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學攝影最基礎的是什麼

學攝影最基礎的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7-27 04:37:07

⑴ 攝影攝像基礎學什麼

今天偶然看到網友問到這個問題:「剛開始學攝影,攝影有什麼基礎知識啊?」今天就簡單總結一下「攝影有哪些基礎知識」。

  • 01

    認識相機
    相機是你的攝影工具,你至少應該知道相機上的按鈕是做什麼的吧? 相機鏡頭上的標志是什麼意思? 了解相機的最簡單方法是仔細閱讀手冊。

    攝影攝像基礎學什麼" src="http://img.coo.com/upload/20220329/.0x1023x683.jpg">
  • 02

    熟悉曝光
    任何一張照片的詳細信息都包含三個要素:光圈、快門和感光度。 這三個要素決定了照片的曝光度。 因此,攝影初學者一定要熟悉曝光三要素的使用。

    攝影攝像基礎學什麼" src="http://img.coo.com/upload/20220329/.0x1200x805.jpg">
  • 03

    掌握測光
    測光一直是學習攝影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問題。 測光的本質是相機測試你想知道的地方的亮度,並為你提供一組拍攝參數,從而為照片提供曝光參考依據。
    一般來說,相機都有評價測光、點測光、中央重點測光等測光方式,攝影師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測光方式進行拍攝,比較常用的是評價測光。

    攝影攝像基礎學什麼" src="http://img.coo.com/upload/20220329/.0x1023x682.jpg">
  • 04

    了解光線
    攝影是光的藝術,攝影師用光塗抹和著色照片。 所以,只有對光有足夠的了解,才能更快的提升自己的攝影水平,拍出好看的照片。
    你從哪裡開始理解光? 首先要從不同角度了解光線的「秘密」,其次要了解不同光位(側光、逆光、前光)下的拍攝技巧,最後將這些知識應用到日常拍攝中。

    攝影攝像基礎學什麼" src="http://img.coo.com/upload/20220329/.0x1023x682.jpg">
  • 05

    運用構圖
    一張照片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與它的構圖有關。 攝影構圖的核心技巧是首先思考和確定照片的主題。 大部分人不作曲的原因是憑感覺和機會拍的。
    當我們學習了幾種基本的構圖方法,比如:三分法構圖、三角形構圖、對角線構圖等,如果靈活運用,你會發現拍出好看的照片一點都不難。

    攝影攝像基礎學什麼" src="http://img.coo.com/upload/20220329/.0x1023x708.jpg">
  • 06

    塑造色彩
    攝影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既有自然的,也有人造的,充滿了豐富多變的色彩。 顏色賦予照片不同的情調,所以要想拍出好照片,千萬不能忽視顏色。
    觸動心靈的黑白照片、色彩繽紛的彩色照片、魅力十足的純色照片,都是攝影師通過色彩對場景的情感表達。如果你學會使用顏色,你的攝影就會變得精彩!

    攝影攝像基礎學什麼" src="http://img.coo.com/upload/20220329/.0x1200x800.jpg">

⑵ 學習攝影需要了解的基礎知識有哪些

1、取景


取景說直白點就是這張照片我們要拍的畫面、場景、環境是什麼,拍一棵樹?一個人物?建築還是美食,拍一張照片首先要做的是確定拍攝的對象和拍攝的場景。這個可不簡單,需要觀察環境的光線、環境元素、色彩等等東西。很多攝影師每到一個地方不是拿起手機就拍的,而是先看、思考,然後再決定拍哪個畫面,最後只是萬事俱備,按一下快門而已。



2、構圖


確定要拍攝的畫面後,接下來就需要確定畫面的主體,然後圍繞畫面主體進行構圖。例如三分法、九宮格、對稱、明暗對比、留白、框式構圖、運用線條、色彩搭配等等,構圖就是一個做加減法的過程,把需要的東西加進去,把不要的東西去除,最後達到突出主體、豐富意境的目的。


剛開始學攝影的這個階段,對於攝影構圖是比較懵的,腦子里雖然有很多教條式的構圖方法,但真正在拍攝時卻感覺用不上來。根本原因在於拍攝得太少,對構圖的理解不夠深刻,只懂得生搬硬套,沒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初學階段,構圖方法要學,甚至可以模仿別人的構圖方式,但更要懂得舉一反三的思考和總結。


3、光線


在光線這塊大家需要學習什麼是弱光、柔光、強光,各自都有什麼特點?還有什麼是順光、逆光、側光,各自有什麼特點等等。你知道了這些基礎的光線知識,在拍照時才好利用光線進行拍照。合適的光線能夠保證畫面曝光合適、色彩豐富,為什麼很多攝影師在拍攝前總是看來看去,看的就是取景角度和拍攝光線的選擇。


