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電工基礎什麼是參考點

電工基礎什麼是參考點

發布時間: 2023-07-30 19:48:37

Ⅰ 電工基本知識點

電工基礎知識大全

電工基礎知識大全 電工識圖口訣巧記憶

一, 通用部分

1,什麽叫電路?

電流所經過的路徑叫電路。電路的組成一般由電源,負載和連接部分(導線,開關,熔斷器)等組成。

2,什麽叫電源?

電源是一種將非電能轉換成電能的裝置。

3,什麽叫負載?

負載是取用電能的裝置,也就是用電設備。

連接部分是用來連接電源與負載,構成電流通路的中間環節,是用來輸送,分配和控制電能的。

4,電流的基本概念是什麽?

電荷有規則的定向流動,就形成電流,習慣上規肆粗山定正電荷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實際方向。電流方向不變的電路稱為直流電路。

單位時間內通過導體任一橫截面的電量叫電流(強度),用符號I表示。

電流(強度)的單位是安培(A),大電流單位常用千安(KA)表示,小電流單位常用毫安(mA),微安(μA)表示。

1KA=1000A

1A=1000 mA

1 mA=1000μA

5, 電壓的基本性質?

1) 兩點間的電壓具有惟一確定的數值。

2) 兩點間的電壓只與這兩點的位置有關,與電荷移動的路徑無關。

3) 電壓有正,負之分,它與標志的參考電壓方向有關。

4) 沿電路中任一閉合迴路行走一圈,各段電壓的和恆為零。

電壓的單位是伏特(V),根據不同的需要,也用千伏(KV),毫伏(mV)和微伏(μV)為單位。

1KV=1000V

1V=1000 mV

1mV=1000μV

6,電阻的概念是什麽?

導體對電流起阻礙作用的能力稱為電阻,用符號R表示,當電壓為1伏,電流為1安時,導體的電阻即為1歐姆(Ω),常用的單位千歐(KΩ),兆歐(MΩ)。

1MΩ=1000KΩ

1KΩ=1000Ω

7,什麽是部分電路的歐姆定律?

流過電路的電流與電路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而與該電路的電阻成反比,這個關系叫做歐姆定律。用公式表示為 : I=U/R

式中:I——電流(A);U——電壓(V);R——電阻(Ω)。

部分電路的歐姆定律反映了部分電路中電壓,電流和電阻的相互關系,它是分析和計算部分電路的主要依據。

8,什麽是全電路的歐姆定律?

帶有一個電動勢的全電路圖:

圖中r0是電源的內阻;當導線的電阻可以忽略不計時,負載電阻R就是外電路的電阻;E表示電源的電動勢。S表示開關;I表示電流;U表示電源兩端的電壓。

當開關S閉和接通時,電路中將有電流流通,根據部分電路歐姆定律,在外電路負載電阻R上的電阻壓降等於I×R=U,而在內電路中電源內阻r0上的電壓降為U0=I×r0。

所以,全電路歐姆定律的數學表達式為:

E=U+ U0=IR+I r0 式中電流I=E/(R+ r0)

式中:E——電源電勢(V);R——外電路電阻(Ω);r0——電源內阻(Ω)。

全電路歐姆定律的定義是:在閉合迴路中,電流的大小與電流的電動勢成正比,而與整個電路的內外電阻之和成反比。

換句話講,IR=E-I r0,即 U= E-I r0,該式表明電源兩端的電壓U要隨電流的增加裂中而下降。因為電流越大,電源內阻壓降I r0也越大,所以電源兩端輸出的電壓U就降低。電源都有內阻,內阻越大,隨著電流的變化,電源輸出電壓的變化也越大。當電源的內阻很小(凳伏相對負載電阻而言)時,內阻壓降可以忽略不計,則可認為U= E-I r0≈E,即電源的端電壓近似等於電源的電動勢。

9, 交流電的三要素是什麽?

最大值,周期(或頻率),初相位。

10,提高功率因數的意義是什麽?

