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皖教雲安徽基礎教育怎麼加入班級
皖教雲加入班級直接在雲課堂上掃描班旁旦級二維碼或者輸入班級的賬號,搜索後添加就可以了。
皖教雲app是安徽基礎教育資源應用平台的手基啟汪機應用,主要是為廣大的師生提供了學科資源、名師課堂題中心等服務。
皖教雲安徽基礎教搏仔育資源應用平台是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整合線上學習平台,提供網路學習空間和同步課堂、專遞課堂等特色應用服務,通過學習教案的方式讓學生們自主學習,通過體驗作業的方式。
2. 「安徽省基礎教育資源教育平台」應該怎麼登錄
如何登錄安徽省基礎教育資源教育平台:
1、使用瀏覽器打開網址:http://www.ahe.cn
2、單擊頁面頂部的「登錄」按鈕,進入注冊。
3、系統提供教研員注冊、教師注冊、學生注冊,選擇對應角色進行注冊,用戶填寫正確的姓名和身份證號碼(學籍號碼),單擊「下一步」按鈕,系統將驗證該用戶是否已經存在於系統中。
4、若驗證成功,填寫完善賬號、密碼,選擇學校、班級、學科信息,填寫電話、郵箱等
個人信息,單擊「下一步」按鈕;
5、按頁面提示的要求設置,單擊「下一步」按鈕,進入郵箱驗證環節,進入剛才填寫的郵
箱查收系統所發郵件,點擊郵件中鏈接即可完成郵箱驗證步驟;
3. 如何把 「新基礎教育」 融進課堂
如何把 「新基礎教育」 融進課堂
新基礎教育的宗旨是「從生命和基礎教育的整體性出發,喚醒教育活動的每一個生命,讓每一個生命真正活起來。」新基礎教育有四個「還給」,其中之一是 「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出生命和活力。」那麼,如何運用「新基礎教育」理念上好每一堂課呢?
一、定準目標,注重靈活變通。首先教師要備好課,帶著很強的「教案意識」走進課堂。教師要對自己本堂課的教學目標非常清晰,找准自己要「教什麼」,學生要「學什麼」,即「教什麼」比「學什麼」更重要。其次考慮學習過程,學習方法。如果老師沒有明確的目標意識,師生學習就會失去目標和方向感,學生一節課下來就會無所得或者所得甚少。
二、精講多練,注重實效。「新基礎教育」理念注重扎實、有效率、有價值的課堂,這就需要教師明白什麼情況下少講?什麼情況下多講?少講:學生本來就會的;學生通過自學教材,完全有能力獲取並掌握的;與本課學習目標無關的,或關系不大的。多講:學生感到依靠自身力量無法解決的;學生感興趣,又與本課學習目標緊密相關的;學生缺少解決學習問題和思考問題方法的等。
三、小組合作,注重生成。「新基礎教育」評課注重學生的精彩和生成,不注重老師的精彩,課堂觀察重在學生有什麼變化?什麼收獲?是否游離在課堂之外?因此「新基礎教育」理念下的課堂往往會呈現小組合作,重心下移的教學方式。但小組合作往往容易流於形式,這就需要教師拋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自由發言,自由辯論和小組討論,使課堂教學保持有效的互動,既重「形」又重「神」,既重「外」又重「內」,既重「動口」又重「動手」,更重讓學生動「腦」、動「心」、動「情」。
新基礎教育要求盡量用原班級或實驗班上課,反對借班上課,反對「假課」,搞形式熱鬧的課堂,注重課堂中的動態生長,讓教育還原為本色教育,就是尊重、實踐教育規律。
4. 如何在安徽省基礎教育資源應用平台注冊
1、打開ttp://www.ahe.cn 網頁;
2、點擊網頁右上角「注冊」按鈕圖標,進入注冊平台;
3、選中右邊「學生注冊」圖標,填寫學生的姓名和學籍號碼(必須是實名,且學籍號碼是學校統一發放的學籍號)驗證身份。再 點綠色「下一步」按鈕進入完「完善個人資料」頁面;
4、按要求認真完善個人資料。 完善個人資料時,注意一下幾點: 賬號:自行設置。為便於自己記憶,方便登陸,建議賬號設置方式為姓名的字首拼音+年級。如2012 級劉天宇,賬號可設置為「liuty2012」,不要 超過12 密碼:建議設置為簡單易記住的數字或字母。所屬學校:在頁面下拉框內查找到後選擇就行了。系統不認個人輸入。 手機:如實填寫,也可不填。電子郵箱:最好填自己常用的QQ 郵箱。其它電子郵箱也行;
5、個人資料完善後,點綠色「下一步」按鈕進入「賬號激活」 頁面;
6、經驗證後,頁面顯示「通過驗證」,點擊「登錄」,可以查看 自己的許可權以及可以得到哪些資源。相信你一定能夠找到適合自 己的資源。到此,你注冊成功了。
5. 江西省基礎教育資源網怎麼進入
1、登錄江西基礎教育資源網,點擊「江西省中小學生安全知識競賽網上考試」進入考試區。
2、點擊「考試入口」輸入學校編碼,點認證。
3、輸入個人信息 :真實姓名、四位數學號、班級加學號、其他數據。
6. 江西省基礎教育資源網怎麼進去
是需要注冊才可以進入的。
1、打開網站首頁,看右側窗口選擇注冊方式
2、選擇好注冊方式,在彈出界面中按要求提交信息注冊即可。
7. 國家基礎教育資源網要怎麼注冊
首先由於近期網路調整,國家基礎教育資源網網址將由「www.cbern.gov.cn」改為「www.cbern.com.cn」。
首先,打開瀏覽器,輸入以上網址。進入國家基礎教育資源網,點擊注冊。
最後,點擊注冊。
8. 山西基礎教育網注冊及登錄平台
