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常見基礎結構有哪些
擴展閱讀
胎兒發育知識大全 2025-02-06 07:43:17
內涵的歌詞有哪些 2025-02-06 07:35:18

常見基礎結構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3-07-28 12:54:06

⑴ 按基礎的構造形式分類,基礎有哪些類型

1、條形基礎

當建築物採用磚牆承重時,牆下基礎常連續設置,形成通長的條形基礎。其基礎長度遠遠大於寬度的一種基礎形式,形狀猶如連續帶形,因此也稱帶形基礎。

適用范圍:適用於多層民用建築和輕型廠房。

2、獨立基礎

一般是用來支承柱子的,按基礎截面形式又分為台階式(或階梯形)基礎,錐形基礎,杯形基礎。

適用范圍:當建築物上部結構采

3、樁基礎

通過承台把若干根樁的頂部聯結成整體,共同承受動靜荷載的一種深基礎。

適用范圍:當建造比較大的工業與民用建築時,若地基的軟弱土層較厚,採用淺埋基礎不能滿足地基強度和變形要求,常採用樁基。

用框架結構或單層排架結構承重時,在地質條件允許的條件下採用獨立基礎。當建築物上部為框架結構或單獨柱子時,常採用獨立基礎。(若柱子為預制時,則採用杯形基礎形式)

4、滿堂基礎

當上部結構傳下的荷載很大、地基承載力很低、獨立基礎不能滿足地基要求時,常將這個建築物的下部做成整塊鋼筋混凝土基礎,成為滿堂基礎。

(滿堂基礎按構造又分為筏形基礎和箱形基礎兩種。)

5、筏形基礎

由底板、梁等整體組成。筏形基礎形象於水中漂流的木筏。

筏形基礎又稱筏板基礎,分為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平板式筏基支持局部加厚筏板類型;梁板式筏基支持肋樑上平及下平兩種形式。一般說來地基承載力不均勻或者地基軟弱的時候用筏板型基礎。而且筏板型基礎埋深比較淺,甚至可以做不埋深式基礎。

適用范圍:一般用於高層框架、框剪、剪力牆結構,當採用條形基礎不能滿足地基承載力要求時,或當建築物要求基礎有足夠剛度以調節不均勻沉降。是目前採用比較廣泛的一種基礎形式。

5、箱形基礎

由底板、頂板、鋼筋混凝土縱橫隔牆構成的整體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

適用范圍:當筏形基礎埋深較大,並設有地下室時,為了增加基礎的剛度,將地下室的底板、頂板和牆澆製成整體箱形基礎。箱形的內部空間構成地下室,具有較大的強度和剛度,多用於高層建築。

(1)常見基礎結構有哪些擴展閱讀:

按使用材料

1、灰土基礎——是由石灰、土和水按比例配合,經分層夯實而成的基礎。

適用范圍:灰土基礎適合於5層和5層以下、地下水位較低的砌體結構房屋和牆體承重的工業廠房。

灰土基礎的厚度與建築層數有關。4層及4層以上的建築物,一般採用450mm;3層及以下的建築物,一般採用300mm,夯實後的灰土厚度每150mm稱「一步」灰土,300mm可稱為「兩步」灰土。

2、磚基礎——以磚為砌築材料,形成的建築物基礎。

適用范圍:是我國傳統的磚木結構砌築方法,現代常與混凝土結構配合修建住宅、校舍、辦公等低層建築。

3、毛石基礎——是用強度等級不低於MU30的毛石,不低於M5的砂漿砌築而形成。

適用范圍:毛石基礎的 抗凍性 較好,在寒冷潮濕地區可用於6層以下建築物基礎。

混凝土基礎——是以混凝土為主要承載體的基礎形式,分無筋的混凝土基礎和有筋的鋼筋混凝土基礎2種。

4、鋼筋混凝土基礎——同上。

基礎是指建築物地面以下的承重結構,如基坑、承台、框架柱、地梁等。是建築物的牆或柱子在地下的擴大部分,其作用是承受建築物上部結構傳下來的荷載,並把它們連同自重一起傳給地基。

⑵ 基礎按構造形式分類有哪些類型及適用情況

基友李礎結構型式分下面幾類:
1、樁基礎(鑽孔灌注樁、打入預制預應力混凝土樁、混凝土攪拌樁、cfg樁等純耐);
2、擴大基礎(漿砌片石、現澆混凝土等);
3、沉井基礎(一般用於水中橋梁);
4、滑板基礎(一般用於房屋建築);做告春
5、短樁基+大承台組合基礎。

