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基礎護理常用葯物有哪些
擴展閱讀
胎兒發育知識大全 2025-02-06 07:43:17
內涵的歌詞有哪些 2025-02-06 07:35:18

基礎護理常用葯物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3-07-28 16:42:06

『壹』 護士的50個基礎護理知識(2)

護士必備的50個基礎護理知識

28.常用的口腔護理溶液有哪幾種?各有何作用?

生理鹽水清潔口腔,頂防感染;1%一3%過氧化氫溶液防腐、防臭,適用於口腔感染有潰爛、壞死組織者

1%一4%碳酸氫鈉溶液鹼性溶液,適用於真菌感染

0.02%洗必泰溶液清潔口腔,廣譜抗菌

0.02%呋喃西林溶液清潔口腔,廣譜抗菌

0.1%醋酸溶液適用於綠膿桿菌感染

2%一3%n硼酸溶液酸性防腐劑,抑菌

0.08%甲硝噢溶液適用於厭氧菌感染

29.氧療分為哪幾種類型?各適用於哪類患者?

(1)低濃度氧療:吸氧濃度<40%。適用里:低氧血症伴二氧

化碳儲留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2)中等濃度氧療:吸氧濃度為40%一60%0適用於有明顯

通氣/灌流比例失調或顯著彌散障礙的患者,如肺水腫、心肌梗死、

休克等。

(3)高濃度氧療:吸氧濃度>60%以上。適用於單純缺氧而

無二氧化碳儲留的患者,如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心肺復甦後的生命支持階段。

(4)高壓氧療:指在特殊的加壓艙內,以2—3kg/平方厘米「的壓力給予100%的氧吸入,如一氧化碳中毒、氣性壞疽等。

30.簡述氧療的注意事項。

(1)重視病因。

(2)保持呼吸道通暢。

(3)選擇合適的氧療方式。

(4)注意濕化和加溫。

(5)定時更換和清沾消毒,防止污染和導管堵塞。

(6)氧療效果評價。

(7)防止爆炸與火災。

31.氧氣濃度與氧流量如何進行換算?

氧氣濃度(%)=21+4*氧流量(L/min)

32,氧氣霧化吸入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拍正確使用供氧裝置,注意用氧安全,氧氣濕化瓶內勿盛

水,以免葯液被稀釋影響療效。

(2)霧化時指導患者用嘴深長吸氣後屏氣1---2秒,用鼻呼

氣,氧氣流量6—8L/min.

(3)注意觀察患者痰液排出情況,霧化後協助患者清潔口腔。

33.青黴素過敏性休克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1)呼吸道阻塞症狀:表現為胸悶、氣促伴瀕死感。

(2)循環衰竭症狀:表現為面色蒼白、冷汗、發給、脈細弱、血

壓下降、煩躁不安等。

(3)中樞神經系統症狀:表現為頭暈眼花、面部及四肢麻木、

意識喪失、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4)其他過敏反應表現:可有蕁麻疹、惡心、嘔吐、腹痛與腹

瀉等。

34.簡述青黴素過敏性休克的急救護理措施。

(1)立即停葯,使患者就地平卧。

(2)立即皮下注射0.1%鹽酸腎上腺素。0.5—1ml,患者酌減。如症狀不緩解,可每隔30min皮下或靜脈注射該葯0.5ml.

(3)氧氣吸入。當呼吸受抑制時,應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並肌內注射呼吸麻醉混合劑。喉頭水腫影響呼吸時,應立即准備氣管插管或配合施行氣管切開。

信息來自「ICU護理之家」微信公共號,敬請關注。

(4)抗過敏.

(5)糾正酸中毒和遵醫囑給子抗組胺類葯物。

(6)如發生心搏驟停,立即行心肺復甦。

(7)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尿量及其他病情變化,注意保暖,並

做好病情動態記錄。患者未脫離危險期前不宜搬動。

35.靜脈穿刺工具如何分類?

根據導管置人的血管類型可分為:外周靜脈導管、中心靜脈

導管。根據導管的長度可分為:短導管、中等長度導管、長導管。

36.靜脈留置導管如何進行沖管及封管?

(1)沖管方法:沖管液通常為生理鹽水,採用脈沖式沖洗方

法。外周留置針可使用5ml注射器進行沖管;picc導管應用

10ml以上的注射器進行沖管。沖管液的最小量應為導管和附加

裝置容量的2倍。

(2)封管方法:①鋼針方法:將針尖留在肝素帽內少許,脈沖

式推注封管液剩0.5—1ml時,一邊推封管液,一邊拔針頭(推液

速度大於拔針速度),確保留置導管內充滿封管液,使導管內無葯

液或血液。②無針接頭方法:沖管後拔除注射器前將小夾子盡量

靠近穿刺點,夾畢小夾子拔除注射器。

37.常見輸液反應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1)發熱反應:多發生廠輸液後數分鍾至1小時。表現為發冷、寒戰、發熱。輕者體溫在38℃左右,停止輸液後數小時內可自行恢復正常;嚴重者初起寒戰,繼之高熱,體溫可達40℃以上,並伴有頭痛、惡心、嘔吐、脈速等全身症狀。