以上就是青藤小編關於攝影基礎知識的相關分享,希望對你有幫助!想要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歡迎大家及時關注本平台。

⑶ 攝影入門基礎知識有哪些

攝影入門基礎知識有哪些

攝影入門基礎知識有哪些,對於一些專業的攝影者,他們拍出的照片十分好看,但初入攝影的你,可能還需要一些攝影基礎知識的儲備,才能把風景拍好。下文分享攝影入門基礎知識有哪些。

攝影入門基礎知識有哪些1

攝影入門知識總結

一、正確持機方法

在拍攝的基本知識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拿穩相機。無論其它的攝影要素和技術掌握得有多好,只要拍攝的一瞬間有震動,照片的質量一定會因影像模糊而大大降低。

雖然可以用三腳架來減低震動的可能性,但更多的時候是以手持相機拍攝為主,而且在「決定性的瞬間」內,往往不允許攝影者再花時間去放置三腳架並固定照相機。

數碼照相機相對於傳統照相機而言,它對拍攝穩定性的要求更高。這是因為,電子元件存儲信息需要一段額外的時間,通常稱為「時滯」。

1、持機的正確姿勢

無論是站立、坐下還是跪下,持機的正確姿勢都應該是:

(1)、右手緊握相機一側的握手位,食指輕觸快門鍵,以備隨時拍攝。

(2)、以左手手掌托住機身底部,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相機來穩定鏡頭。

(3)、兩手上臂緊貼身體,盡量保持自然下垂的狀態並向身體靠攏。千萬不要聳起雙肩。因為長時間用聳起雙肩的姿勢拍攝,雙肩關節會出現疲勞感,更難穩定相機。

(4)垂直握持相機拍攝時,一般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也要注意左臂緊貼身體。

2、站立或坐下攝影時的注意事項

(1)、站立攝影時,雙腳宜微張,或以前後步方式站立,以便將整個身體的重量平放到雙腳上。如果能藉助一些固定的物體作為依靠,例如背靠樹干或牆壁等,則效果更佳。

(2)、坐下攝影穩定性已經很高,但仍可借外物進一步穩定身體。以椅子的靠背或桌子作依靠是不錯的選擇。

3、跪下攝影時的注意事項

跪下攝影時左腳應該弓起,右腳跪地,托起機身底部的左手則支撐在弓起的左腳上。一般情況下,跪姿拍攝較難穩定身體,最好也能藉助固定物體作依靠,如樹、牆等。

4、相機帶的重要作用

將相機帶套在手腕上,握在虎口中繞兩圈再拉緊,以拇指穿過帶圈後再握緊相機,使相機和右手合二為一,不但可以減輕手的顫動,而且可以在不小心鬆手時將相機拉住,不至於掉到地上而損壞。

二、光線的運用

照片是光與影的藝術產品,將光線稱為攝影的靈魂一點也不為過。要拍攝好照片,就不能不掌握光線這個關鍵的元素。

1、光線的性質

(1)直射光

在晴朗的天氣里,陽光沒有經過任何遮擋直接射到被攝者身上,受光的一面就會產生明亮的影調,不直接受光的一面則會形成明顯的陰影,這種光線稱為「直射光」。在「直射光」下,受光面及不受光面會有非常明顯的反差,因此容易產生立體感。

當太陽被薄雲遮擋,陽光仍會穿透白雲擴散,這時所產生的照明反差將會降低,非常適宜於人像攝影。

(2)散射光

在陰天,陽光被雲層所遮擋,不能直接射向被攝對象,只能透過中間介質或經反射照射到被攝對象上,光會產生散射作用,這類光線稱為「散射光」。由於散射光所形成的受光面及陰影面不明顯,明暗反差也較弱,光影的變化也較柔順,因此產生的效果比較平淡柔和。

「直射光」會產生反差較強的光線,致使陰影較濃厚,調子變化較少,所拍出的影像線條及影調較硬。而「散射光」會產生反差較弱的光線,故陰影較淡,調子變化較豐富,會得出較軟的柔和的影像線條及影調。所以攝影者應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適合的光線。

2、光線投射的不同方向

拍攝同一個景物,運用不同方向投射來的光線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1)順光

從照相機背後而來,正面投向被攝對象的光線叫做「順光」。「順光」照明的特點是:被攝對象絕大部分都直接受光,陰影面積不大,對象的影調比較明朗。這種光線形成的.明暗反差較弱,對象的立體感主要不能靠照明光線反映出來,而是由本身的起伏表現出來。因此立體感較弱。

