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如何調整基礎設計
擴展閱讀
胎兒發育知識大全 2025-02-06 07:43:17
內涵的歌詞有哪些 2025-02-06 07:35:18

如何調整基礎設計

發布時間: 2023-07-28 14:59:34

㈠ 基礎設計的內容及步驟

2.步驟1 確定基礎埋深;2 確定基礎高度;3 確定基礎底面積;4 確定基礎底板配筋;5 考慮基礎構造要求

3.規律1σz不僅發生在荷載面積之下,而且分布在荷載面積以外相當大的范圍以下
2.在距離基礎底面不同深度z處的各個水平面上,以基地中心點下軸線處的為σz最大,隨著距離中軸線越遠越小
3.在荷載分布范圍內任意點沿垂線的σz值,隨深度越向下越小,在荷載邊緣以外任意點沿垂線的σz值,隨深度從零開始向下先加大後減小

㈡ 地基基礎設計應滿足哪些原則

地基基礎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所有建築物的地基計算均應滿足承載力計算的有關規定。

2、設計等級為甲級、乙級的建築物,均應按地基變形設計。

3、設計等級為丙級的建築物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作變形驗算。

①地基承載力特徵值小於130kPa,且體型復雜的建築。

②在基礎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載或相鄰基礎荷載差異較大,可能引起地基產生過大的不均勻沉降時。

③軟弱地基上的建築物存在偏心荷載時。

④相鄰建築距離近,可能發生傾斜時。

⑤地基內有厚度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結未完成時。

地基種類

從現場施工的角度來講地基,地基可分為天然地基、人工地基。地基就是基礎下面承壓的岩土持力層。天然地基是自然狀態下即可滿足承擔基礎全部荷載要求,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層,其節約工程造價,不需要人工處理的地基。

天然地基為不需要對地基進行處理就可以直接放置基礎的天然土層。分為四大類: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

㈢ 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方法

基礎的上方為上部結構的牆、柱,而基礎底面以下則為地基土體。基礎承受上部結構的作用並對地基表面施加壓力(基底壓力),同時,地基表面對基礎產生反力(地基反力)。兩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基礎所承受的上部荷載和地基反力應滿足平衡條件。地基土體在基底壓力作用下產生附加應力和變形,而基礎在上部結構和地基反力的作用下則產生內力和位移,地基與基礎互相影響、互相制約。進一步說,地基與基礎之間,除了荷載的作用外,還與它們抵抗變形或位移的能力有著密切關系。而且,基礎及地基也與上部結構的荷載和剛度有關。即:地基、基礎和上部結構都是互相影響、互相制約的。它們原來互相連接或接觸的部位,在各部分荷載、位移和剛度的綜合影響下,一般仍然保持連接或接觸,牆柱底端位移、該處基礎的變位和地基表面的沉降相一致,滿足變形協調條件。上述概念。可稱為地基-基礎-上部結構的相互作用。
為了簡化計算,在工程設計中,通常把上部結構、基礎和地基三者分離開來,分別對三者進行計算:視上部結構底端為固定支座或固定鉸支座,不考慮荷載作用下各牆柱端部的相對位移,並按此進行內力分析;而對基礎與地基,則假定地基反力與基底壓力呈直線分布,分別計算基礎的內力與地基的沉降。
這種傳統的分析與設計方法,可稱為常規設計法。這種設計方法,對於良好均質地基上剛度大的基 礎和牆柱布置均勻、作用荷載對稱且大小相近的上部結構來說是可行的。在這些情況下,按常規設計法計算的結果,與進行地基-基礎-上部結構相互作用分析的差別不大,可滿足結構設計可靠度的要求,並已經過大量工程實踐的檢驗。
基底壓力一般並非呈直線(或平面)分布,它與土的類別性質、基礎尺寸和剛度以及荷載大小等因素有關。在地基軟弱、基礎平面尺寸大、上部結構的荷載分布不均等情況下,地基的沉降喝分力將受到基礎和上部結構的影響,而基礎和上部結構的內力和變位也將調整。如按常規方法計算,牆柱底端的位移、基礎的撓曲和地基的沉降將各不相同,三者變形不協調,且不符合實際。而且,地基不均勻沉降所引起的上部結構附加內力和基礎內力變化,未能在結構設計中加以考慮,因而也不安全。只有進行地基-基礎-上部結構的相互作用分析,才能合理進行設計,做到既降低造價又能防止建築物遭受損壞。目前,這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取得進展,人們可以根據某些實測資料和藉助電子計算機,進行某些結構類型、基礎型式和地基條件的相互作用分析,並在工程實踐中運用相互作用分析的成果或概念。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