(2)急性肺水腫:患者突然出現呼吸困難、胸悶、咳嗽、咳粉紅

色泡沫樣痰,嚴重時痰液可從口、鼻腔湧出。聽診肺部布滿濕鑼

音,心率快且節律不齊。

(3)靜脈炎:沿靜脈走向出現條索狀紅線,局部組織發紅、腫

脹、灼熱、疼痛,有時伴有畏寒、發熱等全身症狀。

(4)空氣栓塞:患者感到胸部異常不適或有胸骨後疼痛.隨即發生呼吸困難和嚴重的發給,並伴有瀕死感。聽診心前區可聞及響亮的、持續的「水泡音」。

38.簡述輸液中發生急性肺水腫的原因及處理措施。

原因:

(1)輸液速度過快,短時間內輸人過多液體,使循環血容量急

劇增加,心臟負荷過重引起。

(2)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

處理措施:

(1)立即停止輸液並通知醫生,進行緊急處理。如病情允許

可使患者端坐,雙腿下垂,以減少下肢靜脈迴流,減輕心臟負擔。

(2)給子高流量氧氣吸人,一般氧流量為6—8L/min.同時

濕化瓶內加人20%---30%的乙醇溶液。

(3)遵醫囑給予鎮靜、平喘、強心、利尿和擴血管葯物。

(4)必要時進行四肢輪扎。用橡膠止血帶或血壓計袖帶適當

加壓以阻斷靜脈血流,每5—10min輪流放鬆一個肢體上的止血

帶,可有效減少靜脈回心血量。症狀緩解後,逐漸解除止血帶。

39.輸液中發生空氣栓塞時患者應採取何種體位?為什麼?

應將患者置於左側卧位,並保持頭低足高位。該體位有利於氣體浮向右心室尖部,避開肺動脈人口,隨著心臟舒縮,將空氣混成泡沫,分次少量進人肺動脈內,逐漸被吸收。

40.甘露醇使用中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l)嚴禁作肌內或皮下注射,避免葯物外漏引起皮下水腫或

組織壞死。

(2)不能與其他葯物混合靜滴.

(3)靜脈滴注時,宜用大號針頭,250ml液體應在20—30min內靜滴完畢。

(4)在應用脫水劑的過程中,應密切觀察出人量、血壓、脈搏、

呼吸,做好記錄。

(5)可使血容量迅速增加,心功能不全及急性肺水腫患者禁用。

41.根據紅細胞膜上抗原的種類.血型分為哪幾種?

(1)A型:紅細胞膜上只有A抗原者。

(2)B型:紅細胞膜上只有B抗原者。

(3)AB型:紅細胞膜上有A,B兩種抗原者。

(4)o型:紅細胞膜上既無A抗原,也無B抗原者。

42.成分輸血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某些成分血,如白細胞、血小板等(紅細胞除外),存活

期短,以新鮮血為宜,必須在24h內輸人體內(從采血開始

計時)。

(2)除血漿和白蛋白制劑外,其他各種成分血在輸人前均需

進行交叉配血試驗。

(3)輸血前根據醫囑給予抗過敏葯物。

(4)如患者在輸成分血的同時,還需輸全血.則應先輸成分

血,後輸全血,以保證成分血能發揮最好的效果。

43.常見的輸血反應有哪些?

①發熱反應;②過敏反應;③溶血反應;④大量輸血反應;

⑤細菌污染反應;⑥疾病感染等。

44.輸血中發生過敏反應如何處理?

(1)輕度過敏反應,減慢輸血速度,給予抗過敏葯物。

(2)中、重度過敏反應,應立即停止輸血,皮下注射0.1%腎上

腺素。0.5—1ml,靜脈注射德沙美松等抗過敏葯物。

(3)呼吸困難者給予氧氣吸人,嚴重喉頭水腫行氣管切開。

(4)循環衰竭者給予抗休克治療。

45.輸血中發生溶血反應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處理?

原因:

(1)輸入了異型血。

(2)輸入了變質血。

(3)Rh因子所致溶血。

處理措施:

(1)立即停止輸血,並通知醫生。

(2)給予氧氣吸入,建立靜脈通道,遵醫囑給予升壓葯或其他

葯物治療。

(3)將余血、患者血標本和尿標木送化驗室進行檢驗。

(4)雙側腰部封閉,並用熱水袋熱敷雙側腎區,解除腎小管痙

攣,保護腎臟。

(5)鹼化尿液:靜脈注射碳酸氫鈉溶液。

(6)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和尿量,插入導尿管,檢測每小時尿

量,做好記錄。

(7)若出現休克症狀,應進行抗休克治療。

(8)心理護理:安慰患者,消除其緊張、恐懼心理。

46.病情觀察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1)一般情況的觀察:發育與體型、飲食與營養狀態、面容與