(2)前側光

從照相機左後方或右後方投向被攝對象的光線叫做「前側光」。受光的對象大部分都會受光,產生的亮面大,所以影調也較明亮,對象不受光而產生陰影的面積也不會太大,但已可以表現出對象的明暗分布和立體形態。這類光線既可保留比較明快的影調,又可以展現被攝對象的立體形態。

(3)側光

來自照相機左側或右側的光線叫做「側光」。它會使被攝對象的一半受光,而另一半則處於陰影中,有利於表現對象的起伏狀態。

由於「側光」照明使對象的陰影面積增大,因此畫面的影調不亮不暗,明暗參半,不及由「順光」和「前側光」產生的那樣明快,但亦不會太陰沉。立體形態表現會較好。

(4)側逆光

來自照相機的左前方或右前方的光線叫做「側逆光」。它令對象產生小部分受光面和大部分的陰影面,所以影調會較陰沉。這種照明方法在對象上產生的立體感會比「順光」的好一些,但仍然偏弱。

(5)逆光

「逆光」是由被攝對象背後射來,正面射向照相機的光線。被攝對象絕大部分處在陰影之中。因光線的對比較弱,所以立體感也較弱,影調比較陰沉。可是,「逆光」可以用來勾畫物體的側影和輪廓,還可以突現物體的質感和形狀,清楚地展示對象的線條。在明朗的天氣下使用「逆光」更會創造出一種強烈的反差。

(6)頂光

光線由被攝對象上方而來的謂之「頂光」。日正當中的太陽光便是一個好例子。「頂光」常會在被攝對象上造成強大的陰影,若用於人像攝影,則人臉部的鼻下、眼眶、顎下等處會形成濃黑的陰影。

(7)底光

「底光」的光源位於被攝物的下方。這種光線在日常生活經驗中較少見,故有怪異和戲劇性的效果,在一般攝影場合應用較少。

3、光線的反差

「反差」指的是被攝對象上「最亮」與「最暗」的色調關系。所謂「反差強」,是指光線在主體身上呈現的最亮部位與最暗部位的差別大,而且由最亮到最暗的轉換過程中變化非常劇烈,對比度非常強烈。相對的,「反差弱」,表示最亮部位與最暗部位的差別不太大,由最亮到最暗的轉換過程中變化非常柔順,令色調很豐富。

攝影入門基礎知識有哪些2

1、光圈、快門、感光度

光圈、快門、感光度,共同決定一張照片的明暗程度。

光圈是一個控制鏡頭進光量多少的一個裝置,光圈越大(數值越小,例如f2.8>f5.6),曝光量越多,畫面越亮。

快門是控制外界光線照射相機感光元件時間的一個裝置,快門速度越慢,意味著曝光時間越長,畫面越亮。

感光度也叫ISO,指相機對光線敏感程度,感光度越高,感光元件越靈敏,曝光量越多,畫面越亮,但由於感光度相當於物理改變亮度,會有更多的噪點,從而影響畫面的質量。

2、相機的拍攝模式

很多人拿到單反相機時,不知道該如何相機上的每個按鈕到底是什麼意思。

尤其涉及到拍攝模式,更是感覺雲里霧里,不會使用。

其實,多數相機的拍攝模式通常是5個檔位,分別決定不同的模式,就像開車有手動擋、自動擋、半自動檔,根據自己的需求安排就可以。

全自動模式(A+):相當於「傻瓜式」操作,只需要按下快門,技能拍攝一張照片,所有的程序,相機會按照一定規則自動給你設計好。

程序自動P擋:也是相機自動設置各種參數,只不過需要人為設計曝光補償,控制拍攝畫面的明亮關系,適合抓拍,需要拍攝需要控制景深程度的照片。

光圈優先A/AV檔:人為控制光圈,快門速度、感光度則由相機控制。

快門優先S/tv檔:人為控制快門速度,光圈感光度由相機決定,適用於拍攝移動的主體。

手動模式M檔:全部由自己手動設計曝光參數。如果你對相機已經了如指掌,可以用這個模式。

3、構圖

三分法構圖是最簡單易學,也是最不容易犯錯的構圖方法,將畫面平均分成9塊區域,在橫豎兩個線條4個交叉點上,放置主要拍攝的主體,則不容易出現錯誤。

而相對於比較常規的三分法構圖,對角線構圖則會突出拍攝主體的動感,從而讓所呈現的畫面變得更加生動形象。

4、背景虛化

很多人看到主體突出、背景虛化的照片非常好看、美觀,怎樣才能達成這個效果呢?光圈大,景深淺,虛化的范圍廣;光圈小,景深深,虛化的范圍狹小;