山西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以下簡稱平台)是山西省「三通兩平台」建設的重要項目,集雲門戶、雲空間、雲資源、雲應用為一體的省級學習雲平台。 為進一步提高平台信息的質量和可讀性,能夠全面反映山西省、市、縣、校發展的現狀,現長期徵集焦點新聞、市校動態、山西課改等方面的新聞稿件,凡黨政機關幹部、教育界人士、中小學院校師生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均可投稿。
山西基礎教育網注冊及報名指南:http://www.sxeyun.com/unimanage/register.html
近日,國務院下發緊急通知(《關於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工作的緊急通知》),這意味著,中小學將迎來安全隱患大排查。
「學校要以防溺水、校舍、消防、食品、上下學交通、學生欺凌與暴力等為重點」,通知明確了排查的重點隱患。但這些重點隱患究竟怎麼查?學校該怎麼辦?
本文將悉數國家歷年下發的關於學校安全的緊急通知,為中小學提供一些權威干貨。
通知亮點
1、學校要進一步完善校園安全風險管控機制,按照學校崗位安全工作職責要求。
2、學校要以防溺水、校舍、消防、食品、上下學交通、學生欺凌與暴力等為重點。
3、對排查出的問題,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
4、學校要嚴格執行信息報送制度,對不第一時間報送或瞞報、漏報安全事故信息的,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嚴肅追究當事人和相關領導的責任。
對中小學安全的總體要求
國務院要求——
1、落實學校、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責任,堅持教書育人,狠抓校紀校風,讓每個學生牢固樹立尊重生命、保障權利的意識。
2、學校要有針對性地組織地震、火災疏散和防踩踏等專項演練。
3、學校要配備必要的安保力量,有條件的要安裝視頻系統、報警裝置。加強學校及周邊警務室建設。
4、校園工程建設、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要承擔質量終身責任。
通知中強調了「以防溺水、校舍、消防、食品、上下學交通、學生欺凌與暴力等為重點」,但這些重點將如何排查,很多學校不知所措。下文,我們將從歷年關於校園安全的緊急通知入手,解答怎麼排查、怎麼做。
防溺水
學校如何應對排查——
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要積極主動提請當地政府加強重點水域安全管理,及時在危險路段及水域設置安全警示標牌,設立安全隔離帶、防護欄,做到及時發現險情,及時消除隱患。
校舍安全
學校如何應對排查——著重檢查:
1、校舍防範洪災、泥石流、雷電、台風等重大自然災害有關措施和制度的落實情況。
2、校舍信息錄入國家信息管理系統和校舍檔案保管情況。
3、校舍安全檔案建立和完善情況。
4、校舍安全管理職責落實和校舍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健全情。
5、學生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教育開展情況。
6、學校嚴禁使用D級危房。
食品安全
學校如何應對排查——
1、認真組織開展學校食堂食品安全日常自查和定期檢查,做到層層把關,責任到人。
2、以學校食堂、學生營養餐為重點,著重檢查——
1)學校食堂人員衛生、環境衛生以及食品原料采購、存儲、加工、銷售等各環節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規范的落實情況;
2)學校飲用水設施衛生管理制度;
3)學校傳染病疫情預防、監控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制度落實情況等。
消防安全
學校如何應對排查——
著重檢查:
1、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和消防安全工作檔案建立健全情況;
2、消防設施和器材配置及完好有效情況;
3、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的制定和組織消防演練情況;
4、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情況等。
上下學交通安全
學校如何應對排查——
1、要逐校逐園逐生對上下學乘車情況進行全面檢查了解。
2、要加強校車駕駛人和隨車照管人員的教育管理,要做好校車的維修保養,確保車輛處於良好狀態。
3、重點對租用的車輛進行安全檢查,嚴禁出現超速、超載、疲勞駕駛、逆向超車、不按規定路線行駛等交通違法行為。
4、學校要教育學生注意上下學交通安全,提醒家長不要讓學生乘用農用拖拉機、三輪汽車、低速貨車、拼裝車和報廢車。
校園欺凌
學校如何應對排查——