提高供電設備的利用率。

提高輸電效率。

改善電壓質量。

11,什麽叫欠補償?過補償?完全補償?

欠補償表示電流I滯後電壓U,電路呈感性負載時的工作狀態。此時電路功率因數低,需要進行補償。

過補償表示電流I超前電壓U,電路呈容性負載時的工作狀態。此時電路電壓升高,需要減少補償或退出補償。

完全補償表示電壓U與電流I同相,電路呈阻性負載時的工作狀態。由於負載情況比較復雜,電路不可能達到完全補償。

二, 配電工基礎知識

1, 什麽是電力網?

由各種電壓等級的輸電線路和各種類型的變電所連接而成的網路叫電力網。

2, 電力網的分類?

電力網按其在電力系統中的作用不同,分為輸電網和配電網兩種類型。

輸電網是以高電壓甚至超高壓將發電廠,變電所或變電所之間連接起來的送電網路,所以又可稱為電力網中的主網架。

配電網是直接將電能送到用戶的網路。

配電網的電壓因用戶的不同需要而又分為:

高壓配電網(指35KV及以上電壓);

中壓配電網(10KV,6KV,3KV電壓);

低壓配電網(220V,380V電壓)。

3,變壓器的調壓方式?

變壓器的調壓方式分為無勵磁調壓和有載調壓兩種。

無勵磁調壓是在變壓器一,二次側都脫離電源的情況下,變換高壓側分接頭來改變繞組匝數進行調壓的。

有載調壓是利用有載分接開關,在保證不切斷負載電流的情況下,變換高壓繞組分接頭,來改變高壓匝數進行調壓的。

三、電工識圖口訣

識電圖,有方法,學要義,捷徑佳,

接線原理詳細看,萬千資料記心間。

標題欄,元件表,讀說明,圖形號,

先從總體到局部,再從電源到負載。

主電路,要看詳,副電路,不能忘,

從上到下有順序,從左至右不漏項。

能量徑,信息流,各表圖,要了解,

分析電源到負載,二次迴路信號線。

材料表,施工書,總要求,目錄號,

圖樣說明看詳細,識圖重點便明了。

看原理,分主副,交直流,細分清,

先看電源各迴路,保護測量控制清。

安裝圖,照主副,經線路,到負載,

不忘電源一段段,元件連接按序看。

展開圖,識讀時,據原理,在迴路,

電器元件功能鍵,分別畫在線路間。

平面圖,剖面圖,看土建,看管道,

電氣設備有位置,細看尺寸和投影。

連接線,傳信息,示邏輯,連功能,

多線表示雖麻煩,直觀詳細易辨明,

單線法,也簡單,示三相,要對稱,

單畫互感繼電器,多線文字詳記明,

明暗敷,粗細線,加文字,畫斜線,

標注導線各型號,寬厚截面標中間,

十字形,連T形,導線交,連不連,

就看中心小圓點,明明白白好分辨,

絕緣線,要標記,從屬端,獨立線,

組合標記功能鍵,相位保護極性間。

元器件,圖形號,簡外形,要素號,

集中表示簡單圖,分開表示展開圖,

工作態,畫正常,接觸點,方向致,

左開右閉是規定,下開上閉要記牢!