當我們想要虛化背景時,光圈就要調大,相機上的光圈數值要調小。這樣才能達成效果。

5、拍攝人物的邊框

英國攝影師戈登·安德森曾說:為拍出上乘的人像作品,在按下快門之前,一定要考慮「眼神光」。

在拍攝人物時,尤其家庭合照有許多人物出現在畫面中時,攝影師要主動引導家庭成員看向鏡頭,並且要找到眼睛裡的光,千萬不要飄忽不定。

攝影入門基礎知識有哪些3

01、認識相機

相機作為你攝影的工具,你起碼要知道相機上的按鈕的作用是什麼?相機鏡頭上的標識是什麼意思?而了解相機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仔細閱讀說明書。

02、熟悉曝光

任何一張照片的詳細信息中,都包含光圈、快門、感光度三個要素,這三個要素決定了照片曝光的好壞。因此,初學攝影就必須熟悉曝光三要素的使用。

03、掌握測光

測光一直是大家學習攝影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問題,測光的本質就是相機測試你想知道的地方的亮度,並為你提供一組拍攝參數,從而為照片提供曝光參考的依據。

一般來說,相機有評價測光、點測光、中央重點測光等測光模式,攝影師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測光模式進行拍攝,比較常用的是評價測光。

04、了解光線

攝影是光的藝術,攝影師用光線塗抹照片,給照片上色。因此,我們只有足夠了解光線,才能更快地提升自己的攝影水平,拍出好看的照片。

了解光線要從哪方面開始呢?首先要了解不同角度光線的「秘密」,其次要知道不同光位(側光、逆光、順光)下的拍攝技巧,最後將這些知識運用到日常的拍攝中去。

05、運用構圖

一張照片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和構圖有關。攝影構圖的核心技巧就是先思考並確認照片的主體,大多數人構圖失敗的原因是完全憑感覺、碰運氣去拍攝。

當我們學習了幾種最基礎的構圖方法,比如:三分法構圖、三角形構圖、對角線構圖等等,將這樣靈活運用,你會發現拍出好看的照片一點也不難。

06、塑造色彩

攝影的世界是色彩繽紛的,不管是自然世界還是人為世界,都充滿了豐富和不斷變化的色彩。色彩賦予了照片不同的情感魅力,所以想要拍得一手好照片,一定不能忽視色彩。

觸及靈魂的黑白照片、絢麗多彩的彩色照片、頗有韻味的純色照片等,都是攝影師通過色彩對景物的情感表達,學會運用色彩,你的攝影作品也會變得精彩!

⑷ 想學習攝影,都要學什麼知識

攝影學習關鍵就是基礎與思維。每個人的思維不同,無法比較;那就要學習攝影的基礎知識,學會這些知識,你離專業攝影師就更進一步了。

一、光圈

光圈,是鏡頭中光線通過的孔徑大小,用F表示。簡單理解成水管孔徑大小,孔徑越大,水流越過。所以光圈越大,光線越多,但F後面的數值越小,如大光圈F1.4。

以上六點知識,是學習攝影的六個基本知識,學好基礎,剩下的創作才有無限可能。

⑸ 學攝影需要什麼基礎

一個專業的攝影師首先要有美學的基礎,對構圖和色彩能夠熟練掌握。對於攝影藝術來說,構圖和色彩是最根本的基礎,如果想要攝影作品在眾多的同類中脫穎而出,對構圖和色彩的選擇和把控是最關鍵的。

其次一個專業的攝影師要對攝影技術發展的歷史非常熟悉。要明白攝影對於人們生產勞動和藝術生活的意義,明白什麼樣的攝影作品才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什麼樣的攝影作品才能抓住人們的眼睛,什麼樣的攝影作品才是有深意耐人尋味的。

然後才是對攝影器材的熟練掌握。要熟悉常用的攝影器材,特別是對自己手上使用的相機要非常熟練。只有知道怎樣使用相機的光圈快門組合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曝光效果,知道怎樣指導被拍人物擺出符合美學要求的自然的動作姿勢,知道怎樣布光、置景,並且能合理使用景深和景別,這樣才能得到理想的光影效果。

最後,作為一個專業的攝影師,一定要有職業操守。懂得最起碼的職業道德,並且掌握相關的法律知識。一來是對被拍攝人的尊重,二來也是對自己攝影作品的保護。此外,如果能夠做好攝影作品的分類整理和存檔,那麼會慢慢積累起豐富的歷史紀錄素材,這對於今後分析研究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們的審美變化,以及時尚流行趨勢是非常有用的。