1、各校要集中對學生開展以校園欺凌治理為主題的專題教育,開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請公安、司法等相關部門到校開展法制教育,組織教職工集中學習對校園欺凌事件預防和處理的相關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2、要制定完善校園欺凌的預防和處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園欺凌事件應急處置預案,明確相關崗位教職工預防和處理校園欺凌的職責;
3、要加強校園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設,充分利用心理咨詢室開展學生心理健康咨詢和疏導,公布學生救助或校園欺凌治理的電話號碼並明確負責人;
4、一旦發生欺凌事件,要及時發現、調查處置,涉嫌違法犯罪的,要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並配合立案查處。
通知全文
1,切實提高認識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充分認識做好學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牢固樹立安全工作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
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不斷研究學校安全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強工作的前瞻性、預見性,狠抓落實,切實保障廣大師生生命財產安全,為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氛圍和環境。
2,完善工作機制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進一步完善校園安全風險管控機制,按照學校崗位安全工作職責要求,嚴格落實各項管理制度和措施,將安全管理融入到學校日常工作全過程。
要完善校園周邊治安綜合治理機制,加強與公安、綜治、宣傳等有關部門在信息溝通、專項整治、應急處置、輿情應對等方面的協調配合,形成常態化的安全監管工作機制。
3,開展隱患排查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以防溺水、校舍、消防、食品、上下學交通、學生欺凌與暴力等為重點,結合本地實際,立即組織開展一次安全隱患大排查。
對排查出的問題,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台賬、落實責任、細化措施,明確時限,確保全面整改落實。
4,嚴格信息報送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認真落實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有關要求,嚴格執行信息報送制度,遇有突發事件和重要緊急情況必須第一時間上報教育部總值班室。
對不第一時間報送或瞞報、漏報安全事故信息的,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嚴肅追究當事人和相關領導的責任。
5,強化應急管理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建立健全學校安全事件應急管理機制,完善、細化各項應急處置預案,落實人員職責,做好應急工作準備,確保一旦發生突發事件,能夠快速反應、高效應對、迅速管控。
要嚴格按照「屬地管理」和「分級管理」的原則,根據突發事件分級標准,科學決策、精心組織、統一指揮、妥善處置,最大限度降低學校安全事故危害。
6,做好輿情應對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加強與宣傳、公安等部門溝通協作,建立健全教育輿情實時監測機制,及時跟蹤、分析教育輿情,發布預警信息,努力掌握教育輿情的主動權。
要加強與媒體的溝通,第一時間發布准確信息,引導輿論理性表達,適時公布事故處置情況,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7,加強安全教育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根據學生身心特點和認知能力,把安全教育貫穿於學校教育各個環節,靈活採取多種形式和載體,著力提高針對性與實效性。
要定期開展各類專題教育,經常性地開展應急疏散演練,不斷提高學生的安全防範意識、自救自護技能和應急處置能力。
要積極做好學生家長的安全教育宣傳工作,嚴防脫離學校監管期間發生安全事故。
8,加強督導檢查
各地教育督導部門要按照《中小學(幼兒園)安全工作專項督導暫行辦法》要求,將學校安全工作列為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加強對地方政府及各有關部門、學校落實安全工作職責的督導檢查,將督導結果作為評價政府教育工作和學校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