整定值,數據號,在附件,標記好,

注釋標志要清晰,端子圖形小句號。

Ⅱ 電工基礎知識

一 .電工基礎知識
1. 直流電路
電路
電路的定義: 就是電流通過的途徑
電路的組成: 電路由電源、負載、導線、開關組成
內電路: 負載、導線、開關
外電路: 電源內部的一段電路
負載: 所有電器
電源: 能將其它形式的能量轉換成電能的設備
基本物理量
1.2.1 電流
1.2.1.1 電流的形成: 導體中的自由電子在電場力的作用下作有規則的定
向運動就形成電流.
1.2.1.2 電流具備的條件: 一是有電位差,二是電路一定要閉合.
1.2.1.3 電流強度: 電流的大小用電流強度來表示,基數值等於單位時間內
通過導體截面的電荷量,計算公式為
其中Q為電荷量(庫侖); t為時間(秒/s); I為電流強度
1.2.1.4 電流強度的單位是 「安」,用字母 「A」表示.常用單位有: 千安(KA)、安(A)、毫安(mA) 、微安(uA)
1KA = 103A 1A = 103mA 1mA = 103uA
1.2.1.5 直流電流(恆定電流)的大小和方向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用大寫字母 「I」表示,簡稱直流電.
1.2.2 電壓
1.2.2.1 電壓的形成: 物體帶電後具有一定的電位,在電路中任意兩點之間的
電位差,稱為該兩點的電壓.
1.2.2.2 電壓的方向: 一是高電位指向低電位; 二是電位隨參考點不同而改
變.
1.2.2.3 電壓的單位是 「伏特」,用字母 「U」表示.常用單位有: 千伏(KV) 、
伏(V)、毫伏(mV) 、微伏(uV)
1KV = 103V 1V = 103 mV 1mV = 103 uV
1.2.3 電動勢
1.2.3.1 電動勢的定義: 一個電源能夠使電流持續不斷沿電路流動,就是因為
它能使電路兩端維持一定的
電位差.這種電路兩端產生和維持電位差的能力就叫電源電動勢.
1.2.3.2 電動勢的單位是 「伏」,用字母 「E」表示.計算公式為
(該公式表明電源將其它形式的能轉化成電能的能力)其中A為外力
所作的功,Q為電荷量,E為電動勢.
1.2.3.3 電源內電動勢的方向: 由低電位移向高電位
1.2.4 電阻
1.2.4.1 電阻的定義: 自由電子在物體中移動受到其它電子的阻礙,對於這種
導電所表現的能力就叫電阻.
1.2.4.2 電阻的單位是 「歐姆」,用字母 「R」表示.
1.2.4.3 電阻的計算方式為:
其中l為導體長度,s為截面積,ρ為材料電阻率
銅ρ=0.017鋁ρ=0.028
歐姆定律
1.3.1 歐姆定律是表示電壓、電流、電阻三者關系的基本定律.
1.3.2 部分電路歐姆定律: 電路中通過電阻的電流,與電阻兩端所加的電壓
成正比,與電阻成反比,稱為部分歐姆定律.計算公式為
U = IR
1.3.3 全電路歐姆定律: 在閉合電路中(包括電源),電路中的電流與電源的電動勢成正比,與電路中負載電阻及電源內阻之和成反比,稱全電路歐姆定律.計算公式為
其中R為外電阻,r0為內電阻,E為電動勢
電路的連接(串連、並連、混連)
1.4.1 串聯電路
1.4.1.1 電阻串聯將電阻首尾依次相連,但電流只有一條通路的連接方法.
1.4.1.2 電路串聯的特點為電流與總電流相等,即I = I1 = I2 = I3…
總電壓等於各電阻上電壓之和,即 U = U1 + U2 + U3…
總電阻等於負載電阻之和,即 R = R1 + R2 + R3…
各電阻上電壓降之比等於其電阻比,即 , , …
1.4.1.3 電源串聯: 將前一個電源的負極和後一個電源的正極依次連接起來.
特點: 可以獲得較大的電壓與電源.計算公式為
E = E1 + E2 + E3 +…+ En
r0 = r01 + r02 + r03 +…+ r0n