表情、體位、姿勢與步態、皮膚與黏膜等。

(2)生命體征的觀察。

(3)意識狀態的觀察。

(4)瞳孔的觀察。

(5)心理狀態的觀察。

(6)特殊檢查或葯物治療的觀察。

(7)分泌物、排泄物及嘔吐物的觀察。

47.如何判斷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

(1)嗜睡:最輕程度的意識障礙。患汽者處於持續睡眠狀態,但

能被言語或輕度刺激喚醒,醒後能正確、簡單而緩慢地回答問題,

但反應遲鈍,停止刺激後又很快人睡。

(2)意識模糊:其程度較嗜睡深。表現為定向力障礙,思維和

語言不連貫,可有錯覺、幻覺、躁動不安、譫語或精神錯亂。

信息來自「ICU護理之家」微信公共號,敬請關注。

(3)昏睡:患者處於熟睡狀態,不易喚醒。但能被壓迫眶上神

經、搖動身體等強刺激喚醒,醒後答話含糊或答非所問,停止刺激後又進入熟睡狀態。

(4)淺昏迷:意識大部分喪失,無自主活動,對光、聲刺激無反

應,對疼痛刺激可有痛苦的表情或肢體退縮等防禦反應。

(5)深昏迷:意識完全喪失,對各種刺激均無反應。

48.如何判斷瞳孔大小?

自然光線下,瞳孔直徑為2-5mm,平均為3-4mm.

病理情況下,瞳孔直徑小於2mm為瞳孔縮小,小於Imm為

針尖樣瞳孔。瞳孔直徑大於5mm為瞳孔散大



49.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表現有哪些?如何預防?

臨床表現:

(1)患肢腫脹,伴皮溫升高。

(2)局部劇痛或壓痛。

(3)Humans征陽性,作跺關節過度背屈試驗可致小腿劇痛。

(4)淺靜脈擴張。

預防措施:

(1)適當運動,促進靜脈迴流。長期卧床和制動患者,加強床

上運動;術後患者早期下床活動;血液處於高凝狀態者,可預防性

應用抗凝葯物。

(.2)保護靜脈:長期輸液者,應盡量保護靜脈,避免在同一部

位反復穿刺。盡量避免在下肢靜脈輸液。

(3)戒煙。

(4)進食低脂、高纖維飲食,保持大便通暢。

50.護理文件記錄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1)及時:護理記錄必須及時,不得拖延或提早,更不能漏記、

錯記,以保證記錄的時效性。如因搶救未能及時記錄的,應當在搶救結束後6h內據實補記,並註明搶救完成時問和補記時間。

(2)准確:內容真實、無誤,記錄的時間應為實際給葯、治療、

護理的時間。

(3)完整:眉欄、頁碼須填寫完整。記錄連續,不留空自。每項記錄後簽全名。

(4)簡要:重點突出、簡潔、流暢,使用醫學術語和公認的縮寫。

(5)清晰:按要求分別使用紅、藍筆書寫,字跡清楚,字體端正,保持整潔,不得塗改、剪貼和濫用簡化字 ;

『貳』 基礎護理學知識點歸納有哪些

貴重葯、麻醉葯、劇毒葯應有明顯標志,加鎖保管,專人負責,使用專本登記,並實行嚴格交班制度 。對易氧化和遇光易變質地葯物應裝在有色密封瓶內,或放在黑紙遮光地紙盒裡,放於陰 涼處,如維生素 C、氨茶鹼、鹽酸腎上腺素等 b5E2R。對易揮發、潮解或風化地葯物,應裝瓶、蓋緊,如乙醇、碘酊。

《基礎護理學》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 1.護理學的形成經歷了人類早期護理(以自我護理、家庭護理為主)、中世紀的護理(以宗 教護理。

醫院護理為主,護理工作僅限於生活照料)、文藝復興與宗教革命時期的護理、護理 學的誕生(19 世紀中葉,南丁格爾首創了科學的護理專業)。 2.1912 年國際護士會將 5 月 12 日(南丁格爾的生日)定為國際護士節。

護理學基礎知識點 1 醫院環境的總體要求是:安全性、舒適性、整潔性、安靜性。 2 醫院適宜的溫度是: 一般病室的溫度保持在 18~22℃; 新生兒、 老年科室及治療檢查 溫 度保持在 22~24℃。 3 適宜的病室濕度為 50---60%。 4 醫院白天的噪音強度在 35~45dB 內 5 去枕仰卧位適用范圍: 答: (1)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

護理的概念:是診斷和處理人類對現存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所產生的反應。

1、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2、壓力的應對技巧:1、減少壓力的刺激;2、正確認識、評價壓力;3、減少壓力反應;4、及時尋求專業幫助。
3、護理程序的基本步驟:評估、診斷、計劃、實施、評價。
4、資料的分類:主觀資料、客觀資料。
5、NANDA確立的護理診斷由名稱、定義、診斷依據、相關因素四個部分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