到大部分分值,而這部分內容跟公共課中的施工管理科目關聯性比較大,所以施工管理科目+市政實務搭配著學習,也就相當於給市政實務科目打了基礎。
第三部分是相關法規及標准,這部分內容大家沒有必要花費太多時間,考題分值佔比3%,通讀一遍教材完全掌握。
第二步:整合高頻點,強化知識點,分析出題概率
沖刺班主要以專題或考點形式講解重難點,分析考點出題概率,抓住60%以上考試分值。這個階段就是知識點強化階段,摒除不重要的知識點,專門攻克高頻考點。除首耐此之外,就是需要大量的練習題來強化,在做題的過程中尋找自己欠缺的知識點,進一步鞏固,對於每個題目做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第三步:預測考點及命題方向,掌握答題技巧
這個階段大家已經復習得差不多了,基礎已經打下。最後開始做些綜合練習最好不過,尤其注意案例題的練習。案例題在建造師考試中佔到三分之二的分值,所以必須要重視,案例題練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用教材中比較「官方」的語言來作答,體現出自己的專業程度,如果一個題目,真的是沒有一丁點兒答題思路,那就花點時間動筆去抄寫一下答案解析,「深度分析」下答案解析的解題思路,相信這個方法對培養自己的解題思路會大有幫助。
2022年二建市政考點匯總
一、城鎮道路分類
1.按道路在道路網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對沿線的服務功能等,分為快速路、主幹路、次幹路和支路四個等級。
2.按結構強度分類 城鎮道路路面等級和面層材料表表
3.按力學特性分柔性路面和剛性路面
二、瀝青路面結構組成及性能要求
1.墊層的性能要求
墊層主要改善土基的濕度和溫度狀況,通常在土基濕、溫狀況不良時設置。
2.基層的性能要求
3.面層的性能要求 平整度、承載能力、溫度穩定性、抗滑能力、透水性、雜訊量
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構造
1、墊層
不同的溫濕度情況下對應墊層的設置。
2、基層
基層應具有足夠的抗沖刷能力和較大的剛度且抗變形能力強且堅實、平整、整體性好。
(1)混凝土面層下設置基層的作用
(2)基層的選用原則
3、面層
水泥混凝土面層應具有足夠的強度、耐久性(抗凍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
①厚度
②混凝土彎拉強度
③接縫
④抗滑性 記憶:三槽一毛
四、城鎮道態和路路基施工技術
1.填土路基施工要點
2.挖土路基施工要點
3.石方路基施工要點
4.質量檢查與驗收:主控項目為壓實度和彎沉值(0.01mm);
五、城鎮道路路基壓實作業要求
1.材料要求:不應使用沼澤土、泥炭土、有機土做路基填料。
2.填築要求
3.試驗段目的
4.路基下管道回填與壓實
5.路基壓實
6.土質路基壓實質量檢查
7.路基土性能參數
8.不良土質處理方法
六、城鎮道路基層施工技術
1.石灰穩定土基層與水泥穩定土基層
(1)材料與拌合
(2)運輸與攤鋪
及時運輸,防蒸發、防揚塵、防遺撒,雨期措施,施工最低氣溫。
(3)壓實與養護
最佳含水量±2%、嚴禁薄層貼補、碾壓厚度 10cm、碾壓方向、養護時間、封閉交通。
2.石灰工業廢渣(石灰粉煤灰)穩定砂礫(碎石)基層(也可稱二灰混合料)
(1)材料與拌合
(2)運輸與攤鋪
(3)壓實與養護
3.級配型基層
七、瀝青混合料面層施工技術及質量檢查驗收
1.瀝青混合料面層不得在雨、雪天氣及環境最高溫度低於 5℃時施工。
2.運輸與布料
隔離、運輸覆蓋保溫、防雨和防污染;攤鋪機前運料車等候;10~30cm 空擋等候,被攤鋪機頂推前進卸料。
3.攤鋪作業
4.壓實成型與接縫
(1)壓實成型
初壓、復壓、終壓選用壓路機、壓實遍數、碾壓方向及壓路機要求,壓實厚度 10cm,未成型路段保護。
(2)接縫
錯開距離、熱接縫處理方式。
5.開放交通
《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 l—2008 規定,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應待攤鋪層自然降溫至
表面溫度低於 50℃後,方可開放交通。
6.瀝青混合料面層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八、改性瀝青混合料面層施工技術
1.生產和運輸
(1)生產
(2)間歇式拌合機宜備有保溫性能好的成品儲料倉,貯存過程中混合料溫降不得大於 10℃,且具有瀝
青滴漏功能。改性瀝青混合料的貯存時間不宜超過 24h;改性瀝青 SMA 混合料只限當天使用;0GFC 混合料
宜隨拌隨用。
2.施工
(1)攤鋪
普通瀝青混合料相關要求,160℃,不宜用輪胎攤鋪機。
(2)壓實與成型
普通瀝青混合料相關要求,150、90℃,不宜用輪胎壓路機,振動壓路機「緊跟、慢壓、高頻、低幅」。
(3)接縫
3.開放交通及其他
九、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要點
1、水泥混凝土道路結構的組成包括路基、墊層、基層及面層。
2.防凍墊層、排水墊層、半剛性墊層的設置條件和使用材料。
3.水泥混凝土路面應具有足夠的強度、耐久性(抗凍性) 、表面抗滑、耐磨、平整。
4.面層混凝土板包括:素混凝土板、碾壓混凝土板、連續配筋混凝土板、預應力混凝土板。
5.混凝土強度大於 40%後方可行人通過,100%且填縫後開放交通。
6.為防止脹縮作用導致板體裂縫或翹曲,混凝土板設有垂直相交的縱向和橫向縫。
7.縱向縫設置形式。
8.橫向縮縫設置形式,兩次攤鋪,下部攤鋪厚度為總厚 3/5。
9.水泥混凝土路面養護時間 14-21d,拌合物水泥用量大於300kg/m3。
十、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
1.鋼筋接頭設置應符合的規定
2.混凝土養護
3.模板、支架和拱架
(1)支架立柱必須落在有足夠承載力的地基上,立柱底端必須放置墊板或混凝土墊塊。支架地基嚴禁
被水浸泡,冬期施工必須採取防止凍脹的措施。
(2)支架通行孔的兩邊應加護欄,夜間應設警示燈。施工中易受漂流物沖撞的河中支架應設牢固的防護設施。
(3)支架或拱架不得與施工腳手架、便橋相連。
(4)支架、拱架安裝完畢,經檢驗合格後方可安裝模板。
(5)澆築混凝土和砌築前,應對模板、支架和拱架進行檢查和驗收,合格後方可施工。
(6)模板工程及支撐體系需要雙專的詳見手冊後面內容。
(7)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應符合下列規定:
A、非承重側模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結構稜角不損壞時方可拆除,混凝土強度宜為 2.5MPa 及以上。
B、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應遵循先支後拆、後支先拆的原則。支架和拱架應按幾個循環卸落,卸落量
宜由小漸大。每一循環中,在橫向應同時卸落、在縱向應對稱均衡卸落。
C、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側模應在預應力張拉前拆除;底模應在結構建立預應力後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