1.4.2 並聯電路
1.4.2.1 電阻的並聯: 將電路中若干個電阻並列連接起來的接法,稱為電阻並聯.
1.4.2.2 並聯電路的特點: 各電阻兩端的電壓均相等,即U1 = U2 = U3 = … = Un; 電路的總電流等於電路中各支路電流之總和,即I = I1 + I2 + I3 + … + In; 電路總電阻R的倒數等於各支路電阻倒數之和,即 .並聯負載愈多,總電阻愈小,供應電流愈大,負荷愈重.
1.4.2.3 通過各支路的電流與各自電阻成反比,即
1.4.2.4 電源的並聯:把所有電源的正極連接起來作為電源的正極,把所有電源的負極連接起來作為電源的負極,然後接到電路中,稱為電源並聯.
1.4.2.5 並聯電源的條件:一是電源的電勢相等;二是每個電源的內電阻相同.
1.4.2.6 並聯電源的特點:能獲得較大的電流,即外電路的電流等於流過各電源的電流之和.
1.4.3 混聯電路
1.4.3.1 定義: 電路中即有元件的串聯又有元件的並聯稱為混聯電路
1.4.3.2 混聯電路的計算: 先求出各元件串聯和並聯的電阻值,再計算電路的點電阻值;由電路總電阻值和電路的端電壓,根據歐姆定律計算出電路的總電流;根據元件串聯的分壓關系和元件並聯的分流關系,逐步推算出各部分的電流和電壓.
電功和電功率
電功
電流所作的功叫做電功,用符號 「A」表示.電功的大小與電路中的電流、電壓及通電時間成正比,計算公式為 A = UIT =I2RT
電功及電能量的單位名稱是焦耳,用符號 「J」表示;也稱千瓦/時,用符號 「KWH」表示. 1KWH=3.6MJ
電功率
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作的功叫電功率,用符號 「P」表示.計算公式為
電功率單位名稱為 「瓦」或 「千瓦」,用符號 「W」或 「KW」表示;也可稱 「馬力.
1馬力=736W 1KW = 1.36馬力
電流的熱效應、短路
電流的熱效應
定義: 電流通過導體時,由於自由電子的碰撞,電能不斷的轉變為熱能.這種電流通過導體時會發生熱的現象,稱為電流的熱效應.
電與熱的轉化關系其計算公式為
其中Q為導體產生的熱量,W為消耗的電能.
短路
定義: 電源通向負載的兩根導線,不以過負載而相互直接接通.該現象稱之為短路.
短路分析: 電阻(R) 變小,電流(I)加大,用公式表示為
短路的危害: 溫度升高,燒毀設備,發生火災;產生很大的動力,燒毀電源,電網破裂.
保護措施: 安裝自動開關;安裝熔斷器.
2. 交流電路;
單相交流電路
定義: 所謂交流電即指其電動勢、電壓及電流的大小和方向都隨時間按一定規律作周期性的變化,又叫正磁交流電.
單相交流電的產生: 線圈在磁場中運動旋轉,旋轉方向切割磁力線,產生感應電動勢.
單相交流發電機: 只有一個線圈在磁場中運動旋轉,電路里只能產生一個交變電動勢,叫單相交流發電機.由單相交流發電機發出的電簡稱為單相交流電.
交流電與直流電的比較: 輸送方便、使用安全,價格便宜。
交流電的基本物理量
瞬時值與最大值
電動勢、電流、電壓每瞬時的值稱為瞬時值.符號分別是: 電動勢 「E」,電壓 「U」,電流 「I」.
瞬時值中最大值,叫做交流電動最大值.也叫振幅.符號分別是: Em, Im, Um.
周期、頻率和角頻率
周期: 交流電每交變一次(或一周)所需時間.用符號 「T」表示;單位為 「秒」,用字母 「s」表示; T = 0.02s

I
0 t T = 0.02s(China 中國)

頻率: 交流電每秒交變的次數或周期叫做頻率.用符號 「f」表示,單位是Hz.
50Hz(China 中國)
角頻率: 單位時間內的變化角度,用 「rad/s」(每秒的角度)表示,單位為 」ω」.

相位、初相位、相位差
相位:兩個正弦電動勢的最大值是不是在同一時間出現就叫相位,也可稱相角.
初相位:不同的相位對應不同的瞬時值,也叫初相角.
相位差:在任一瞬時,兩個同頻率正弦交流電的相位之差叫相位差.

有效值:正弦交流電的大小和方向隨時在變.用與熱效應相等的直流電流值來表示交流電流的大小.這個值就叫做交流電的有效值.

純電阻電路:負載的電路,其電感和電容略去不計稱為純電阻電路.