⑶ 建築工程基礎結構有哪幾種形式主要特點是什麼

建築工程基礎結構有:樁基礎,箱形基礎,條基及獨立柱,基杯型基礎,鋼筋砼筏板基礎。

樁基礎:主要是為承受其壓迫力的。

箱形基礎:局部受力點非常大或者有動荷載的地方。

條基及獨立柱:其受地質情況影響大,地質良好才能使用。

基杯型基礎:其與條基及獨立柱正好相反。

鋼筋砼筏板基礎:能抵抗地基不均勻沉降而給上部建築造成的拉裂現象等。

⑷ 建築地基基礎結構包括哪些內容

主要包括樁基工程,支護結構,型鋼樁工程,地下連續牆(梁)工程,防水工程等,,,

⑸ 建房子一般有哪幾種基礎

最常見的基礎形式有獨立基礎、柱下條形基礎、柱下井格基礎、筏式基礎、箱型基礎和樁基礎。

基礎是建築地面以下的承重構件,它承受建築物上部結構傳下來的全部荷載,並把這些荷載連同本身的重量一起傳到地基上。

地基則是承受由基礎傳下的荷載的土層。直接承受建築荷載的土層為持力層,持力層以下的土層為下卧層,其所承受的荷載隨深度增加而減小,直至消失。所以持力層受力最大,一定要是實土層,原地面挖深1m以上是相對靠譜的。

⑹ 基礎類型有哪些

基礎的類型如下:

1、 獨立基礎:也稱作「單獨基礎」,最為常用的是其中的柱下基礎。

2、 條形基礎:條形基礎是最常用的一種基礎形式,當之前的柱下獨立基礎不能滿足要求時,就可以使用條形基礎。

3、 筏板基礎:根據它的構造形式可以分為「梁板式」和「平板式」。

4、 箱型基礎:由鋼筋混凝土底板、頂板和縱橫交錯的內外隔牆組成。

5、 殼體基礎:這個基礎在現階段主要用於筒形構築物的基礎。

(6)常見基礎結構有哪些擴展閱讀:

獨立基礎的特點:

一、一般只坐落在一個十字軸線交點上,有時也跟其它條形基礎相連,但是截面尺寸和配筋不盡相同。獨立基礎如果坐落在幾個軸線交點上承載幾個獨立柱,叫做聯合獨立基礎。

二、基礎之內的縱橫兩方向配筋都是受力鋼筋,且長方向的一般布置在下面。長寬比在3倍以內且底面積在20 m2以內的為獨立基礎。



⑺ 基礎的建築結構有哪些特點

1.條形基礎:多用於單層或多層砌體結構;

2.獨立基礎:多用於框架結構或單獨柱子的情況;

3.井格式基礎:當地基條件較差,為了提高建築物的整體性,防止柱子之間產生不均勻沉降,常將柱下基礎沿縱橫兩個方向擴展連接起來,做成十字交叉的井格基礎;

4.樁基礎:當淺埋基礎不能滿足地基強度和變形要求時採用;

5.筏基礎:常用於地基軟弱的多層砌體結構、框架結構、剪力牆結構的建築,以及上部結構荷載較大且不均勻或地基承載力低的情況;

6.箱形基礎:用於上、對地基不均勻沉降要求嚴格的高層建築、重型建築以及軟弱土地基上多層建築時;部建築物荷載大。

⑻ 建築的常用基礎形式有哪些

1、建築的常用基礎形式有獨立基礎、條形基礎、筏板基礎、箱型基礎、樁基礎等。
1)條形基礎:當建築物上部結構採用牆承重時,基礎沿牆身設置,多做成長條形,這類基礎稱為條形基礎或帶形基礎。
2)獨立基礎:當建築物上部結構採用框架結構或單層排架結構承重時,基礎常採用方形或矩形的獨立式基礎,這類基礎稱為獨立式基礎或柱式基礎。
3)筏板基礎:當建築物上部荷載大,而地基又較弱,這時採用簡單的條形基礎已不能適應地基變形的需要,通常將牆或柱下基礎連成一片,使建築物的荷載承受在一塊整板上成為筏板基礎。
4)箱形基礎:當板式基礎做得很深時,常將基礎改做成箱形基礎。箱形基礎是由鋼筋混凝土底板、頂板和若干縱、橫隔牆組成的整體結構。
5)樁基礎:樁基礎由基樁和連接於樁頂的承台共同組成。若樁身全部埋於土中,承台底面與土體接觸,則稱為低承台樁基;若樁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於地面以上,則稱為高承台樁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