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柱墩」和「獨立柱」有什麼區別
柱墩是獨立基礎上的短柱,其構造是按柱的鋼筋進行設置的。
獨立柱的基礎,是柱的基礎,其鋼筋是按基礎鋼筋進行配置。 兩者是兩種不同的受力構件。
柱墩和獨立基礎主要不同就是柱墩鋼筋是縱筋+箍筋這種形式。和柱子類似;
獨立基礎是水平受力筋+垂直受力筋這種形式。和板類似,其顯示的縱向鋼筋是柱子的插筋。
獨立基礎一般是單獨做為框架結構或其他結構中基礎構件,是一個完整的獨立承受上部荷截的構件;
柱墩一般不單獨作為受力構件,和筏板或其他基礎共同組成受力基礎,可以理解為基礎中局部加強的部分。
㈡ xzd是什麼基礎
XZD代表下柱墩(Pier under column,XZD)。就是根據平板式筏形基礎受剪或受沖切承載力的需要,在柱的所在位置、基礎平板底面以下設置的混凝土墩。
下柱墩是在框架柱根部沉到筏板基礎以下部分的柱基礎,一般是為了充分利用筏板基礎上表面的空間。
多用於多層建築,由於基底面積按天然地基的設計方法進行計算,免去了單墩載荷試驗。因此,在工期緊張的條件下較受歡迎。
柱墩設計規定:
1、單墩承載力特徵值或墩底面積計算不考慮墩身側摩阻力,墩底端阻力特徵值採用修正後的持力層承載力特徵值或按抗剪強度指標確定的承載力特徵值。岩石持力層承載力特徵值不進行深寬修正。
2、持力層承載力特徵值的確定應符合國家標准《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第5.2.3條的規定。
3、甲級設計等級建築物的墩底承載力特徵值可通過孔內墩底平板載荷試驗、深層平板載荷試驗、螺旋板載荷試驗等方法確定。荷載不大的墩,也可直接進行單墩豎向載荷試驗,按單樁豎向載荷試驗方法直接確定單墩承載力特徵值。
墩埋深超過5m且墩周土強度較高時,當採用公式計算、室內試驗、查表或其他原位測試方法(載荷試驗除外)確定墩底持力層承載力特徵值時,可乘以1.1的調整系數,岩石地基不予調整。
4、墩身混凝土強度驗算應符合國家標准《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第8.5.9條的規定。
5、墩底壓力的計算、墩底軟弱下卧層驗算及單墩沉降驗算應符合國家標准《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第5章地基計算中的有關規定。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 下柱墩、網路 柱墩
㈢ SZD是建築基礎中表示什麼構件
SZD是建築基礎中表示上柱墩。
上柱墩(SZD),系根據平板式筏形基礎受剪或受沖切承載力的需要,在板頂面以上混凝土柱的根部設置的混凝土墩。
上柱墩(SZD)在混凝土柱根部位,「柱墩向上凸出基礎平板高度Hd/柱墩頂部出柱邊緣寬度C1/柱墩底部出柱邊緣寬度C2」的順序注寫,其表達形式為「Hd/C1/C2"。
(3)墩柱基礎叫什麼擴展閱讀
柱墩構造規定
墩身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於C20。
墩身採用構造配筋時,縱向鋼筋不小於8Φ12mm,且配筋率不小於0.15%,縱筋長度不小於三分之一墩高,箍筋Φ8@250mm。
對於一柱一墩的墩基,柱與墩的連接以及墩帽(或稱承台)的構造,應視設計等級、荷載大小、連系梁布置情況等綜合確定,可設置承台或將墩與柱直接連接。
當墩與柱直接連接時,柱邊至墩周邊之間最小間距應滿足國家標准《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表8.2.5—2杯壁厚度的要求,並進行局部承壓驗算。當柱與墩的連接不能滿足固接要求時,則應在兩個方向設置連系梁,連系梁的截面和配筋應由計算確定。
牆下墩基多用於多層磚混結構建築物,設計不考慮水平力,牆下基礎梁與墩頂的連接只需考慮構造要求,採取插筋連接即可。
可設置與墩頂截面一致的墩帽,墩帽底可與基礎梁底標高一致,並與基礎梁一次澆注。在墩頂設置墩帽可保證墩與基礎梁的整體連接,其鋼筋構造可參照框架頂層的樑柱連接,並應滿足鋼筋錨固長度的要求。
墩基成孔宜採用人工挖孔、機械鑽孔的方法施工。墩底擴底直徑不宜大於墩身直徑的2.5倍。
㈣ xzd是什麼基礎
XZD,下柱墩的意思,筏行基礎。建築工程圖紙里的標志符號,指的是基礎平板下柱墩。這是筏行基礎中的下柱墩的構造表示形式,主要在梁板、平板筏基礎上設置。
在混泥土柱跟投影部位,根據筏形基礎受力與構造需要而設。建築圖紙:建築立面圖是將建築的不同測表面,投影到鉛直投影面上而得到的正投影圖。
選用原則:
1、在軟土地基上,用柱下條形基礎或柱下十字交梁條形基礎不能滿足上部結構對變形的要求和地基承載力的要求時,可採用筏形基礎。
2、當建築物的柱距較小而柱的荷載又很大,或柱的荷載相差較大將會產生較大的沉降差需要增加基礎的整體剛度以調整不均勻沉降時,可採用筏形基礎。
3、當建築物有地下室或大型儲液結構(如水池、油庫等),結合使用要求,可採用筏形基礎。
4、風荷載及地震荷載起主要作用的多高層建築物,要求基礎有足夠的剛度和穩定性時,可採用筏形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