純電感電路:由電感組成的電路稱為純電感電路.

純電容電路:將電容器接在交流電源上組成的電路並略去電路中的一切電阻和電感.這種電路稱為純電容電路.
三相交流電路
三相交流電的定義:在磁場里有三個互成角度的線圈同時轉動,電路里就產生三個交變電動勢.這樣的發電機叫三相交流發電機,發出的電叫三相交流電.每一單相稱為一相.
三相交流電的特點
轉速相同,電動勢相同;
線圈形狀、匝數均相同,電動勢的最大值(有效值)相等;
三個電動勢之間互存相位差;eA、eB、eC為三相對稱電動勢.計算公式為:
eA = EmSinnt
eB = EmSin(wt-1200)
eC = EmSin(wt-2400)
電源的連接(在實際連接中)
星形連接"Y"

AA相電壓:每個線圈兩端的電壓.相電
壓為220V
UA 0 線電壓:兩條相線之間的電壓.線電
壓為380V
B 相電壓與線電壓的關系如下:
CUB B U線 = 相;U相 = 220V;
U線 = 380V
UC C 相電流:流過每一相線圈的電流.
用I相表示
(三相四線輸出) 線電流:流過端成的電流.用I線表
示.
相電流等於線電流.

三角形連接"Δ"
A B I線 = 相;U線 = U相
C
(三線三相輸出)
示例:有一三相發電機,其每相電動勢為127V,分別求出三相繞組作星形連接和三角形連接時的線電壓和相電壓
解:作星形連接時,UY相 = 127V, UY線 = 相 = 127V x
作三角形連接時,U = 127V

三相電路的功率計算
單相有功功率:P = IU (純電阻電路)
功率因數:衡量電器設備效率高低的一個系數.用Cosø表示.
對於純電阻電路,Cosø = 1
對於非純電阻電路,Cosø < 1
單相有功功率的計算公式為(將公式一般化) P = IUCosø
三相有功功率:不論 「Y」或"Δ"接法,總的功率等於各相功率之和
三相總功率計算公式為 P = IAUACosø + IBUBCosø + ICUCCos = 3
對於「Y」接法, 因U線 = I線 =I相,則P =3 x I相 x = I線U線Cosø
對於「Δ」接法,因因I線 = U線 =U相,則P =3 x U線 x = I線U線Cosø
示例一:某單相電焊機,用鉗表測出電流為7.5A,用萬能表測出電壓為380V,設有功系數為0.5,求有功功率.
解:根據公式P = IUCosø,已知I= 7.5A,U = 380V,
Cosø= 0.5
則 P = IUCosø = 7.5 x 380 x 0.5 = 1425W

示例二:某單相電焊機,額定耗電量為2.5KW,額定電壓為380V, Cosø為0.6,求額定電流.
解:根據公式P = IUCosø,
則I= ≈11.0A
3. 電磁和電磁感應;
磁的基本知識
任一磁鐵均有兩個磁極,即N極(北極)和S極(南極).同性磁極相斥,異性磁極相吸.
磁場: 受到磁性影響的區域,顯示出穿越區域的電荷或置於該區域中的磁極會受到機械力的作用;也可稱磁鐵能吸鐵的空間,稱為磁場.
磁材料: 硬磁材料—永久磁鐵;軟磁材料—電機和電磁鐵的鐵芯.

電流的磁效應
定義: 載流導體周圍存在著磁場,即電流產生磁場(電能生磁)稱電流的磁效應.
磁效應的作用: 能夠容易的控制磁場的產生和消失,電動機和測量磁電式儀表的工作原理就是磁效應的作用.
通電導線(或線圈)周圍磁場(磁力線)的方向判別,可用右手定則來判斷:
通電直導線磁場方向的判斷方法: 用右手握住導線,大拇指指向電流方向,則其餘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場的方向.
線圈磁場方向的判斷方法: 將右手大拇指伸直,其餘四指沿著電流方向圍繞線圈,則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場方向.
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力的方向,用電動機左手定則確定: 伸出左手使掌心迎著磁力線,即磁力線透直穿過掌心,伸直的四指與導線中的電流方向一致,則與四指成直角的大拇指所指方向就是導線受力的方向.

電磁感應
感應電動勢的產生: 當導體與磁線之間有相對切割運動時,這個導體就有電動勢產生.
磁場的磁通變化時,迴路中就有電勢產生,以上現象稱為電磁感應現象.由電磁感應現象產生的電動勢叫感應電動勢.由感應電動勢產生的電流叫感應電流.
自感: 由於線圈(或迴路)本身電流的變化而引起線圈(迴路)內產生電磁感應的現象,叫自感現象.由自感現象而產生的感應電動勢叫做自感電動勢.
互感: 在同一導體內設有兩組線圈,電流通過一組線圈時,線圈內產生
磁通並穿越線圈,而另一組則能產生感應電動勢.這種現象叫做互感

二 常用電工儀表和測試的認識及應用
1. 電工儀表的基本原理
磁電式儀表用符號 『∩』表示.其工作原理為:可動線圈通電時,線圈和永久磁鐵的磁場磁場相互作用的結果產生電磁力,從而形成轉動力矩,使指針偏轉.
電磁式儀表用符號 『 『表示,分為吸引型和排斥型兩種.
吸引型電磁式儀表工作原理:線圈通電後,鐵片被磁化,無論在那種情況下都能使時鍾順時方向轉動.
排斥型電磁式儀表工作原理:線圈通電後,動定鐵片被磁化, 動定鐵片的同極相對,互相排斥,使動鐵片轉動.
電動式儀表用符號 『 『表示. 其工作原理為:固定線圈產生磁場,可動線圈有電流通過時受到安培力作用,使指針順時針轉動.
2. 常用的測量儀表
電工測量項目:電流、電壓、電阻、電功率、電能、頻率、功率因素等.
電流表和電壓表
電流測量
電流測量的條件:電流表須與被測電路串聯;電流流量不超過量程.
電流測量的方法:
a圖 電流表直接接入式
UE 負載 適用:交直流小電流測量
A

b圖 直流電流表與分流器接入
UE A R不 適用:擴大儀表量程

RfL的確定:1. 測出R表;2.定出量程范圍

例:假定A表的量程為A1(1A,1m)
解:因U表=RfL,則A1 x R表 = (A2 – A1) x RfL
1 x 0.1 = (10 – 1) x RfL
即RfL = = m
c圖 交流電流表通過電流互感器接入
R 適用:交流大電流測量

A

互感器的選用:
1) 選用穿互感器的匝數必須滿足母線電流,小於允許電流;
2) 購買配套儀表:例如選用1匝150/5,則選用150/5儀表

電壓測量
電壓測量條件:電壓表必須與被測電流並聯,電壓值不得超出量程.

電壓測量方法:
a圖 直接接入法
R 適用:交直流低壓測量
V

b圖 通過附加電阻加入
R 適用:擴大儀表量程,一般不超過2000V
V
c圖
通過電流互感器接入
V 適用:交流高電壓測量
R
電功率測量
功率表的選用:功率表大都採用電動式.因為要反映電壓、電流要素,要使實際電壓小於電壓線圈耐壓,實際電流小於電流線圈額定電流.
接線守則:符號 『*』,端接電源.電流端鈕與電路串聯,電壓端鈕與電路並聯.
接線圖:
I2 *
A B
I1 * A1 a R
R 負載

單相功率及三相功率測量接線:
a圖 *W
A * 測量出ZA的功率

R ZA
B ZC ZB
C
* W1 測出三相的ZA、ZB、ZC用電總功率
b圖 * P總 = P1 + P2
適用於三相三線制 ZA
UAC R UAC *W2
ZB ZC
UBC

c圖 *W1
A *
* W2 ZA 三相總功率:
B R * * W3 ZB P總 = P1 + P2 + P3
C * ZC 適用於三相三線、
R R 三相四線制
N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